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玄幻 > 南宋风烟路 > 第1263章 铁骑刀枪砺,风发少年气

南宋风烟路 第1263章 铁骑刀枪砺,风发少年气

簡繁轉換
作者:林阡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05 21:53:1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南宋风烟路 !

卯时伊始,司马隆为贻误盟军与祁连山和谈、故意增兵调离林阡与之鏖战,实质从那时起就已将金军战略转为总攻。(

当司马隆大军压境,纵使林阡也不敢怠慢,虽然林阡对金军发动总攻的评价是“仓促作动,准备不足”,却也不得不承认,司马隆是唯一一个不在此范围内的。磨戟拭刃、厉兵秣马如司马隆部,到今日行动可谓“欲取林匪、当在此时”。

可以说,司马隆是林阡此番要面临的最险一关。因为准备不足才是金军全体败溃的根本,是要先揠苗助长才会最终搬石砸脚,可是司马隆不具备林阡需要的这一条件,所以最有可能在林阡的计谋成立之后予以颠覆。

如此劲敌,哪怕“上屋抽梯”在辰时已完全成立都不能掉以轻心,更何况卯时的林阡这条计谋才刚刚形成、怎能轻视?

话说当时当地,林阡帐下寒泽叶、石硅、百里飘云、杨致信、沈钧人,勉强能应付薛焕、解涛、陈铸、移剌蒲阿、完颜乞哥、蒲察秉铉六大高手,战力本就不敌,人数还占劣势,加之宋方高手伤病偏多……因小见大,东部战场确实一个人要抵个人上。

这种情况下,林阡虽刚和洪瀚抒、渊声损耗过、饮恨刀也失了一只,还是必须拼死顶上前线。否则,司马隆谁抗?

一番苦战,他和司马隆阵前两败俱伤。却仍于会宁战区指点战事,原想等辜听弦到场交接再回石峡湾本营,最终却被伤势比他轻些的寒泽叶打晕勒令抬回去。

没错。打晕,乍看完全不像外表柔弱的寒泽叶能干出来的。

长久以来司马隆的搭档齐良臣,这次因莫非的缘故意外成为他的增补,如此才给了盟军在会宁一线生机,却也为林阡在此地的规划部署带来变数。虽说寒泽叶是个能够随时应变的将才,林阡还是希望负伤在身的他任务轻些。

争分夺秒地,林阡将自己对轩辕九烨的应对之策全数告知寒泽叶:“泽叶。我信这战略可以帮盟军翻身,因为金军的‘因’站不脚;但司马隆和齐良臣。很可能在‘因’倒塌的过程里,牢牢支撑着金军、推动战势发展到他们想要的‘果’。”林阡信任泽叶可以完成盟军对东部的坚守,然而对手太过强大他知泽叶必定吃力。

“所以要打败司马隆和打别人的上屋抽梯不一样,打司马隆靠的是这战略之外的东西。那会是什么……”寒泽叶领悟之时,也在为林阡的伤势担心,他总觉得林阡调走樊井还有个私心,就是像现在这样讳疾忌医。

“嗯,会是什么?会是此地兵马,被压到极限之后爆发出的战斗力,以及……”林阡忽然气息变重,摇摇欲倒,寒泽叶大惊:“主公……”林阡举手示意无碍。伤口却血流如注。寒泽叶把心一横狠手将他砸晕,回看军医,令行禁止:“把主公送回本营。”

