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玄幻 > 南宋风烟路 > 第1452章 到而今,铁骑满京畿,风尘恶

南宋风烟路 第1452章 到而今,铁骑满京畿,风尘恶

簡繁轉換
作者:林阡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05 21:53:1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南宋风烟路 !

身为南征金军左副元帅的仆散揆,对着淮西这捆柴已经磨了大半月的刀,虽然最初所有的下手区域都因林阡在他身边插了个“转魄”而棘手,但仆散揆也有个“青鸾”一早就深潜皖地侦察、并且尽全力刺进了林阡摆在他面前的当地宋军心腹……单算这一局,仆散揆和林阡隔空打了个平手。

然而,林阡最强的那两棋,却不在暗,而在明:正是李君前领导下的江淮四大帮会之首“小秦淮”,以及云雾山比武排名第五的“紫电清霜剑”叶文暄。后者还是时任建康府知府兼沿江制置使的叶适之侄,年少时期便常与朝廷命官打交道,典型的名门公子一呼百应,偏巧他也以林阡马首是瞻。换而言之,此人不仅武功绝顶,还能促成淮西一带的官军与义军通力合作……

明知坚硬,也必须砍,仆散揆为了缓解叶文暄和李君前给他带来的压力,一方面与身处临安朝堂的金军王牌间谍“战狼”保持联络,一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去淮河边实测水的深浅、广狭和流速,甚至还乔装去对岸宋境暗访地形、窥探驻军、罗致奇人异士,那当中就包括一个与和尚实力相当的龙镜湖。当然了,龙镜湖的实力他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洞悉。

“林阡,我下刀了,你挡得住?”局已布,棋可走,仆散揆知道自己是有胜算的。只求那个据说在楚州又走火入魔了一次的林阡,抽身回救淮西之时,状态好一些,别输得太快、浪费他心血。

林阡当然知道“仆散揆就快开战”,否则,近期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不可能有这般多的祸乱,那些全部都是金军间谍深入宋民散播谣言引起,目的,不就是先声夺人地造势、希冀能恐吓那些没胆气的南宋官吏不战而逃?不过很可惜的是,仆散揆此计并未完全奏效,负责督视江淮军马的丘崈大人,虽然是个主和、善守之官员,却慷慨直言:“生无以报国,死愿为猛将以灭敌。”坚守气节,誓与淮南共存亡。

而林阡知道“仆散揆已经开战”,则是通过海上升明月——

日夜兼程赶往淮西,途中林阡收到两份情报,先后来自“转魄”和其下线“玉兔精”。奇怪的是,转魄说仆散揆将从“下蔡”渡淮,玉兔精却说仆散揆将从“八叠滩”渡淮。两个地点,为何抵触?谁实谁虚?谁变节了还是谁打听错甚至谁被算计了?玉兔精他,尤其诡异地没再作为转魄下线,虽然署名为玉兔精,用的居然是专属于“灭魂”的暗号……

紧接着,转魄和玉兔精不知是否猜到对方所为,又几乎同时给林阡来了两份情报,一个说下线中存在叛国者,一个说上线暴露。

这样的海上升明月,委实不再可信,必须在查探他们是否遭遇动荡的同时,凭借着宋军自己的判断来打淮西迫在眉睫的这场战役。可惜那晚仓促之间,林阡接触不到他俩来探明虚实和生死。正是由于这高层动荡,转魄一脉在林阡到达前便已转入蛰伏,出于安全考虑林阡不能将他们随意启用,故而只能等转魄或玉兔精在他到场之后主动与他联系……

对此,林阡等人自然始料未及,海上升明月在中线、西线的情报网才刚修复,东线竟也罕见地临阵掉了链子。柏轻舟说:“只盼‘转魄’一脉的变故,和‘惊鲵’‘掩日’‘落远空’都无关系。”吟儿也希望这是个独立事件,甚至是一个误会。

“接下来的战,看来要盲着打几日。”林阡只能信任地认为,转魄这一脉是为了自保而沉寂,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冲破这突如其来的障碍。记忆里,虽然转魄和玉兔精身居高位,却已经在轩辕九烨那里过了关,暂时是没有嫌疑的,这才活动渐渐频繁,随着轩辕九烨的转战楚州,他俩叛国或暴露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谁想就是这个间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大风大浪过去,阴沟里面翻船……

