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择日走红 > 第779章 什麽都不用说了,好好做吧 1

择日走红 第779章 什麽都不用说了,好好做吧 1

簡繁轉換
作者:宋不留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4 来源:源1

陆严河之所以这麽说,是因为他真的也这麽想。

好莱坞这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有演技的人。

几乎所有冒出头来的人,你都不会说这个人演技不好。

事实上,无论是《暮光之城》系列,《饥饿游戏》系列,或者是《超凡蜘蛛侠》,又或者是其他那些票房大爆的丶所谓的年轻偶像担任主演的电影,他们的主演,无一例外都是非常会演戏的人,基本上不是已经拿了奥斯卡,就是已经入围过奥斯卡。

刘特立演技好吗?

很好。

但是,好莱坞缺他这样演技好的成熟型演员吗?

一点儿不缺。

他现在来好莱坞,当然有角色演。

可是,就像他现在能够收到的角色,全部都是反派,或者是配角。

那像刘特立这样的顶级演员,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为了闯荡好莱坞而「从头开始」吗?

陆严河觉得没有必要。

刘特立在中国已经是一个着名的表演艺术家,而且,他现在明明在中国可以拿到非常有质量丶有质感而且有人物性的角色,何必来好莱坞演一些小角色呢?

这跟江玉倩她们来闯荡好莱坞并不一样。

陆严河非常认同江玉倩来闯荡好莱坞,是因为她在中国电影圈想要拿到这种有质感的角色也很难,当然,最主要的是江玉倩未来是有希望在好莱坞演上主角的。

但是,刘特立——

陆严河觉得,除非有一天刘特立拿到奥斯卡了,否则,想要在一个主流项目拿到主角,难度巨大。

演艺圈对年龄的歧视并不仅仅只停留在女性身上。

而刘特立如果能够像演《浔阳江上》一样,去多演一些这样的艺术片,未来几年,在国际顶尖电影节上多露面,他在国际上的名声一样会慢慢打开,尤其是在有《小鬼当家》这个电影为他加持的情况下——

到那个时候,他作为一个国际影坛公认的演技派,和作为一个《小鬼当家》系列的配角演员,在各个电影公司心中的份量和价值是不一样的。

相反,跟他一起演了《热带雨季》的马来西亚演员秦淑兰老师,她虽然年纪比刘特立老师还大一点,拾火却仍然在负责了她的经纪约以后,专门又在北美为她找了一个经纪人,负责好莱坞这边的业务——

因为秦淑兰已经入围过奥斯卡了。

有这一条履历在,秦淑兰虽然现在还拿不到主角,却可以在好莱坞各个主流项目里,去拿一些合适的丶有份量的角色。简而言之,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不会「轻视」秦淑兰,不会像只是因为刘特立出演了《小鬼当家》这个大爆电影而找他演一些同类型的反派角色。

如果有一天,刘特立拿了国际顶尖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或者即使不拿,但开始被国际媒体和评论圈广泛赞誉,那他就不一样了。

陆严河也不知道魏玉堂是否能够明白这一点。

-

李治百和江玉倩两个人今天晚上不仅自己过来了,还带来了他们主演电影的导演,也是一个华裔。

「严河,给你介绍一下。」李治百带着他过来,后者是一个戴黑框眼镜丶身材有些微胖的男人,看着年纪也不大,大约就三十岁出头的样子,「宋海,也是华裔,他的父母都是中国人,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带他一起来了美国。」

「陆总。」宋海主动伸手,态度有些恭敬。

他的态度反而像国内那些电影公司的人。

陆严河笑着伸手,握住他的手,说:「导演,你好,喊我严河就行了。」

江玉倩站在宋海的另一边,说:「他可是你的影迷。」

「是吗?」陆严河忙说了一声谢谢。

宋海抿着嘴,微微笑着。

陆严河看出来他有些拘谨。

他笑着问:「你们的这部电影是什麽时候举办首映式?」

「三天以后。」宋海说,「希望你能出席,支持我们一下。」

「当然,一定出席。」陆严河点头,「你的两位主演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能不出席,预祝取得好成绩。」

