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玄幻 > 南宋风烟路 > 第856章 宁肯做庸人

南宋风烟路 第856章 宁肯做庸人

簡繁轉換
作者:林阡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05 21:53:1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南宋风烟路 !

第856章 宁肯做庸人

熙攘的边关大街上,可以看见一男一女靠在一起走路,但很不自然,经常是一个步子跨大了,后面那个站不稳摔下来,或者是一个想往东、一个想往西,意见分歧,在阳光下,他俩之间的手铐被反射出刺眼的锃亮光芒。除了手铐,还有脚镣。

林美材,海……

因林美材酷爱睡觉雷打不动秋冬季节尤其如此,所以海趁夜偷袭五花大绑将她带出了定西御风营。一开始是有辆马车的,林美材醒过来的时候,车已经不知跑到了何处,总之绝对不在陇右战地了。林美材本就觉得扰乱战局对不起林阡,现在被海拐出来尚以为是林阡惩罚,故而就没想过再回去。奈何海没揣摩准林美材心思,生怕她逃回去误事,于是乎不再五花大绑,却立刻给她安上了手铐脚镣。

然后海挟持林美材,取甘肃——陕西——河南——山东路线……一路往东。锁在身边,才对得起林阡!

这一路离林阡越来越远,日复一日时间越来越久,海和林美材的摩擦自然越来越大,以前合作打穆子滕的时候,俩人起码平级,现在海这架势不是把林美材当个囚犯看么?用的还是短刀谷最坚硬的那种镣铐!这种镣铐,前些年魔门和盟军大战的时候,凤箫吟就磕坏过慕二家的铁门。

林美材当然怄火,尝试了各种方法,毒粉,刀剑,内功,外力,无一能将这铁锁解开,还因为发功太猛而引发了马车的分崩离析……所以大概走到京兆府路,这俩人就只好弃车步行。沿途生活自是不便,但海为了林阡豁出去了,因知林美材不可能杀他而主动无耻、不顾名节,吃饭肩并肩、睡觉背对背,总之将她拖到山东就是。

话说林美材也着实是个怪人,她没恼过林阡,也再不恨海,偏跟短刀谷的镣铐们卯上了,一边顺着他往山东的方向走,一边找各种方法继续搞手脚上的镣铐——从未低声下气求过海给钥匙,似是在等他自愿给。

那是当然,她是王者。

刚刚下了一场雪的小村庄里,地上还有薄薄的一层,虽然是清晨时分,喧嚣声已能传来。海一惊:“出什么事了?”

“还用问?定是官兵和民众在冲突。”林美材看着他,一副“你没见过世面么”的表情。

越走越近,确如其言。官兵与村民……好像不是冲突,是官兵在生大火、销锋镝。只见那一群穿着官服的金兵,抢过村民紧抱的兵器就扔,一面投入火中、一面肆意辱骂,火光映射下,可以看见金兵扭曲的脸,还有村民们侧身啜泣的画面。

海、林均不知其所以然,伫立在旁看着熊熊大火,有木棒被丢入,窜起更大的浓烟,又有金铁被抛进,出现颜色的异变。看着听着,海忽然懂了:“原来,是把他们私藏的兵器烧熔。”

“两位,不是私藏兵器啊。”一个老人在他俩旁边,“咱们都是良民,平日里也就耕耕地,种种田,这一阵子边关上到处是土匪作乱,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就自制兵器来保护这村子里的人……官兵们打不过那些土匪,却要收咱们对付土匪的兵器,这,这还有什么天理啊……”边说边抹泪。

海听得心酸,转头向邪后解释说:“其实,金宋边境都如此……”

一惊,林美材竟然不在原处?!林美材!?

还没搞清楚怎么一回事,海手腕一紧……基本上被勒得快掉下来的时候,海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带着一起飞上半空、甩了不知几圈后斜斜停落在地,晕头转向,眼冒金星,腕上一片血瘀。

林美材傲然挺立身边,和他铐在一起的手,正在收起她袖中用剩的暗器。尽管她收招的时候有点别扭,但发出去的绝对器无虚发——东西南北,四队金兵呆若木鸡,手中枪矛,全都只剩半截,方才还在呼喝叫嚣,现在仅仅一瞬的功夫就鸦雀无声……半晌,有个头头反应了过来气势汹汹跑前大喝:“你俩什么东西!敢削爷爷兵器!”