“并不盲,八叠滩水浅,是更为合理的渡淮之地,主公,应当将兵力厚集于彼处。”柏轻舟一边赶路一边帮他分析,“下蔡,可能是金军的幌子。”

“军师,无所不知……”吟儿心安的同时难免惊叹,毕竟这两个地方,他们谁都没去过。

“转魄是假,灭魂是真。”林阡稍微有了底,但却不能乱作决断。

二选一,柏轻舟选定八叠滩,然而与李君前会师于约定地点、说了几句多年不见之后,阡吟便惊诧地得知,官军义军都选择移师去了下蔡的花靥镇,太过不巧——李君前是淮西地区与海上升明月有直接联系的义军最高领袖,所以和林阡一样得到了相互对立的两份情报;另一厢,仆散揆显然也通过金军的调遣,对宋军给出了直观的来去与变动。当地宋军,无论官军义军,都早于阡吟面临八叠滩和下蔡的选择,就在几个时辰前作出了这样一个慎重、稳妥、一致的判断……

虽然林阡关于八叠滩的指令在决策后不久便及时发出,但有且只有李君前的几支劲旅来得及撤回头,官军和义军的主力一时间太难作大变动。

轻舟和吟儿闻讯后一样心急:“他们怎就选了下蔡?”“还刻不容缓地移师了?!”

林阡作为主帅,不可能表现得像她俩那般不淡定,他知道,现在再教军马大动,情况反而更糟,所以今晚他带来的人根本没法停歇,必须尽快赶往几里之外的八叠滩、做好每时每刻在那里迎战金军的准备……因此,林阡只能一边赶路一边仔细询问李君前:“大军有何根据?”

不管官军义军,都不可能是随意选择。

“因为,仆散揆前段时间才到淮河,便已然在下蔡一带明察暗访。”李君前说,“他亲自乔装打扮去了市集,与一个高手大打出手,不慎暴露了他一直窥探下蔡的心思。”回忆时面带痛苦之色,“鹏飞他……”

林阡吟儿皆是一怔,才知菜市上龙镜湖为救仆散揆、以独门“手箭”射杀了当时对宋民拔刀相助的小秦淮十一当家沈鹏飞,林阡虽然已经对这个当家没什么印象,吟儿却记得半山园里一面之缘,那是个十分热情的愣头青、自来熟,没想到再回淮南就已永诀,难免为他感到唏嘘。

“那确实可以证明仆散揆在下蔡察访多时,却也可以意味着:仆散揆由于暴露心思而不会再选彼处。”柏轻舟说。

“军师?”李君前不愧小秦淮的总舵主,虽然他比吟儿更熟悉沈鹏飞,却很快便从悲思中抽身回神,认出眼前美貌女子是传说中的林阡军师,“探子来报,仆散揆的麾下将领,昨日开始紧急向下蔡增兵,耀武扬威竟似随时渡淮,所以,我军才觉‘刻不容缓’、认为务必连夜调遣。”

“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可能性高,他们的‘紧急’,正是为骗我军的‘连夜’。”柏轻舟睿智地分析。

“唉,我是老了吗,连这都想不到。”李君前拍了拍头,略带自责。

吟儿缓过神,笑起来:“二大爷,从前我说你老你就急眼,如今可好,自己说自己老。”

“所以你身边也有金军细作,那个人提醒了仆散揆,注意到这个我抵达和你决断的时间差。”林阡神色凝重,压低声音,这才是“连夜”的最终目的。

李君前一愣,点头:“对你何时抵达的知情者并不多,唉,想不到又有个附骨之疽。”笑,“竟想起了八年前的夔州,我们同抓内鬼魏南窗。”

“李帮主,义军连夜决断,官军竟无异议?”柏轻舟又问。

“官军守将,何、姚二人,对我军并不掣肘,然而,他俩也无甚主见、远见。”李君前说,“他们找人占星算卦,称‘下蔡’确实是个对仆散揆意义重大之地,所以一致同意移师下蔡……”

“荒唐,下蔡分明是仆散揆的……”柏轻舟气得差点脱口而出,却忽然意识到天机不可泄露,就没再说。

吟儿看她脸生红晕更增美貌,赶着路还为她走神了片刻。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步入宋军兵力稀少的八叠滩时,天色昏黑,正待亮起,深秋的凉意掠过众人的衣袍,时不时地感觉脚底发寒、脑后生风。

这不祥预感充斥于每个人的心间,绝对不是纯粹的错觉,而是某种意义上的提示——仆散揆统兵三万,即便大半去下蔡装腔作势吸引走了宋军锐师,剩下的那些想要乘虚潜渡八叠滩也不可能不引起风吹草动。众人的脚底发寒和脑后生风缘由在此,金人先头部队已经到南岸来了!

