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套系統並不只是在軟件系統層面,也將會擴展到硬件系統上面。比如飛船的主發動機,姿態發動機,飛船的生命保障系統等等。
這樣一來,就可以極大的保證整艘太空快車在航行過程中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我們還未太空快車設計了緊急避險程序,當太空快車在地月軌道的任何階段出現故障,在系統和人為都無法及時處置和排除的時候,只需要航天員進行確認,或者是地面確認,太空快車就會自動轉入應急模式,在保證艙內成員安全的前提下,開始沿著預定程序進行返航,將艙內成員送回地球。”
除此之外,在環月飛行階段若是出現問題的話,成員們也可以乘坐登月著陸器進行緊急避險降落。登月著陸器會根據位置進行運算,確保降落到月球科學考察站。
當然了,這種概率微乎其微,但不管怎麽樣,我們都會做好萬分準備,永遠把人員安全放在第一位。
說到這裡,周向明看了一眼楊帆,然後接著講道:“關於登月著陸器的設計研發,我們已經開始了。
在前面兩次月球探測器項目中,我們已經在這方面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有著充足的信心。”
講到這裡,周向明滑動桌上的透明折疊屏幕,然後大屏幕中出現了了一組登月著陸器的3D模型。他邊旋轉著模型向大家進行展示,邊衝著眾人介紹道。
“大家請看,這就是我們的登月著陸器外形設計模型,相比於普通的登月著陸器,我們這款登月著陸器的結構更加緊促。
整個登月著陸器主要由這幾個部分組成,分別為最裡面的乘員艙,下面的著陸減震系統,上面的推進器模塊,登上的對接口,對接口周圍這一圈的膠囊形狀罐體則是燃料儲藏罐。
下面我為大家以此介紹整個登月著陸器各個部分的基本情況,按照順序,首先我為大家介紹的乘員艙,這是整個登月著陸器的核心。
整個乘員艙整體呈現一個酒瓶子外形,其它的部分其實都是圍繞著這個酒瓶子設計組裝再一起的。
這個乘員艙的下面圓柱體部分,分為兩個模塊,分別為下面的氣閘艙,連接氣閘艙的則就是整個登月著陸器的主進出口,或者說艙門。這個艙門以及連接的氣閘艙,承擔著整個登月著陸器在月球月面的人員進出工作。
而在氣閘艙的上面呢在,則就是真正的乘員艙,乘員艙分為上下兩層,下面可以環繞擺放著六個太空椅,乘坐六名成員,上面可以環繞擺放著四個太空椅,可以乘坐四名成員。”
“整個登月著陸場的操控部分放在上面,靠邊上這兩張座椅邊上。也就是說,這兩張座椅上面乘坐就是登月著陸器的指令長和副指令長,簡單來說就是隊長和副隊長。
在正常情況下,他們將會監控整個登月著陸器的運行狀態,當登月著陸器出現故障,無法自主運行的時候,指令長和副指令長就將會接過登月著陸器,手動進行操控。
這這兩層座椅上面,則是對接口,這個對接口主要是用於因此太空快車進行對接,所以通道必須細長,想瓶子嘴。
然後到了乘員艙外面,從上到下,首先是整個瓶頸部分,也就是乘員艙對接口通道這部分外面,圍繞著這一圈的像膠囊一樣的罐體,就是整個登月著陸器的燃料罐。
因為登月著陸器要整體降落,整體上升,且長期往返,所以登月著陸器的燃料罐比較多,儲存的燃料也比較多,以滿足整個登月著陸器在降落著陸,起飛升空,以及應急避險降落時候的需求。
然後在瓶頸到瓶身相叫這部分外面,這樣兩圈則都是整個登月著陸器的飛船推進器。整個推進器設置在上面而不是下面,主要是考慮到登月著陸器降落著陸月球,會吹起很多月壤月塵,若是太低的話,月壤細沙會漸入到推進器裡面,從而成為隱患,引發故障。”
“所以我們在設計時候,將登月著陸器的推進器放到了上面,這樣一來,推進器的尾焰吹起的月壤揚塵也就不會對這些推進器發動機產生影響。
為了便於整個登月著陸器的長期運營維護,所以這些推進器發動機都是可以單獨進行更換的,所以這將會極大的降低它的日後運用維護費用,更方便進行維護。
我們為整個登月著陸器準備了十八台大小不一的發動機推進器,之所以準備這麽多台,一方面是為整個登月著陸器提供充足的動力輸出,另外一方面,也能夠保證在百分之二十發動機出現故障的時候,整個登月著陸器也能夠正常運行。
百分之五十推進器發動機出現故障的時候,仍然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在登月著陸器降落時候的速度控制在安全范圍之內,最大程度的保證其成員的安全。”
“在下面位於坪地部分就是整個著陸緩衝系統,主要還是使用油壓系統進行緩衝減震,最大程度的消除著陸月面時候所帶來的震動和衝擊。
除此之外,乘員艙內的這些太空椅也是帶有放衝撞緩衝結構的,所以它也能夠減少一部分衝撞所帶來的撞擊,極大的保護成員們的人身安全。
我們計劃在月球科學考察站投放三台這樣的登月著陸器,其中兩台可以交替使用,用於日常運行。一台呢,則是作為備份和應急系統,承擔乘員艙內所有成員的應急避險逃生需求。
當然了,當月球科學考察站二期工程建成後,則就不需要了。因為在月球科學考察站二期工程中,我們也會在月球科學考察站附近建造一座備份應急避險中心,以便於日後進行應急避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