宋海点头。

寒暄过后,李治百才拉着陆严河小声说:「他好像是下一部电影想要找你。」

「这样啊。」陆严河说,「你跟他合作得怎麽样?」

「挺愉快的。」李治百点头,说:「他在美国过得估计不是很开心,反正我演这部电影的时候,感觉整个戏里都充满了一种自我较劲和逼仄的压抑。」

陆严河:「你看过电影成片了吗?」

「没有。」李治百摇头,「我也等着首映式的时候再看。」

「这部电影现在销售情况怎麽样?」陆严河说。

李治百说:「听说已经有一些片商在接洽了,尤其是我们中国很多电影公司都来接触了,具体什麽情况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这部电影肯定大赚了,制作成本连五十万美元都没有。」

陆严河揶揄:「小成本文艺片嘛,结果白捡了两个大明星,换我是这部电影的制作公司,我肯定乐坏了。」

「说起来,你明年有电影要找我拍吗?我这边收到了几个剧本,如果你有的话,我肯定优先拍你的剧本,没有的话,我就拍别人的了。」

陆严河摇摇头,说:「暂时没有,《活埋》之后,应该有不少好莱坞的剧本找你,我建议你先接一两个好莱坞这边的剧本,只要角色和剧本好,片酬可以先放一放,好莱坞这边对于亚裔演员的片酬压得很利害,你可能会有些不爽,但现在这个阶段,只要剧本和角色好,班底不错,先站稳脚跟再说。」

李治百点头:「知道。」

陆严河:「其实《活埋》给你的片酬低了。」

「低个屁啊,那些媒体这麽说就算了,你还这麽说,50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都快四百万人民币了。」李治百说,「我那个时候在国内主演一个电影,不是商业大片的话,也就这麽点片酬。」

陆严河:「我不是对你感到抱歉,我是觉得可惜了,当时如果给你开更高的片酬,对你后面在好莱坞报价更有优势。」

李治百:「我的片酬以后迟早涨上去,等着吧。」

在自信这方面,李治百还真是没输过人。

陆严河笑。

「行,等你片酬超过我的一天。」

「我努力。」李治百掀起眉头,说。

-

「今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冲奥的势头还是很猛啊,希望这部电影今年也能拿到奥斯卡提名。」《犹豫人生观》的导演汪帅对陆严河说。

「我也希望能够拿到提名。」陆严河跟汪帅说,「祝贺导演,这麽快就又带着作品入围国际四大了。」

汪帅:「谢谢,希望这一次能拿个奖吧。」

「肯定可以的。」陆严河笑着说。

上一次汪帅拍的《浪潮里》入围了西图尔的主竞赛单元,可惜最后没有拿奖。

而这一次的《犹豫人生观》,女主角是于孟令,女配角是江月,都跟陆严河有过合作,关系匪浅。

尤其是江月,这个夏天,《大海啊我呸》上映,她在电影中的表现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获得了不少好评,算是摆脱「小透明」的状态了。

她又刚拍完灵河的另一部电影。

而《犹豫人生观》的男主角仍然还是《浪潮里》的程奔。

都不是第一次见面了。

-

安娜·怀特一直等到陆严河身边没有人了,才端着酒杯来到他的身边。

「安娜,抱歉,刚才一直没有空陪你说话。」

「不需要。」安娜·怀特马上摇头,说:「这种时候,我更喜欢当一个观察者,而不是一个介入者。」

陆严河问:「这里的人,你认识吗?」

安娜·怀特说:「我看了很多中国电影,这里面大部分的人,我都知道他们是谁。」

陆严河露出惊讶之色。

「真的吗?」

「是的。」安娜·怀特点头,「老实说,我也没有想到,会来这麽多的中国电影人。」

陆严河:「今年比卡洛电影节入围了很多中国电影。」

「噢,对,今年确实入围了好几部。」安娜·怀特说,「我本来以为你拍摄的刘毕戈导演的那部《定风一号》会来比卡洛。」

「那部电影的后期还没有做完,赶不上。」陆严河说。

安娜·怀特:「你的电影已经在西图尔丶威尼斯和荷西都拿过奖了,只剩比卡洛没有拿过了,不考虑一下大满贯吗?」

「我……」陆严河摇摇头,「我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也算大满贯吗?」

安娜·怀特:「虽然不是你的个人奖项,但你主演或者编剧的电影在其他三大国际电影节上拿过奖,这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我占了很多便宜。」陆严河笑,「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拿的奖。」

