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玄鉴仙族 > 第1276章 魏境

玄鉴仙族 第1276章 魏境

簡繁轉換
作者:季越人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7 03:58:24 来源:源1

第1276章魏境(第1/2页)

玄惟这一手可谓是狠厉,却隐隐为世修三阴,通玄后裔的陶氏为何轻易投宋找了个极好的理由,好听一点是收敛尸骨,难听一点,也能是赌气之举,兴许眼前的人还有别的打算,可在李周巍立场中,要考虑的事情同样不少。

‘这一颗头颅搬回来,天下人会作何反应…’

玄惟看上去并不担忧局势失控,可李周巍不能不虑,倘若希阳观还念着旧情,或者颜面上觉得难堪,派了一位弟子下山处理此事,又会对洛下的局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陶氏给那些通玄大道统上眼药,李周巍自然是乐得如此,冷眼旁观,巴不得这些人相互攀扯,多透露一点山上的消息…可一切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到他自己的布局!

‘洛下必须稳如泰山,至少在萧真人的大事结束前必须安稳,绝不能节外生枝!’

正因如此,他的回答颇为果决,并没有讨论的余地,让玄惟稍稍一顿,这中年人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周巍,似乎难以判断他真正的目的,道:

“魏王要久据洛下,恐怕有些麻烦…大慕法界距离此地并不遥远,仅仅有一座梁川抵挡…”

李周巍却不去答他,而是道:

“陶氏须有修士持玄。”

这话很明白,亦是李周巍对于那位宋帝的回报,玄惟并没有太多疑虑,轻声道:

“这不成问题…我族中三位紫府,我已入玄榭,不能为宋效力,除了介杏外,还有一位紫府,乃是我嫡长子,名识焘,一直在洞府之中修行。”

“他与我陶氏举族,可以为魏王守洛下。”

玄惟声音渐轻,转向陶介杏,道:

“去把识焘请过来。”

此言一出,陶介杏默默低眉下去了,李周巍却不意外。

这位玄惟真人在阁中把自己的道统念罢,自称玄榭道统起,便已经代表着此人不可能为宋效力,本质上玄惟与戚览堰、卫悬因是一个出身——通玄嫡系!

他再落魄也是【紫台玄榭宗】修士,通玄一脉的正统修士,往上追溯,是光明正大地拜在朔楼真君座下,称之为祖师的。

放在大宋,他地位尊贵比之杨锐仪亦不逊色,一如杨锐仪不可能投释、投赵,玄惟也绝对不可能光明正大站在大宋的阵营。

‘如果真能动用他,也不必担忧什么洛下的安危了…’

可玄惟的事情是大道统的事,好处也是大宋的好处,李周巍并不善罢甘休,而是站起身来,轻描淡写地道:

“陶前辈的顾虑,本王能够理解,可洛下的安危亦是重中之重,前辈若有计策手段稳住此地,便不必贵族的真人亲冒矢石。”

玄惟沉吟了片刻,道:

“魏王已斩公孙碑,赵廷必定胆寒,江头首之流色厉胆薄,神通却足,置之不理,必然从酂门出而生乱,可兴师动众,又未免不值…”

他正色道:

“我陶氏有一宝物,乃是昔年先辈在【希阳观】中修筑,神妙无穷,着识焘持此物去博野,有一二神通辅佐,可以使江头首之流无功而返。”

陶识焘据说不过是个二神通,江头首出关可不会形单影只,此言实在难以取信他人,李周巍却毫不客气,道:

“此言可当真!”

玄惟笑着转身,便有一男子从阁楼外进来,身后负剑,双唇紧抿,面色略有些消瘦发白,一双眼睛却大而明亮。

他外貌的年岁与玄惟相近,眼神却有一股锋利,直勾勾地望向李周巍,眼中竟然伴随着惊叹与战意,玄惟温和地拉过他,道:

“识焘,见过魏王!”

“久闻大名。”

他的声音轻且沙哑,让李周巍侧目,这位魏王有了些惊讶,道:

“贵族真是深藏不露!”

陶识焘赫然已经是紫府中期!

这位真人说是玄惟真人的子嗣,年纪只比李曦明大个二十来岁而已,也绝对称得上是天才!

