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玄幻 > 南宋风烟路 > 第1947章 声盖天壤,气横辽廓(7)

南宋风烟路 第1947章 声盖天壤,气横辽廓(7)

簡繁轉換
作者:林阡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05 21:53:1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南宋风烟路 !

夜袭是一把双刃剑,若成功则以少胜多,若败露反而寡不敌众。这也是计划一败露、行动就只能中止的根由。

“撤。”其它任何一个场合,落单的敌人说这个字,蒙古军都会像饿狼抢食般发起反扑。但这个人是林阡,于是乎包括林陌在内也只能松一口气见好就收。

“包括林陌在内”……再讽刺不过的现实,林陌他不仅依附蒙古,而且投身、主导了这一战!

“就算主公轻敌,也不至于处处都被算计。之所以被蒙古军打出了气焰,只因为那是高瞻远瞩如林陌吧。”陈旭自叹不如。

众将退回营地,私下难免蹊跷,主公既已武力碾压,何故还要精打细算?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兵不血刃是他的风格没错,除此之外?是他太豪气还是太粗莽了?

“适才的事,多谢闻因。”林阡在林陌面前那一跤摔得可不轻,蒙古军只要胆子大点绝对有机会将他生擒,柳闻因的及时赶到还真算是救了命。

岂止适才。这些天,都要谢闻因。因为有闻因暗暗援助和维护,他有时会错觉吟儿从没离开过,于是一直坚信着吟儿还有生机。

正好谷雨诊治完离开而柳闻因端茶入帐,赶巧不巧和林阡二人独处。话音刚落四目相对,他看见柳闻因回答“这是分内之事”时的情真意挚,狠下心来,没再继续感谢:

“这不是分内。闻因,如今主公已入了佛门。”倘若吟儿的生机只是自欺,那他这辈子不可能再还俗了。

“我明白,主公。将来终有一日,闻因会有自己的夫君,但那也不妨碍闻因答应盟主的事。”闻因微笑解释说,这分内,只在战友之间;吟儿回来之前,她仅是守诺帮忙。

“闻因是个聪慧、直率的女子。”明人不说暗话,他相信闻因会说到做到,也欣赏闻因的处事有度。

再无俗事叨扰,林阡在帐中冥想战术。林陌成为敌军中流砥柱的事实,令他百感交集也斗志蓬勃:镜中人,渐行渐远,越走越错,偏还遇强则强。

林阡的夜袭本是妙计,却被林陌见招拆招、硬生生把“奇袭”降级成“袭扰”,

在随后的两日间,这种情况竟重演了两遍,也就是说连续三夜的“总攻”都被对方挡成了连续三夜的“隔靴搔痒”,

哪怕更换地点、改进战术,但蒙古军也总能对症下药地加固工事、甚至将计就计诱敌刻舟求剑并且加强埋伏……

对于素以强悍著称的联军来说,啃宣化府一处弹丸之地却受阻,还令对方愈发彰显出“高深莫测”……无疑奇耻大辱。

归根结底林陌有个重要的帮手,正是扑朔迷离的长生天。这位王牌蒙谍对应着林阡的转魄,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抵消了宋谍的功效。但谁知道长生天和转魄谁安插在对方早?所以反过来看,亏得盟军有转魄穿针引线,否则很可能会被引敌入瓮不止一次。

“该死的长生天。安贞是他的挡箭牌。”陈旭发现了,连续几次的嫌犯交集里,仆散安贞都是最惹眼的那一个。长生天的行动似乎故意挑在了林阡和安贞在一起的时候。

“这是在部署着现时或未来的心理战——对方想趁金军是我新收、对他们离间分化。”林阡也意识到,好几次陈旭虽然是战前才对身负夜袭职责的将领们透露部署,但那几次仆散安贞偏巧在接受自己的真气疗伤。

但这也给林阡提了个醒:“这个长生天,不知风行曾经对我来信,故不知我早就和安贞绝对互信。是否可以通过排除法,将嫌犯范围进一步缩小?”

