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择日走红 > 第773章 演绎

择日走红 第773章 演绎

簡繁轉換
作者:宋不留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4 来源:源1

在这一行,太多人想要打破陆严河的「神话」。

可以说,只要没有跟陆严河有合作项目的,都有这样的心思。

这都不需要他们跟陆严河交恶,或者发生过什麽矛盾。

只要存在利益冲突,就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陆严河的存在,让演艺圈的其他创作者,都先天性地「降了一等」。

这有点类似于歌坛出了一个惠特尼·休斯顿一样,因为独占一格,让其他人都没有竞争锋鋩的可能性,变成了但凡提起女歌手,虽然风格各异,说着各有一段独领风骚的时期,可实际上在每个人的心中(包括女歌手自己),都公认惠特尼·休斯顿最强。

而陆严河不仅仅是作为演员,他现在是作为一个项目的「先锋」一样,有他参与(不管以何种身份)和没有他参与,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有他参与,投资都变得好像「行业寒冬」没有出现一样。

事实上,因为陆严河现在很多项目都是被那几个平台丶资本方承包了,想要获得一个投资名额,很难。在各个评估的体系里,陆严河的项目都属于高回报丶低风险,与影视行业的「常规评估结果」大相径庭。这让有意于想要投资影视行业的资本,都以跟陆严河参与的项目为首选。

就算投资不了陆严河的项目,他们也会拿陆严河的项目为参照物,去评价其他的项目。

这自然就让整个影视行业……受「陆严河之苦」久矣。

这种感觉有点像什麽呢,有点像「邻居家的孩子」,邻居家的孩子优秀当然不是他的错,问题是,他出现在了爸妈口中,成了贬低打压你的参照物,那他就成了「怀璧其罪」,他的存在就是罪过。

所以,很多人想要打破陆严河的「神话」,初衷也不是想要把陆严河给踩下去,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灵河的立场就是保护陆严河的「神话」。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上映第二天,就发布了一个「战报」。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内上映之前,海外发行权热销至79个国家和地区,光是海外发行的收入,就已经成功实现盈利。

换而言之,《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内的上映,甭管多少票房,都是赚。

紧接着,王重的制片人就接受了一家媒体的访问,强调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本身的文艺片属性。

「我知道,在很多人的眼中,这是一部大片,但实际上,它的本质是一部艺术片,它的制作也不是把票房放在第一位来制作的。当然,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部商业片来宣传,以这样的阵容,我相信肯定可以在上映前几天取得更高的预售票房,不过,我们也不想去欺骗观众,欺骗粉丝,电影就是电影,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属性,把不喜欢这部电影风格的观众骗进电影院,也只能收获骂声和差评。」

「讲句实话,这部电影最后票房能够破亿,我就很满足了。」制片人说,「最关键的是,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观众,是不是觉得票有所值。我从来不认为艺术电影不需要负起商业责任,但艺术电影的商业责任绝对不是票房越高越好,而是,第一,能不能让投资方盈利,不至于亏损,虽然他们来投资艺术电影的目的肯定也不是以赚钱为第一位,但别让人做亏本买卖,这是道义;第二,能不能让买了票的观众感到物有所值,艺术本身也是一种感受,它也有它的受众。我觉得《大红灯笼高高挂》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它是完成了它的商业责任的。」

-

这些回应,娓娓道来,并不具有压迫感,反而让大家觉得有道理。

所谓的陆严河失手了——

到底是真的失手,还是有很多人迫不及待地看到陆严河失手,才在上映第一天之后就发出这样的声音?

周日过后,《大红灯笼高高挂》上映首周末,取得7100万的票房成绩。

片方大张旗鼓地发了「喜报」。

没破亿,咋地?以这部电影的情况来说,7100万的首周末票房也是成功,是值得发「喜报」的成功。

甭管那些营销号丶黑子们怎麽BB,反正《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组就是一门心思地去宣传自己的票房成功。

加上这部电影本身具备的艺术性,大量的影评文章都冒了出来。

这部电影不是那种会点燃某种社会话题的题材,但是,值得称道的地方太多了。

王重导演的忠实影迷本来就多,别的导演新片上映,一百个人看完了可能有一个人写个评论,但是王重导演的新片一上映,可能五个观众里有一个人会在社交媒体上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

其实,无论是王重,还是陆严河和陈碧舸,都拥有一批这样的影迷。

他们在电影领域深耕,这麽多年,每个人都积累了一批只要有电影上映就一定会去看的影迷。

这样的影迷群体,也许不像一些流量明星的粉丝一样,会在第一天丶第二天就去冲票房丶保排片,但是,他们的粉丝是走细水长流的路线。

后劲很强。

因为首周末三天票房就破了7000万,所以,票房预测机构也把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预测数字上调到了2亿以上。

陆严河也不知道《大红灯笼高高挂》最后能够拿多少票房,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已经让他长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又有人发了一篇文章,传播率还挺高,文章的题目叫做《在中国,也就只有他们能够把一部这样的电影卖出这麽高的票房来了》。

这篇文章是在说,《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虽然票房成绩还不错,但这不意味着文艺片真的就在中国有电影市场了,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主创阵容很强,才能够吸引到这麽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同时,这个人又说,这部电影其实早就不应该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里了。

整部电影都充满了一股老气。

确确实实,很多人一个统一的反应就是这部电影的题材——太少见了。现在的电影市场,哪里还有这样一个正儿八经讲一个批判封建为主题的电影?

