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捉妖 > 第113章 横渠四句(加更)

捉妖 第113章 横渠四句(加更)

簡繁轉換
作者:巫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8 09:34: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站在御书房外,颇感心神不宁的昌平远,看到御书房的门打开了。

冯玉脸上挂着笑容,说道:“昌大人,陛下召您进来。”

“是。”

很快,昌平远便匆匆进入屋内,跪倒在地:“臣参见陛下。”

御书房中,萧宇政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之上,过了片刻,才说:“起身吧。”

“是,多谢陛下。

“冯玉,你先出去。”萧宇政平静说道。

“是,奴才就在外面候着。”冯玉脸上笑容不减,恭恭敬敬的退出了御书房。

屋中只剩下萧宇政后,萧宇政这才开口:“听冯玉说,你手中有五千两白银?”

昌平远深吸了一口气,跪地磕头,身为朝廷大臣,他当然知道萧宇政的脾气。

他不敢有丝毫隐瞒,恭敬说道:“陛下,臣有罪,这五千两白银,是有人试图向微臣行贿,想要经户部,批一笔丝绸给他们售卖。”

“臣动了贪念,万死不辞,特来向陛下请罪辞官。”

“臣的全部身家,也都愿捐出,纳入户部。”

说完,昌平远磕头在地,恭恭敬敬。

萧宇政起身,拿起旁边的笔架,狠狠的砸在地上,大声怒骂:“昌平远你好大的狗胆,朕提拔你为户部侍郎,是让你贪墨这一点银子的?”

“臣罪该万死!”昌平远不断磕头,心中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他了解陛下的秉性,萧宇政破口大骂反而是好事。

“狗东西,朕不管你贪墨了多少银子,明日一早,全部送到宫中,送到内帑。”

“是!”昌平远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下来。

说到这,萧宇政这才仿佛消气,他沉声问道:“你这次得罪了冯玉,难道就没有什么想法?”

昌平远闻言,恭敬说道:“陛下,冯公公是您身边的人,臣不敢有想法。

萧宇政沉声说道:“现任户部的何尚书,年事已高,户部尚书一职,你和曹侍郎都挺合适。”

昌平远急忙说道:“陛下,臣犯下如此大错,尚书之职,自然是由曹侍郎担任。”

“滚回去吧。”萧宇政怒目瞪了他一眼:“若是再敢贪墨一两银子,朕剥了你的皮。”

“是,多谢陛下隆恩。”

昌平远恭恭敬敬的退出御书房,看到屋外等候的冯玉,他也客气的作揖行礼,这才离去。

冯玉回到御书房,弯腰捡起地上散落的笔架,脸上依旧是带着笑容,说道:“陛下,您勿要生气,这昌大人毕竟也是能吏,虽贪墨了一点银子,但忠心可嘉......”

跟随萧宇政身边多年,冯玉的嘴可是能说会道。

萧宇政若是真的生气,将昌平远革职查办,冯玉自然又会是另外一番说辞。

如今萧宇政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说明不想严办此人,冯玉自然不能再说昌平远的坏话。

“明年户部尚书一职,就由昌平远担任。”

听到萧宇政的话,冯玉心中微微一惊,但面容却是不改,恭敬说道:“陛下圣明......”

冯玉心里也有些猜不透萧宇政的想法。

陛下的确是痛恨贪腐之人,可昌平远贪了五千两银子,革职查办都算不错,竟还给他升职了?

随后,冯玉仿佛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变了一下,自己以后得少和这些朝中大臣走动了......

接下来的五日,东镇抚司倒是没有什么任务,姜云给韦怀安打了声招呼,便安静的在客栈中静心修炼。

红莲教那边,自从把白砂糖送过去后,也就再没有联系过自己。

不过也好,对于姜云而言,无事一身轻。

姜云本就已经达到了道门七品辟谷境的巅峰,这五日修炼,虽然没有五行法阵的加持。

这日清晨,姜云体内的法力,缓缓从筋脉中流淌而出,反而全部朝腹部汇聚而去。

渐渐形成一颗不大的法丹。

这便是道门六品内丹境。

各大体系,每个境界的划分,都是有其明显特点的。

譬如道门七品辟谷境后,按道家描述,可以不服杂食五谷,亦能精力充沛。

当然,这是吹牛的,真纯粹不吃东西,体内没有任何能力来源,时间长了,该饿死还是得饿死。

但三到四天吃上一顿饭,也不会感到饥饿。

形成内丹后,姜云便疯狂吸食周围的天地灵气,纳入内丹之中。

等他睁开眼时,已经是午时,房间中,许小刚不知何时,已经来到房间内。

许小刚坐在椅子上,眨了眨眼睛,看着姜云身上的气质变化:“姐夫,你该不会告诉我,你已经到了道门的六品内丹境了吧?”

