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迷踪谍影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普通百姓

迷踪谍影 第二百五十八章 普通百姓

簡繁轉換
作者:西方蜘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28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迷踪谍影 !

夏季的南京无疑是让人备受煎熬的。

南京“火炉”之名,绝非浪得虚名。

进入夏季的南京,普通的老百姓,依旧要忙碌的上班,在工厂里挥汗如雨,为了全家人辛苦忙碌。

官员们、商人坐在办公室里,把电扇调至最高,任凭扇叶“呼啦啦”的转着。

再考究一些的,会弄来大冰块,放在脚盆里,这样吹出来的就是凉风了。

如果这个时候再来一杯放着碎冰渣的酸梅汤,那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了。

可惜这种酸梅汤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得起的。

老百姓顶多就是咬着牙,给孩子来上一根雪糕。

像孟绍原这种家里有冰箱的,临出门前在冰箱里放着两瓶啤酒,半个西瓜,等再回来的时候,吹着电扇,喝着冰啤酒,吃着冰西瓜,给他个大总统他都未必愿意去当了。

在外面忙着训练了一天,回到家里浑身都是臭汗,赶紧冲了个凉,一身轻松。

喝了瓶啤酒,休息了会,一个人有些无聊。

林璇想吃南京的梅花糕,结果拉着祝燕妮一起逛街去了。

尚倩怡也被护送着去了重庆。

家里没个女人,总不像个家的样子。

想什么呢,这眼看着就要打仗了,怎么还在想着女人?

赵昌乐的家离他住的地方不远,孟绍原干脆出门,琢磨着去他那里蹭顿晚饭吃。

才到,就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屋子外面摆了一张小桌子,全都在这吃晚饭了。

都是乡里乡亲的,熟得很,你招呼他到这来吃块肉,他招呼着你去那里弄块鱼。

气氛不知道有多热闹。

劳累了一天的男人,喝口酒解解乏肯定是要的。

这喝着酒,抽着烟,聊着天,说着也不知道从哪听来的新闻,不亦乐乎。

孟绍原买了两个大西瓜,一眼就看到赵昌乐正和隔壁邻居合成一桌在那吃饭。

也是,他媳妇孩子全去重庆了,就他一个人孤身留在了南京。

“赵昌乐。”

“哎哟,孟科长。”一看到是孟绍原,赵昌乐赶紧站了起来:“您看来了就来了,还拎东西?您这刚吃过饭吧?”

孟绍原鼻子都气歪了:“赵昌乐,你学点好行不行?这时间点,我不摆明了来蹭饭的?”

“哎哟,能把蹭饭说的那么理直气壮的,也就您了。您坐,您坐。”赵昌乐笑嘻嘻的请他坐下:“给您介绍,这是我邻居范海潮范哥,这是他媳妇秀娣嫂子。这是他的两个孩子。范哥,这个,就是我的领导孟科长。”

“哎,哎。”范海潮可比赵昌乐热情多了,让媳妇再去家里拿来碗筷:“喝点,吃点,就是没啥菜,您别介意。”

赵昌乐回家去取了钱:“孟科长,您和我范哥先吃着,我去小山东的饭店里再炒两个菜。”

“秀娣嫂子,您把西瓜给孩子们切了。”

孟绍原一说这话,范海潮的两个孩子顿时喜笑颜开。

“孟科长,您喝酒,您喝酒。”范海潮殷勤的劝着酒:“昌乐在单位里可多亏了您的照顾,我们处的和一家人似的,他就是我的弟弟,以后还得请您多费费心了。”

“孟科长,你说奇怪不奇怪。”秀娣嫂子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放到了孟绍原的面前:“昌乐媳妇说去重庆走亲戚,我们家和老穆家多少年的邻居了,没听说老穆家在重庆有亲戚啊?”

这也是孟绍原定下的规矩。

为了避免引起恐慌,撤离的人一律找借口离开。

“有,有。”孟绍原敷衍着:“许是昌乐的亲戚。我们单位里工作繁忙,昌乐肯定没空去重庆那么远的地方,所以就让他媳妇去了。”

“也是。”秀娣嫂子点了点头:“昌乐是上门女婿,不定在重庆就有亲戚呢。”

“孟科长,我知道你和昌乐是做什么的。”范海潮喝了一口酒:“我和您打听点事,我今天出工的时候,我们工头正好陪着经理从北平谈买卖回来。工头说,北平日本浪人打死了一个中国人,现在,北平的学生正在游行抗议?”

孟绍原点了点头。

这其实是上个月的事情了,范海潮这算是老新闻。

日本浪人和一个北平的中国人发生争执,两个人动上了手,结果那个中国人被打死了。

一看到闹出了任命,那个日本浪人急匆匆的跑到了天津日租界。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结果这一来,就引起了抗议浪潮。

“您说,学生学生,好好的上学就行了,没事老去游行抗议做什么?”范海潮叹了口气:“万一出点事那可怎么得了?”