海还没说得上话,林美材便一肩斜撞那金兵,硬生生将他碰出老远摔在地上,一干士兵见状不好赶紧要跑,林美材冷然发问,不怒而威:“怎么,想往哪里逃?”

“女王饶命!女王饶命!”众金兵蜷缩一处,看见林美材把手伸进火里去拿还未烧尽的兵器,瞠目结舌,魂不附体。她用的正巧是和铐在一起的手,没办法,只得也伸进去。

“一群混账东西!也知没有兵器就没有命么,既然如此凭什么烧他们的!土匪来了他们可怎么办!”林美材将取出来的还在燃烧的兵器全都扔到跪着的金兵面前去。

见这邪后口舌凌厉不在盟主之下,气魄不凡仅仅次于林阡,海心服口服,她说完他便点头拊掌。

被邪后这么一激,四围群情愤起,林美材一脚踢进火里暧昧当然一起,当此时柴堆四下飞窜,石台一盘散沙,那几个颐指气使的官爷吓得是面如土色:“两位大王!小的奉命行事啊!”更有甚者屁滚尿流,忙不迭脱去官服:“小的不做官兵啦!真的不做……不做了……”

“滚!”林美材话音未落,金兵已溜个精光。

立即有个大汉领着村民上前来拜林美材:“两位大侠!真是多谢您二位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未知两位高姓大名!”“唉,若没了这些兵械,真不知如何对抗林匪。”

海听到那林匪一词不禁一愣,敢情刚刚那个老者说的土匪是盟军?!只怕是误读了吧?心中一颤,生怕又触到林美材底线大开杀戒,赶紧转过头去看她,却见这女魔头原本和颜悦色忽而神色一凝,却竟然没有出手而是语气柔和:“我们便是林匪的人。”

那提到林匪的大汉登时变色:“女侠……”

“他日林匪的军兵开到这里,不,是无论哪里,必然都秋毫无犯。”林美材看他们半信半疑,仍然强调说。

海听到这里,才知林美材对盟军的热爱未必低于自己,热泪盈眶,万分愧疚,一离开那村子就向她道歉:“邪后,海错怪了你。”

“啊。既知道错怪了我,是否可以把镣铐解开了?”林美材问。

“这世上唯一能打开这镣铐的钥匙,我落在了定西的御风营。”海诚挚回答,林美材也淡然看着他。

默了半晌,林美材将他暴打一气。

海知错愿挨。

川北,短刀谷。

转眼,徐辕宋贤玉泽走后已数日,虽然越境过关时没出什么差池,但不知能否顺利抵达山东再安全回来。索然无味的日子过多了,宋恒不由得责怪自己口快、早早暴露了状况给金人了解,不然这次去的就是他宋恒。

不过,好歹不是白暴露的——宋恒作为挡箭牌护送杨宋贤等人成功越境过关后,天骄以他引蛇出洞之计的战利品也都由宋恒亲自斩获。那个害他把好机会让给了杨宋贤的谷内叛徒及其下属全部都落了网,也算雪了恨。

果然如天骄和路政所忧,变节者出在官军里面,是个看似平庸老实的踏白军将领。宋恒依照天骄吩咐没有声张,有人问起便说是苏降雪余党,免得疏离了吴氏川军而正中金人下怀。

事情过去之后,宋恒想起金人阴险、和天骄缜密,暗觉自己从这个教训上学到了太多。战果与经验皆丰富,美中不足的是,路成当日撞见的接头二人,虽那个谷内的变节者落了网,但另个控弦庄的主使者却连面也没露过。

不过,那主使也不可能胡乱造事。试想,虽林阡和徐辕都不在,谷内仍有风鸣涧百里笙以及曹玄等官军坐镇,加之厉风行、何慧如等人就在不远掎角之势。金人要乱也只敢小乱。大乱找死。

谷里面安定却死寂,有时候宋恒心里忆及玉泽,会痛心疾首,会遗憾得要命,本来还想作一番事业给她看,且在杨宋贤面前长一次脸的,结果反倒推动成全和护送了她和杨宋贤同行?!

