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迷踪谍影 > 第二千六百十一章 精锐杂牌

迷踪谍影 第二千六百十一章 精锐杂牌

簡繁轉換
作者:西方蜘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28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迷踪谍影 !

警察抓住了那几个“土匪”。

就在那四个特工拼命挣扎解释的时候,孟绍原已经带着骆才艺和骆顺从容的从后门离开了。

孟绍原发现,骆顺年纪虽然小,但在悟性这方面特别高。

有的骆才艺还在回味,骆顺已经懂了。

他和丁文瑞一样,天生就是个做特务的料。

“可惜啊,你太小了。”

孟绍原却没头没脑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骆顺却有一些不太服气:“老板,我今年是才只有十岁,可是我认真学习五年,五年后,我十五岁了,就是大人了,可以为组织效忠了。”

“五年后,你是能为组织效忠了。”

孟绍原并没有说出来。

五年后,你真的要当一个特务吗?

当特务真的有那么快乐吗?

“特务,没什么好的。”

孟绍原语焉不详地说道:“去学点别的,做点别的,都比干特务这一行强。”

“不,我就喜欢做这行。”骆顺却固执地说道。

孟绍原不再说话。

他并不信命,可是,有些人的命运也许真的是被注定的吧。

……

“既然是尚安宁介绍来的,那你也是我的贵客了。”

申建勋看完了尚安宁的信,说道:“说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助你的。”

“申团长,我有难。”孟绍原一张口便说道:“生死之间,朝不保夕,我需要有人保护我。”

“你是军统要员,这次来桂林,大约也是为了桂林军统的事吧?”

申建勋身为军人,居然也了解军统的事。

孟绍原也不隐瞒,点了点头。

申建勋缓缓说道:“你们军统桂林那位大人物,身后有更大人物撑腰,我170师是杂牌师,两边谁也得罪不起,明哲保身之道,不会参与其中。

可尚团长的面子,我也不能不给,怎么办?我思来想去,还真被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团,刚出现了一伙逃兵,一共八个人,差不多一个班的人马。

你呢,如果能够帮我抓到这伙逃兵,怎么处置,那就是你的事了。”

孟绍原会意的笑了:“是,我一定努力抓到这伙逃兵。”

“可不是我协助你做什么。”申建勋特别嘱咐了这点:“是你自己要去抓的。”

“明白,申团长,全都是我自作主张。”

申建勋沉默了一会,起身,把门关上。

重新回来,坐定,说道:

“有些话,我不得不交代你一下,你是初来桂林,桂林的水,深啊。这里,有中央军的这样的天子门生,也有白总长的部队,还有我们这样的杂牌军。”

有个问题,一直憋在孟绍原的心里,到了这个时候也忍不住问了出来:

“申团长,170师是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其中三个团保卫LYG,一个团直接奔赴上海,作战勇猛,伤亡极大,怎么就成了杂牌军了?”

申建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点着了一根烟,用力抽了几大口。

孟绍原发现,在抽烟的时候,申建勋的手甚至有些微微发抖。

申建勋把剩下的半根烟掐灭,才说道:“直接奔赴上海的那个团,我就在其中,当时我还只是一个副营长。

我们全团都差不多打空了,团长重伤,团附、参谋长阵亡,那么多弟兄的血啊,把上海的大地都染红了。

我们许师长痛哭流涕,电话里大声质问白总长为什么不听中央的作战方式,非要拿自己这套来和日本人打啊!”

白崇禧外号“小诸葛”。

但有一个问题一直都被很多人忽视了。

白崇禧这个外号的来源,实际上其成名仗大都是军阀混战时期。

而对于日军这种近代化的对手,无论白崇禧还是桂军都缺乏认识。

白崇禧部署的作战方式是“中央突破”,以桂军主力敢死突击的方式,冲破敌军防线,之后全军配合反攻,一举得手。

这种作战方式在之前屡屡得手,其主要原因是对方火力弱,抵挡不住集团突击;而桂军将士确实敢打狠仗,突击很坚决,因此往往能获得胜利。

但在淞沪战场上,日军本身的火力就要强于**,而且还能得到军舰和飞机的支援,更是放大了其优势。

桂军主力是在10月中旬抵达淞沪战场的,当时经过了2个月的激烈交战,中央军绝大部分主力已经打残,先期抵达的地方军也均损失惨重,因此生力军的到来鼓舞了全线士气。

时任副参谋总长的白崇禧建议只守不攻不是长久之计,并认为可以以一支生力军向日军防线突击,或许可以将日军赶下海,认为自己编练的桂军精锐有这个能力。

第三战区副司令顾祝同的幕僚认为,可从大场方向进攻,若不得手的话还可退到闸北阵地,不至于动摇战线。

白崇禧则认为大场日军防线太坚固,不如从南翔、真如方向进攻,将日军压迫入海。

鉴于桂军是此次反攻的主力,因此最终还是按照白崇禧的方案来执行了。

在具体反攻执行时,由于白崇禧没有考虑比例尺,结果出击面很大,桂军必须动用大部分的兵力,预备队几乎没有。

而且由于出击时间很紧,部队没时间细致侦察,同时也没能很好地集结编组攻击部队。

1937年10月21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桂军向日军发起了攻击;而同日,日军也向我方阵地发起了攻击;

由于敌我火力差别极大,桂军集团突击遭到了巨大伤亡,更严重的是由于拂晓展开攻击,不熟悉地形的桂军冲击错了目标,结果将侧背暴露给了日军。

眼看着前方损失巨大,桂军没有有力预备队,只能凭借前线将士拼死与日军作战;尽管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依然重创了日军一部。

但这一部分胜利,也是靠桂军将士的勇猛换来的,和白崇禧的指挥部署没有太大关联。

包括许高阳在内的一些桂军高级将领,都在战后质疑了白崇禧的指挥。

白崇禧心中有愧,当时只是好言安抚了他们。

但是事后,这些将领便不再是白崇禧的心腹了。

1937年,许高阳已是31军少将参谋长兼170师师长。

1943年,许高阳还是师长!

几年时间,他在这位置上,无非就是原地踏步!

个中原因,为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