‘难怪玄惟这样放心,杨锐仪竟然也算错了他…似乎还是剑修,已经足以决定一场大战的走向了…’

可意想不到的是,此间更急的却是跟在他身后的陶介杏,视线不断与玄惟交汇,最后迈前一步,低声道:

“禀魏王,我刚才外出,遥遥望了一眼东边,感应到有彩光通天,必有高释前来,还需早做准备!”

李周巍目光一下锋利了:

“大慕法界还是莲花寺?”

玄惟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陶介杏便道:

“是…莲花寺。”

他这双眼睛着实厉害,远在千里仅仅是看了一眼,也不需什么气息分辨,进来就能隐约猜出身份,道:

“恐怕是…莲花寺明臧!”

此言一出,陶识焘只皱眉,玄惟一愣,有些不安:

“竟然是他?莲花寺果真还是要插手不成…”

只听得是莲花寺,李周巍眉宇中的冰冷散了许多,并未言语,玄惟会意,笑道:

“识焘,你带着【漆云枝】去一趟。”

陶识焘灼热的目光这才移开,半句话不多说,化为光影消散而去,李周巍心中满意许多:

‘没能抓到这玄惟来守,有个紫府中期也绝对够了…陶氏有什么宝物一类的东西,他也能用得称手,不至于发挥不出功效。’

可眼前的玄惟终于神色凝重地道:

“我陶氏还有一道不情之请——望魏王答应。”

陶识焘的出手让李周巍心情大好,他便道:

“请讲。”

玄惟抬眉:

“往洛下而向北,有一处地界,名为獾郡,魏王可知晓?”

李周巍饶有趣味地道:

“自然知晓。”

玄惟面上的表情渐渐严肃,道:

“獾郡曾在陈氏手里,陈氏与我陶氏旧时交好,借了我陶氏一道【白帘旧梦楼】,用于稳定秘境…可不曾想世事起伏,后来失了联系,这件宝物就一直遗落在陈氏手中。”

“还望大宋有一日得之,能成全我陶氏心愿!”

此言一出,其中的意思太过明显,李周巍心中渐渐警惕,忍不住暗叹:

‘这件事情在大道统眼中也不是罕知之事了…’

李周巍却没有答应的意思,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只笑道:

“还有?”

玄惟微微一叹:

“请魏王许我陶氏一份【阴闰夷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76章魏境(第2/2页)

‘【阴闰夷气】’

李周巍先是一怔,心中怪异起来,旋即失笑道:

“湖上势单力薄,根基尚浅,何来的【阴闰夷气】…前辈何出此言?不如我为前辈向宋廷一请,指不准可以满足陶氏的要求。”

玄惟神色幽幽,道:

“陶氏是真心相求…”

李周巍不置可否,面上的表情渐渐冷了,淡淡地打断他,道:

“不知陶氏是当本王来洛下做什么来了?陶氏识相,我便多几分客气,玄惟真人却以为本王是来委曲求全的,条件一条多过一条…”

他放了杯,莫名道:

“我倒有问题问一问真人。”

“魏王请讲!”

玄惟答了一句,便见眼前之人道:

“诸家在洛下经营多年,想必都不如陶氏来得久,这些年起起落落,陶氏都看在眼里,不知…诸家可有秘境一类的地界?”

陶介杏还好些,只是略有疑惑,玄惟却稍稍变了面色,答道:

“是有…”

‘果然!’

李周巍表情不变,心中冷笑。

‘狡兔尚有三窟…何况这些地头蛇一般的神通之家?’

玄惟心中有了些不祥的预感,陶介杏见他不答,接过话来,洋洋洒洒地道:

“谯、魏本为大魏臣子,当年此地又是上曜真君行宫,托举了秘境,本都是属于魏廷的,谯氏在【资阳洞】驻守,魏氏在【山芒堂】看护。”

“魏灭时,谯氏一位真人战死,一位降了齐,将【资阳洞】掠之一空,他自己占据下来成了自家的修行之所,结果如今神通传承断裂,自家人也进不去了。”

“两家近水楼台先得月,魏氏的【山芒堂】同样是据为己有,他家早些年人才辈出,里头富丽堂皇,只是这几年也断了神通,贾酂虽然很亲密,可明显也是不能去这地方的。”

李周巍意味不明地笑道:

“明阳的东西,不好用罢?”