这些倒也还罢了,把玉泽这般娇弱的命送入虎口了,万一有什么差池,宋恒一辈子也不能原谅自己!

关山南麓,天水战地。

此番短刀谷内奸细刚要复活就被天骄徐辕扼杀于萌芽状态,而且在引蛇出洞一网打尽的时候、天骄本身已经离开了川蜀境内、却把那差点无用的宋恒一人两用,既倾覆了奸细,又护妥了杨宋贤……消息传到陇陕来时,金宋双方,哪个不为武林天骄震撼。

想徐辕为人处世从容虚怀,对敌时手笔却也博大精深,对他印象,已比林阡差不了多远,再想如今是他进入山东救局,山东局面怎可能不会改写?是以徐辕未战先胜,还没到场就给了山东金军下马威。

林阡看毕石中庸的信件,了解了详细事态后,笑说:“实没料到,宋贤他会先推却后请战,兜了个圈子最后还是由他去山东。却帮天骄放了场烟雾,着实骗了那帮奸细团团转。”

“所以说人算不如天算。”吟儿笑吟吟的,“控弦庄要想再插入短刀谷,只怕又得费好些心思了。”

“今时今日,控弦庄已落了海上升明月极大距离。”林阡点头,眉却锁着。

“此番战役宋恒大侠最是劳苦,怎么说也要给他颁个头功不是?”吟儿笑问林阡。

“确是宋贤欠了宋恒的。”林阡语气说笑,但眉却仍然未展。

吟儿见了,自是纳闷:“怎么?还忧个什么?”

“……是些暂时还不能确定的事情。”林阡蹙眉。

“还不能确定的事,那想了干嘛……?又半刻想了三千个念头?大庸人!”吟儿看他神色凝重不似有假,拍他肩膀劝慰,“别胡思乱想啦,船到桥头自然直。”

暂时还不能确定的事……

路成随着石中庸的人一起来到陇陕,给林阡转述了山涧里那两个奸细的话,林阡听罢感觉和徐辕一样,控弦庄如今安插奸细的模式在变:不再靠银月王宝儿那种特训间谍,而是在谷内寻找变节者买通。因此,控弦庄主使对谷内细作的态度,明显是利用高过保护、操纵多于合作……

诚然,王宝儿那种间谍已经被他林阡除得差不多了。

然而,经年安定,短刀谷内无论官军义军,变节者其实并无多少,加之控弦庄主使不予以保护和合作,所以宋恒这次抓变节者还算小菜一碟、轻轻松松就拿下了战功——那么,短刀谷外呢,譬如陇陕等地?金人要找变节者,当然比南宋境内容易。

适才吟儿说,“控弦庄要想再插入短刀谷,只怕又得费好些心思了。”林阡也回答她,控弦庄落后了海上升明月好些差距。但其实这种差距,会否在别的领地得到了弥补?完颜永琏他,未必想把控弦庄“插入短刀谷”了,而是,插入陇陕义军、插入山东河北苟延残喘的红袄寨,尤其红袄寨……标志着那些赴山东救局的盟军将领,要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金兵,变节者才是最大劲敌……

说到底这些确都是多虑,不足以引起林阡忧心。忧心另有原因,根本难以置信——实则此时此刻的陇陕义军中、林阡近身的可信之人里,也很可能有变节者存在!

一切从路成转述的话里听得出来,那个控弦庄主使的对白里有这句话不容忽略:“林阡之所以知情,是杨妙真逃出围剿、赶去陇西向他求援。”

路成确定没有听错也没记错,那主使说的地名是“陇西”。

但是,其实杨妙真她,是赶去定西的御风营向林阡求援的……林阡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对她行踪保密,但彼时林阡和穆子滕尚在僵持、杨妙真的到来显得那么渺小,故而她的事情也一直只有寥寥几人知道。直到林阡安定了定西之后回到陇西见吟儿,那天首阳山的庆功宴上,众人才都知道她就是来自山东的杨妙真、谈起山东军情也了解到她向林阡求援。而翌日在总结定西之战时,林阡对盟军坦承了杨妙真和寒泽叶一样是收服穆子滕的功臣,所以第二天就众所周知了:原来杨妙真到陇陕之后第一时间奔赴的是定西。

既然第二天已经众所周知是定西了,为什么那个控弦庄主使却还说,杨妙真是赶去陇西向他求援的?