寒泽叶不采取偷袭。完全说服不了当时鲜血淋漓已经快站不的林阡。从会宁回到石峡湾的那一路林阡都基本昏迷着,甚至连途中和辜听弦增援的人马打过照面都没印象。

林阡没见到听弦,但听弦却见到了林阡,不及收拾情绪,只嘱咐军医一句:“照顾好主公。”便头也不回走了。临行之际,自是谁也没有看见他眼中湿润和心中坚硬。

卯时刻。辜听弦率援军抵达东部前线,打破金军铁桶包围。驱退司马隆,救出寒泽叶。

因两军你死我活激战久矣都早已现出疲态,精力最佳的辜听弦自然捡了个大便宜,趁司马隆等人伤势严重,眼看就能生擒好几个金将。

但不容喘息,齐良臣由北而下如锋刃直插,将尚未和寒泽叶交流形势的辜听弦击溃,凌厉干脆。

所幸听弦没有逞匹夫之勇、也亏得百里飘云在他身边掩护,才使得一场大败之后盟军能够溃而不散,但对当时不能再承受失败的寒泽叶来说,用“危如累卵”形容真是毫不为过。

从卯时到六刻,拉锯,败,拉锯,败,难得胜了片刻,败,一败再败……再无起伏。

“虽然我知道齐良臣会来,可来这么快……还有他的兵力多少、从何而来,都没来得及判断。”辜听弦等寒泽叶醒来的过程里,脸上带着些许悔意,未曾像素日那样居功自傲。难免教泽叶吃惊,这种还没问责就先自责起来的样子,真不像是听弦可以有的。

“毕竟辜将军近来都在榆中,对如今的会宁不甚熟悉。”飘云立即帮他说话。

“幸好辜将军趁胜追击时没有轻敌,也难说司马隆的败逃是否刻意。”致信补充。

这一切,都是来自战友、同僚的温暖吧,其实和从前一样,听弦却现在才意识到。

“齐良臣来得不是快,是仓促——并不可怕。”寒泽叶苍白的脸上一丝笑意浮现,眼神深邃得令人看不清正邪。

“寒将军!”听弦看泽叶要下床急忙相扶,他伤势比林阡轻不到哪里去。

泽叶扶案伫立,将会宁战地的详细情况悉数告知听弦:“听弦,主公指派你来助我,不过,我想是你来接替我了。”转头,“飘云。”

“在。”

“你尽可能地辅佐听弦,为他出谋划策。”

“是!”飘云对听弦一笑。

“致信,石硅,你二人战力非凡,是听弦的先锋,都需以他马首是瞻。”杨致信、石硅都应允。

“报将军!齐良臣他……又来了!距离不及里。领头的,是薛焕解涛。”声音颤抖而恐慌。

战报如此迅速,营寨尚来不及扎稳。寒泽叶与沈钧都还未曾着手安顿盟军遑论守御。

盟军在会宁的兵马,目前战斗力尚存的应还有上万,与辜听弦带来的千精锐合计,其实已是林阡给予最足的一方,也是为了加重这会宁驻防,石峡湾本营才稍显薄弱。

但此刻怎能不恐慌?经过在陇陕地区的大举征调,司马隆和齐良臣统御已逾万。盟军乍看根本是被敌人压着打。终于地盘失到了还剩这么点。

即使燃眉之急寒泽叶也处变不惊,因为林阡说过:“打司马隆靠的是战略之外的东西。那会是什么?会是此地兵马,被压到极限之后爆发出的战斗力。”一直以来在哪个战区都是宁可失地绝不失人的,而今正是会宁盟军“人恒不变而地域最少”之时。

对下一仗,寒泽叶以一个将帅的嗅觉预判:虽然难。有把握。

“我军生死,拜托各位了。”寒泽叶看向众将,胜算近半,因为他知道此战风险只在久不上阵的辜听弦,而听弦到来之后的表现,足以令他信心倍增。

“为了这一战,主公、寒将军都已竭力奋战,奠定了这么好的基础,杀伤敌人一大半了。后面的也该靠我们了!”致信点头,双目炯炯,这一战。没有了那个已经和主公互耗的司马隆,即使薛焕,战斗力也被寒泽叶拉低不少。

“说得好。石将军,你是目前此地战力最高,你且前去正面迎候薛焕。”辜听弦立即分配。石硅一怔,当日孙思雨、杨妙真和自己车轮战辜听弦的一幕还历历在目。没想到他会称赞自己的战力最高。

“与薛焕正面冲杀,他虽强弩之末。仍是绝顶高手。此战极险,望将军保重。”听弦真诚地说,石硅与他握拳,点头笑抿恩仇:“石某别的不多,精力最是不缺,硬战还是会的,能战多久便撑多久。”

