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择日走红 > 第四百七十五章 找观众

择日走红 第四百七十五章 找观众

簡繁轉換
作者:宋不留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23 21:00: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如果用北美颁奖季的行程来作为《荣耀之路》的主要宣传策略,这部电影会不会被人质疑太舔国外?”

“拉倒吧,《荣耀之路》要是能一直在北美颁奖季有声音、有身影,这是华语片闪耀的成绩,舔什么了!”

“我们一直做点映场,不放开,就是为了拉长《荣耀之路》的上映窗口期。我们测算过,一旦我们大规模上映,以目前国内对这一类文艺片的反应,就算拿了大奖,就算有商永周和陆严河两大顶级明星,充其量也就是一到两亿的票房了。”

“这个片子,一到两亿的票房你还不满足?”

“如果它有可能创造更大的奇迹,你会满足吗?”

“这太难了。”

“是很难,所以说,我们的上映一定要结合《荣耀之路》在北美颁奖季的行程来,全世界只有北美颁奖季可以持续数个月之久,暴光还如此之大。如果《荣耀之路》能够被美国绿谷电影公司成功公关进入颁奖季,那它就会迎来了一个长达数个月的持续曝光,而对国内的市场来说,一部可以持续在国外拿奖或者拿提名的电影,一次两次看到也许不在意,频繁地看到《荣耀之路》这个名字,对这部电影的兴趣可能就来了。”

……

《荣耀之路》长达一个月的点映,终于在这一刻开始了露出了它的爪牙和企图。

其实,罗塞尔影评人协会奖在北美颁奖季属于影响力最低的那一部分奖项。

可它是颁奖季的第一炮啊,这就有着非凡意义了。

《荣耀之路》的国内制片方和发行方山地影业可不是打算去用一个个的奖项提名做宣传点。

他们做的策略是“冲击北美颁奖季”。

所以,罗塞尔影评人协会奖在国内的宣传语是:《荣耀之路》打响北美电影颁奖季的第一炮!本年度最强华语艺术片的北美颁奖季之旅开始了!

很多了解电影、尤其是了解美国电影的人当然都知道,北美颁奖季的核心在于最后的奥斯卡奖提名。

但是,对大部分的观众来说,他们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大家看到这个宣传语,只会意识到,噢,《荣耀之路》在代表华语电影冲击美国的颁奖季?还拿到了提名了?

-

国庆第一天,《荣耀之路》在大片环伺的国庆档,只增加了六千场的放映,排片率只有2%。

但是,它以27%的上座率,一骑绝尘地领跑所有上映的影片,并成功地拿下了1237万的日票房。

这个数字跟两部日票房破亿的大片比,不值一提,但对每一家电影公司来说,这个数字都把他们给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什么情况?!

一部已经在中秋节档期拿到六千万的文艺片,在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点映之后,在国庆节还能够凭借着2%的排片率,拿到一千万以上的票房?

这不符合他们对电影市场的认知。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接下来的六天,《荣耀之路》几乎是零下跌的趋势,在每天六千场放映场次的点映场中,日票房都稳居八百万以上。

七天过后,《荣耀之路》在国庆节拿到了超过七千万的票房。

这部电影的票房总计已经达到了1.3亿。

《荣耀之路》在结束国庆档之旅后,再一次回归小规模点映。

这一刻,各大电影发行公司忽然都反应了过来。

《荣耀之路》完全改变了从前电影的发行模式,它这是开创了一种新的上映方式,通过点映保持市场对电影的关注,又在重要档期,去靠增加放映场次来吸票房。

最关键的是,这一次《荣耀之路》能够靠六千场放映就拿到超过一千万的票房,这个上座率,这个场均票房,足以令任何一家电影公司嫉妒得发麻。

没有一家发行公司没开始对《荣耀之路》发行策略的研究。业内对这样的发行策略,评价语是“艺高人胆大”,“极为大胆的神之操作”。

-

十月九号,商永周出席代言品牌的活动,在现场被媒体包围。

这位在近年来越来越少露面的顶级男演员,让媒体们是又爱又恨。

你以前不是这么神隐的人啊?

你以前不是很活跃的吗?

怎么地位一上去,就慢慢地不怎么露面了呢?

这也让商永周每一次在公开场合的露面,都变得珍贵起来,会招致媒体们最疯狂的包围。

这一次,商永周在《荣耀之路》中的表演是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几乎每一家媒体都认为,他将是今年华语电影奖项最佳男主角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永周,这一次你带着《荣耀之路》,时隔将近五年时间重新回到艺术片,准备拿几座奖杯?”有相熟的媒体开玩笑似的问。

商永周笑着说:“当然是多多益善。”

“这句话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呢?”