答案只有一个,那个控弦庄主使得到的情报来自第一天晚上。那晚的庆功宴上存在奸细,看到杨妙真来见林阡、得知她传递山东军情,认为此消息极度重要,立即就把情报出卖给了金人……

那个奸细,是林阡身边的变节者。他和谷内徐辕身边的变节者一样,都与控弦庄主使密切联络。他给出情报的速度太快,快到抢在了林阡昭告天下之前,以为自己掌握的是绝密情报却弄巧成拙,所以给的情报没什么用还是旧的。翌日发现错误,要改正已然不及。

地名的一个字,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亏得杨妙真狡黠地参拜林阡说“拜见师父”、装腔作势好似那天是刚刚来到陇西一样,也亏得杨妙真和在首阳山上休整的吟儿确实是第一次见面寒暄,冥冥中,更加误导了那个变节者。

换往常,林阡会庆幸自己没忽略这个细节,会庆幸天助我也,会庆幸天网恢恢。

但那天首阳山上名义说是庆功宴,实则是阡吟为诸将接风洗尘,场面并不热闹,又因主要是为下一场关山之战筹谋所以地点偏僻。更重要的是——

那天赴宴将领屈指可数,全都是自己的绝对互信啊……

这就是阡说“暂时不能确定”的原因。不能确定,只因无法再推理下去。

当日,徐辕难以想到与会者仅十二个人里会有一个是奸细更难以判断是哪一个,此刻,林阡也遇到了近乎一致的处境甚至更加残忍——与会者里尚且可以有官军将领怀疑,但庆功宴上全都是义军中深交知己……以至于他们的姓名林阡都可以轻易背出来,柳五津、柳闻因、寒泽叶、杨致诚、向清风、郭子建、范遇、陈旭,加上杨妙真、他和吟儿,总共十一个人——难道这之中也会有变节者?

这些人,个个与他有着过命的交情,追随他辗转征战肝胆相照,这些人,对这个抗金联盟的付出高于一切,一腔热血胜过他林阡的比比皆是,这些人,有人背离过自己的亲族,有人放弃了自己的感情,有人倾斜了自己的信仰,有人颠覆了自己的野心,有人埋葬了自己的仇恨……每个人无视生死,心甘情愿参与着场场轮回事。林阡无资格、不能够、也从心底万分排斥去怀疑其中任何一个!

想不到,原是以一个地名谬误为绝妙突破口的推导,推到这一步竟然山穷水绝,令这个半刻就可以有三千个决定的林阡,半刻之间就走入了死胡同。涉及“绝对互信”,林阡就算是推翻自己所有的思路,也断不可能去否决自己的麾下、亲信、知交。毕竟,这一切再如何也只是推断,南征北战这许多年,并非每次推断都是他正确。

林阡宁肯换个角度想:庆功宴上的谈话,会否不慎被一个容易忽略的角色路过偷听,像当年引发盟军变乱的大嘴张一样——好,这第三千零一个念头,来得真是好。

林阡眉头终于有些舒展:吟儿,真希望我这次如你所说,是胡思乱想、庸人自扰了……如大嘴张这样的细作,才是问题的正解。

吃一堑长一智,日后运筹战局之时,更加小心就是。

想通之时,笑叹一声,回过神来,看吟儿已经把他抛在后面老远、此刻正叉着腰在路边上等他:“快点,慢死啦!刚刚那盘你快要输了,别想找借口耍赖逃跑!”

石中庸的信件和路成他们来得真不巧,原本林阡是陪着这丫头在小树林里下棋呢。丫头她确实快赢了。怪不得这么紧张跑回去,原是小人之心怕他无赖。

林阡看着吟儿活蹦乱跳的样子,心中阴霾顿时驱逐不少,立即大步上前,陪她回归棋局。

这一局,齐鲁三秦,齐头并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