“其余几位将军,则预伏于敌尾——待石将军与薛焕正面酣战到白热之时,我等伏兵从金军意想不到之尾部突出,最能扰乱敌阵,一举锁定胜局。”听弦道。

“辜将军原是想出奇制胜?”致信悟道。

“毕竟以少敌多。”听弦点头。

“计谋虽好,但需细算——毕竟成功的关键在于‘意想不到’,然而司马隆此人素来谨慎,本就善于观察地形地势,不能当一般的敌人看待。”沈钧提醒。

“其实这么多场仗打下来,我军不敢轻视司马隆、司马隆也是知道的。如果我们明知他熟悉地形却还胆敢伏击,只能解释成我军真是没有办法、狠心一赌了,说是说得通……虽合乎情理,可是意义小,肯定被反算。”致信附议。

听弦点头,从谏:“两位将军说的是,我只看出此间地形最利于预伏剪尾,却忽略了司马隆也一样能看得见……不知各位有何更好的见解?”

从司马隆的身上,可以明显看出完颜永琏的知人善用,虽然山东之战过半方被起用、初出茅庐的司马隆还需岳离兼顾指点,但不到半年的千余场战,俨然就磨练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将,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勇谋兼备,仿佛天生和战法有缘一样。

自然,这也得益于司马隆的性格严谨,并且善于推敲、总结和掌握,不得不令人联想到短刀谷最善于总结的将军风鸣涧,如果说风鸣涧是打一战能比常人多得一倍经验,司马隆的这种天赋可能更胜一筹,双倍经验。

多年深居豫王府原是锥处囊中,得遇明主则如鱼得水,迟钝慢慢褪去,林阡也看见了司马隆的神速进步,道,司马隆的智谋程度,已经从东方雨到达黄鹤去,假以时日,也入得了金军的智囊团。

这样的一个司马隆,如今每临一战,必先知己知彼,广泛搜罗图籍,考察地形险易,继而分发给麾下各路。会宁盟军最近与他交战时,明显吃到了这一苦头,所以沈钧必须提醒听弦。

和沈钧担心的一样,齐良臣发兵之前,司马隆确实对其有过提醒:“大哥。此战要紧,不得疏忽,毕竟兵法有云。穷寇勿迫。若能趁这多事之秋瓦解宋匪军心,再好不过;敌在绝境,最忌以武力强迫屈服,尽量杜绝‘战事白热’。”

“放心,二弟。”齐良臣郑重点头,素来言听计从,也绝非有勇无谋。“我知这是我军最佳时机,**太紧反倒弄巧成拙。”

“还有一点。此地地形复杂,最需提防设伏。”司马隆交代之时,齐良臣尚在为其运气疗伤,双方主将其实一样拼尽全力。到此刻都已精疲力尽。

“好,不管是行军途中或是激战之时,我都会对我方四周诸多留意。”

金军上阵阵容:打头阵的薛焕、解涛,遵从了司马隆指令,不曾强迫盟军屈服;陈铸与蒲察秉铉相辅居中,同样是攻守兼备;而齐良臣和移剌蒲阿等人,不出马一方面是穷寇勿迫,另一方面则是留心后方,毕竟以多打少。最应警戒背后偷袭。

齐良臣与司马隆商定后的这一安排,几乎令盟军可能设计之处都成死角。因此,卯时七刻到达林阡耳边的情报。无一例外都真实指向盟军濒危。

真实战况,却并不尽如司马隆之意:薛焕虽未咄咄**人,阵前骁勇如石硅,奋不顾身身先士卒,硬是将局面演绎得那样破釜沉舟。当他一个人第一时间包办了所有的热血,激励得宋兵纷纷效仿以决一死战为荣。也就是说金军无一人喊赶尽杀绝。宋匪自己吼出了那句不战则死,这关头尽管才打不到一刻。战况就激烈得不可开交,鸣镝似火,溅血若砂。