孟绍原似乎听出了一些什么:“你在北平有亲人?”

范海潮一声叹息。

“他们家老大在北平呢。”赵昌乐端着两盆菜回来了:“秀娣嫂子,桌子上放不下了,你去我家端张小桌子出来。”

等到秀娣嫂子进了屋子,赵昌乐才说道:“范哥之前有个老婆,帮他生了个儿子,难产死了,秀娣嫂子是后来娶的。”

一看到秀娣嫂子出来,赵昌乐赶紧不说。

秀娣嫂子把小桌子一放:“昌乐,鬼鬼祟祟的,不就是在说老范之前的媳妇孩子?我都不在乎,你还担心什么?孟科长,我是从苏北来的,后来有人说媒,嫁给了老范,又生了两个儿子。

老范的姐姐,是嫁到北平去的,两口子也不会生,那年我生了老二,他姐姐姐夫来南京探望我们,顺带着试探说,想认养老大,过继给他们。他姐夫是在政府单位做事的,条件好得很,我们一商量,就把老大过继给他们了。”

过继这种事情,挺频繁的。

像范海潮这样的家庭,要养三个儿子,那太吃力了。

让自己孩子跟着到北平去,虽然不舍,也是享福。

“我那老大,跟着姐姐姐夫,他们对他挺好的,就和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赵昌乐叹息一声:“本来,我说把才生下来的孩子过继给他们,这样他们亲手养大,亲。可我姐姐姐夫就是不要。我知道,我那老大那年十五岁了,正是吃穷老子的岁数,姐姐姐夫这是想帮我减轻包袱,让我和秀娣能够过得舒坦些啊。”

老大也把范海潮的姐姐姐夫当成亲爹亲妈看待,还顺利的上了大学。

这本来是好事。

可一上了大学,就不让人省心了。

整天的参加这个游行,那个抗议,还被警察抓了两次。

这次北平又在游行,怎么能不让范海潮担心?

“老范,学生嘛,一腔热血。”孟绍原对这样的事情也没什么办法:“别说在北平了,上海、南京、武汉,哪个地方的学生不游行?孩子大了,又离你们那么远,管不到了。再说了,不是还有你姐姐姐夫了吗?”

范海潮也只能默默点了点头。

“孟科长。”秀娣嫂子搬了一张小凳子坐下:“我一个妇道人家,可我就是不明白,咱国家那么大,我听别人读报纸,又是阅兵又是组建新的部队,可怎么就总让小日本人欺负呢?”

孟绍原觉得自己脸上被人狠狠的抽了一巴掌。

“秀娣嫂子,这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孟绍原有些无奈。

国家各种实力对比,说出来秀娣嫂子也弄不明白啊。

“慌啥?”范海潮闷声闷气地说道:“那是政府让着小日本,我们天朝大邦,泱泱大国,能够和小日本多计较什么?咱中国多少人?四万万五千万,小日本才多少人?真要打起来,一人一口唾沫星子就把小日本给淹死了。”

孟绍原苦笑了声。

真有那么简单就好了。

可是,不管中日关系多么紧张,大多数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心里都认为,这个国家很大,打起仗来输不了。

自己该怎么和他们解释,打仗不是靠着人多就能取胜的?

解释不了,解释不通。

“不谈国事,不谈国事。”赵昌乐急忙说道:“大家喝酒,喝酒。”

“哎,孟科长,您有媳妇没有?”

“啊,没有。”

“巧了,我堂姐的二表哥家有一闺女,今年都17岁了,长得那可水灵了。孟科长,我让他们拿张照片给您看看?”

啊?

要不,咱们还是谈点国事吧。

这里是南京一家普通的人家,过的也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子。

他们偶尔谈谈似懂非懂的国家大事,更多的家长里短,张家的小子到现在还没结婚,李家的闺女听说说好媒了。

如此而已。

但对他们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可是他们不会想到,战争的脚步已经越来越接近。

他们不关心这个。

他们认为政府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的。

孟绍原忽然说道:“范哥,秀娣嫂子,我和你们商量个事。”

“你说,你说。”

“你家这孩子叫啥名?多大了?”

“他啊,是老二,范振邦,还是老穆帮了取的名字,14了。”

“给我当个干儿子吧。”

“什么?”范家两口子完全没有准备,都听得糊涂了。

“真的。”孟绍原说的非常认真:“给我当干儿子,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就是我这岁数小了点,当干爹好像有点不太合适。”

“愿意,咋就不愿意呢。”范海潮高兴的不知道和什么似的:“我正想着让他上个工呢,振邦,赶紧的给你干爹磕头。”

孟绍原自己也都想不到,就是出来蹭个饭,居然收了个反正自己这岁数绝对生不下来的干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