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元代野史 > 第10章

元代野史 第10章

簡繁轉換
作者:田騰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6 21:00:44 来源:搜书1

范國昌等既過鎮江,登芙蓉樓,觀玩江景,回視北固青青,焦山-山端然可見。又上西南萬歲樓,見揚子江中船隻蟻聚,霖邐直達江灣青龍鎮等處,一望無垠。因在鎮江,打探吳越消息,聞奏錫帛攻陷鳳陽,太守孟知節力不能支,仰藥而死。守將梁毅並弟梁果戰敗降賊。太平府牛渚磯守將陳宏統、王杲自以長江可恃,師久遂生怠心,疏虞防守。

一日晨起大霧,滿江迷漫,對面不見,王杲始命哨軍沿江巡視,不知楊鎮龍之兵已偷渡採石,擒了斥堠,殺至牛渚,已過營前。二將慌忙上馬,措手不及,眾軍大潰。一時殺死溺水者不計其數。王杲被擒,陳宏統赴水而死。楊鎮龍降其餘眾,遂圍太平。夏貴確有主見,不慌不忙,輕輕又將太平降於鎮龍。

錫帛、鎮龍兩處陷沒無數郡縣,三吳道路梗塞。范國昌等聞之,逆料三吳非可久居,將往京湖。白映雪亦言昔日蒙古會稽伐陵,有人大鬧臨安之事,亦思暫避兩浙。范國昌曰:「此非常之舉也!我等曷往物色之。」司馬肅曰:「貶聖伐陵,千古公憤,可笑白子丹,猶為之獻策以退敵也。」映雪曰:「饒平有老母在焉,深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彼時亦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三人一同遂往東京。

卻說臨安西湖,每到春日,畫舫蓮舟,遊人無算,或挾歌妓舞女盪槳,或載檀板金樽刺船,其湖心亭、蘇公堤、熙春橋等處弄潮者,畫則管弦咿啞,終日不絕。夜則燈水輝煌,達旦不休,所謂暖風薰得遊人醉也!又西湖山水清麗,綽約可愛,故能惹動士女,遊覽不置。蘇子所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也相宜,良非虛語。湖上有天竺峰、八仙石、冷泉亭、大觀台諸勝。山之北為-霞嶺。嶺下有岳王墳、精忠廟、勒賜褒忠行福祠。時有一人就祠近築室而居,姓向名南枝。隔山又一人,姓施名澤久。二人俱精悍有力,演易筋經,賣槍棒作生活計。

居近西湖,生平鋤強扶弱,好打不平。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西湖遊人,較往年更勝一籌。二人見湖上湖下,湖左湖右,如荼如火,星布雲涌一般。觀玩之際,惟聞笙簧繚繞,笑語嗷嘈,有人以詩記其事云:乍睛時節好天光,紈綺風來撲地香。

花點胭脂山潑黛,西湖今日也濃妝。

白舫青樽挾妓游,語音輕脆認蘇州。

明知此地湖山勝,偏要違心譽虎丘。

畫羅紈扇總如雲,細革新泥簇蝶裙。

孤憤何關兒女事,踏青爭上岳王墳。

明儕遊興略相同,裡外湖橋宛轉通。

覿面幾番成一笑,剛才分路又相逢。

畫舫人歸一字排,半奩春水凈如揩。

斜陽獨上長堤立,拾得花間小鳳釵。

梨花無主草堂青,金縷歌殘翠黛凝。

魂斷蕭蕭松際路,滿天梅雨下西陵。

珠翠叢中逞別才,時新衣服稱身裁。

誰知百襇羅裙上,也畫西湖十景來。

時樣梳妝出意新,鄂王墳上小逡巡。

抬頭一笑匆匆去,不避生人避熟人。

白石敲光細火紅,綉襟私貯小金筒。

口中吹出如蘭氣,僥倖何人佔下風。

苔陰小立按雙鬟,貼地弓鞋一寸彎。

行轉長堤無氣力,累人挽著上孤山。

施、向二人,觀玩良久,見湖岸湖舟,無非擁妓酣飲,叢雜朱翠,按譜度曲。甚者袖手玩景,選勝賞心而已。施、向二人,雖豪俠者流,頗有不屑之意。直至湖心亭,眺望之際,恰有士人數輩,在亭下浮白呼廬,舉觴豪飲。一人曰:「悶酒寡飲,殊乏風雅,即景為題,不成者,罰金谷數。」四座皆然之,其人首唱曰:白沙堤外蕩舟行,煙雨空-畫不成,忽見斜陽西嶺照,半峰陰暗半峰睛。