早先就能以一敌的宋匪,全然是杀红了眼,不管近前来者何人,争先恐后冲阵,各举兵器搂头就打,俨然有以一敌架势。对于如此沸腾的战况,司马隆事先不是没考虑过:“宋匪很可能自发打出穷凶极恶之势,对此,我军不主动推动、不恶意激化、渐寻控制之道即可——敌我的士气和人数各为固有优势。”这一点金军无法消除,所以也只能尽量杜绝。

渐寻控制之道。是以围攻之际,完颜乞哥等人向盟军明暗发出劝降招安,分裂内部的这一剂毒药不刻便蔓延于盟军血液。这一点,宋方也同样无法消除。

金宋主力不由分说陷入拉锯,但持久战还是金军胜算更高。

当此时,金方身后忽生异动,辜听弦伏兵出现,兵强马壮,锐不可当,“真来了。”齐良臣知他果然想对金军掐尾,却正中了己军的严阵以待,“拿下他!”

辜听弦领劲旅一支潜伏多时,看石硅和薛焕已打到白热,时机正好,当机立断。出动之初金方似乎防备不足,却在刚一交手突然摇身一变,风云莫测地化为战阵!

宋军伏击骤然变羊入虎口,金军示弱其实是诱敌深入。司马隆果然不傻,雕虫小技骗不了他。沦陷后听弦心中暗暗吃惊,还好当时沈钧提醒了一句,不然我简简单单的伏击肯定白白送死。

战前沈钧推测说:“我军伏击,最希望的情况自然是金军意想不到;最可能的情况却是,金军早就做好了准备迎战伏兵。当然了,对于司马隆而言,硬碰硬难免折耗,最好的迎战方法是对我军施计诱吞、通过‘装作意想不到’来吃掉我军的这支奇兵,如此金军消耗最少,对战局影响也最轻……”

“是以伏击之策根本不该提……”听沈钧和致信反对,听弦点头正要推翻,飘云摇头挽回:“没什么不该提。策略既然提出了,那就可以用,只看怎么用。”

现在这一幕,是大家商议后的决定,听弦是故意沦陷的。

“沈钧推测得对,司马隆对伏兵必然采取诱吞、不会硬碰硬,因为他不想折耗、希望伏击的事件对全局影响小——司马隆不想要什么,我们偏要给他什么,金军怕影响大,影响就要这么大。”飘云如是说,“金军若有计诱吞,那就让他吃好了——被他吃进去,**他吐出来。如此,伏兵即使不能起到伏击的作用,但能够诱使金军硬碰硬、引导着这边的战事升级,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局。”

飘云的意思是,听弦只要出现就有意义。不一定要致胜,“影响大”也可以。

“可是,如何‘硬碰硬’?怕只怕被他吃进去。再也吐出不来。”沈钧摇头。固然听弦这支兵马可以出现在那里突袭、金军也不可能放着他出没不管、最好的方法确实就是诱吞无疑……但熟读兵法深知穷寇勿迫的司马隆,必然是想有条不紊地各个击破,只会在听弦沦陷后轻柔地慢慢地把他耗死在阵中。硬碰硬不太可能,吐出来?怕早融化了。

便是此刻,眼前旌旗遮天,耳畔刀枪响彻,原和自己鱼贯而入闯入此中予以乱势的麾下们。皆已被蓦然形成的金军兵阵分割猝不及防,霎时四分散杳无音讯。

一样井然有序。一样英勇善战,不同在于,身边战友们陡然尽数换成了敌人,辜听弦挥刀四砍。继续回忆飘云承接沈钧的话:“沦陷后慢慢耗死,主动权在金军;但何时沦陷、怎样沦陷,主动权在我军。”

金军可以诱吞,我军也可以诱导硬碰硬。

金军要的是辜听弦一往无前、遭遇凶险、**分离;盟军破解之法则是,听弦铤而走险,和其麾下在刚出击时有所保留、遇到金军兵阵故意不济、自发分离,待沦陷后反而有最大精力、从而爆发。“至于辜将军到底是真沦陷还是假沦陷,一开始哪能轻易辨识出来?”

