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萬歷皇帝萬萬難以接受何心隱那廝公然宣傳非君思想,都想要廢掉朕這個皇帝了,這幫大臣還敢上書救他?
但大臣們是不會缺乏說辭的,他們在奏疏中說“何心隱是做學問走火入魔了,對於這樣的異端學者,摧毀他的沒有意義,重要的是摧毀他的意志,使其幡然悔悟,才能消除他帶來的不良影響。[搜索最新更新盡在m]
因此請皇帝速速將此人檻送京城,組織博學之士駁斥他的邪說,讓他把那些狂犬吠日之言,全都嚼碎了咽下去,以正天下人心。,他們還說,當年海瑞曾上《天下第一疏》,說什麽“天下人不值陛下久矣,、“嘉靖嘉靖、家家皆淨,之類,那情節可比何心隱重多了,畢竟何心隱還沒有指名道姓的罵。世宗皇帝都能寬恕海瑞了,陛下為什麽不能寬恕何心隱呢?
他們不提嘉靖不要緊,一提就徹底沒戲了。因為萬歷在看《世宗實錄》時,總是對皇祖處理海瑞上疏一事不以為然,認為正是皇祖的一時心軟,才導致今天這種,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的局面。如果當時抄了海瑞的九族,可能就沒有什麽《明夷待訪錄》,沒有何心隱這樣的妖人了。
在萬歷看來,皇權開始褪去光環,便是從海瑞與清流大臣,在三公槐的那次辯論開始。世宗嘉靖皇帝判斷失誤,以為滿朝理學之臣,肯定會把海瑞駁得體無完膚,誰知卻一敗塗地。
他曾經就這個問題問過張四維,得到的回答是,儒家“祖述堯、
舜,、“憲章文、武”其實是重民輕君,重道輕勢的可以得民心卻不足以定國安邦。秦王統一建立的帝國,靠的是法家,而不是儒家。之後的漢唐兩宋,雖然都宣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其實支撐統治的是外儒內法。
這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更不應拿到大庭廣眾之下辯論,不然就有被揭開外衣的危險。
張四維把話說得很明白,因此萬歷絕對不會讓演講大師何心隱到北京,但他也知道如果何心隱能認錯的話,會帶來多大積極作用反覆思考之後萬歷下達了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