“陆严河不也总是这么说吗?”

大家会心一笑。

“这一次陆严河跟你一起主演《荣耀之路》,你认为他会对你最佳男主角的奖项产生威胁吗?”有媒体问。

“当然。”商永周点头,“他在电影中的表演有多出色,大家都看到了。”

“那这一次你们两位在最佳男主角这个奖项上的竞争,会不会很激烈?你们彼此之间会不会因为这个激烈的竞争关系而感到为难?”

商永周说:“为难?我跟严河之间是不会为难的,他拿我高兴,我拿他也高兴,不用低估我们。你们与其担心我们为难,不如担心评委们为难吧。”

媒体记者们听到商永周说这句话后,脸上纷纷露出震惊和诧异之色。

什么玩意儿?

——你们与其担心我们为难,不如担心评委们为难?

这是你商永周会说出来的话?

你这是怎么了?

你以前一个温和谦逊的谦谦君子,怎么突然这么……拽了?

说的话,像极了是从陆严河的口中说出来的。

“那这一次《荣耀之路》特殊的发行方式也拿到了奇迹般的票房,在上映之前,其实有不少人都不太看好这样一个题材的片子的票房,甚至你有个别粉丝也担心这部电影票房扑街,影响到你。你当时接这部电影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票房的因素?”

“有,但占比不多,这部电影我是冲着符恺导演接的,拍这部电影是他的梦想,我必须支持他。”商永周说,“这一次电影票房这么好,就像你们很多人说的,是因为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发行模式。那实际上这也要感谢严河,这是严河提出来的想法。”

商永周说出这番话后,媒体记者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什么玩意儿?

陆严河提出来的想法?

开什么国际玩笑?

什么时候一部电影的发行模式也由一个演员来建议了?

商永周说出来的时候,大家的第一时间反应都是不太相信。

但是,商永周一点也没有是在开玩笑的意思,人家很认真,眼神明晃晃的。

媒体记者们面面相觑,出现了罕见的沉默。

-

《荣耀之路》的新发行方式,对电影产业来说,是一声变革的号角。

这部电影的票房奇迹,引发业内大讨论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媒体的讨论。

大家最聚焦的地方,在于《荣耀之路》的票房奇迹,是否能够复制。

专业的,不专业的,懂行的,不懂行的,都来说了。

中国电影协会在这样的形势下,马上决定要举行一场业内的研讨会。

“严河,这个研讨会必须得来啊,你不来,这个研讨会就没有意义了。”符恺在电话里跟陆严河说。

陆严河笑着问:“我该讲些什么啊?”

符恺说:“想讲什么讲什么,不管你想讲什么,大家都会想听。”

陆严河头一抓,说:“你这么一说,我压力山大了。”

“你可以的。”因为《荣耀之路》在票房上的成功,符恺最近这段时间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告诉陆严河,“你这水平还压力山大,演艺圈其他人都不要开口了。”

陆严河:“导演,你别捧杀我。”

符恺:“哈哈,我可不是在捧杀你,这些话,不管是谁听到了都只会认同我。”

一部电影的票房成功,或许会引得别人的羡慕和嫉妒,会让其他的电影公司去琢磨和学习这部电影的题材,试图去复制一部成功的电影。但《荣耀之路》的成功显然并非如此简单。

为什么中国电影协会这么着急地就要开这个研讨会?

是因为这让他们看到了一直被誉为拿不到票房的文艺片,似乎出现了一条可以产出票房的路径。

这是对整个行业都有利的事情。

那当然每个人都想要吃上一点肉、喝上一点汤。

陆严河虽然一直很谦虚地表示自己没有什么好说的,真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很认真地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他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好好整理了一番。

研讨会开始之前,陆严河入场以后,先被带着去跟很多的人打招呼认识。

就有人已经开始好奇陆严河会讲什么。

《荣耀之路》的成功,让很多人都希望能够从陆严河这里听到一些真正有创新性内容的东西。

“文艺片也应该有票房。”

陆严河最终将自己发言的主题定为了这个。

“其实,从我入行开始,我就发现,整个行业其实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文艺片是没有票房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包括演《三山》《暮春》和《荣耀之路》这几部电影之前,我都完全没有考虑过票房——实话实说,我作为演员,预期票房成绩本就是我考虑的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之一。那这几部电影,每一部票房都成功了,都取得了上亿的票房,可是,每一次的票房成功都被誉为是不可复制的奇迹。即使这几年,有很多文艺片的票房都还不错,但大家对于文艺片没有票房的整体印象没变。”