终于金军兵阵环伺、围歼之势,听弦等人全被击散。自然要拼死反抗甚至搅乱,蓄积多时的战力在这时爆发,背水一战势如破竹。这种情况下金军哪可能不随之拼杀?如此硬碰硬和吐出来就都发生了和在发生,伏击的事件自然迅速升级。

和石硅一样,由听弦自己诱导出热血沸腾、破釜沉舟。不同在于,石硅正面受敌是抵御,要想热血需先示强,听弦背后偷袭是进攻。要想拼命需先示弱。

喜见辜听弦沦陷,众金兵无不鼓舞。然而此刻拄杖高处的司马隆,看辜听弦中计沦陷却并未掉以轻心。

司马隆是这样的一种人,不会因为看穿敌计反出一招并且成功了就沾沾自喜,而是会继续考虑:如果对方预先想到了我会看穿、会诱吞、并且针对诱吞将计就计?

事实上对司马隆来说,简单伏击不可怕,故意伏击才可怕——

如果宋匪知道他熟悉地形地势还伏击,有可能是万不得已要赌一把,宋匪想挑战他对地形的熟悉程度、希冀他有疏忽的地段,如此,伏击了、失败了、害辜听弦沦陷了,是完全说得通的。所以简单的伏击计尽管意义很小,宋匪未必不会采用,这也是辜听弦出现此地的合理性。

但关键在于,他司马隆不仅熟悉地形,而且还吃过类似的亏,今年八月,他曾在定西败于田若凝之手,便是“剪尾伏击”!

这样一来,宋匪就不可能是来挑战他对地形的熟知程度了,因为即使他对尾部地段存在疏忽,他都已经对剪尾伏击十年怕井绳!无论他对地形熟知到什么程度,他都必定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戒备,所以百里飘云采取伏击岂止意义小,压根没意义!连“万不得已赌一把”的解释都站不脚,那么辜听弦为什么还伏击?他出现的合理性在哪里?不合理!只能说明,伏击本身是带着目的的,是故意的。

如果是简单伏击,那么诱吞是对症下药,可如果是故意伏击,诱吞就是被宋匪计算在内的……

连简单伏击宋匪都需要考虑金军会否防备,如果是故意伏击了,更加会考虑到金军会否防备,既然考虑到了,却为何还是被诱吞了?

“如果是简单伏击,辜听弦此刻中计沦陷倒是没问题,可能田若凝战事太久远,宋匪印象并不深刻,计算也不全面,我的计谋是真的成功了,到此为止了,但这是辜听弦一人也便算了,百里飘云等人比林阡还了解我,素来他们机智亦不轻敌,会知道我曾败于田若凝;

所以,更大的可能是,他们知道田若凝的剪尾伏击对我意义重大,是故意采取这故技重施,百里飘云预知我会防备,甚至猜到我会施计诱吞,这种情况下辜听弦居然还被诱吞得这么快。未免过于容易,所以辜听弦是演戏的——百里飘云是顺我思路,要求辜听弦假意沦陷……”

“司马将军?”部将见他失神。赶紧问。

“看下去。”司马隆笑了笑,真有意思得很了——

他需看着,辜听弦到底是不是假沦陷。

当此时,金兵金将如潮水般涌荡而来,如何也不能冲出一条血路,转眼就只剩听弦一个人在自己的战路上匹马纵横,紧握着连环刀左冲右突、披荆斩棘。

“可是。司马隆会轻信辜将军伏击不成、反被诱吞吗?”鉴于司马隆深谋远虑,沈钧对飘云的计策曾提出疑问。“预伏兵马于敌后、酣战之时突出,其实今年八月,司马隆在田若凝手底下就吃过亏,从此以后。用这种剪尾伏击对付他就算是故技重施。可是敌我双方谁都知道,对付司马隆用旧计很难,司马隆很可能会顾忌剪尾伏击,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用?如果我们没忘,这么用就是故意用,故意用肯定是有目的,那么辜将军的沦陷是真是假?——司马隆成功诱吞之后不会高枕无忧,他一定会这样地思考下去。”

