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德川家康 > 第370章

德川家康 第370章

簡繁轉換
作者:山岡莊八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6 20:58:35 来源:搜书1

曾有一些時日,本阿彌光悅在加賀做細瓷茶碗。

其父光二尚在世時,父子就從加賀的前田氏領二百石。光二去世后,前田利長和光悅約定,繼續給他和其父同等待遇。因此,當他和本家發生不快時,就避到了金澤。雖然遠離京城,光悅的心情卻無法平靜,許是積習,他為世間諸事擔心,時時傳進耳內的消息讓他焦躁不已。利長有時會傳他去,在閑話時向他打聽些世事,以光悅的脾氣,他自無法含糊。

「聽說有馬晴信和長崎奉行商議過後,燒了葡國船。」

聽此一問,光悅心下一驚,之前他對此事一無所知。

「葡國人常是先派傳教士去馴服當地人,再以武力征服。只要我們一出海,他們就派出海盜。有馬的船便可能在什麼地方被葡國人搶了。」

聽了這些,光悅立刻去找高山右近。右近現被稱為南坊,亦居於金澤。不料南坊對此竟甚是清楚,他說,此事恐是尼德蘭或英吉利通過一浦按針之手,鼓動家康打擊舊教。此若確實,日本國內不久就會發生南蠻人和紅毛人之爭……

可南坊除了信奉「空寂茶」,決不染指其餘諸事。為了堅守信奉,他才躲到茶室。他奉行「和敬清寂」的利休茶道,設置了一間四疊半大小的祈禱間,常為了一件茶器花費心力。在這種超脫的生活中,真正的茶道和信奉乃是唯一能安慰他的東西。他曾道:「利休居士若再活久些,或許會與禪斷緣,而將洋教和茶道結合在一起。」照他看,業已故去的蒲生氏鄉,以及現居大坂城內的織田有樂齋,從內心來說都已屬洋教信徒;其他如牧村政治、芝山監物、古田織部、細川忠興、瀨田掃部等自然亦不必說,甚至前田利長也不例外。他甚至說:「只有心中有信,心才能真正靜寂。」似是故意要避開世事。

與高山右近的此次相會,成為促使光悅回京的原因之一。

對於高山南坊所論,光悅心中自有分寸。南坊忠於信奉,這一點或許和本阿彌光悅甚為相似。他既自稱是南坊、舊教教徒,就絲毫不會動搖對洋教的信奉。有關佛教和神道,尤其是和禪宗有關的東西,他一概聽不進去。或許他曾遇到過自甘墮落的和尚,使得他徹底切斷了與佛法的緣分。

我對日蓮大聖人,恐亦無這般忠誠啊——光悅馬上開始反省,臉稍稍有些泛紅。

信奉可使人安心,也會致人盲目。盲目的信奉會淪為迷信,終將給信奉者帶來痛苦。一個擁有如此虔誠信奉之人,若感到宗派之危,他會怎生做?

假如大御所說要消滅日蓮宗,光悅能夠袖手旁觀嗎?當然不能!南坊等眾多洋教徒肯定認為,乃是三浦按針給他們招來了危機,自然不會聽之任之。想清楚這些,光悅方從加賀動身。

洋教新舊兩派的對立,很可能把眾多日本人捲入動亂。仔細想想,和光剎之爭,實是一件無足掛齒的小事,人應有更高的追求。想及此,光悅立刻去拜見利長,告訴他,自己想回京城住。利長大為贊成,他助光悅生計,是想自光悅那裡獲得京城的消息,絕非要留他在身邊服侍。

當光悅離開加賀,抵達京城時,已是慶長十五年入夏。

「好久不見了!長期住在京城的人,住不慣鄉下。」光悅去拜訪舅父光剎時,道。

光剎將一個精美的綠色小盒變給了光悅,稱是武州八王子的阿幸托他轉交,還說,他正要寫信去加賀。

「阿幸給我的?」光悅有些恍惚地看著盒子。

「光悅,其實阿幸有一封書函和這盒子一起送來,那書函讓人有些擔心,我就翻了翻盒子,但裡邊什麼也沒有。」

光剎乃是日蓮宗信徒,以世俗之人眼光看來,他絕非不潔之人。但聽說翻過寄給自己的東西,光悅有些不快,他忍住,道:「信函上寫了些什麼?」

「說是信送到時,她或許已不在世上,故請把信送到的日子當成她的忌日。此外,絕不要到大久保府上去問,若非如此,恐給我們家帶來麻煩。你也知,阿幸不爭氣,把她供在家裡倒罷了,到了外邊,真不知她還會做出何等事來。」性子剛烈的光剎撫弄著花白的鬢角,「故,請你把此事忘掉。我也未對姐姐說起過。」他口中的姐姐,便是留在京城的光悅之母妙秀。