“好。此外,鉴于长生天这般神通广大,我建议主公将网拉到帅帐之外更远距离。”陈旭说,这人恐有顺风耳,主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把嫌犯范围拉大。

“不排除这个可能性。锄奸的事,继续从暗处做吧。”长生天的深埋也令林阡看清楚:与西凉府、西宁州都不尽相同,这场宣化之战,根本就是林陌以蒙古军为载体,跟联军打的情报、心理、谋略、装备战;是陇右七战、马耆山之战、镇戎州会宁之战的延续。

对峙三日三夜,看似毫无进展。

尽管主动权一直就在林阡手上。

白昼,怕毒火——单论毒,并不棘手,胡弄玉可以极速破解七成;单论火本来也不可怕,奈何却被三成毒就助长了杀伤。

夜袭,怕冰滑,后来还添了个怕中伏。

总结起来就是怕林陌。

纵然联军自己依靠泼水结冰原地铸成坚城、不至于被蒙古军击其惰归,但本该势如破竹现在却只能两军对垒……先觉耻辱,后感受挫,人之常情。

虽然蒙古军物资守恒根本耐不了十天半月,但联军哪经得起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何况,奇袭也不是联军的专属;气候反复,也得防止冰城自破……所以林阡在第二日就对陈旭交了个底:无论如何,正月初十必须结束宣化之战。

为了规避蒙谍,林阡没对众将明说,众将当然心有疑惑。

还是那个老问题:明明可以武力碾压,为何还要精打细算?主公是想降低伤亡?可联军有勇士都写血书请战说愿意牺牲了,牺牲稍许换取大家的利益,为什么就不行?

宋恒琢磨良久,听到“若像林陌一样早熟悉沙漠,早就判断阵地在西北了”“之所以硬上,是因为我们低估了他”诸如此类对林陌的赞誉流传,灵光一现,一拍大腿——主公是想试炼咱们啊!

精打细算怎么就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了?联军这里,数不清的军师,不计其数的勇谋兼备,凭何输给林陌区区一人?

以己之短?不承认短!

除了陈军师统筹全局之外,纥石烈桓端的表现亦可圈可点,就因他献计就地泼水,盟军都不必退避扎营,可其他人呢?表现怎样?宋恒自然而然把自己划分在了勇谋兼备里。

越想越觉正确,宋恒可以肯定:主公这是借宣化之战在对我们出考题!毕竟这只是蒙古军的偏师而已——联军不该像主公本人一样,因为武功高而在脑力方面瘸腿;强悍不是回避谋略的借口!

事实上,想攻一座类似宣化府的城池,对于身经百战的宋恒来说,本来不难。

难在最能釜底抽薪的破城攻具用不了——

追本溯源这得怪天灾、让林陌和木华黎先到两日坚壁清野,蒙古军早已驱赶着周边居民一起搬走了他们能发现的每块石头,这导致材料紧缺,联军手上有再好的投射机都成摆设。

那些石料大部分被蒙古军用于自固,而海上升明月在战前的调查不如战时轻易,有关石料的余量和位置,因是林陌亲自贮存,故而连莫非也难以窥探。

那就退而求其次?蒙古军从城头抛下来的那些石?实验证明,也很难二次利用。所以宋恒直呼:没石头,再好的投射机也没辙!毫无办法,还非得收着打,主公出的考题也太难了!

鲲鹏却和宋恒有着不同见解,他觉得,师父之所以收着打,是为了蒙古军别再像上次那样狗急跳墙把宣化府也一把火烧了:“联军若从谋从武都能游刃有余地碾压,就能回避你死我活,免得宣化像西宁那样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嗯,主公想得,一定比我们多。”宋恒点头,“或许我们猜得都片面,他还有更高更远的谋算吧。无论如何,都得帮他排忧解难,我们先解决了眼前投射机缺石的问题再说。”

“说的是,堡主,我随你一起。”鲲鹏和宋恒结伴寻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