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 番外卷(四十六)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番外卷(四十六)

簡繁轉換
作者:会发光的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23 02:12:33 来源:源1

“那就在金陵买一套房子。“谭越把她往怀里带了带,下巴蹭着她的发顶,“连这片江,还有所有的芦苇,都圈起来给你当后花园。

她被逗笑了,酒酿晃出杯沿,滴在他牛仔裤上。

他也不恼,低头擦掉她指尖的甜酒,惹得她红着脸往旁边躲。

远处的灯塔开始规律闪烁,第一颗星星在云层后若隐若现。

从湿地公园到夫子庙,地铁穿过大半个金陵城。

车厢里渐渐热闹起来,游客们提着盐水鸭和雨花石,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

陈子瑜靠在谭越肩头打盹,他用手机查攻略,手指不时划过她垂落的发丝。

出了地铁口,潍河的灯火扑面而来。

夫子庙的飞檐翘角浸在暖黄色的光晕里,乌篷船载着游人缓缓划过,船桨搅碎满河星光。

陈子瑜仰头看牌坊上的“天下文枢”,红灯笼在她瞳孔里映出细碎的光斑。

“先吃东西?“谭越晃了晃手里的地图,“攻略说莲湖糕团店的赤豆元宵不错。”

店里挤满了人,他们好不容易找到角落的位置。

碗里的元宵浮在琥珀色的汤里,撒着桂花和酒酿。

陈子瑜舀起一勺,糯米团子咬开是温热的芝麻馅,甜香混着桂花香在舌尖炸开。

谭越看她吃得满足,悄悄把自己碗里的元宵拨了两颗过去。

吃完夜宵,他们沿着潍河散步。

河面上的画舫挂满宫灯,船头的歌女正在唱《茉莉花》。

陈子瑜趴在栏杆上,看倒影里的灯影随着水波荡漾。

突然有游船经过,激起的浪花打湿她的裙摆,谭越眼疾手快把她拉进怀里,后背却被溅了一身水。

“笨死了。“她掏出纸巾替他擦,却被他抓住手腕。

他低头凑近,温热的呼吸扫过她的嘴唇:“刚才在湿地公园,你说想每天看日落。”

“嗯?”

“那现在,“他指了指河面,“要不要每天看这样的灯?”

陈子瑜愣住了,路灯的光晕里,他的眼睛比潍河水还要亮。

周围的喧嚣突然变得遥远,只有他掌心的温度和河面上此起彼伏的灯笼,像一场不会醒的梦。

拐进贡院街,街边的小店飘来糖炒栗子的香气。

陈子瑜被一家手工艺品店吸引,橱窗里的金陵折扇绘着潍河景。

她拿起一把细看,扇面上的画舫用金粉勾勒,在灯光下泛着微光。

“要吗?“谭越已经掏出钱包。

“太贵了。“她赶紧把扇子放回去,却见他已经付了钱。

店主是个老太太,笑眯眯地往袋子里塞了两包桂花糖:“小两口真般配,这糖送你们的。”

夜色更深了,街边的小吃摊亮起暖黄的灯。

谭越买了梅花糕,热气腾腾的糕点上撒着红枣和葡萄干。

陈子瑜咬了一口,软糯的米糕裹着豆沙馅,甜得直眯眼。

他用纸巾替她擦嘴角,自己却偷吃她手里的梅花糕。

路过一家茶馆时,里面传来评弹声。

他们找了二楼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雨花茶。

穿旗袍的女子抱着琵琶,吴侬软语唱着《钗头凤》。

陈子瑜托着腮听,茶汤的热气模糊了眼镜片。

谭越伸手替她摘下眼镜,指尖碰到她的睫毛。

“在想什么?”他问。

“在想,“她望着楼下的人群,灯笼的光映在她眼底,“如果八百年前,我们也会在这样的夜里逛夫子庙吗?”