“君前,集结精兵强将迎战。吟儿,将此地的弱旅全转移走。”林阡当即发号施令。

晚了!轰一声巨响,淮河畔炸开和激起的水浪中,陡然亮起兵刃扫射出刺目的光。果真是趁夜潜行、悄然渡淮、意欲攻占南岸的金军先锋,他们苦藏了多时的火把和行踪,在这一刻尽数由暗转明,正好和天亮保持同步,乍一看去,还以为天色是被他们操控。

晚了?林阡一声令下,盟军剑拔弩张,或攻或守,各司其职。那时义军从上到下都只一个念头:当地守军再如何措手不及,仆散揆的主力再如何浩浩荡荡,众人都一定尽可能地将伤亡降低、将形势扳平!

金军先锋果然是万里挑一的精锐,不仅布局周密、行动鬼魅,并且甫一登陆南岸,便认清最可怕的不是当地守军而是这一支支奇兵、只要将他们突破便可以一马平川,因此接二连三地向此地倾轧过来。无论从人数还是从实力来看,这一刻交战于岸边的金宋双方实际是势均力敌的。

双方显然也都有一定程度的知己知彼,所以第一时间就按武功层次给自己挑准了对手,譬如小秦淮六当家唐鑫、十当家谢峰、十七当家李戬,共打以完颜、纳兰两个渡淮金将为首的十余出类拔萃高手;譬如李君前、三当家言路中、五当家南虎,打的是七个“仆散揆近来搜罗的奇人异士”;譬如吟儿和十二、十三当家的大小桥,协助南宋守军中的老弱和已经受了伤的武者撤退,过程中她们很快就与紧追而上的黑衣女子大打出手。

林阡呢,一早就挑准了纥石烈桓端为对手,山东之战,桓端就和仆散安贞一起,在林阡心中并列为“十二元神的第一档次”,作为金军年轻一代的中流砥柱,战力上还有无穷提升空间。掀天匿地阵中,他和他的风里流沙刀很可能是金军的一个重要阵眼。

事实证明纥石烈桓端没有辜负林阡对他的看重,风里流沙舞如飞电过隙,场景骤然就被他强换到塞外荒漠,一霎,不闻刀声,只闻狂风呼啸,张不开耳,倏忽,人影俱消,惊觉华光四射,眼难再睁。问世间还有何人,一举手挥斥出风沙滚滚,声势浩荡,威力蔽天?比起山东之战,内力膂力都确实更上层楼。

虽说那来自大漠的风沙一直不停地随着他招式的运转往林阡口鼻中钻,但林阡运足气力排宕之际,饮恨刀光狂闪,刀气满溢,刀境争如天空中突如其来的暴雪,强猛地对着地面回旋的沙漠奔腾而去,一边卷扫一边拉扯,扫得干净扯得精光,甚而至于很快还占为己有——作为天生的“掠夺者”,他竟将桓端意象里的磅礴洗劫一空……

约莫二十回合,纥石烈桓端败局已定,难以置信林阡现在的打法如此霸悍,这才不过暌违了一年多!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却眼睁睁望着林阡从高手堂底端爬到了顶尖!是的,别说当时林阡需要以命相搏的司马隆了,就算天尊岳离,也……

负隅顽抗着,纥石烈桓端更没想到的是,林阡的气势尚未将他彻底打输,就已经教他麾下一大群曾经膜拜他的人被吓怕。远望着金军竟开始有忐忑不安迹象,纥石烈桓端一颗心骤然悬空,却就在那时,一众宋军才要冲上前来追歼,便被金军中的一个骁将接连甩出数箭击杀。

没错,是用“甩”的,而非用“射”。只因那是一种暗器名叫“手箭”。出箭那人正是杀害沈鹏飞的凶手、此刻正在李君前对面的奇人异士之一,龙镜湖。想不到,他在持枪和李君前软鞭对敌的中途,还能趁李君前要顾别人的空隙,腾出另一只手来刷刷刷地朝着涌上前的宋军甩箭,箭无虚发,手法狠辣,全部打在眉心,直接洞穿头颅。