安娜·怀特:「你自己导演了《情书》以后,好像一直没有传出第二部你要导演的作品,仍然没有这个计划吗?」

陆严河摇头,「我觉得我不适合做导演。」

「《情书》取得了那麽好的成绩,现在甚至都成为了很多影迷们心中的经典了,你还觉得你不适合做导演吗?」

陆严河点头,「这个不能以结果论,真正经历了这个过程的是我自己,演戏的时候也好,写剧本的时候,我有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但是做导演的时候,我没有那种打鸡血的状态,大半夜的,想到一个好的地方,恨不得直接从床上爬起来,甭管现在是什麽时候,什麽情况,就直接演一段丶写一段。」

安娜·怀特:「但是电影毕竟是导演的艺术,如果你只是一个演员的话,我就不这麽说了,可你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编剧,你有没有想过,不做导演的话,其实无法让电影百分之百地把你一开始构想的那个世界呈现?」

陆严河摇头。

「我从来不这麽认为。」

「嗯?」

「即使是导演,也往往是仰赖各个不同的人,去一起搭建这个世界,导演的意图当然是主要的,可是,导演的艺术思维跟我作为演员和编剧的思维最为不同的地方是,它必须是条理性的丶可拆解性的丶明确性的。」陆严河说,「但对于我来说,有很多的东西,它在我这里,没有那个能力,去做清晰的拆解,我能给出一个眼神,但我无法讲清楚我给出的是一个什麽样的眼神,我能在不同的故事里写出一百句不一样的我爱你,但我无法把这一百句我爱你,分门别类地放在每一个恰当的场景里。」

安娜·怀特惊讶地哇哦了一声。

「我明白了。」她说,「你是真的,才二十三岁吗?」

「不,我已经二十五了。」陆严河笑着解释。

「噢,二十五。」安娜·怀特点了点头,「仍然是一个很年轻的年纪。」

陆严河知道她想要说什麽。

他只能但笑不语。

「但是,你竟然还在同时创作《老友记》这部情景喜剧。」安娜·怀特忽然又说道,她用有些匪夷所思的语气说,「你要知道,你是情景喜剧史上,第一个独立创作了这麽多集情景喜剧的编剧了。」

陆严河心想,那是因为他也不是「一个人在创作」。

安娜·怀特:「你真的是一个很有创作精力的人。」

「谢谢。」

-

今天晚上能够聚集这麽多人,也是一种缘分。

这几部电影的排映时间,都在第一周。

加上又都有大明星主演,所以,基本上每个电影剧组的预算都比较充足,这些明星背后也有品牌方为他们在这边的衣食住行买单,他们就都赶在开幕式之前到了。

明天就是开幕式,大家都会出席。

所以,今天大家也不能聊得太晚,需要为明天养精蓄锐。

大概晚上十一点的时候,这个聚会就散了。

陆严河和安娜·怀特一起上车,回去。

安娜·怀特说:「今天晚上这个聚会的氛围,比我想像中要更好一点,你们中国电影人之间的感情很深。」

陆严河:「因为大部分都是熟人,而不太熟悉的人,因为都跟自己熟悉的朋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不熟,也会爱屋及乌地热情很多。再者,说一句实话,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其实并不强势,在异国他乡相聚,大家总是会更容易地相聚在一起。」

安娜·怀特说:「最近这几年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的表现非常出色,这还不算强势吗?」

「安娜,最近几年中国电影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是,说实话,那也只是终于从销声匿迹变成了有点声响。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中国电影也是一个很大的行业,跟这样一个体量的行业相比,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算是非常出色吗?」陆严河摇摇头,「但是今天晚上为什麽大家都这麽高兴?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抱着希望,包括我在内,能够一次有这麽多中国电影入围一个电影节,这多罕见啊,最近二十年都没有见过吧?」