光悅無語退下。

那小盒子端端正正收於杉木盒中,用頗舊的紅錦緞包著。光悅捧著它,到了母親曾住過的通出水下町茶屋別苑。當日,他只是把盒子放到架上,不想打開。

茶屋主人此時去長崎公幹,不在家,光悅悻悻而歸。灰屋紹益、角倉素庵和俵屋宗達等人得知光悅回京,便來拜謁。大家敘完舊散去,所司代板倉勝重又來了,和光悅聊了很久,故光悅根本無暇思量阿幸之事。不過,他還是若無其事向勝重問了問長安的情況。

勝重若無其事道:「石見守運道甚強,聽說今春中風倒下,我以為他會就此隱退,不料他很快就恢復如初,又在甲州黑川穀挖金山了。」接著,勝重降低聲音,提了兩句長崎港燒毀葡國船隻之事,不過和光悅在加賀聽到的大相徑庭。加賀那邊的說法是:有馬晴信為了報復,才燒了葡國船隻。可勝重說,放火的人並非有馬晴信,而是那洋船的船長。

「其實,有馬的船上載了許多兵器,那洋船在受襲擊前,似已著火了。」板倉勝重頓一下,又道,「看來,這樣還不能消除大久保石見守和此事有牽連的傳言啊。」

「長安與此事有牽連?」光悅吃了一驚。

「長安似提議過,若將日本的兵器賣到海外,定會大受歡迎,可大賺一筆。可是,如先生所知,如今的歐羅巴分成了兩半,雙方戰得正酣。我也相信日本的兵器一定會受一些人歡迎,然而無論兵器落入何方之手,南蠻和紅毛之間都得出大事。天竺、爪哇、馬來,以及呂宋和香料島,處處都劍拔弩張。因此,班國國主密令葡國船襲擊載滿兵器的日本船,不只是搶奪貨物,還要把船弄沉,殺死所有船員。故有馬怒氣衝天。然而葡國並不希望自己奪來的兵器,再通過日本人落入敵手,那樣之前就是白費力氣,故他們自己把船燒掉,把貨物統統扔到海里。我想,這些話還是莫要傳進大御所耳內為好……」

家康主張和平交易,出口兵器自會引起海外騷亂,他必不容。葡國人把船燒了,使得長崎奉行和有馬晴信均狼狽不堪。

「據說,船上還有生絲。他們載了很多生絲來,其實乃是從日本船上奪來,再賣給日本。這事被我們知道,他們就忙把船燒了。」勝重非常清楚光悅的性情,故,甚至連「莫要稟報給家康」的話也挑明說了。

「可在下還有不明之處。」

「何處不明?」

「葡國船隻強奪日本兵器,這個在下明白。這對葡國人而言,亦為大事一件,若兵器落入敵手,自大不利。可他們為何把好不容易才到手的兵器又運到日本?又為何要進到危險的長崎港?這一點,在下無法理解。」

「是啊!」勝重蹙眉搖首,「我也疑惑,可世間的傳言更離奇。」

「傳言?」

「說是班國和葡國已無可避免地要在日本與紅毛開戰。大御所和將軍都被三浦按針瞞騙,已大大支持新教。因此,舊教信徒要把足夠的兵器運進大坂,以此為據點,拚死一戰。他們運送兵器到長崎,由於有馬晴信強烈反對,故又慌慌張張把船燒了。如此一來,就把大久保長安和豐臣秀賴都卷了進去。這個傳言可真是來勢兇猛啊!」