次座者曰:「本地風光,拈來皆成妙諦。如某從何處設色。」亦蘸筆書云:花塢斜連花塢遙,夾堤水色淡輕綃。

外湖艇子里湖去,穿過湖西十二橋。

又次者曰:「此自然天籟也,當歌對酒,我輩擱筆矣!」

不得已,勉強一吟,題曰:長短蘭橈拂渚汀,聲聲蕭鼓集西冷。

為誰唱出桃花曲,盡著蕭郎廉外聽。

最次者曰:「風流蘊藉,洵是可人,但未免綺語撩人矣!」說罷,遂奮腕疾書云:一到湖心眼界寬,雲光-□接風湍。

亭前春色濃如許,莫作瑤池清淺看。

眾皆嘩然笑曰:「蚤壇得此軍,可殿後矣。」洗踐更酌,仍相豪飲。施、向二人在亭上,亦鼓掌歡笑曰:「如此游湖,可兒可兒。」眾忽仰視,訝曰:「施、向二好漢也。」急起邀入,坐定。二人坦然無疑。舉-如錢鯨吸川,盡醉方止。大笑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淵明尚撫無弦琴也,而況我等武人,不識之無,庸何傷?」眾士人見他豪邁可敬,酒後耳熱,方欲舞劍為樂,以佐觴政。忽有杭州都巡檢司,欲游此亭賞湖。先令僕役散除閑人。施、向皆怒曰:「多大巡檢,此亭獨汝合游也?」剛欲發作,眾士人恐其滋事波及,逡巡避去。

施、向二人,仍少坐一會,見巡檢未至,亦過六一泉、孤山寺等處,游遍而歸。方至岳王墳,見一士方巾便服,周覽墓道,欷-久之,又至精忠廟,再拜奠酒,忽然放聲大哭。二人驚異之,宿酒皆醒,見士人袖出小金盒一具,拈管題壁云:不是金牌下九閽,燕雲唾手復中原。

千秋大獄成三字,全宋精忠聚一門。

獰北兩官悲斷夢,向南孤木自招魂。

蠟書夜月西風冷,背上空留舊-痕。

其人題罷,猶涕泗橫流。二人上前慰之曰:「先生忠義人也!」至情相感,如是如是。其人遜謝,自言複姓皇甫,名-,湘江人也。避亂至此,有感蛙鳴,不圖遂聒尊聽。亦問姓字,二人告之,重新敘禮,意氣相投。忽旁邊轉過一人大喝曰:「何物寒酸於,以糞土污人牆壁。」皇甫-大驚,未及回答,施、向二人一見,知是錢塘縣惡棍王多管,本名科遠,系餘杭人氏。

原是一介累舉不第的秀才,因其唆訟好事,全無行止,士林羞與之伍。廣文以劣等申之提舉,褫其衣冠,竄過錢塘,至是益橫,鄉黨苦之。其家甚富,前代居閩,有祖名好謙者,因過鎮江遇韓世忠大戰金山寺,殺敗兀朮,追至黃天盪,以鐵綆貫大鉤,沉於江中,前後將金兵圍得水泄不通,兀朮大窘,業將被擒。王好謙乃寬衣大帽,從容至營中,獻破海舟之策。命兀朮舟中實土鋪板,袕船擢漿,風息,以火箭射宋軍箬蓬,世忠大敗。兀朮過江,深德好謙,謝以美官,不受;賞之千金,遂成巨富。王多管,究竟賊種苗裔,席饒裕之業,至錢塘又納粟,補博士員。凡官長一至,即奉百金為壽。若遇錢神墨吏,便與膠漆不相離矣。當下在精忠廟,見皇甫-題詩,玩其聲口,有事可搜,遂責皇甫-曰:「汝一介寒酸,何得又謗朝廷,禍至勿悔。」皇甫-浪跡此間,不知所措。施、向二人,急引至家中暫避,次日命之速走。猶未拔關,突有差役數人,排闔而人,將鐵索鎖了皇甫-就走。施、向二人,不敢爭執。皇甫-欲辨不能,掙扎不得。帶至錢塘。

