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 第五百一十五章.啃一口野山参皮,七天七夜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第五百一十五章.啃一口野山参皮,七天七夜

簡繁轉換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0 16:42:14 来源:源1

解放车入屯,先到刘汉山家。

赵有财、赵军等人下车,进屋探望刘汉山。走的时候给他家扔下半麻袋,大概四十多斤的熊肉。

然后,解放车一路开回赵家大院。

这才下午两点多,下地干活的人还没回来...

春风拂过山脊,带着泥土与腐叶的气息,钻进李长根的鼻腔。他蹲在老埯子边上,指尖轻轻拨开浮土,露出那几株嫩绿参芽的根须。它们细若游丝,却倔强地扎进黑土深处,像极了他这些年在这片大山里挣扎求生的模样。

他没急着起身,就这么坐着,任阳光晒着后背,暖意一层层渗进骨头缝里。半个月前他还以为自己要完了??赵老六那一套连环计太狠了:假执法、造证据、断销路、毁名声,一步步把他往绝路上逼。可他李长根是吃素的?十七岁掏熊洞时就晓得,猎人活着靠的不是力气,是脑子,是命硬。

警局那边结案通报下来了:赵老六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伪造公文、非法收购珍稀植物、行贿……七项罪名成立,判了八年半。他那间“惠民药店”被查封,地下室挖出的人参全数移交林业部门,估价竟高达三百二十万。镇上人都说,这老狐狸十几年来靠着倒卖山货发家,背地里不知道坑了多少老实采参人。

而张柱子,那晚跟着他守在黑水沟的小子,如今在派出所做了笔录,主动交代了自己曾通风报信的事。民警念他年纪轻、认错态度好,又揭发有功,没追究责任。倒是王瘸子后来登门道歉,提着两瓶酒,眼圈红着:“我瞎了眼,信了赵老六那张嘴,差点害你坐牢。”李长根没怪他,只说了一句:“人在做,天在看。”

妹妹秀兰的手术顺利排上了。主刀医生姓陈,五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说话慢条斯理:“伽马刀精准度很高,只要肿瘤位置稳定,术后恢复期三个月左右就能正常生活。”他还特意看了眼病历,“之前拖得有点久,但幸好没扩散。”

李长根当时就站在病房外的走廊上,手攥着缴费单,指节泛白。三万八千块,一分不少,全清了。他把存折塞进怀里,抬头看天花板上的灯管,忽然觉得眼眶发热。这么些年,他头一回感觉自己像个哥哥,真正扛起了这个家。

但他知道,事情还没完。

山里的规矩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赵老六倒了,可那些眼红他这块“龙摆尾”老埯子的人还在。护林站那边,他已经派人去清理过一次,发现窗框上有新鲜脚印,柴堆被人动过。显然,还有人惦记着他藏身的地方。

更让他警惕的是,最近几天,总有些陌生面孔出现在村口。有的骑摩托,戴着头盔不摘;有的开着外地牌照的越野车,在村道上转一圈就走。这些人不问人,不买货,光溜达。李长根心里明白:赵老六背后或许还有靠山,那些人不敢明着来,就派探子摸底。

所以他不能松劲。

这天傍晚,他背着竹篓从山上回来,路过坟地时特意停下。祖父墓碑前摆了一小杯烧酒,是他三天前供的,如今只剩半杯。他蹲下身,用袖子擦了擦碑面青苔,低声说:“爷,我又来看您了。秀兰快好了,您放心。”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声枪响。

“砰!”