本阿彌光悅屏住呼吸,看著板倉勝重,其實他也這般想過。

「如此說來,葡國船乃是打算把從日本船上奪去的兵器運回日本,存放於大坂城?」半晌,光悅才道。

勝重忙搖手阻止光悅,「唉,我可未說必是如此,只是這種傳言讓人很是頭痛。」

「唔,這麼說,大坂城裡有人想與葡國班國結盟,與看似更支持尼德蘭和英吉利的大御所一戰?」

「是啊!總會有虔誠的洋教徒,那些人被葡國傳教士一鼓動,難免這般想。真是麻煩啊!」

「經常出入大坂城的傳教士究竟是何入?」

「我也不瞞你了,便是保羅神父。而且,大坂城內的重臣怕都和那神父有些關係。」

「何樣的關係?」

「不是信徒,就是後援!織田有樂齋、片桐市正,以及明石掃部、速水甲斐守等,無一例外。有些人想隱瞞此事,就熱心建議淀夫人再建大佛殿,暗地裡卻想把大坂城變成洋教舊教據點……。嗯,還有傳聞說,有一個比斯卡伊諾將軍今年要來日本,為去年送回前呂宋總督羅德里格的事道謝。人言可畏啊!若大坂城成了南蠻人的據點,班國國君必不斷派出載有大炮的軍船到日本來。這不只是謠言,聽說此乃南蠻人的慣用伎倆。只是我不會胡亂相信謠言。」

本阿彌光悅甚是清楚板倉勝重的為人。勝重絕非輕信之人,但謠言肯定讓他心驚。

「其實,你回到京城,我也鬆了一口氣。不管是茶屋還是角倉與市,都尊你為人生之師。他們若對你說了什麼,請一定告訴我。」

勝重言罷,告辭去了。光悅茫然坐了許久,才想起阿幸送來的綠色小盒子,難道裡邊真藏著什麼?

打開來,小盒子是空的,可在耳邊搖一搖,就能聽到輕微的紙張窸窣聲——盒子有兩層!光悅小心翼翼檢查時,塗滿金粉的內盒悄無聲息開了。

「啊,果然如此!」

盒中整齊疊放著光悅曾見過的宗達函紙。每張上都密密麻麻寫著小字,落了日子。有的紙上還寫著「光悅先生親啟」。光悅靜靜讀著。漸漸地,他臉紅了,各種情緒令五內翻騰。信中,阿幸毫不掩飾地說起對光悅的情意,感傷流露無遺。她說,她對光悅一往情深,這讓性情嚴謹的光悅幾不敢相信。可是他亦感到,阿幸對他大有深意,是一種對骨肉至親般的依戀之情。總之,正如光悅所想,阿幸並未真正傾心於大久保長安。這個女人的宿命,無比痛徹地流露於字裡行間。

光悅花了一個多時辰才讀完這些文字。他冷靜地思慮著阿幸到底想說什麼。對阿幸所言,他並不特別驚訝先前見過板倉勝重,他心中已生出種種猜測。

阿幸在信函中說,由於與政宗發生齟齬,長安方才感到政宗的重要。過去,政宗的支持令他得意忘形;可政宗一旦棄他不顧,他便危在旦夕。

不管怎麼說,大御所和將軍對政宗另眼相看,何況他還是忠輝的岳父。若政宗對大御所和將軍進言,說長安對忠輝毫無益處,長安便可能掉腦袋。政宗變卦之前,長安幾未想過此事。

阿幸明言寫道:如此一來,最麻煩的乃是聯名狀,第二便是那些積存的黃金。

光悅尋思,金子產量,完全由長安根據自己的目的安排,問題在於,家康和秀忠對長安究竟有多信任?即使長安乃是為國積財,若引起懷疑,必招致大禍。光憑他那奢糜的生活,就足以令那些僅靠米穀收入過活、口子節儉的大名爭而毀之。

長安假裝中風不起,欲在此期間把黃金埋藏於黑川穀,等日後再重新挖掘。一旦有急用,黃金隨時都可起出;而萬一事情敗露,八王子的宅子被抄,家中並無多少金銀,那便是瞞天過海之計。

阿幸說,知道內情,讓她身置險境。長安真正信任的只有阿幸,若知事情敗露,他想要殺人滅口,第一個目標便是阿幸。她估計,也許很快就會被帶到黑川穀,秘密除掉,若光悅可憐她,希望他能到黑川穀一趟。她甚至說,自己的血可以使那一帶的杜鵑開出黑色的花……

光悅頗為了解阿幸,她從不肯服輸,喜戲弄人。因此,對於阿幸的傷感,他並不那般擔心。不過,阿幸信中有一段說,長安讓她做了另外一個盒子,裡邊藏有聯名狀,不知被藏到了什麼地方。若是尋常人,恐早已把這種東西燒了個乾淨,可長安不會。他野心勃勃,欲留名青史,這不僅出於他的虛榮,亦出於自卑——我長安不僅能當個山師與猿樂師!