安娜·怀特点点头。

「确实少见。」安娜·怀特说,「但我还是要说,电影这个行业,一个国家的电影是否受到认可,往往就是从你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人开始的,在你丶王重丶刘毕戈这一批中国电影人出来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冒出来在国际电影节有影响力的电影人了,往往就是偶尔冒出来一个,一两部作品,一两年,然后就断档,无以为继。要在国际上有稳定的影响力,是需要有持续创作和产出的能力的。」

陆严河点头。

「我明白。」

安娜·怀特又说:「《大海啊我呸》这部电影在比卡洛上映的时候,我去看了,它是你的电影公司支持新人导演所做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挺让我惊喜的,后来知道你又找他拍了另一部电影,是你写的剧本,还是李治百主演,我抱了很高的期待,看完之后却有点失望。」

陆严河知道安娜·怀特说的是《那些年》。

陆严河微微一笑,说:「它确实不是一些人会喜欢的电影,因为它情感过于饱和,情绪过于宣泄,某种程度上,过于讨好观众。」

安娜·怀特有些意外地看着陆严河。

「你——似乎都知道?那你为什麽还会写出这样一个剧本?」

陆严河笑着说:「安娜,有的时候,我常常觉得,大家都忘记了一件事,其实我也只是刚从学生时代离开不过两三年而已,我知道什麽叫做高级,可是我不想让我始终在高级这样的概念里活着,我喜欢不同状态下的不同真实,哪怕有的时候,它狗血丶恶俗丶煽情,甚至是让人脚趾抠地的尴尬。」

安娜·怀特若有所思地看着陆严河。

-

与此同时,塔克也正在汪彪和邹东那辆车上。

今天一晚上,他的情绪都非常亢奋。

直到这个私人聚会结束了,他的兴奋也没有褪去。

他一直在好奇地跟汪彪和邹东问问题。

幸好汪彪现在的英语还不错,能够跟人日常交流了,否则,塔克也只能跟他们大眼瞪小眼,鸡同鸭讲。

让汪彪比较惊讶的是,塔克对中国演艺圈——准确来说,是对中国电影了解挺多,都超出了汪彪的意料。

汪彪跟着陆严河出了这麽多次国,跟太多人交流过。

甭看国内的那些媒体怎麽吹,那些外国人每次一聊到中国电影,基本上就只有那几部,这还是在电影节碰到的人。

汪彪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在电影节,而是在大街上随便碰到一个普通人,他们这辈子有没有看过一部中国电影都不知道。

但是,塔克说起中国电影,却不是在说《小鬼当家》和《活埋》,也不是在说《三山》《暮春》这样在国际顶级电影节上拿过奖丶还算有点名声的艺术电影,他对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以及哪些类型比较热门,哪些类型有什麽代表作,都挺清楚。

他甚至知道《我许久未回去的家》和《九阴》这样在国内虽然取得了高票房丶在海外却几乎没有人知道的电影。

汪彪惊讶地问他是不是一个「中国通」,是不是一个「中国文化谜」。

海外也确实有这样一批人。

塔克却摇头,说,是他妈妈最近这几年经常在家放中国的电影,还常常研究一些中国电影学者的着作。

他常常跟着他妈看,了解了不少,但也只是皮毛。

汪彪心想,难怪安娜·怀特这一次突然提出了希望能够邀请陆严河到她家小住一段时间。

安娜·怀特这还真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汪彪知道,陆严河会临时接受这样一个邀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琳玉说,安娜·怀特是一个在国际影坛非常有威望的评论家,同时她对中国电影又几乎没有关注过(明面上),所以,他觉得这是一个可以让安娜·怀特进一步了解中国电影的机会。

现在看来,安娜·怀特是看到了中国电影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以陆严河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人所取得的成就,所以在关注研究了好几年以后,开始有动作了。

汪彪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对安娜·怀特的第一反应是肃然起敬。

说实话,以她在电影评论界的名声和地位来说,她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切,让自己和家人拥有一个更加富裕和优渥的生活环境。

当然,现在这个公寓也不差,是一个很温馨的家庭。只是——

汪彪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对于名利的追求,是人之天性,而安娜·怀特却能反其道而行之。