听弦听到田若凝自然触动,田将军。若打败司马隆,也算为您报仇……同时,他对沈钧的敬意油然而生。要知道腊月以来就几百次大小战役,沈钧居然能深深得八月的司马隆经验,真是把司马隆的特点琢磨透了。

“没错,而且他一旦确定辜将军假沦陷、真搅局,必定会采取措施对付辜将军。”飘云的话历历在耳。

这一刻,听弦咬紧牙关。负隅顽抗,越战越勇。陷阵杀敌,一切只因心底信念顽强。

“从兵到将,都勇猛至此。”齐良臣远观战局,辜听弦这支兵马人数虽少,不愧劲旅,个个怀刃浴血,虽不能看到听到彼此,却心有灵犀地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的节奏,散而不乱,几乎在同一时刻戮力同心,杀伤此阵中十七八个关键金将。

“故意让他吃,吃了吐出来。”吃得容易,难以消化。

“果然有鬼。”高处眺望,沦陷之初和此刻辜听弦等人的战力根本两个档次,司马隆知道百里飘云果然是预算到自己诱吞而教辜听弦故意沦陷的,“不是伏兵,而是敢死队。”故意沦陷,燃起斗志,激起反杀,如火如荼,虽伏击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果,却能够在全局造成最大影响。

好在,司马隆战前已叮嘱过齐良臣,密切注意情势发展,不能制止假沦陷,但能控制假沦陷,甚至反用:“如若辜听弦别有用心、假意沦陷,宋匪战力反弹、破釜沉舟,则擒贼先擒王——大哥需亲自上阵,尽快取辜听弦性命。”

宋匪此刻造成的影响虽然比司马隆希冀的要大,但是只要齐良臣杀了辜听弦,就能把影响重新降为最低。

百里飘云,我要你们搬石砸脚,你们不是要加速被吞吗,那就擒贼先擒王好了。

看似迎刃而解,心头顾虑却仍还在。

其实他不可能低估宋匪,却不希望宋匪这么让他不省心。

“现在已经确定辜听弦被诱吞是故意的,可证明宋匪果真是故意伏击的,而且辜听弦的故意沦陷和宋匪此次的故意伏击目的理应一致。”

由于田若凝那一战的经验金宋共享,宋匪事先就应该会想到:我会算计到他们故意伏击的可能、知道他们一开始就算好了我有防备,而这种情况下辜听弦却轻易被诱吞?我很容易就能看穿辜听弦是假意沦陷。

所以,宋匪不太难就能推算出我能看穿辜听弦假意沦陷!

那么相应地,宋匪也必须要做好被他看穿假意沦陷的准备。或者说,后招。

辜听弦造出了和石硅一样“敢死队”的效果,和百里飘云故意伏击的目的的确一致,但百里飘云故意伏击不可能就只有一个目的。换句话说,辜听弦现在不过是为百里飘云服务。

百里飘云用意不会就这么简单。

谁说埋伏在这就一定是伏兵,还可以是敢死队,更可以是……疑兵。

要知道,对手是那个善于虚虚实实的百里飘云啊。

当对方也是知己知彼的谋才。哪怕打暗战都像在下明棋,金宋双方都没寄望于对方想不到什么,而都是在估测对方想到了多少。

“很可能在战前司马隆就考虑过。如果是假意沦陷、引起大乱,那齐良臣就亲自上阵去杀辜将军。”早先沈钧就提出过司马隆很可能看穿这故意沦陷,飘云也确实有相对应的回答,“辜将军在金军兵阵中支撑的时间越久,越会令司马隆的怀疑加倍,如此,骚扰达到的效果已经足够、吸引力全往辜将军去。剩下的,便都交给金人没有盯紧的另一支伏兵了。”

