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五百五十七章 收割小麦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五百五十七章 收割小麦

簡繁轉換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31 03:03:50 来源:源1

第五百五十七章收割小麦(第1/2页)

八月的太阳像个炽热的火球,将周家庄的每一寸土地都烤得发烫。

猪肉盛宴后的清晨,天刚泛起鱼肚白,周家庄便从沉睡中苏醒。

鸡舍里的公鸡扯着嗓子打鸣,声音此起彼伏,似在催促着人们。

村舍的烟囱缓缓升起袅袅炊烟,各家各户的木门“吱呀”作响,村民们陆续走出家门。

男人们肩上扛着磨得锋利的镰刀,刀刃在微弱的晨光中闪烁着寒光,女人们则忙着将干粮和水壶装进布袋,为即将开始的劳作做准备。

孩子们也早早起床,跟在大人身后,跃跃欲试,尽管他们还不太清楚即将面临的是一场怎样艰辛的战役,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期待,让他们也兴奋不已。

众人推着吱嘎作响的板车,脚步匆匆地朝着那片广袤无垠的金黄麦田进发。

微风拂过,麦浪层层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欢迎着他们,又似在提醒着时间的紧迫。

对周家庄的村民们而言,这场小麦收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要是收成不好的话,忙活一整年,到时候连粮食都不够一家老小吃的,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周益民站在自家院子里,这次小麦收成对他来说意义非凡,那些偷偷更换的高产种子,承载着他对村庄未来的期望。

尽管不确定最终产量,但他能感受到,今年的麦穗比往年更饱满,麦秆也更挺拔。

今天的周益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就是去钓鱼,而是准备去帮忙收割小麦,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他简单洗漱后,将草帽往头上一扣,拿起镰刀就往麦田走去。

村头的大喇叭传来老支书沙哑却有力的声音:“全体社员注意!今天正式开镰收麦!大伙加把劲,争取在雨期前完成收割!”

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惊醒了树梢的鸟儿,扑棱棱地飞向远方。

麦田里,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麦穗沉甸甸地压弯了秸秆,散发出阵阵清香。

老支书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的景象,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经历了那么多灾年,如今终于迎来丰收,这份喜悦让他的手都微微颤抖。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乡亲们,开镰咯!”

话音刚落,早已摩拳擦掌的村民们便挥动起手中的镰刀。

“唰唰唰”的割麦声,如同奏响了一首激昂的交响乐。

男人们弯着腰,动作娴熟地将麦子割下,整齐地码放在身后,女人们则紧跟其后,将割好的麦子捆成一捆捆,动作麻利。

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周志高带着孩子们来到麦田边,他对孩子们说:“今天,你们也要亲身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大家要听老师的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们兴奋地点点头,眼神中充满期待。

谢玉梅和另一位老师也加入其中,负责照看孩子们的安全。

孩子们的任务是将大人们收割好的麦子搬运到打麦机旁。

周志明站在打麦机前,熟练地操作着机器。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响起,金黄的麦粒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孩子们排着队,一趟趟地搬运麦子,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脸上的笑容却从未消失。

只能说是天没有不测之风云,那几台承载着收割重任的打麦机,却率先“闹起了脾气”。

本来在顺畅的打着小麦的时候,突然发出异响,周志明生怕强行运作的话,会将小麦机给损坏,只能立马挥手,示意着先停下来。

其他人看见周志明的指挥后,立马就停了下来。

周志明心急如焚地守在打麦机旁,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浸湿了他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

他双手紧紧握住扳手,飞速地转动着,试图找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异响的出现。

可这老旧的打麦机像是故意与人作对,无论他怎样查看,机器始终发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声响,那声音尖锐而又沉闷。

打麦机的运作速度较往常慢了许多,每转动一下都显得极为吃力,还时不时卡顿,原本流畅高效的打麦过程,此刻变得磕磕绊绊,如同陷入泥沼的牛车。

这些机械故障让原本就紧张的收割进度瞬间陷入僵局。

村民们停下手中的活,纷纷望向停滞的机器,眼中满是无奈与焦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耽误一分钟,就意味着可能有更多的粮食因无法及时收割而遭受损失。

由于雨期已经来临,随时都会有可能下雨,所以不能耽误太久的时间。

老支书得知情况后,连忙就来到打麦机这里,在机器旁来回踱步,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眉头拧成了深深的疙瘩,嘴里不时催促着:“志明加把劲,再仔细找找毛病!咱可耽搁不起啊!”