不仅如此,她对中国电影感兴趣已经好几年,她已经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研究,学习,可是,一点没有表现出来,有点「坐冷板凳」的意思。

没有人知道她在付出什麽,也没有人知道她付出了多少。

只因为她热爱电影,所以很多东西,发乎于情,不动声色,没有在心中有把握之前,不宣之于口,也不形之于色。

因为身处瞬息万变丶追名逐利的演艺圈,见过太多追着热点跑的人,所以,汪彪也越来越尊重安娜·怀特这种人。

塔克并不知道他随口的几句话就带给汪彪多大的触动。

他还在热情洋溢丶眉飞色舞地跟他们说着自己一年前和爸妈到中国旅游的经历,分享着他对于中国的感受。

汪彪说:「你下一次来中国的话,联系我们。」

塔克:「可以吗?你们工作会不会太忙,没有时间?」

「没有时间的话,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安排的,你更方便。」汪彪笑着说,「人生地不熟,就像我们到了比卡洛,认识你们这样住在当地的人,很多事情不明白,可以问你们。」

「这是当然。」塔克说,「可惜你们是在电影节期间来的,现在人太多了,我们本地人这个时候除了去看电影,也不会怎麽出去,等电影节结束了,人少一点之后,其实比卡洛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非常值得一逛。」

汪彪点头。

「以后有机会,我们争取在电影节之外的时间来一趟。」

塔克说:「那最好在我放假的时候来,否则我上学的时候,在美国,也不在比卡洛,没有我带着你们逛,你们会错过比卡洛一半的美。」

汪彪笑,说好。

-

很奇怪的是,陆严河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什麽认床的毛病。

他在安娜·怀特家的第一个晚上,睡得格外沉,还香,如果不是因为他晚上忘记拉上窗帘,结果第二天被金灿灿的阳光直接晃醒,他觉得自己可能又要睡到别人来敲门。

陆严河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安娜·怀特正坐在那个阳台上,手里抱着一本大部头的书,手里拿着一支烟,姿态优雅丶慵懒地读着。

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温暖,宁静。

陆严河情不自禁地举起手机,站在客厅里拍下了这一幕。

他没有去打扰安娜,而是直接去了洗漱间,先洗漱了一番,一看时间,才早上七点,早得很,他换上跑鞋,准备下楼去跑一圈。

陆严河在小群里发了条消息。

大约五分钟以后,随行的保镖就已经就位了。

陆严河这才去跟安娜打了个招呼,说他去跑个步。

安娜点头,「那你等会儿还回来吃早餐吗?」

「当然。」陆严河点头。

-

陆严河这一刻忽然就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心情。

住在酒店里,从酒店里跑出来,是一种心情。

住在一个居民公寓楼里,从楼里跑出来,是另一种心情。

这两种心情是不一样的。

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他住在这里。

当他在大街上跑起来的时候,大街上也没有多少人。

保镖跟在他的身后,大约两米左右的距离,没有挨得很近。

大约跑了四公里,陆严河就觉得有点累了。

还是得承认,他确实是个体能菜鸡。

一旦不坚持健身和训练,体能就慢慢地下滑了。

不想动,平时真的是一点都不想动。

人懒,没办法。

陆严河汗流滚滚,气喘吁吁。

后半截就没跑了,直接往回走。

走一走也行,挺好。

但就在这个时候,第一个认出他的人出现了。

「陆严河!」是一个外国人。

人家想要合影。

陆严河本来想着自己现在这个形象,估计不好看,想着算了。

但看到人家满脸的期待,心想,不好看也没事,反正就长这样,跑完步,气喘吁吁,脸色泛红,正常。

于是,陆严河就跟她合影了。

结果,这张合影的照片被发到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两极分化的评论。

在海外,这张照片都是在夸陆严河帅的。

在国内,很多人都说陆严河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跟人合影,第一,头发都汗湿了,黏在头皮上,看着很恶心,第二,脸色潮红,还因为跑得难受,合影的时候,有些呲牙咧嘴,表情管理都没有做好,一点不像平时那麽清俊,第三,他穿着背心,叉腰的时候,腋毛露出来了,说他没有做好体毛管理。