声音来自西北岗方向,沉闷短促,不像猎枪,倒像是某种高压气步枪。李长根猛地站起身,耳朵竖了起来。这年头谁敢在禁猎区开枪?而且还是傍晚收工时段。

他立刻转身往家走,脚步加快。到院门口翻墙进去,第一件事就是扒开猪圈后的土坑??油纸包还在,参没动。他又检查柴堆里的猎刀,原封不动。这才稍稍安心。

可直觉告诉他,有人盯上了这块地。

夜里十一点,他再次出发。

这次他没去护林站,而是绕到了鹰嘴砬子背面的一处岩洞。那是他年轻时发现的秘密据点,入口隐蔽,里面干燥通风,存了些干柴、火种和旧衣物。更重要的是,从那儿能俯瞰整个老埯子区域。

他在洞口架起望远镜,调好焦距。月光淡淡,照出林间轮廓。一切看似平静,可当他把镜头扫向东南坡时,发现了异样??一棵歪脖子松树下,有块反光的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金属,也不是玻璃,更像是镜头。

李长根眯起眼,屏住呼吸,继续观察。约莫过了二十分钟,那人终于露出了身形??一个穿灰夹克的男人,戴着鸭舌帽,手里端着一台长焦相机,正对着老埯子方向拍照。拍完一段视频后,他掏出手机低头操作,估计是在发消息。

果然是冲着他来的。

李长根冷笑一声,悄悄退出岩洞,沿着一条只有他知道的野兽小径迂回到对方身后。这条路陡峭湿滑,布满青苔,普通人根本不敢走。但他像只夜猫子,脚步轻得连落叶都不惊。

半小时后,他已经潜伏到了那棵松树斜上方的岩石上。

那人还在专注地调试设备,完全没有察觉头顶的危险。李长根缓缓抽出猎刀,用刀背敲了敲身旁一块松动的石头。

“咔哒。”

声音不大,却让那人浑身一颤。

紧接着,李长根故意踩断一根枯枝。

“啪!”

那人猛地回头,瞳孔骤缩。

“谁?!”他声音发抖。

没人回答。

风穿过树林,发出呜咽般的声响。那人慌了神,抓起背包就想跑,可刚转身,脚下就被绊绳勾住,整个人扑倒在地。还没等他爬起来,一道黑影已从天而降,一脚踩在他手腕上,猎刀贴着咽喉划过。

“说吧,谁派你来的?”李长根声音低得像从地底冒出。

“别……别杀我!”那人吓得语无伦次,“我是……是个记者!《北方生态报》的!赵老六的堂哥托我来拍点素材,说你要非法采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他们想做专题曝光……”

“照片发出去了吗?”

“刚……刚传到编辑部邮箱……但我可以撤回来!真的!我马上打电话!”

李长根盯着他颤抖的眼睛,确认不是撒谎,才缓缓收刀。

“滚。”他说,“回去告诉你主子,下次别派个废物来送死。要是再让我看见你在山上晃悠,我不砍你手,就剁你脚趾头喂野猪。”

那人连滚带爬跑了,背包都忘了拿。

李长根捡起那台相机,打开存储卡槽,果然里面有几十张高清照片,还包括他家门口、坟地、山神庙的画面,甚至还有妹妹医院缴费单的截图??显然是有人偷拍后传给他们的。

他把卡抠出来,塞进嘴里嚼碎咽下,然后将相机砸烂扔进深谷。

第二天清晨,他去了镇上邮局。

那位曾在赵老六手下当眼线的职员正低头整理信件,突然抬头看见李长根站在柜台前,吓得手一抖,一封信掉在地上。

“李……李大哥,您怎么来了?”

“我要寄份东西。”李长根放下一个牛皮纸袋,上面写着“县纪委信访室收”。

“这里面是赵老六行贿卫生所所长、买通医院会计的转账记录复印件,还有他跟报社编辑串通制造舆论陷害我的聊天截图。”他盯着对方,“我知道你也传过我的事。现在给你个机会??要么闭嘴做人,要么,我就把你名字写进举报信第二页。”

那人脸色惨白,连连摇头:“我不说了!我真的再也不说了!”