见姜云点头,许小刚瞬间一脸幽怨的盯着姜云,这家伙绝对是个怪胎。

明明自己姐弟二人,刚到南州府时,他体内的法力才只有一丁点。

可现在,竟已经跨入道门六品内丹境。

困扰其他人的瓶颈啊,什么的,在姜云身上从来就没有见到过。

仿佛只要慢慢修炼,体内法力达到后,就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样的修炼速度,恐怕已经比得上儒,佛两门内,最顶尖的天才了。

姜云起身,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

“你这几日不是在国公府休息吗?怎么也出来了?”姜云好奇的问道。

许小刚耸了耸肩,说道:“今日咱们有任务。”

“今天是尘明诗会的日子。”

“韦总旗接的差事,咱们三十多人,得去尘明诗会巡逻。”

“韦总旗让我来通知你一声呢。”

尘明诗会?

他忽然想起,前几日冯贝儿好像也来邀请过自己。

这尘明诗会在周朝,有两百年的历史了。

据说两百年前,仁义学宫中,有一位名叫赵尘明的大儒,此人儒法大成,突破到儒家两品正气境,念诗便成刀剑,成汪洋,成高山,儒法浩瀚。

年关将至,恰逢当时的陛下寿辰,赵尘明只身前往大周王朝的东边,跨过大河,来到东方妖国,斩杀三只大妖的头颅回京。

当做寿礼,赠予当时的皇帝。

皇帝大喜,便令众人以诗赞颂,久而久之,这习俗便流传至今。

京中在年关前,便会举行这尘明诗会。

虽说是仁义学宫举行,但京中五大学宫的弟子,各大喜爱诗词之道的大臣,都会前往。

算是京城内的一桩盛事。

姜云明白了,就是说大型聚众的活动,让咱们锦衣卫去当安保呗。

“尘明诗会可热闹了,晚点我姐也会带姜丫头去逛逛。

钱不愁并未住在客栈内,他这段时间,大多数时间都住在北城兵马司。

过年了,各个部门都很忙。

到了夜里,韦怀安所率领的三十余个锦衣卫,都换上了便装,来到尘明诗会。

尘明诗会举行的地点,是在内城的主干道上,宽有百尺。

整条街,灯火通明,两侧点满灯笼,照得如同白昼,天色刚暗,内城之中,便有烟花响起。

烟花响起之际,亦是尘明诗会正式开始之时。

宽百尺的大街上,人头涌动,两侧更有不少商贩借此机会,贩卖糖葫芦,小糖人等吃食。

更有许多读书人,在街道中,随便寻了一处地方,面前摆放着自己所著的诗词文集,供前来的读书人欣赏交流。

当然整个尘明诗会最大的重头戏,还是仁义学宫所举办的诗会。

在中央大街十字交叉的路口,已经搭上高台,再晚些时候,便会正式举行。

姜云和许小刚二人并肩在街道上闲逛。

许小刚背着手,显然对尘明诗会很是熟悉,笑着给姜云介绍:“你看这街上,多少富贵小姐,也都出来了。”

“尘明诗会,可经常会有富家小姐和学宫学子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故事发生。

学宫学子,在整个京城,也算得上是炙手可热的人才。

朝堂中的大臣,多是由这五大学宫出来。

若是在学宫中,表现优异,入朝为官,便天然会有学宫长辈照拂。

更何况,学宫学子,大多数都样貌不错,彬彬有礼,在许多富贵小姐眼中,比权贵子弟,成天只知道瞎折腾强多了。

姜云倒是新奇,逛着街,时不时也会翻看一下路边书生所作的诗词。

当然,水平都是泛泛之辈。

“姜公子。’

突然间,一个声音从后面响起,姜云回头一看,冯贝儿正带着两个丫鬟,站在身后。

冯贝儿的双眼,带着一丝惊喜之色:“我就知道姜公子拥有如此才气之人,肯定会来此地。”

她身后的两个丫鬟,手中还抱着许多诗词文集。

冯贝儿心善,知道许多摆摊售卖自己诗词的书生,或许囊中羞涩,便买上不少。

姜云作揖笑道:“冯姑娘,我是有公务在身,前来……………维持秩序的。”

冯贝儿双眼一亮,突然想到什么,说道:“姜公子,待会仁义学宫的诗会就会正式开始了。”

“有学宫大儒亲自前来。”

“你要不要参加?”