林阡不知那人和纥石烈桓端谁更强,却清楚他的群攻杀伤堪比吴越,是此时此刻的重中之重,因此想都不想,带动纥石烈桓端一起往李君前那边的混战偏移。那时林阡想得很美,他能帮李君前添把手,对着纥石烈桓端和龙镜湖以一敌二。于是,终于将两大战场生硬拼接之际,他打定主意,长刀继续砍纥石烈桓端,短刀只分出一部分力道去引龙镜湖的枪、希冀龙镜湖没办法再发手箭——

奈何林阡注定想太美,倒不是轻敌,而是心太大……好吧还是轻敌,不慎吃了大亏,才刚靠近龙镜湖的枪锋,便意外察觉短刀不应该“只分出一部分力道”,亡羊补牢的他,本能调运气力来阻止这罡风吞没短刀,却可惜顾此失彼,好不容易这边成功脱险,那边,同样是绝顶高手的纥石烈桓端,风里流沙刀便已欺身……

林阡堪堪将长刀转守为攻,冷不防胸口便是一阵发麻,一不留神龙镜湖的手箭再次飞射向四面八方,林阡想也不想,囫囵将纥石烈桓端排开老远,与此同时冲上前去、挡在宋兵们前面横刀拦阻,仓促间手臂被其中一箭擦过,登时血流如注。

当今世上,几人能有这般力道,一擦而过就打得林阡血流如注!林阡断定这是高手堂顶级水准,在纥石烈桓端之上,所以不得不为龙镜湖调整主次。一旦找准对手,这场以一敌二总算不那么狼狈,然而,却又因为这两人都不容小觑而空前吃力,加上林阡前几招就已受伤,如此一边打着一边血在冷风中狂飙。

林阡哪顾得上止血,满心只剩一个想法:这个龙镜湖,人看上去不狠,手却狠,和新屿一样,对等闲之辈群攻时,手底下压根没有活口,所以才令敌人对他除之而后快……“他必须死!”林阡不知他到底何方神圣,只道仆散揆在下蔡挖掘出了这一隐士,既为宋军惋惜“竟教仆散揆招纳了这可用之才、后患无穷”,又当场萌生了“他这杆枪我要定了”的杀念:杀了他,把他的枪送给子滕也好,祭祀此战枉死的战士们也罢,总之不能再让他再活着,以枪震魂以箭追命。

不过,林阡自己也明白,即使单打独斗,也很难立即将他除去。毕竟对方的实力摆在那里,林阡又克制着自己远离那些可能入魔的最强意境,只得一板一眼地施展次强意境、被诸如此类的条条框框限制着……饮恨刀连环几十招杀开之后,十之五六虽然能给龙镜湖造成威胁,但都能被龙镜湖的枪设法化解,十之二三构不成任何威胁与其不相伯仲,再有十之一二,才刚打过去就被龙镜湖切中肯綮继而窥出破绽反推过来,林阡意识到那些招式都是和尚的笔法演化而成的,心念一动,难道他竟是师父的故交……

果不其然龙镜湖脸色也有异:“忧吾思,竟收了个徒弟?”

“难怪这么强,真是高手堂的人……”林阡心中叹息,可惜国难当头,身边尽是要保护的人,此刻就算和尚站在面前,他也不会留情面,相信和尚也是一样。

沉溺战局久矣,都不知以一敌二是何时演变成的单打独斗,不是纥石烈桓端不强,而是龙镜湖光芒万丈。

缓得一缓,才发现李君前不知何时已经战胜了另外几人,帮他分担走了纥石烈桓端。

太长时间没有并肩作战,今日重逢,竟直接进入了合作无间的状态,林阡只觉痛快,不再多想,开始平心静气,尝试往最强招式靠,龙镜湖却也不甘示弱,枪法愈发凶猛,大约是做惯了屠夫,表面是平平无奇的一枪“猛虎弄风”,内涵竟是“山河滚到我屠刀下宰”的观感,一时之间,仿佛见到数十年前他的经历,但凡是长枪经行之处,尸块、血迹、惨声,染满了令人窒息的时空……