“最好如此。”

走出邮局,他去了移动营业厅,用自己的身份证办了两张新电话卡,一张给了张柱子,另一张留着备用。他叮嘱张柱子:“以后联系我用这个号,别走熟人线路。记住,山上说的话,风会听;山下说的话,电也会听。”

当晚,他又回到岩洞,却发现洞口多了串新鲜脚印??比白天那个记者的大得多,应该是穿军靴的人留下的。

李长根眉头一皱,立刻转移阵地。

他连夜爬上鹰嘴岩,在一处鹰巢旁搭了个简易窝棚。这里三面悬崖,只有一条窄道能上来,易守难攻。他把桃木棍横在入口,又在周围撒了一圈混合了狼尿和辣椒粉的驱味粉。

第三天中午,天空阴沉下来,乌云压顶。李长根正在窝棚里啃干粮,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

他举起望远镜一看,心头一沉。

一架印着“省自然资源调查”字样的直升机正盘旋在老埯子上空,机身下吊着一名摄影师,正在航拍。

“还真是不死心啊。”他冷哼。

这些人想干什么?无非是借“科学考察”之名,实则为日后抢占资源铺路。一旦拍下影像资料,再找个专家写篇论文,说什么“该区域存在大量濒危野生人参”,立马就能申请保护区立项。到时候,整片山林归政府管,他这个原住民反倒成了“非法占用者”。

他不能再等了。

当天夜里,他召集了村里几位老人,在山神庙前点香起誓。

王瘸子、刘老拐、孙婆婆……七个年过六旬的老辈人围坐一圈,听着李长根讲述这些日子的经历。说到动情处,孙婆婆抹起了眼泪:“咱们李家祖祖辈辈守这座山,没想到活到老还要看外人欺辱后生!”

王瘸子拄着拐杖站起来:“长根,你说咋办,我们听你的!”

李长根从怀里掏出一份手绘地图??那是他花了三天时间,重新标注的老埯子及周边三十里内所有参脉、药穴、猎道的位置。每一条路线,每一个标记,都是他用命换来的经验。

“我要成立‘青山共保会’。”他说,“咱们不靠外面,不求官府,自己管自己的山。谁破坏生态,谁偷挖滥采,咱们一起治他!但谁家有难,我们也得帮!秀兰治病花了三万八,是我个人扛的,可万一哪天你们谁家孩子要上学、老人要救命呢?这山里的收成,得分着吃!”

老人们沉默良久,最终一个个点头。

孙婆婆颤巍巍地说:“我把我儿子叫回来,他在城里工地干活,但根还在山里。”

就这样,“青山共保会”悄然成立。没有公章,没有注册,只有七位老人按下的血手印,贴在山神庙的墙上。

一周后,省里派出的调查组进驻小镇。带队的是位戴眼镜的女干部,态度客气,说是来调研“野生植物保护与村民利益协调问题”。她走访了几户人家,也去了医院,甚至还参观了山神庙。

临走前,她单独约见李长根。

“李同志,我们知道你受委屈了。”她说,“赵老六案件我们会严肃处理。至于你发现的那株‘龙摆尾’,按照现行法规,确实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能私自交易。”

李长根静静听着。

她顿了顿,又说:“但我们也在考虑一种新模式??由地方政府牵头,联合当地村民组建生态保护合作社,对特定资源实行‘托管式开发’。比如你这块参地,可以纳入试点,收益五五分成,如何?”

李长根笑了:“那我要是不同意呢?”

“那就依法收归国有。”

“好啊。”他站起身,直视她眼睛,“那我现在正式申报??我要求将老埯子及周边三十里林地,列为‘李氏家族百年传承采育区’,依据是《森林法》第十八条和《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如果你们不批,我就向国家林业局递交行政复议申请,顺便请媒体朋友来聊聊,为什么合法守山几十年的农民,一夜之间变成了‘违法分子’?”

女人脸色变了变,没再说话。

一个月后,县政府发布通告:鉴于李长根在打击非法盗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特授予其“民间护林先进个人”称号,并批准其牵头组建“青山生态保护合作社”,对指定区域实施自主巡护与可持续采集。

消息传来那天,李长根带着妹妹来到父母坟前。

秀兰穿着干净的蓝布裙,气色好了许多。她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轻声说:“爸,妈,哥把我救回来了。”

李长根没说话,只是把那张泛黄的全家福重新埋进坟前土里。这一次,他加了一句碑文:

“山不言,自有其重;人不争,终得其所。”

春风又起,吹过满山新绿。

他知道,这场仗,他赢了。

但这山,从来就不属于谁。

它只是选择了值得留下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