与当下的生活实在离得太远,甚至是脱节了。

对此,陆严河其实也没有什麽好说的。

因为这部电影确确实实就是这麽一个主题。

但这部电影除了这个主题,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很尖锐的故事。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大学生,最后被一个腐朽的庞然巨物吞噬的故事。你当然可以说这是一个批判封建的故事,但这又何尝不是一个人一步步被**侵蚀丶自以为掌握了权力但最后却沦为权力的牺牲品的故事?

陆严河发了一条微博,说:有人说,《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不是题材过时了,我想,人在坚守理想中的自己与向**投降的自己之间的摇摆困境,永远没有过时一说,只是,我们已经习惯性地要从影视剧里去获得真丶善丶美,就像在刷短视频和新闻的时候,不小心刷到一些负面内容的时候,下意识地就想快点划走,但是,它即使被划走了,也仍然存在着。

之所以在电影上映期间发这样一条微博,是为了不让这部电影的「批判性」进一步发酵。

关于这一点的讨论,越甚嚣尘上,越容易被模糊重点。

如果《大红灯笼高高挂》不打算冲奖的话,也就算了,但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接下来不仅要在国内冲奖,也要在海外冲击北美今年的颁奖季,那在评论圈是什麽舆论风向就很重要了。

陆严河必须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去拉一下「讨论的方向」。

其实,这也是他认为《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之所以经典的原因所在。

任何一部能够超越时间的电影,都已经有它超越性的地方。

-

不久,《大红灯笼高高挂》又要在日本丶韩国等地上映。

陆严河也跟着剧组一起去了日本和韩国,参加当地的首映礼。

世界级名导的作品就这点,各地片商都会重视,会举行首映礼,邀请当地的明星一起参加,扩大电影宣传的声量。

事实上,因为《大红灯笼高高挂》要冲击今年的北美颁奖季,全球各地的票房也就变得很重要起来。

前面就说过,奥斯卡是最重视票房的电影奖项之一。

票房不好,你入围的希望基本上就没有了。

最佳外语片这个部门可能是个例外,票房不好,也有入围的。但是,如果全球票房够高的话,其实对于后面的提名和拿奖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现在看上去《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中国大约只有2亿人民币丶也就是2700万美元左右的票房,如果它在海外也能够拿到差不多的票房成绩,那就比较稳了。

其实,《大红灯笼高高挂》只要能够顺利进入北美颁奖季的征程,它在全球各地的票房都会被带动起来。这就看前期的声量和表现了。

在日本,负责发行的片商说,这部电影现在在日本还挺受关注的。王重前面的几部电影,在日本的反馈就挺热烈的,无论是《三山》还是《胭脂扣》,在日本的票房都突破了三百万美元,尤其是后者《胭脂扣》,票房非常亮眼,长线上映,最后取得了八百万多美元的成绩。

王重在日本是有一批固定的影迷的。

其实作者型导演在任何地方都会有一批固定的影迷。

只是王重这样的大导,还不太是所谓的作者型导演。他很少自己写剧本。他只是无论拍谁写的剧本,都能把别人的剧本拍出自己的电影风格。

从这一点来说,其实跟早期的国师很像。

相比起日本,《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韩国的预期就没有那麽高了。

韩国片商这边也反应,院线经理都觉得这部电影的题材不太受年轻人喜欢,又不像《胭脂扣》那样,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吸引人,很难把年轻的观众吸引进电影院。

他们会做《大红灯笼高高挂》,纯粹是因为王重丶陆严河和陈碧舸三个人的名字加起来,再加上西图耳电影节获奖的噱头,能够卖一些票房,尤其是后续可以卖DVD丶流媒体上线等版权收入,还是能赚一些钱的。

题材问题会成为票房的一大掣肘——

这是陆严河一开始没有想到的。

因为那个时候他也压根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要用票房来衡量《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价值。

原作出来的那个时候,票房本身也不重要。那个时候,评价一部电影如何,其实就是看奖项。

而《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那个时代,收割奖项可谓是一骑绝尘。

时代不一样了,标准不一样了。

-

「去年《热带雨季》帮陆严河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今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又要继续冲击奥斯卡,希望大吗?」

「现在都还难说,现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都还没有在北美开始放映,媒体声量没起来。但是,以它去年在西图尔电影节拿奖的情况,又有绿谷亲自做冲奥公关,未必没有希望。」

