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迷踪谍影 > 第三百四十四章 物资补充

迷踪谍影 第三百四十四章 物资补充

簡繁轉換
作者:西方蜘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28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迷踪谍影 !

这一个鞠躬是让孟绍原始料不及的。

他赶紧站了起来:“大小姐,不必这样,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

“一件你完成的非常出色的工作。请坐吧。”孔令仪重新坐下:“我父亲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感谢你,目前上海战场激战正酣,你率部在前线奋战,伤亡颇大,开销亦大,因此,父亲决定增加你的特别基金。”

孟绍原默默的点了点头。

孔祥熙在那回报自己了。

而用钱来回报,无疑是最快速最好使的办法。在这样的时代里,没有什么是比钱更加有用的了。

“还有。”孔令仪继续说道:“父亲又说,他虽然不像舅舅那样,醉心于军队,弄了个税警总团出来,但他真要想弄武装一整支军队的装备,那还是有办法的。所以他牵头,帮你弄了一批武器弹药和药品,不日即行送到,也算是他为抗战做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吧。”

孟绍原大喜过望。

武器、弹药、药品,哪一样不是现在战场上急缺的啊?

在淞沪会战爆发前,孟绍原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拼命囤积物资,本来以为妥妥的够用了。

可是当真正亲临战场,才会知道战争的可怕之处。

所有的物资,每天都在大量消耗,而在无法得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那些囤积好的物资,很快就会耗尽。

可怎么得到补充?

别说是这些特务组织了,就连正规军也都无法得到及时补给。

人人都知道,在上海的特务中,他孟绍原富得流油,轻重机枪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门迫击炮。

可是再有钱的人家,也经不起大肆挥霍是不是?

一个败家子,早晚会把祖上的积蓄给败光的。

太难了。

可是现在,孔祥熙就如同及时雨一样。

“一批”。

孟绍原可以确定,大小姐嘴里说的“一批”,数量绝对不在少数。

“大小姐,这次我可真得谢谢你们了。”孟绍原用很难得的真诚口气说道:“又是给我钱又是给我武器弹药药品,真的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孔令仪微微一笑:“这些都是我父亲给你的,你也不必谢我。我倒是托人给你从美国带来了一件礼物。”

哦,还有礼物?

美国带来的?孟绍原有些期待。

高凡义很快拿出了一个包。

打开包,里面是一套西装。

真丝面料,样式不是特别好看。

这什么啊?

“我有一个朋友,在美**械部里有些权利。”孔令仪淡淡地说道:“这衣服看起来虽然难看,可在战场上很有作用,据说可以挡住子弹。”

挡住子弹?防弹衣?

我靠,居然看到了防弹衣?

1901年,威廉·麦肯雷总统被暗杀事件发生后,防弹衣引起了美国国会的瞩目。当时最早问世的防弹衣可防住低速的手枪子弹,但无法防住步枪子弹。

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以天然纤维织物为服装衬里,配以钢板制成的防弹衣,厚实的丝绸服装也一度曾是防弹衣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是,真丝在战壕中变质较快,这一缺陷加上防弹能力有限和真丝的高额成本,使真丝防弹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美**械部的冷落,未能普及。

不过,有不少的真丝防弹衣,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到了美国黑市,很快得到了美国黑帮,以及那些大商人的青睐,都纷纷不惜重金买上一件。

结果,这也让美**械部看不上的这种真丝防弹衣,被炒到了一个很高的价格。

虽然要到了几年以后,用特种钢制成的,真正意义上的步兵防弹衣才会在战场上绽放异彩,但是在现在,能够拥有一件真丝防弹衣,也绝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听说你经常去前线。”孔令仪看起来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穿上它,没准什么时候能够救了你的命。”

孟绍原此刻心里是非常感激的。

说实话,这衣服在战场上作用不大,和第一代的防弹衣差不不多,对手枪子弹有不错的防御能力,但要真要被步枪子弹击中,只能多少减轻一些伤害,

而且,你看到过谁,穿一套西装上战场的?

还是真丝西装?

但至少,人家大小姐的一份心意在那了。

“大小姐,那么贵重的礼物,孟绍原受之有愧。”孟绍原也不想说过多的客气话:“不过,既然大小姐已经买了,我也只能厚颜收下。”

本来还以为他会说几句漂亮话,没想到居然那么爽快的就收下了,孔令仪嫣然一笑:“我还以为和南京见你时候,你多少有些改变,没想到还是一样的无耻。”

这是夸我呢还是在骂我呢?