周志明十分着急,但是就是发现不了什么问题,这时候突然想起周益民,这个打麦机是周益民的发明,他熟悉打麦机的构造,肯定能发现打麦机的问题。

连忙去将周益民请了过来,本来还在割着小麦的周益民,就被请了过来。

周志明连忙将打麦机的问题说了一遍。

周益民得知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并没有耽搁,立马就上手,查看打麦机到底是什么问题。

经过十几分钟的仔细查看,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由于打麦机有整整一年没有使用过,再加上没有适当的保养,所以齿轮上缺少润滑油,所以才会产生异响。

周志明得知后,立马就跑回村里,将油拿了过来,不过周益民看见递过来的油,立马就傻眼,这可是食用油。

周益民只能无奈摇了摇头:“志明哥,你等一下,我去拿油过来吧!”

为了不耽误时间,他一路小跑回到家里,将摆放在一旁的润滑油拿起来就跑去收割小麦的地里。

果然加了润滑油之后,打麦机的异响就消失不见。

周志明和老支书,这才松了一口气,幸好并没有耽误多少时间。

正午时分,太阳高悬头顶,气温达到了一天中的最高点。

老支书得知饭已经煮好,立马就安排村里的人回去吃饭,不吃饱饭,哪里有力气干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百五十七章收割小麦(第2/2页)

为了小麦能顺利收割完成,老支书还安排,将村里之前剩下的腊肉和腊鱼都安排下去。

这么辛苦的工作,要是吃不好的话,可就没有力气干活。

午后,晴空突然风云变幻。湛蓝的天空迅速被乌云遮蔽,原本明媚的阳光被彻底隔绝,天地间瞬间变得阴沉压抑。

狂风裹挟着热浪,呼啸着席卷而来,所到之处,麦穗被吹得东倒西歪,像是在狂风中苦苦挣扎的士兵。

豆大的雨点紧随其后,噼里啪啦地砸落,打在人们裸露的皮肤上,生疼生疼的,也重重地砸在那尚未收割的小麦上。

负责后勤的妇女们看到这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心急如焚。

她们一边大声呼喊着,提醒田间劳作的村民们注意安全,一边迅速行动起来,将提前准备好的雨具分发给大家。

赵婶匆忙间险些摔倒,但她顾不上自己,稳住身形后,继续抱起一摞蓑衣,朝着离她最近的村民跑去。

老支书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狂风暴雨,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

这场雨来势汹汹,不仅可能导致大片小麦倒伏,增加后续收割的难度,还会使麦粒受潮。

一旦麦粒受潮,粮食的质量和产量都将受到严重影响,这是全村人都无法承受的损失。

村民们顾不上雨水的冲刷,纷纷加快手中的动作,试图在雨势变大前多收割一些小麦。

然而,风雨无情,不过片刻,田野间便变得泥泞不堪,人们的双脚深陷其中,每迈出一步都极为艰难。

手中的镰刀也因为雨水的浸湿和泥浆的沾染,变得沉重且难以挥动,收割工作愈发艰难。

一些麦穗被狂风无情地折断,散落在泥地里,村民们看着这些受损的麦穗,心疼得直叹气,可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咬着牙,在风雨中继续顽强地劳作。

负责后勤的妇女们也没闲着。

她们在大饭堂里支起大锅,将提前泡好的绿豆倒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熬。

“这绿豆汤可得多煮些,大伙在太阳底下干活,最需要解暑了。”赵婶一边搅拌着锅里的绿豆汤,一边说道。

为了让绿豆汤凉得快些,她们将煮好的汤倒入大盆中,再放进从井里打来的冰凉的水中浸泡。

雨势稍歇,老支书拄着拐杖,提高嗓门,大声喊道:“都先歇会儿!吃点干粮,喝点绿豆汤!”