「是的,无论是王重丶陆严河还是陈碧舸,都是北美这几年关注度很高的中国电影人,我们已经听到了消息,别的奖项不说,今年最佳外语片这个单元,我们国家会选送《大红灯笼高高挂》,它突然在十月定档上映,就是为了这个。」

在一场私人聚会上,大家聊起了最近热度很高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陈品河也在场。

有人就说:「这部电影你们去看了吗?你们觉得怎麽样?」

「好片子。」

「各方面都无可指摘的一部片子,陈碧舸这几年演陆严河的电影,真的是出了不少好片子。」

「是啊,一开始以为陆严河能够跟她搭档演《十七层》,是陆严河占了天大的便宜,谁能想到呢,反倒是陈碧舸占了陆严河的便宜。」

「陈碧舸这样的好演员,要是真的没好戏拍了,也确实可惜。」

「但是,说实话,现在这麽多的好演员其实都没好项目,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热门类型都比较单一丶畸形。」说话的人忽然看向陈品河,「你看品河,不也开始去拍Maxine的戏了,国内确实也没有什麽好项目了。」

陈品河突然被Cue到,有些意外,他笑了笑,说:「这也很难说,也不是国内没有好项目,但那些项目,同质化比较严重,对我没有什麽吸引力,我还是想尝试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拍过的类型。」

「品河,你为什麽不考虑跟陆严河合作?他手头上那麽多的项目,你要是跟他合作,强强联合,多好。」

陈品河笑了笑,还没有说话,就已经有人站出来打圆场了。

「唉,你这个人怎麽哪壶不开提哪壶,之前《毁灭日》那个电影的时候,品河就跟陆严河有点不愉快,其实说起来都是误会,但是陆严河也不知道怎麽回事,甭管我们怎麽解释,他都油盐不进,觉得品河针对他,两个人之间一直没有缓和下来。」

陈品河抬了抬手,说:「算了,也不是一定要合作,我还没有到不跟他合作就没有戏拍的阶段吧?」

陈品河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让大家马上笑着说当然。

「你拍的那部Maxine剧《死亡搁浅》,是不是已经拍完了?什麽时候上线?」

「还不知道。」陈品河摇头,「刚拍完,后期都要做一段时间吧。」

「那你后面是不是就是去拍《十七层》衍生剧了?」

「是。」陈品河点头。

「后面的档期有安排吗?如果没有安排的话,我这里有一部戏,你要不要看看?」

「行啊,剧本有了吗?」

「有了,我回头发给你,不过,投资还没有完全找好,今年电影市场除了春节档和暑期档,票房表现都一般,投资方都有些谨慎了。」这个人说,「但如果你同意主演的话,应该就没问题了。」

陈品河点点头,问:「导演是谁?」

电影的话,导演很重要。

「《棋子亦博》的导演,沙维奇。」

《棋子亦博》是今年暑期档的大爆款,蒋鸣正主演,总票房17亿。

闻言,陈品河才点了点头。

不是什麽「三无」导演就行。

但是,一般来说,来邀请他的项目,也不至于是个「三无」导演。

除非是那种正儿八经的新人导演。

-

陆严河从韩国回来的时候,冰原视频的人联系他,问他有没有空参加剧版《胭脂扣》的媒体见面会。

剧版《胭脂扣》将作为冰原视频十一月的S 级大戏排播。

陆严河有空,当然愿意参加。

许久不见杨实意和于孟令,两个人站在一起,穿的都是新中式的衣服,在布置成民国风的发布会现场,从画面上,那叫一个赏心悦目。

陆严河啧声摇头。

「估计这部剧会有一大拨颜狗观众。」

这部剧已经拍完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陆严河小声问杨实意,除了这部剧,还有没有拍别的戏。

杨实意摇摇头,说:「暂时没有。」

陆严河有些惊讶,「公司没有给你安排吗?」

「公司说,等《胭脂扣》播了再接戏。」

陆严河恍然。

杨实意签在冰原视频。

冰原对他肯定是有规划和安排的。

但是,像杨实意这样的长相,过于英俊,神采夺目,又有一点儒雅之气在身上的,确实不太好找角色。

主流题材里,少见这样的角色。

只能是等《胭脂扣》播了,让别人看到他这样的风采,再让别人递来适合的剧本。这个时候递来的剧本,一般就是根据杨实意量身修订过的了。

陆严河是觉得,于孟令和杨实意这两个人身上的气质,在国内演艺圈真是少见。

一种「书香」和「古意」之气。

太适合演古装片了,反而不适合都市感很重的片子。

陆严河跟大家坐在一起,看了剧版《胭脂扣》的试看片段。

于孟令不愧是影后,文艺片女神,她演绎的如花,跟陈碧舸有着很不一样的神韵。

更清冷,更浓烈。

这是完全把她自身气质融入角色之中的一次演绎。(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