姜云眉毛微微一皱,问道:“冯姑娘......”

“若是作出令大儒满意的诗词,学宫的诗词彩头,可是不菲。”

“据说一首诗,令大儒满意点一下头,可得二百两银子。’

“让大儒点头两下,便是三百两。”

“点三下,恐有五百两白银。”

听到这,姜云瞬间来了兴趣,他忍不住瞪了旁边的许小刚一眼:“你这家伙,怎么不早点说,诗词大会还有这样的好事?”

许小刚看冯贝儿出现,已经拿捏起了气质,背着手,脸四十五度角看着天上:“姜云,我对钱财,不感兴趣。”

“我说了多少次,咱们来参加诗会,是为了欣赏诗词......”

“哎,别走啊姜云,我话都还未说完,你上哪去啊。”

“让大儒当啄木鸟去。”

此时,整个尘明诗会最热闹的地方,便是仁义学宫搭建的高台。

这里人挤人,密不透风,绝大多数,都是身穿白衣的学子。

而此刻台上,正坐着一位七十余岁,身穿儒袍的老者。

老者虽然年迈,可面色红润,精神头很足。

此人名叫方亭治,乃是正经三品大儒。

就算是仁义学宫内部的学子,这等大儒,也不是时常能够见到的。

此刻,众多学子,即便是为了一睹大儒真容,也奋力往前挤去,颇为疯狂。

亥时一到,一位身穿儒袍,四十多岁的儒师走上台:“诸位学子好,今日,还是按照往年的规矩,心中富有诗词的学子,可以上台,与方大儒交流诗词。”

“若是所作的诗词,得到方大儒的首肯,咱们仁义学宫有彩头赠予。”

儒师面带笑容提醒:“能和大儒交流诗词心得的机会,可是不多,大家得抓紧机会。”

“彩头有限,赠完即止。”

很快,便有学子跃跃欲试,这可是亲自到大儒面前念诵自己的得意之作啊。

就算没能得到大儒首肯,回去以后,也能吹上几年。

人们热情很足。

当姜云,许小刚,冯贝儿赶到时,此地已经排起长龙。

姜云也只能老老实实排队。

轮番学子上前,在这位方大儒面前,先是自报家门,出自什么学宫,恩师是谁。

然后再念诵诗词。

方亭治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可却没有说话,也没点头,更没摇头。

见方亭治毫无反应,念诵完的学子只能羞愧难当,作揖下台。

接连二十几人,都没有任何反响。

排队的姜云皱眉起来,该不会是电信诈骗吧,说有什么彩头,但是却想一毛不拔。

很快,有一位白衣翩翩的少年,走上前去,来到方亭治的面前,恭敬作揖:“学生见过恩师。”

看到这个学子,方亭治的脸上,这才露出笑容。

姜云皱眉起来,小声问道:“这谁啊?方大儒好像认识他?”

冯贝儿轻声说道:“这是石少杰,据说加入学宫七年时间,被方大儒收为亲传弟子。”

“二十四岁,已是儒家五品立命境。”

姜云皱眉起来,关系户?

“弟子写了一首诗,名为《颂恩师》”

石少杰恭敬行礼后,这才念道:

“育李培桃处,黉门岁月长。”

“倾怀传儒义,执卷启灵光。

“粉笔书青史,清风拂讲堂。”

“恩深如浩海,永志不相忘。

听着这首诗,方亭治脸上露出满意之色,点了两下头,说道:“不错。”

“下去吧。”

“是。”石少杰脸色一喜,这尘明诗会,对于读书人而言,是扬名的好机会。

今日自己得到大儒点头首肯,明日必定会传到其他人耳中。

后续佳作不多,总算轮到姜云了。

姜云看只有石少杰一人领走三百两银子,心里也不禁犯嘀咕。

该不会全是暗箱操作吧。

来到台上,和方亭治四目相对的瞬间,姜云便赶忙说道:“在下读书人姜云。”

方亭治微微点头,淡淡问道:“你所要念诵的诗词,叫什么名字?”

姜云恭敬说道:“名为横渠四句。”

方亭治微微皱眉,横渠四句?好古怪的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