谭越握住她的手,茶杯里的茶叶在水中舒展:“那我肯定是个穷书生,在贡院考完试,用最后的铜板给你买糖人。”

“那我就是绣楼里的小姐,“她笑着接话,“偷偷把金钗当了,给你凑进京赶考的盘缠。“

两人都笑起来,楼下的评弹声、游人的谈笑声、秦淮河水的流淌声,混着茶香在空气里发酵。茶馆的伙计端来一碟酥糖,说是听书的客人都有份。

陈子瑜掰开糖纸,甜香里带着淡淡的薄荷味,像极了这个夏夜的晚风。

十一点的夫子庙依然灯火通明,游人却渐渐稀疏。

陈子瑜的脚有些酸,谭越蹲下来背她:“上来吧,陈小姐的绣鞋可不能沾了露水。”

背着她走过文德桥时,河面上的灯笼只剩下零星几盏。

谭越故意晃了晃,吓得她搂住他的脖子:“小心!”他却笑出声,胸腔的震动传到她掌心。

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投在石板路上,像一幅会移动的水墨画。

回酒店的地铁上,陈子瑜靠在谭越肩头翻照片。

湿地公园的夕阳、夫子庙的灯笼、莲湖糕团店的赤豆元宵,每张照片里都有对方的笑脸。

谭越把下巴搁在她头上,手指划过屏幕:“明天去划船?”

“好啊,“她打了个哈欠,“但是你得学会划桨,上次差点翻船。”

“那是因为某人一直乱动。”他轻轻捏了捏她的脸。

出了地铁站,夜风里带着凉意。

谭越把外套披在她身上,两人手牵手走在回酒店的路上。

街边的梧桐树影婆娑,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陈子瑜突然停下,指着天上:“看,星星。”

谭越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城市的光污染里,几颗星星正微弱地闪烁。

他揽过她的肩:“等回京城,带你去看银河。”

她靠进他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其实现在就很好。”

路灯一盏接一盏从头顶掠过,他们的影子时而重叠,时而分开,最终消失在酒店的旋转门里。潍河的灯还亮着,鱼嘴的芦苇还在风中摇曳,而属于他们的夜晚,正随着星光慢慢流淌。

凌晨的金陵城渐渐安静下来,酒店房间的落地窗映着城市最后的灯火。

陈子瑜洗完澡出来,见谭越正对着电脑整理照片。

屏幕的冷光里,湿地公园的夕阳和夫子庙的灯笼交替闪烁。

“在做什么?”她爬上床,从背后环住他的腰。

“做个相册,“他关掉电脑,把她搂进怀里,“等我们老了,就坐在椅上看这些照片,说当年在金陵的故事。”

她笑了,把脸埋进他胸口:“那时候你肯定老花眼,连照片都看不清。“

“那就让你念给我听。“他吻了吻她的发顶,“从湿地公园的第一缕夕阳,到夫子庙的最后一盏灯笼。“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给房间镀上一层银边。

陈子瑜听着他的心跳声,想象着潍河的灯影和湿地公园的星光交织成河,他们的影子在河面上轻轻摇晃,永远不会散。

谭越看着她微微颤动的睫毛,突然想起早上在博物馆看到的那幅《竹林七贤》??阮籍的狂放,嵇康的孤傲,都不及此刻身边人的温柔。

陈子瑜把相机里的照片导到电视上,两人窝在沙发上慢慢翻看。

博物馆的青铜器、民国馆的老邮局、中陵的台阶,每张照片里都有对方的身影。

“明天我们去明陵?“谭越把切好的西瓜递给她,红色的果肉上还沾着水珠。

陈子瑜咬了口西瓜,甜汁顺着嘴角流下来:“好啊,不过你得背我爬石像路。”

“遵命,陈小姐。”他笑着揽过她的肩,电视屏幕上的照片还在一张张切换,像他们未完待续的故事。

潍河的灯影透过窗户映进来,在地板上画出细碎的光纹。

陈子瑜枕在谭越臂弯里,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突然觉得,所谓浪漫,不过是和喜欢的人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这座城市千年的故事。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晨光从酒店的落地窗斜斜切进来时,谭越正被陈子瑜的手机闹铃吵醒。

窗帘是半透的纱质,把朝阳滤成温柔的琥珀色,在床尾地毯上投下细长的光斑。

“再睡十分钟。“陈子瑜把脸埋进枕头,声音闷闷的。

她的发梢沾着酒店洗发水的茉莉香,散在谭越的枕头上。

谭越伸手关掉手机,指腹触到屏幕上显示的“7:30”。

这是他们来金陵的第五天,前几日的行程排得满,今天特意空出来,说好了要睡到自然醒。

“十点有大寺的讲解。“他戳了戳她露在外面的耳朵,“要错过啦。”

“你定的什么闹钟。“陈子瑜翻了个身,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金陵的梧桐树都还没睡醒呢。”

谭越笑了,翻身下床拉开窗帘。

远处大厦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光,楼下的龙蟠中路已经有车流穿梭。

他弯腰捡起昨晚扔在地上的白色连衣裙,搭在椅背上:“我去买鸭血粉丝汤,你慢慢收拾?”