这还不是有人在故意黑他。

是真的有很多人认为,陆严河在这张合影里的形象,很不雅观。

-

陈思琦看到网络上的这群热议,无语地摇摇头。

「所以也不能怪为什麽现在的艺人只要出门,就得给自己搞得全副武装。」她跟徐子君吐槽,「什麽时候能够让非偶像型的演员真实地做自己啊?跑个步在路上被粉丝碰到了要合影,还得临时给自己化个妆不成?」

徐子君笑了笑。

「现在网上就是有这麽一群人,什麽都审判,什麽都看不惯。」

「有病。」

「他们还不是故意的,他们是认真地觉得,自己是发自肺腑地在提出一个好的建议,不是在黑人。」

「还是有病。」

「这种『我是为了你好』的心态,已经不再是父母对孩子独有的了。」

「先把自己的病治好吧。」陈思琦再次吐槽,「我还真不是因为严河是我男朋友才这麽大情绪,我前两天发了张照片,结果就有人在评论区说我不应该穿裙子。」

「啊?」

「说我的造型丶妆容都太温婉美丽,一点都不女总裁,反而很娇妻,娇他妹。」

徐子君揶揄:「陈总,注意你的言辞,不要让情绪管理你,得让你管理你的情绪,你好歹也是一个公众人物。」

「人啊,就是这麽一步一步地给自己竖起贞节牌坊的。」陈思琦对徐子君说,「当然了,反封建嘛,现在不能叫贞节牌坊了,该叫道德牌坊。」

徐子君哈哈大笑。

「一个活人,非要冠冕堂皇地做自我阉割,变成一个普度众生的泥塑。」陈思琦白眼一翻,「我这个人道德素质确实不高,千万别给我塑金身,我一不主动骂人,二不违法乱纪,三还有理想丶有抱负,该有的进退得体丶礼尚往来,全都有,非吹毛求疵给我戴枷锁,那别怪我暴躁地砸了它。」

徐子君:「我支持你,认同你。」

陈思琦问:「别说我了,李鹏飞那个纪录片拍得怎麽样了?」

「正在拍呢,他现在特快乐。」徐子君说,「干自己喜欢的事,有品牌赞助,他有收入,还能正儿八经地干成一个事业,拍之前各种顾虑,现在,跟摄影师他们一起乐不思蜀。」

陈思琦:「那多好,这麽幸福,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谋生。」

徐子君点头,又说:「思琦,我们现在收到的稿子越来越多,积压的稿子也越来越多,我们的杂志已经有点放不下了,是不是考虑增刊了?」

陈思琦说:「现在已经每年十二本正刊,两本特刊,四本季度增刊,再加就太多了,会影响读者们的购买意愿的。」

徐子君:「那怎麽办?」

陈思琦说:「两种方式,一是再做一本跟《跳起来》有区别的杂志,做划分,二是做电子阅读。」

徐子君说:「这听起来无论是哪个都很难做。」

「是的。」陈思琦点头,「虚构性丶文学性内容非常不适合电子阅读,这一点已经被很多同类型的电子阅读APP给验证过了,但是,毋庸置疑,它确实可以让更多的作者被看到。」

徐子君说:「很难盈利,是吧?」

「是的。」陈思琦说,「当然,我不是说非要盈利,但我们做《跳起来》这麽多年,中间也开发了很多个品牌,包括自媒体也是,我们其实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我们愿意源源不断地投钱去维持一个产品,但如果它自己本身无法自负盈亏丶产生正常的收支平衡的话,做这个的人,久而久之也会失望的,会离开,它没法儿正常地维系下去。」

徐子君:「那如果再做一本杂志的话,也不知道会是什麽行情。」

陈思琦说:「再做一本杂志,肯定就不是跟《跳起来》一样的了,《跳起来》走的是高端文艺路线,那新的杂志,就只能是普通的丶大众的,然而这样的类型,没有记忆点,也没有定位点,很容易前面几期做个热闹,然后就让大家失去兴趣了。」

「如果是专门以跳起来剧场来做这个杂志的主题呢?」徐子君建议,「把这个杂志作为跳起来剧场的大本营,然后,用跳起来剧场的明星们来拍封面——这个封面人选,由大家来投票决定,每一期杂志附一张选票,每一期投票最多的演员来拍摄我们的封面。」