听弦做到影响大局了。盟军目的当然不止于此,影响了大局然后呢?这段时间,完全可以帮另一支兵马调开金军大部分注意。另一支兵马,致信和飘云。

“叫我听弦就好。”听弦一边点头。一边若有若无地说了句。

为了致信和飘云能一举获胜,听弦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撑得持久。

必须撑得长,把金军预防伏兵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吸引过来,从而忽略了致信和飘云,他俩将抓紧一个金军专注杀听弦的时间点、掩其不备、强势杀入。

会做到的,听弦精细选的这些精锐,他们有的来自辜家军,翘首以盼少主归来。有的来自田家军,誓死跟随旧主指定的人选,有的则来自寒泽叶、沈钧部下。这一战他们所有人都是一体。

“可是司马隆既然会思考我们为何故技重施、就能推算出我们是知其有备、假意沦陷,紧接着他还会推算出,我们知道了‘他能看穿这假意沦陷’,他一定会考虑我们的后招。”沈钧说得有点绕,其实就类似于,我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以此类推。只看金宋哪个想得更深一层。

“不错,他除了会考虑沦陷是真是假。还会考虑,听弦伏击是不是疑兵之计、虚晃一招。”飘云点头。

“一旦真想到了听弦可能是幌子,不难想到这厚此薄彼的目的吧。”沈钧继续道,“闰八月我军与司马隆部交战时,也曾采取过这厚此薄彼的战法,可惜最终却被司马隆识破,差点战败。如今想再一次厚此薄彼,一样属于故技重施,会否还是会被司马隆挫败?”那一夜倾心计尔虞我诈,令众人明白,敌我谋略是势均力敌的,司马隆不容小觑。

“不会。司马隆此人,擅长总结的是失败的经验教训,研究的多半是盟军的胜战。可是上一次我军的厚此薄彼之计,他识破了,我军战败,潜意识里他会怀疑我军还敢再用这条计吗?”飘云说。同是经验,这经验太特殊,特殊在它没有写入盟军胜战史,所以司马隆研究得不会太多。

“所以,司马隆不难想到这‘厚此薄彼’,可是很可能会将之排除?”致信领会。

登高久矣,司马隆感觉左肩被林阡砍的一刀愈发麻痹,那一刀若非闪避及时,几乎能直取心脏。

好一个林阡,内力竟足以摇撼碎步剑第层,把司马隆的斥引一线一直压到胸前,这样的先手优势真心振奋宋匪士气,尽管林阡花的代价是被碎步剑反击得心脉受损。

司马隆看得出,林阡身上本就有伤,若非如此,其内力可能会迫得斥引一线消失……想到这里,心里一寒,对手内力,突飞猛进到这个地步,可是陇右这么多场激战下来,司马隆也该接受:林阡的实力显然会被磨砺到现在这般,其实早意识到了,“他内力直追大哥。”

那么我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武功,才能制止林阡的后浪推前浪?

明明**自己不去走神,怎又想起了他,林阡,林阡,林阡……司马隆额上一丝冷汗流下:可能是因为,那辜听弦的刀法,形似?其实,神也有六分似……

司马隆将目光转移回战场:百里飘云故意伏击、考虑到我必定设防所以让辜听弦故意沦陷,这计谋能使辜听弦对战局造成极大影响。但是这么一来并没有太大的收益,不能因为辜听弦惹了大乱就解救石硅解放全局,此其一也。

其二,百里飘云能算这么多。必定也能顺势算到,如果我考虑到辜听弦是故意沦陷、最终会下令强杀辜听弦。害死辜听弦却不能利己,百里飘云不可能这么傻。

因此。宋匪显然是为了另一个目的的。什么目的?到底是什么目的,怎样的计谋……

沉思少顷,迷雾渐清,基本只有一个最大的可能了:他们利用我军对辜听弦的注意力,用这辜听弦来掩护另一支伏兵。

其实这可能性不难想到,司马隆适才想到过好几次,可是觉得他们不会用。所以想到就排除了——为什么?因为宋匪之前用过,但失败了。是他司马隆的手下败将。司马隆觉得虽有可能,犹不可能,然后就越想越远,越想越绕。灵光一现。终于回头想>

闰八月那一战,百里飘云曾以虚实为屏障、试图吸引我注意力、暗中掩盖杨致信的行踪,无奈这“厚此薄彼”之计,终是被我识破,一度害宋军危在旦夕——难道说,百里飘云知道我会因为失败而更强,便想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我胜利的那一战来蒙蔽?