想及此,光悅愈覺不安,他想起板倉勝重所言,長安似與燒葡國船隻之事有關。難道長安裝病,不單是為了藏匿黃金,亦是暗中把兵器藏到大坂城?如此想雖匪夷所思,然長安和尋常人不同,他要正大光明出海,因此,恐欲接近出入大坂城的神父。

此事可不能置之不理!到這時,光悅才興起給阿幸回函的念頭。他未提收到綠色小盒一事,只是把自己的意思隱於字裡行間,寫道:「長安近日開始做生意,可能有些奇妙的故事,希望能陸陸續續說給我聽。」

剛封好信函,下人稟報,又有客人來訪。

「把書函交由茶屋的江戶橋店鋪,送到八王子去。」此時茶屋在江戶橋設有驛站,常有信使來往。光悅把信交給女傭后,就到廳里去了。

「啊,真是稀客!竟是納屋小姐。」剛才通報說客人自堺港納屋來,光悅還以為是下人,不料竟是在大坂城服侍千姬的阿蜜。

阿蜜的打扮又恢復了商家女兒模樣,她禮貌地向光悅問安。

「聽說先生回京了,遂馬上趕來拜望。」此時的阿蜜,已非先前的榮局了。

「你怎的有空?似乎瘦了,身體怎樣?」光悅一邊拍手叫母親,一邊笑道。

「今春,千姬小姐已和少君圓房了。」阿蜜道。

「哦……」

「他們甚是和睦,大坂城內又恢復了好久不見的和睦景象。」

「好!不,辛苦了!」光悅說著,忙擦了擦眼角的淚花。茶屋清次未過門的妻子阿蜜被秀賴玷污,其中苦澀,光悅感同身受。「淀夫人還好嗎?」他問。

「她變了許多。」

「那是為何?」

「可能是上了年紀的緣故,夫人性情溫和多了。」

「哦?」

「而且,千姬小姐收我生下的千代為養女,實在感激不盡,束縛我的枷鎖便已打破。」

「哦!你的辛苦終於得到了回報!千代成了千姬夫人的養女?」

「是。少夫人說,以前她年幼,讓我受苦了,要我……寬諒她。」阿蜜抬袖擦了擦眼角。

光悅又拍手叫母親:「來客了!茶點稍後準備也行,請母親過來見見客人。」只有兩人相對,必會淚下,光悅可受不了。

阿蜜本可與茶屋清次速結良緣,卻被秀賴染指,進而被淀夫人疏遠,被老臣排斥,又被千姬的侍從敵視。她若非心如磐石,恐早已不堪重負,香消玉殞。如今她終得離開秀賴,和過去比,她雖瘦了些,氣色卻頗佳。