「这就变成完全的粉丝经济了。」陈思琦说。

徐子君说:「但是,一个新杂志,在没有读者基本盘之前,如果粉丝经济可以帮助这个杂志安身立命,为什麽我们不可以用?这不需要粉丝去倒牛奶,也不需要他们去做数据,这一套我们《跳起来》在做年终盘点的时候,就已经做出很成熟的方案了。」

「那成为了封面人物,能怎麽样呢?」陈思琦问。

徐子君说:「由跳起来剧场为他量身定做一部剧。」

陈思琦震惊地瞪大眼睛。

徐子君:「以前从来没有人敢这麽做。」

「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因为这麽做……很容易翻车?」陈思琦说,「万一这个人演技特别烂,特别差,怎麽办?这会完全影响到跳起来剧场的声誉。」

徐子君说:「也不是每个投票第一的明星都会愿意来拍这个封面,拍跳起来剧场的戏,对吧?」

陈思琦摇头,「不行,这个太……太与我们跳起来剧场的初衷事与愿违了。」

「如果单独在跳起来剧场做一个……比如说启明星计划呢?」徐子君说,「让所有人都明确知道,跳起来剧场每年都会拿出一到两部戏,来为新杂志的封面人选量身定做。这不影响跳起来剧场的正常项目。」

「我们说不影响,别人会信吗?」陈思琦摇头,「我宁愿说这个新杂志每一期的封面都邀请一位上过跳起来剧场的演员来拍摄,少一点为了投票而产生的销量,不能把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口碑给坏掉,这是原则性问题,一点风险都不能冒。」

在这一点上,陈思琦很坚持。

见状,徐子君也只好作罢了。

「如果不采取这个方式的话,无论怎麽做,新杂志的销量都无法稳定地说会保持在一个高位上。」

陈思琦说:「现在做一本杂志,如果价格在二十元左右,大约要卖到六千到八千本才能达到回本线,但是,因为我们本身有强大的自媒体和网络平台,杂志内容可以产生二次销售,压力会小很多,如果能够请到品牌为封面人物买单,我们的压力就会更小,你觉得呢?」

「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尝试着来做?」徐子君问。

陈思琦点头,「大不了就是失败嘛,真的失败了的话,就一年之后停刊嘛。」

徐子君沉吟片刻,说:「那也只能这样了。」

陈思琦说:「子君,我们跳起来是最容易做明星粉丝经济的媒体,但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轻易用这种方式,一旦依赖上了,我们最核心的创造力就失去了,我们得不断地去找到自己的吸引点和销售点,这是我们跳起来时至今日没有走下坡路的关键。」

「明白。」徐子君说,「我一开始的想法是想要通过粉丝经济来保住新杂志创建初期的基本盘。」

「我明白,但它太容易高开低走,不是从低位线爬起来的人,是很难真正地跟一本杂志同甘共苦丶休戚与共的。」陈思琦说,「在现在这个时代,做杂志,不仅仅是做内容,也是做一个稳定的丶有情怀的丶愿意与之共荣辱的杂志团队。」

一个编辑,能够在这个时代把一本杂志做得好,他到了更顺应时代潮流的平台,获得的大环境流量和资源更充足,自然有更大的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这是陈思琦为什麽跟徐子君说这些话的原因。

「我们《跳起来》给工作三年以上的编辑,工资已经属于很高了,平均能够拿到2.5万一个月,但是,这跟影视公司编审丶自媒体运营丶短剧编辑等等岗位比起来,仍然有着量级的差距。」陈思琦说,「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喜欢在杂志工作的人,这个喜欢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是培养的,就像我们对《跳起来》杂志的感情一样,没有这个负重前行的过程,就没有雨过天晴的终点,也就不会把它烙进自己的生命印记里。」

徐子君点了点头。

她若有所思地看着陈思琦。

她这一刻很想说些什麽,但是欲言又止。

说什麽其实都没有必要。

越到后面,越感受到语言的乏力。

什麽都不用说了,好好做吧。(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