“好了。”孔令仪看了一下时间:“本来想留你吃饭的,但我也知道战事紧急,你的事情一堆,那今天就这样吧,我让高凡义开车送你回去。”

“好。”孟绍原站起身,走到门口时候,忽然停下,回身不忘交代一句:“大小姐,孔部长答应我的武器,越早运到越好,千万别耍赖啊。”

“滚!”

孔令仪啼笑皆非,自己怎么就会遇到了这么一个无赖?

……

从高凡义的车上下来,孟绍原肚子饿坏了,一进办公室,赶紧的让吴静怡帮自己要份大肉面给送来。

没多少时候,隔壁不远“旺顺记”面馆就送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大肉面。

面条人人会下,但是是否好吃,关键是一碗面汤的好坏。

虽然味精面世很久了,但面汤的关键,却是特制的酱油。

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好吃红汤面,因此酱油就成了关键。

可不是买的普通酱油,而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秘方熬制而成。

每每熬制这种酱油的时候,老板都会关上门,不许任何人进来,然后在酱油中加上几样关键的配方。

这种熬制酱油,和普通酱油比起来,鲜、香、别有风味。

这也是一家面馆是否能够生意红火的关键所在。

一只大碗,放一勺特制酱油,弄一小勺猪油,倒入熬制许久的肉骨头汤,再撒上一把大蒜叶子,那样子、那味道别提多诱人了。

都说搜索引擎是万能的,可孟绍原在自己那个时代,在网上到处找也都没有找到这种特制酱油的配方。

“旺顺记”面馆在清朝同治年间就开了,那面汤是祖一辈父一辈传下来的手艺,生意好得不得了。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一大碗面,再放上一块油汪汪的大肉,吃了一天都不会饿。

每天中午,等着吃这大肉面的客人都得排队等着。

孟绍原就好这一口。

吴静怡才吃过饭,可看他孟主任吃的那么香,自己都又有些饿了:“孟主任,按照你的命令,我们陆续派人去了苏州、泰州等地,在当地警察、保安队中,挑选了一批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人员,总共二百八十七人,目前正在集中接受短期培训。”

这也是孟绍原想出来的办法。

他手下的人员不但要补充,而且要大量补充。

但是光靠半道劫持,也不是长久之计。

一来抢过来的人依旧不能弥补损失,二来长此以往,别的部门真能来拼命。

怎么办?

从警察、保安队中选人去。

这一时期的警察、保安队,良莠不齐,纪律松弛,但好歹也是准军事组织,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有基础。

其中的绝大部分,补充到军统武装作战队伍,比如现在的武装别动队,后来很快就要出现的忠义救**中,优秀的,经过再次培训,则补充到情报机构里。

年纪必须严格遵循要求,二十岁以上,最大不能超过三十岁。

尤其是上限,那是死命令。

否则,那些在警察、保安队里混了几年的,一个个都变成了老油条,做任务时候畏首缩脚,有好处了奋勇争先。

这其实也是在抗战中期,面对军统巨大伤亡,培训人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戴笠所采取过的办法。

不过他孟绍原提前用了而已。

这些人员的选择面非常大,这才多少时候,都快挑选了近三百人了。

“让这批人员去太湖。”孟绍原在那考虑了一下:“由王精忠负责接应,提供培训地点。那里毕竟比较安全,而且距离上海也近。”

“好的,我会和王精忠进行联系,不过,我们现在缺的是优秀教官。”

“教官,教官。”孟绍原嘴里喃喃念叨着。

到哪去找优秀的教官啊?

上海打的那么紧张,抽调谁出来?再说了,那些特工,做任务的时候没说的,但当教官完全是两回事啊?

那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文化程度也绝对不能低了。

“要不。”吴静怡迟疑了一下:“你去找找你的老师?”

“何儒意?”孟绍原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我那老师,本事肯定很大,但你让他去太湖?帮我培训人员?戴先生那里倒是好说,问题是也得我的老师肯啊。那不是降低了他的身份了吗?”

“那就没办法了。”

孟绍原一咬牙:“不管了,我去试试运气,了不起,被我老师痛骂一顿,反正我的脸皮也厚,再骂我也无所谓。”

“您这倒是说了一句实话。”吴静怡连连点头赞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