那般摧枯拉朽的杀伤,若不是林阡拼着性命挡,就是其余所有人遭殃。不夸张,“所有人”,所以纵然林阡也得拼着命。

好在林阡身经百战,于漩涡中从容不迫,淡定自若地打出了河东时大杀四方的那招“天下高手如电抹”,但因为和制止入魔的“万刀斗法”相互融合,杀伤力略有降低,但是在楚州打轩辕九烨“足够”。然而林阡自己也发现了,几乎同样的攻击性,今次的成效明显不如与轩辕九烨对敌时——那龙镜湖虽然被打得退后一步,却还是奋力招架住了这一刀,继而毫不迟疑地又补上一枪,迫得林阡不得不再尝试再添些力道。

林阡一边压制着自己一边压制着龙镜湖,掂量他的内力,分明在岳离之上、完颜永琏之下,这个档次,他一直以为没人,直到和尚和龙镜湖,在他的战史上并驾齐驱着来了。来得好啊,来了我才好跨过去。

群攻和单挑都屈指可数的劲敌,令他与龙镜湖交战时视线都不能移!既紧张得扣他心弦,又高兴得酣畅淋漓。所以来不及去关注李君前和纥石烈桓端的战斗,只能感受到身旁另一战场的忽而干燥忽而潮湿,那是属于纥石烈桓端和君前各自武功的特色,却,一样热!

风里流沙,刀如其名,内蕴风沙滚滚之粗粝,又藏胡笳阵阵之苍凉。

白门四绝艺之鞭如潮,江海争流,浩荡无涯,一波接一波带着自身涨落朝纥石烈桓端涌荡,无愧其招式名称“襟带大江左,平望见三州”。

这二人旗鼓相当,刀鞭交汇时,沙入了潮,浪没了风,胡笳与江水之音交响,竟有种“水和沙搅合在一起、把黄河真正打出来了”的气势,偏巧两个人分别是山东、淮南金军宋军的领袖,一个翩若惊鸿,一个矫如游龙,不管本人气质,还是战斗风姿,都是平分秋色。可惜此刻淮水南岸大多数人只顾逃命或战斗,若有人有闲暇旁观,怕要吟出“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来。

最终,因为连林阡和李君前亲身在场都只能勉强持平,一旦仆散揆的主力大军气势汹汹渡淮而来,南岸寡不敌众的宋军就只能兵败撤退。

虽说官军有贪生怕死之辈,前推后挤,自相践踏,却也不乏提起刀枪、与义军一同抗拒外敌者,纷乱虏尘中四处弥漫着汉家气节。

“林阡,论谋略,你大概南宋第一、天下第四。”龙镜湖深知仆散揆胜在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此刻他完成了制衡林阡的任务,便满意地收回枪来站到了仆散揆的身后,看得出,他和仆散揆根本不是临时的战友。

“哪三个在他之前?”纥石烈桓端饶有兴致地问,那时在场的所有高手都已精疲力尽,后续便交给主力大军了。

“王爷,夹谷大人,仆散大人。”龙镜湖说的是金国公认的谋略排名,不过夹谷清臣虽是名将,已然去世多年了。

“不敢当,还有家父、田若凝将军、越野、杨鞍、寒泽叶、楚风流、完颜君隐、纥石烈桓端、黄鹤去……林阡勉强第十三。”林阡把赢过他或者有实力赢他的能记得的都说了一遍。

听得这话,原本想嘲讽林阡和南宋的龙镜湖脸色变尴尬,纥石烈桓端倒是不可能被他挑拨离间,闻言却还是笑了起来:“盟王过奖,桓端还是第十四吧。”

“可以撤了。”李君前收到信号,知道虽然失地、但兵马总算保全,所以提醒林阡不必殿后。

“好。”林阡闻言不再恋战,吟儿应该还在等他。

“莫追。”仆散揆看龙镜湖心急要追,赶紧提醒,“必有埋伏。”

“好……”龙镜湖经验不足,对仆散揆言听计从。

仆散揆感激地望着他:“镜湖,王爷知道你回来便已经相当高兴,看你立功了,必然更畅快。”

清点战局之际,却看有人扶着黑衣女蹒跚而来,仆散揆不禁一愣,始料未及:“伤得重吗?”印象中黑衣女也是武功高强直逼纥石烈桓端的。

“不碍事……”她臂上还滴血,脸色也苍白,神智却清醒,她的副将气愤不已:“对方以三敌一。”