村民们如蒙大赦,纷纷直起酸痛不已的腰,拖着沾满泥浆、沉重无比的双腿,朝着田埂旁那片郁郁葱葱的树荫下走去。

此时,他们的衣衫早已被雨水和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仍透着一丝对片刻休息的渴望。

赵婶费力地掀开木桶盖,刹那间,绿豆汤的清香混着红糖的甜腻瞬间散开,弥漫在空气中。

这股诱人的气息,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让村民们原本疲惫的身心得到了些许慰藉。

大伙迫不及待地捧起粗陶碗,“咕咚咕咚”地大口灌下,清凉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暑气似乎也随着这股清凉,从身体里慢慢消散。

周志高抹了把嘴角残留的汤汁,眼珠子滴溜一转,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有趣的点子。

他一个箭步跳到一块大石头上,挥舞着那双沾满草屑的手臂,大声喊道:“大伙别干坐着!我提议玩‘麦秸猜谜’!我先说个——‘身子细又长,穿着绿衣裳,从小到老都有用,家家不能缺’,猜猜是啥?”

孩子们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原本有些困倦的眼神瞬间明亮起来。

他们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你一言我一语,稚嫩的声音在树荫下回荡。

几个年轻小伙也被这热闹的氛围吸引,饶有兴致地围了过来,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

“我知道!是麦子!”来芳眼睛一亮,抢着回答,脸颊因为兴奋涨得通红,如同熟透的苹果。

周益民觉得挺有意思的,便笑着站起身,他俯身从地上捡起一根麦秸,在手里轻轻绕了个圈,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也来一个。‘远看像座山,近看不是山,上边水直流,下边有人走’,这可是我在书上看到的。”

众人顿时陷入沉思,二柱挠着后脑勺,一脸困惑,嘴里嘟囔着:“山?水?人?这到底是啥?”

谢玉梅抱着小宝,思考了一会,她便得出答案,然后轻声在小宝耳边嘀咕了几句,小宝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恍然大悟,挣脱着从谢玉梅怀里跳下来,一边跑一边喊道:“是伞!是伞!”

周益民笑着摸了摸小宝的头,从兜里掏出一颗水果糖,递到小宝手中,作为对他的奖励。

在这欢声笑语中,原本疲惫不堪的身心仿佛都得到了治愈。

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暂时忘却了劳作的辛苦和生活的压力。

直到老支书看了看渐渐西斜的日头,敲了敲手中的拐杖,说道:“行了行了,差不多该干活了!等收完麦子,咱晚上接着玩!”

村民们这才意犹未尽地站起身,扛起镰刀,带着重新燃起的干劲,又一头扎进了那片金黄的麦田里。

夜幕降临,天边的晚霞将天空染成了一片火红。

然而,周家庄的忙碌并未结束。

吃完晚饭后,村民们拿着手电筒、点起火把,又来到麦田继续收割。

灯光和火光在夜色中闪烁,如同点点繁星洒落在麦田。

老支书站在田头,看着不知疲倦的村民们,既感动又心疼:“差不多了,都回去休息!明天还有一整天的活呢!”

他大声喊道。但村民们仿佛没听见似的,依旧埋头苦干。

直到老支书发了火,大家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工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接下来的几天,周家庄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刻也不停歇。

村民们起早贪黑,争分夺秒地收割着小麦。

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小麦都收割完成。

望着堆积如山的麦捆,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忙活了这么多天,终于是忙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