陆严河按照自己在这一行看到的、感受到的,总结了出来。

“《荣耀之路》这部电影更是如此,哪怕它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拿了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影片奖,从导演到我们演员,从制作方到发行方,都没有人觉得它的票房就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数字了。一部文艺片在国内有效的上映期其实就只有十几天的时间,后面就很难再收票房了。这既有它们要跟体量更大、声量更大的电影同台竞技、拿不到排片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在那十几天的时间里,被吸引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有效观众不多。但是,如果文艺片真的不受观众待见,那也不会时不时就会有作品出现好的票房表现。”

陆严河说:“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国外电影节的运行模式。明明每一年电影节上那些获奖电影在国内其实观看的观众也不多,可为什么每一届都仍然还是备受关注?不是几年的时间,是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它们的影响力都保持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在我的观察里,是因为国际电影节特别重视媒体传播和宣传声量。越顶级的电影节,世界各国参加的媒体就越多,还非常重视这些媒体,设置专区,做提前特别放映,从各个环节去体现对媒体群体的重视,把明星、媒体和荣誉通过电影节联系起来,去打造这样一种模式——也许我说的不准确,但这是各大电影节给我一个最真实的感受,电影节其实也是一种发行模式,让平时可能没有多少人看或者说只有真正的骨灰级电影爱好者才能看下去的片子,在这样一种氛围下,让一批片子广为流传,被‘造神’,吸引观众。”

“在国内,我们的荣誉奖项、明星和票房,却有点割裂,荣誉是荣誉,票房是票房,彼此的促进作用很小,甚至大有要划清界限、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的架势。”陆严河说,“这其实让我们华语电影在市场上失去了一个最大的阵地——叫好又叫座。拍文艺片的就没有想要拿票房,想要拿票房的就没觉得自己能拿奖,两条线被区分得明明白白。所以,这一次《荣耀之路》制定这样的长线点映模式,我们也只能借助北美的颁奖季,去利用它长达数个月的宣传曝光窗口来促进点映场次的票房销售。如果国内也有这样一个窗口时间,让艺术电影可以借助奖项本身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度,去被大众知道,《荣耀之路》肯定会选择国内的这个窗口时间,而不是北美颁奖季。”

“你的意思是,我们国内的奖项数量太少了?”有人问。

“我们国内的电影奖项确实比较少。”马上有人点头。

陆严河:“……”

他犹豫了一下,大概是因为很多人看向他的目光都是热忱的,他还是继续实话实说。

“比起多和少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国内的奖项,更大的问题在于定位不清晰,希望它权威的奖项做不到权威和服众,其他的奖项呢,又太分猪肉了,连获奖者的粉丝都觉得是个笑话。很多奖项其实只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不是说都要往艺术的高度去给奖。那你看亚洲电视节,大家都知道,这个电视节的奖项就是给那些在亚洲地区影响力很大的剧集和创作者,看的是影响力,而不是艺术高度。人家的态度摆得明明白白,这一点也不影响这个奖项在咱们亚洲的知名度,甚至是它的权威性,大家都用是否获得这个奖项来衡量一部作品在亚洲的影响力了。”

陆严河说:“我们国内的奖,电影和电视剧都是三足鼎立,不像奥斯卡之于美国那样占据龙头,又不像国际四大电影节那样各占据一个时间点,独领风骚。我不是说我们这样就不如它们,我只是在说这其间的分别。它们最核心的是没有跟我们自己的电影产业和市场产生强有力的连结,让它就真的成了一个纯荣誉性质的东西,而这个荣誉又不够服众,很多时候,只有咱们自己业内的认可,因为说实话,大部分观众其实甚至没看过获奖的片子。我说的这些东西很俗,但产业就是产业,影响力不够就是不够。”

陆严河今天讲的这些东西,完全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本来很多人是想要来听陆严河关于《荣耀之路》长线点映是怎么操作的,这又是否有复制性,谁都没想到,陆严河忽然说了一大堆关于奖项和票房的事情。

陆严河笑了笑。

“可能各位前辈和老师听到这里都很疑惑,觉得这跟咱们今天的主题有什么关系。讲这么多,其实就是因为平时我想的这些,让我在《荣耀之路》电影计划在国内上映的时候,想到了也许可以跟北美颁奖季结合起来——当时正好也是有一个我很熟悉的影评人汤姆跟我说,这部电影挺适合冲北美的颁奖季。”

“商业电影是观众们喜欢的东西拍出来给大家看,艺术电影则是去市场里找喜欢它的观众。”

“文艺片有它的观众,要竭尽全力地去找到它的观众,只要找到了,一样有票房。”

“我今天在各位老师面前班门弄斧讲的,其实就是我关于文艺片可以怎么找观众的一点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