以这更简单的一计,来破这个可以解决很多复杂的我?

为什么不会?司马隆也是刚刚才想到这盲点。想太多,差点就放过这个最有逻辑的可能,甚至是唯一仅有的可能!

所以。不是伏兵剪尾的故技重施,而是厚此薄彼的故技重施啊……

王爷说过,指挥战局的统帅理应能考虑到方方面面,并且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决断。这一点司马隆却现在才想到,已经不算快,还好为时未晚!

“注意力不能全给辜听弦——必须留心。宋匪在此地有无第二支伏兵。”司马隆即刻传令。

金军再如何军容整肃、防备充足,总会被骁勇善战的那群宋匪不同程度地扰乱。不得不承认,辜听弦等人已经对后方产生了影响,连齐良臣都已经亲临阵中强杀辜听弦,更证明了原先足够的防御力现在已被撕开了一道口,如此,宋匪同地却不同时地再出一支养精蓄锐多时的奇兵,一样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伏击功效。

与此同时,司马隆从完颜乞哥好不容易策反的宋匪中挖掘情报,开始估算宋匪人数,密切关注飘云和致信等人的行踪、验证自己的猜测。

卯时七刻,听弦在阵中已与齐良臣照面多时,刀拳相接近二十回合。

不管司马隆有没有想到“注意力不能全给辜听弦”,强杀辜听弦这条命令总是没错的。

对金军来说,无论百里飘云打什么算盘,尽快杀死辜听弦都足以防止变数;对宋军而言,飘云计谋再好,听弦撑不也没辙,如若送死,搞不好还是正中了司马隆的下怀——当金宋顺着战况一计叠一计你来我往,到底加和汇总了是谁的计,谁知道?最终成王败寇而已。

冲这一点,听弦能撑多久,意义举足轻重。

飘云虽没有明说,听弦也能会意,他和他的部下们是一支敢死队,必须拿命去拼,不得不把命亲手悬在刀锋上,尽量以最小伤亡换得最大胜利。

连斩金军七大战将于马下,这样的辉煌辜听弦习以为常,他本就是林阡麾下最得力的干将,和薛焕和齐良臣不是没交过手,只是近来堕落了好一阵、手法生疏了些罢了。还好,还好有这些人物热身练手。

眼看就要杀出一层,陡然惊觉死般窒息,危险来袭,是关节最先反应——横空斜扫过来的不是一人一骑而是千手万臂,在听弦还没听到风看到影的刹那,竟已套牢他腕爬上他肘缠紧他臂膀,一招之内就妄想将他持刀的双手反别过去。

斜路横生的万道气流,使听弦险些招架不,意识到齐良臣来临的听弦,分毫不觉自己这么容易就被擒拿,眼看自己手被抓肘被扣臂膀被压将成定局,听弦以前冲、拉屈、挑缠、反捆等动作灵活变换、奋力突围、一气呵成,凭借自己的一流马术,倏忽从那虚空大敌的樊笼里解脱。

然而不容喘息,真气重袭,铁拳天降。由于齐良臣比适才距离更近,气流更密集锋利,铁拳也杀机四溢,新一轮攻势顷刻就铺天盖地,不过没关系,我不怕你!一霎辜听弦眼中俱是战意,烧得火红——

一回生是因突如其来,两回熟是因有备无患!

听弦就势一刀抽出连环,将迎面打来的铁拳直接崩开!刷一声左手也多出另一把长刀,对遍布前后左右的气流砍扫。

你铁拳雷霆闪电,气流擒筋拿穴,我连环刀接你铁拳,长刀与马术一同打你气流。

他心底的轻狂还在激发着他:辜听弦,从前你和齐良臣交手就能撑,现在不至于还退步了吧!?从前,二十招是上限,这次怎么说也要打过二十先!(未完待续)

[ 中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