縣宰升堂,即問名姓。皇甫-又羞又惱,逐一說出。復問精忠廟如何擅題反詩,皇甫-不敢隱瞞,將詩呈上。縣宰反覆沉玩,意甚惻然,命請王鄉宦。少時,王多管昂然而至。縣宰笑迎起居畢曰:「王兄謂皇甫-所題,譏訕朝廷,反情畢露,其旨安在?」王多管曰:「通首皆懷不軌,即如千秋大獄成三字,全宋精忠聚一門。千秋台乃至元九年,立於斡難河,以旌武功,以志始基。獄者,言二犬也。三字者,今上以奇渥溫為姓,忽必烈為名,俱三字也。大獄二字,言二大犬,暗刺當今始祖,乃蒼白狼黝白鹿相配而生也。復興宋室,謀反作叛,想其父子兄弟俱有成謀,故暗將精忠二字,托之武穆也。狩北兩宮悲斷夢,大約今冬起意北征,使燕京、上都兩處寢不安席,宵衣旰食也。向南狐木自招魂,木生在火,宋南渡中興,南為火地,宋以火德王天下,又凡元者屬黃,黃者土也,取木能刻土。向南孤木自招魂,謂以一木獨支大廈,能為宋末諸帝泄憾招魂也。至次句唾手燕雲,恢復中原,則朗若列眉矣!」縣令曰:「不然,唾手燕雲,終欲復仇而報國。誓心天地,尚令稽首以稱藩。此武穆王表奏高宗,誓滅金人之語,非皇甫生所撰也,王兄誤解矣!彼異地羈旅,偶一感懷,何遂加以訕上之罪?」王多管不悅曰:「渠言中原且不在意,其志非小,縣公獨不見前日大鬧臨安乎?」縣令變色曰:「前日大鬧臨安,黨與甚眾,且皆強梁跋扈之徒,此人孱弱一書生,彼自詠南宋之武穆王耳,豈得以筆墨之故,陷人不義?不義之行,侯長孺不為也。」王多管語侵縣令,縣令置若不聞,竟將皇甫-釋放。且勉之曰:「玩汝詩詞,頗懷忠義,異日得志,莫渝初心,侯某有厚望馬。」皇甫-拜謝而起。王多管懷恨而出。

按縣令姓侯名長孺,南陽人也。初任錢塘,下車伊始,王多管即遣人饋蒸豚一蹄,長孺不便推卻,受而啟之,內藏百金,長孺大異之!受豚反金,后稔知積惡有素,但未發覺。時偵察之,長孺杜絕請託。多管無門可入,搜得此事,謂指斥乘輿,坐以大逆,或可挾制,不敢不從,發發利市。詎知侯長孺以賜同進士出身,作民牧,豈不曾作過詩來,而落汝含沙射人圈套也。王多管出衙,大怒縣令,思中傷之。遍造無根謗言,震撼上官。又令其子王元賄買沿江巨盜,多於錢塘江近時時搶掠,戳傷人命。又令人常在江邊打撈浮浪屍首,或去頭足,或損陽陰,捏作無影疑案,如此之類,種種不一。月余,錢塘縣遂有不決之案七十餘端。縣令公事旁午,上官切責,下民抱怨。侯長孺初任尚有循聲,至此竟左支右絀了。更還有錢塘榷稅、田土婚姻,吏胥舞弊,逐節生枝。委決略有缺陷,皆索瘢剔痍,人人上控。平章脫脫大怒,以不職奏免,罷官而走。

王多管大喜得計。誰知事有巧遇,恰好錢塘繼任,姓葛名天民,亦湘江人氏。皇甫-深得侯令救護,十分感激,既見王多管種種不法,百計傾陷,老大不平,然無可藉手。聞葛天民補任錢塘,正合機會,遂將前事逐一告之。葛天民與皇甫-下帷數載,誼屬中表。因皇甫-見宋滅元興,無心仕進,故遊歷京湖,仍然書生。葛天民生性疾惡如仇,王多管之名,耳之最久。一-任,見被害之家,告王多管者,狀子如雪片飛來。葛天民立獲數盜,用重刑榜掠,供出其子王元賄托之謀,即將王元拿至質讞。誰知王元狡猾凶頑,克肖乃父,倔強不服,株連吏役,與天民-牾。天民大怒,將蠹役數人立斃杖下。胥吏恨入骨髓,夾拶群盜,死去活來,一口咬定王元,至死不變。王元亦受刑不過,盡皆吐實。王多管至此,惡貫始盈,方得伏法。

而按察金事哈刺哈孫,並知府阿速,以天民執法,而少趨奉,偏將招詞層層駁辯從輕,未能大辟。葛天民怒氣無處發泄,將王多管刺了雙目,其子王元剜去二肘,發往袁州府萍鄉縣安置。

前案始明,正值侯長孺亦按籍復仕。分發江西。聞知此事,遂求任萍鄉。至任所,令人察之,見王多管在一斗室中,瞑目上坐,口中喃喃,自言此案如何起結,如何更變,如何聳動官府,條分縷晰,了了甚明。其子旁列矮坐,以足指夾筆管書之,報知長孺,令人拿至,將父子立斃杖之。人以為天道好還,毫釐不爽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