陶介杏不疑有他,点头道:

“明阳他们是不敢修了,一年年下来改了好些地方…修了别的道统…”

玄惟缄默不言,只去看这位魏王的面色,陶介杏稍稍一顿,继续道:

“羊、沮则是梁将,出身不甚高,虽然有弟子入了通玄,却没有过于惊人的成就,也没人愿意回来…自然不曾有。”

“庾氏则特殊些。”

陶介杏道:

“他家先祖没能力托举秘境,却抢了个别家的过来,挪动不得,便自个从外头迁到此地,一向捂得紧紧的…”

李周巍皱了皱眉,道:

“近古以来,太虚营造之法不兴,洛下诸家好大的本事,竟然能维持至今?”

玄惟抚须,陶介杏则有了点笑意,终道:

“却是多亏了我阴陵。”

“我道上循观榭、希阳,自有『厥阴』秘境【陵阴宫】,乃是借当年真君成道而立,至今稳若泰山,几家都是靠了我阴陵之力,才免去维持秘境之苦。”

李周巍静静地道:

“不止这一道。”

此言一出,玄惟微微一震。

李周巍自步入陶氏的这【陵殷阁】中,便一眼认出来此物就是用来稳定、联系秘境的灵阁,气息一直延伸进太虚里,隐隐与他物勾连。

而陶识焘也根本不是在什么洞府,而在秘境,杨锐仪的消息这才会出了问题。

他如今的道行极高,只是细微易感应,便发觉勾连之物与崔氏手中那一道【轩河殿】极为相似。

如果说崔决吟不曾带来【轩河殿】,他还有些疑虑,可如今既然见过了,他一眼就认得出来!

‘必然是故魏之物!’

而『明阳』的灵阁,而且还是魏帝时布下的,必不可能放在『厥阴』【陵阴宫】中!

玄惟心中一紧,答道:

“魏王明睿,我陶氏先辈数经战乱,多有底蕴,阴陵曾经浮现过一道【督阳洞】,被先辈以神通法力维持,推动【陵阴宫】压制,使之暂时悬置在太虚之中…”

“此洞内里有禁制重重,先辈欲留之历练晚辈,不曾想后来诸秘境越发不稳固,【陵阴宫】还能随意进出,【督阳洞】却摇摇欲坠了,神通都不好进去…又不舍得将之放下来,便一直挂在此地,以待灵氛有变之时…”

‘说得倒是好听。’

李周巍眼中闪过一丝惋惜之色:

‘中原果然有许多明阳遗留,可惜秘境高悬太虚,紫府是不能搬来挪去的,否则家里也不需要一直折腾了…’

他思虑一瞬,玄惟已正色道:

“魏王若有意,陶某愿将此物献于魏王!”

可青年缓缓摇头,眼神又像是冰冷又像是玩味,道:

“玄惟前辈,你错了。”

玄惟抬了抬头,眼前金眸有了和煦的笑意,魏王笑道:

“故魏旧臣,今乃本王臣属,而故魏秘境,既然落到我手里,那就是本王的东西,岂有用本王的东西献给本王的道理?”

玄惟怔在原地,面色数变,竟然一时不知如何答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心中的念头不断翻滚,面上皱眉道:

“既然如此,还须我陶氏为魏王稳定秘境,慢慢开启…”

陶介杏同样点头,诚恳道:

“此言非虚,这一处秘境本就残破,依靠先辈的遗留勉强维持,如今只需要杨氏出一份力,数年之间,便能让魏王进入其中,仔细探究。”

“数年?”

这位魏王摘了腰间王钺,笑道:

“这亦不必了,叫他坠下来即可。”

‘坠下来!’

“魏王…使不得!”

陶介杏骤然变色,急道:

“此地灵氛多年平稳,如今受了公孙将军陨落,本就大有波动,谯氏【资阳洞】已经是状态极为不佳了。若是再有秘境坠下,惊天动地,必然接二连三!”

他沉声道:

“到时,我陶氏固然能置身事外,谯氏【资阳洞】必然先落,明阳落地,魏氏的【山芒堂】恐怕同样会动摇一二…”

今年青年话语未落,玄惟已经将他拦下,轻轻摇头,陶介杏呆了一瞬,眼前的青年笑容却越来越明亮了:

“正好,省得本王挨个去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