“要加鸭肠!”陈子瑜从被窝里探出一只手,比了个“V”字。

早餐是在酒店附近的老店里解决的。

谭越端着两碗汤回来时,陈子瑜正对着镜子涂口红。

她穿了件淡蓝色的亚麻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纤细的手腕。

“这家汤头真鲜。“陈子瑜用勺子舀起一块鸭血,“比昨天夫子庙那家还要地道。”

“本地人推荐的。“谭越咬开一个小笼包,汤汁烫得他直呵气,“说大寺附近没什么好吃的,咱们得吃饱了再去。”

地铁很快就到站。

出站时正遇上一群中学生,校服上别着“金陵中学”的校徽。

陈子瑜盯着他们胸前晃动的校牌看了会儿,突然说:“高中时候我总觉得,考上金陵中学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名校。”

“现在呢?”

“现在觉得,重要的是和谁一起逛过金陵。“她歪头笑了,发尾扫过谭越的手背。

大寺的琉璃塔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晕。

谭越跟着讲解员的指示仰头看,塔身每一层都镶嵌着复原的琉璃构件,莲花、飞天、摩羯鱼的图案在风中轻轻晃动。

陈子瑜举着手机拍照,镜头却总对着塔下的游客:穿汉服的姑娘、牵着气球的小孩、白发苍苍的老夫妻。

“拍这些做什么?”谭越凑过去看她的相册。

“你不觉得,这些人才是大寺的生命力吗?”陈子瑜把相册翻到一张逆光的照片,“你看这个老奶奶,她看琉璃塔的眼神,像在看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他们在遗址馆里逗留了很久。

玻璃栈道下是明代大寺的地基遗址,断壁残垣间长出几株野草。

陈子瑜蹲下来看一块刻着花纹的城砖,砖缝里积着薄灰,边缘却被无数游客的目光磨得发亮。

“以前总觉得历史是教科书上的事。”她轻声说,“现在才懂,原来历史就是这样,被踩在脚下,又被捧在掌心。”

离开时快到正午。

谭越买了两杯文创咖啡,杯套上印着琉璃塔的图案。

他们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看塔影在地面慢慢移动。

陈子瑜突然指着远处:“你看,那片草地像不像一块抹茶蛋糕?”

谭越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嫩绿的草坪上点缀着几棵樱花树,真像抹茶蛋糕上撒的糖霜。他掏出手机想拍照,镜头里却只有陈子瑜的侧脸??她正仰着头喝咖啡,睫毛在阳光下泛着金色。

下午的先锋书店位于五台山地下车库。

推开玻璃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大地上的异乡者“标语。

书店里人不少,却静得能听见翻书的沙沙声。

陈子瑜立刻被角落的诗歌区吸引,抽出一本辛波斯卡的诗集,倚着书架就看了起来。

谭越在旅行类书架前徘徊,最后选了本《金陵传》。

他抱着书找地方坐下时,看见陈子瑜正蹲在儿童绘本区,给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讲《猜猜我有多爱你》。

女孩的妈妈在一旁微笑着拍照,镜头里的陈子瑜侧脸温柔,声音轻轻的:“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那里,再??绕回来。”

等到两人在咖啡厅碰头,太阳已经西斜。

陈子瑜买了印有书店LOGO的帆布包,里面装着新买的诗集和明信片。

谭越把《金陵传》递给她:“你不是说想了解这座城市吗?”

“那你呢?”她翻开书,扉页上贴着书店的纪念贴纸,“你想了解什么?”

“我想了解,“谭越伸手替她拂开垂落的发丝,“你眼里的金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