「哦,真是太好了!」端茶進來的妙秀,瞪大眼睛,在門口站住了。

「婆婆,您一點沒變,真令人高興。」

「沒變?呵呵,變了許多。看看這頭髮,已全白了。」幸而母親趕來,光悅趕紫取出懷紙,速速擦著眼角。

「以後阿蜜會常來。只不過進城那麼一些時日,出來一看,卻覺恍如隔世。」

妙秀佯裝糊塗,搖頭道:「世道如常啊,依舊有窮有富,有官有賊,只是大家都把心思用在了家業上。」

「呵呵,婆婆真會說話。」

「是真的!我自己不喜改變,卻希望兒子能稍稍改變一下呢。」

「哦?」

「是啊!媳婦先他而去,至今仍然獨身一人。他要是能像撮合灰屋之子和吉野太夫那般熱心就好了。」

「哦。」

「姑娘,有無適合的人?我都等不及了。」妙秀打趣道。

光悅本想說說阿幸的事,卻又打消了念頭,他不想讓母親以為自己還在思念亡妻。

「好久不見了,你必有很多城裡的故事講。我這就去準備牡丹餅。阿蜜,你喜歡牡丹餅吧?」

「是,非常喜歡。」

「好好,我馬上去做。」雖說上了年紀,妙秀依然甚是細心體貼。她定是察覺到阿蜜必是來打聽茶屋清次之事的,因此借故離開了。

「阿蜜,你剛剛說淀夫人變了?」

「是,真變了。夫人最近成了一位無可挑剔的主母。」

「使淀夫人改變的原因,只是……年紀?」

阿蜜搖搖頭。

「哦,還有其他原因?」

「是,淀夫人畢竟是女人……」

「此話怎講?」

「大御所特意派了人去,也有信函送至,她才變了心意。」

「我不明白。難道過去大御所對她不好?」

「呵呵,先生真是不解女人啊!」

「嘿。你細說說。」

「淀夫人先前似認為,大御所親近別的女人……」

「別的女人?」

「高台院。呵呵,阿蜜以為您很是清楚呢。」

「高台院?」光悅險些笑出聲來。他從未聽過這等事。從未生育過的高台院,看起來確顯得並不甚老,可到底也是老婦了。難怪他想發笑。

阿蜜卻道:「先生一定誤會了。」

「哈哈!若淀夫人真這般想,只能說明她心志失常。」

「不,此乃女人真心。她認為,大御所信任高台院,不信任她,心中自有怨念。」

「這不就是嫉妒嗎?」

「是比女人的嫉妒更甚的爭鬥和固執。如先生所知,大御所先後兩次給高台院建寺宇,將軍進京時,還想讓秀賴以高台院之子的身份去伏見。」

「哦?」

「淀夫人此時的心情,男人不會知悉。其實,阿蜜也是生下千代后,才體會到夫人心思。」

「淀夫人那般固執,完全是因為怕兒子被搶走?」

「不只如此。有一次她喝醉酒,無意中向阿蜜透露了一事。」

「何事?」

「她似想到大御所身邊去,起因為大御所還在西苑時。」

「哦?」

「可是,使她打消了這個念頭的便是少君。為了少君,她必有所忍,自然也顧不上情愛了。淀夫人認為,高台院乃是太閣正室,故大御所才區別對待,她因此心懷怨恨。」

光悅輕輕合上眼,心想,阿蜜一定也曾那樣困惑。他不由嘆道:「人之真心,外人真正意想不到。淀夫人若是太閣正室,定是一位賢妻。」

「淀夫人還說,如今她還怨恨太閣。」阿蜜繼續道,她似欲將心中的積鬱吐盡。

「因為不是正室?」光悅道。

阿蜜露出神秘的微笑,搖頭,「不,據說太閣在病中,曾勸她帶著秀賴嫁給大御所。」

「此事我也略有耳聞。」

「淀夫人為此夜不能寐。」

「這個我也能體會。」

「到了第七日,她終於下定決心,可太閣已絕口不再提此事,似已忘了。不只如此,石田治部又說出完全不同的話來。」

「說了何言?」

「他說,太閣有遺言,要她嫁與前田大人。」

「這個我也聽說了,太閣當時恐已神志不清了。」

「因此,她怨恨太閣不解女人真心,竟隨隨便便說出那等話,害得她在大御所面前甚是尷尬。」

「哦。」

「可一切都已過去,高台寺已建好,大御所也未令淀夫人和少君分開。況且,大御所已從伏見搬到了離高台院甚遠的駿府,淀夫人心裡方平靜下來。阿蜜真高興啊。」

光悅鬆了口氣,他以前亦常擔心,天下會因淀夫人再動干戈。「淀夫人真變了?」

「是,千姬小姐定會幸福。」

「姑娘,我有一事要拜託你。」

「拜託我?」

「對,我和你都須好生維護淀夫人和千姬夫人的幸福。」

「這是自然。」

「可是,我似聽到了令人不快的亂聲!」

「亂聲?」阿蜜蹙起眉頭,側耳傾聽,「什麼亂聲?」

「你回到堺港后,便又是納屋家的小姐了。那裡一定有些從海上傳來的消息。你能否仔細查查有馬燒毀葡國船隻一事?此事可不能大意。」

阿蜜不解地望著光悅,看來她還未聽說此事。「有馬家燒葡國船?」

「對!可能會因此掀起一場風暴,我很是擔心。」

「究竟怎回事?請把事情經過……簡要告訴阿蜜。」

光悅點點頭,不把事情告訴阿蜜,她就無從打聽。光悅簡言幾句,道:「此中最重要的人,便是有馬修理大夫晴信。他到底是因私憤而欲燒南蠻船,還是獲得了大御所默許,這需弄清楚。」

「這一點至今尚未查明?」

「對,只查出長崎奉行似與此事有些關聯,其餘就不甚清楚了。」

「未獲大御所默許……」

「那就無甚好擔小的了,事態應不會演變為日本與葡國之間的衝突。有馬大人有不是,大御所自會責罰他,如此而已。」

「反之呢?」

「便是我所憂心的了。如你所知,日前大御所對海外交易寄予厚望。南蠻人和紅毛人對此也頗為清楚。若是大御所默許燒毀葡國船隻……」

「嗯,南蠻人確可能這般認為。」

「這正是我擔心的,南蠻和紅毛如今打得難分難解。」

「班國、葡國同尼德蘭、英吉利相爭?」

「正是。這種爭執不同尋常。同為洋教,卻分裂成兩個教派,為了爭奪海外利益打得頭破血流。」

「我聽說過。」

「嗯,若此時大御所下令燒毀南蠻船,南蠻定以為乃是三浦按針說動了大御所。他們必會擔心被趕出日本……這種想法恐引起大亂啊,亦會使大御所的志向和天下蒼生渴望永世太平之心愿成為泡影。」