“纵师深入,在所难免。你受苦了。”仆散揆点了点头。

“实也不然。那三人中的姐妹花不甚高强,只能掠阵,却是那白衣女子,剑法灵幻、凌厉,前所未见。”黑衣女中肯地说。

仆散揆和龙镜湖皆是一愣,毕竟和仆散揆一起研究过战局,龙镜湖很快就意识到了那女子是谁,面中顿然就流露出一丝苦色,仆散揆不希望他战意降低,赶紧顾左右而言他:“今日夺取颍口,可喜可贺,众将士一鼓作气,桓端,夺取安丰军的任务,便交给你了。”随刻便与他说起所知,“宋有步骑一万五千在鹞子岭……”

这情报却和青鸾、战狼都无关,这些日子,仆散揆终究不是白白地暗访地形、窥探驻军。

“仆散大人,你放心。”龙镜湖终于平复心绪,“我既决定回来,便是想堂堂正正地回到王爷身边。”当年他想回王爷身边就务必救活的女婴,造化弄人地他现在若想回去就非得杀死她不可。

日上三竿,林阡、李君前总算与凤箫吟会合,李君前当即把摇摇欲倒的林阡交托给她,自己则马不停蹄追小秦淮主力去会合。吟儿看林阡又一次满身是血,虽说家常便饭,还是难免担忧,林阡清醒过来,见吟儿毫发无损,不由得喜形于色:“想象得出,你打敌人时的‘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若非大小桥姐妹掠阵,怕也是要输的。”她给他把身上随便裹的伤全都缠好了,扶着他站起身,“仆散揆实在厉害,不到一个月功夫,手底下聚来这么多奇人异士。”

“是啊,他可以说‘用兵如神’,远胜于我。”林阡点头,不管是知己知彼藏了个龙镜湖,还是抓住时间差地声东击西,仆散揆这次能在他眼皮底下渡淮,就是正面将他打败、他必须承认有差距。

正说着,杀声又起,想来仆散揆在探明虚实、确定没有伏兵之后,便率领大军顺势南下,追兵说来就来……“走吧。”林阡保持理智,没去硬拼,毕竟背后还有保全实力的小秦淮兵马,以及坐镇淮西的叶适叶文暄伯侄,如若聚拢,并不怯战。

林阡原是想与吟儿运起轻功、飞林走树地紧跟李君前而去的,没想到就在这秋日的艳阳高照之下,踏足那片葱茏翠绿的参天大树之上,竟然发生了一件不合时宜的意外——明明是兵败逃难的过程,前途未卜,后有追兵,他自己还算失血过多奄奄一息……林阡还是把吟儿按倒在了那平坦而坚实的树顶,不由分说地睡了她……于是这一番激烈缠绵的同时,风声马蹄声万籁声,全都是从身下传来,顺着树干疯狂地震动而上。

“原来,这就是你说的天上……”吟儿其实不是被按倒的,而自认为是主动地睡了他。完事后她一脸舒坦地笑,浑然不怕兵败如山的此刻做这种事会遭到谴责。

“那个大梦丸,想不到还是会来捣乱……”林阡却觉得罪恶至极,金军已然渡淮,敌军近在咫尺,家国破碎不安,焉能不分场合?然而情之所至,他完全克制不住,眼中脑中只剩下她。

好不容易抽身赶路,还是时不时地血气上涌,好在那时候吟儿疲乏不再勾引,他便也能找回些许自控之力:敢情这是在锻炼我学会控制入魔?

终于到安全境地时已是午后,阡吟与李君前、柏轻舟会合,惊闻仆散揆大军攻克安丰,还没到一天,南宋的官军义军都是溃不成军。

“仆散揆,真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吟儿说,在仆散揆的对比之下,楚州的纥石烈执中俨然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如今,霍丘、合肥、庐江、含山,都是守备的重急。”柏轻舟对李君前说。

“不止如此,还有和州,也要未雨绸缪了。”林阡低声说,“看来我们要提前去拜访叶适叶大人。”

回过身来,看了李君前一眼,李君前不用多说,已经心知肚明。

论战备,宋军并不逊色,明察暗访、事必躬亲、奇人异士,这些,难道李君前就没做吗?

仆散揆之所以胜,根本胜在情报!

换句话说,这一战,控弦庄的青鸾甚至战狼都已大显身手,海上升明月的转魄一脉却被仆散揆先下一城。

林阡和李君前又怎可能坐以待毙?知道破绽在哪,自然要去补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