「哦。」

「我們過去之所以站在大御所身邊,為他盡心儘力,便是祈望太平萬世,不想再有亂起。總算結束了那烽燧四起的日子,本以為終於太平了,卻又要捲入洋人的紛爭。這樣一來,事態將如何演變?天下蒼生的願望又會如何?」光悅說到激切處,忘情地用力拍膝。

阿蜜屏息看著光悅,她已明白一切。浮現在她腦中的,是大坂城裡的淀夫人,以及千姬、千代的面容。

「先生擔心,若燒船確是大御所授意,日本恐有再陷亂世之憂?」

光悅嚴肅地點頭。

阿蜜又道:「那樣一來,大坂和江戶可能再啟戰端……先生這樣看?」

「正是!」光悅斬釘截鐵回答,「大御所若信了紅毛一方,南蠻人為了對抗,只能以大坂為據點。」

「……」

「可是,方才聽你的意思,大御所的忍耐已讓世人看到春景,大坂城裡現已吹起了和風……可是這和風之城雖擁有無比堅固的城牆,卻是一座只有女人和小兒的無防之城。」

「……」

「你應明白,不可讓城裡的春風休止!只要大坂城春風吹拂,畿內和近畿,甚至整個天下,人人都能沐浴其中。這個時候若再起紛爭,可怎麼了得?我是擔心這些,才從加賀回來。從總見公、已故太閣,到大御所,天下總算太平了,怎可令南蠻人和紅毛人壞了千秋盛事?」

聽著聽著,阿蜜身體顫抖起來。

「阿蜜明白。阿蜜一回堺港,馬上派人調查從長崎來的船。我雖為一介女子,也能聽得見亂聲。」

光悅輕輕點頭,仍然十分激切。

世人分成兩派,爭鬥流血,大坂與江戶將再起紛爭之說,並非空穴來風。光悅真的很是為天下憂,阿蜜想著,內心益發感佩。

「從前太閣身邊有利休居士,另有納屋先生和曾呂利先生,我們能看得更遠。可是秀賴的身邊啊……」光悅使勁搖搖頭,換了個話題,「唉,我只顧說自己的事了。你怎樣?茶屋有信函來嗎?」

「有。」

「他等了許久了。你既出來了,還是早些辦了的好。」

話方出口,光悅大吃一驚,阿蜜臉上竟浮現出冷漠的苦笑。她與茶屋之間似發生了何事,他能覺出那絕非好事,只是未立刻問出口。

「此事,阿蜜有些話對先生說。」

「你是指……」光悅壓低聲音,心生憐憫。

「我決心不嫁給茶屋了。」

「哦?你是要毀了婚約?」

「是。」阿蜜昂首挺胸,朗聲笑了,「起初,我以為必須遵守約定,可如今才發現,約定也有許多,並非當一一遵守。」

「你並不厭恨茶屋,卻不想嫁他了。你是為了茶屋,才改了主意?」

「是。」

「阿蜜!」

「嗯?」

「唉,你的想法是對是錯,我沒法立刻回答,也不知是否該贊成你。」

「先生難道不知,有些貴人想替茶屋說親?」

「這是兩回事!」光悅稍稍提高了聲音,「所謂約定,乃是經雙方商談之後,互相承認的。」

「這……我明白。」

「既如此,就不能因你一人的想法改變,壞了約定,明白嗎?你必須先明白茶屋的心意。男人的想法有時超乎常理。你的算計並不見得是為他好。」

阿蜜吃一驚,垂下頭,耷拉著肩膀。她定是因生了秀賴的孩子而羞恥。這種想法雖出於女人的善良,卻未必適用於男子。茶屋清次若願意撇開這事,接納阿蜜,又當如何?況且,清次身邊的人都已知此事,若阿蜜毀約,不只傷了清次的心,更會傷了他的體面。

「這樣吧,」光悅道,「你以受我之託為名,去向茶屋詢問燒船之事。唉!看他的回話,再決定是否遵守約定。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呢。」

阿蜜不由悄悄擦了擦眼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