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志怪书 > 第192章 神仙点世人

志怪书 第192章 神仙点世人

簡繁轉換
作者:金色茉莉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1:2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石窟庙宇中的长明灯尚未熄灭,借着这一盏灯,小师妹总算看到了师兄额头上那道细细的血痕,心疼又愧疚,当即削下身上一条长布,走上前去,给他细细包扎。

林觉倒是没有拒绝,只是笑着说道:“师妹,你可得包得快些。”

“会的!”

“不然就恢复了。”

“!”

“不过师妹好剑术啊。”林觉见她不说话,便笑一笑,说道,“以师妹的本事,独自一人除妖想来都够了。”

“师兄才厉害!”

小师妹一边在他头上裹圈一边回道。

其实只是很细一道血痕,实在没有什么包扎的必要,她也两三下就包好了,细细看了几眼,这才回到墙边,靠墙坐下。

不知此时什么时候,但想来夜已经很深了。

林觉从包裹里拿出了自己的守夜灯,以点灯术将之点燃,放在神台上,与那盏长明灯一起,照亮着这间石窟。

狐狸也在他脚边趴下。

一人一狐已经数日没见了。

林觉不由伸手摸着它的脑袋,随口问道:“这几天你都在哪玩啊?”

“在守着!”

狐狸也认真答道。

“只是守着?”林觉说道,“没有挖洞吗?”

“洞里守着!”

“你啊……”

“我啊~”

一人一狐小声言语,没有一会儿,等到林觉转头看去时,小师妹已经在他旁边靠墙睡着了,呼吸均匀。

原来你也是会累的啊?

林觉笑了笑,便没再出声了。

身边昏黄灯光,亮度刚刚好,属于既看得见又不晃眼的范畴,确实适合入眠。而此时青苗神已死,守夜灯也点上了,还有自家狐狸趴在旁边,林觉的心也难得的放松了下来。

只是他也没睡,而是将手伸进怀里,取出古书,借着昏黄灯光翻开。

“哗……”

古书上果然多了新的一页——

狐狸幻戏,又名狐精幻戏、狐仙幻戏,幻术也。

幻术体系庞杂,种类繁多,幻听幻视,遮眼入心,造景迷人,多不胜数。大多修习复杂,唯有狐狸将之用得出神入化,又酷爱以幻术戏弄人,因而人们常将这类以幻术戏人的法术称为狐狸幻戏。

修习这类法术,需得通晓人心,或以香火之道从人们祈祷之中收集“幻气”,若是施术于人,也得用心寻找破绽。

造诣越深,幻术越真,施术越广:初学者可令一人幻视幻听,高深者可令数人幻视幻听,难分真假,大能者可使百人千人自相嬉戏残杀,甚至究其一生也难以分辨是真是幻。

“原来是这样。”

林觉捧着古书思索。

应是自己和师妹在这间庙里守了太久,吃不好睡不好,身心疲惫,以至于有了空子,给了这青苗神可趁之机。

这等法术也和翠微城中翠微城隍的神通不一样:当日翠微城隍用的是神道神通,是香火体系和百姓愿力赋予他的本领,主要用来铲奸除恶,小师妹自然能凭着一颗通明的心无惧于它。而这却是正儿八经的法术,并不因你内心纯善就对你网开一面。

这青苗神真当狡猾,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它还是观察了大半夜,又弄出了一些动静。

两人来此的目的本就不简单,听见动静,难免在睡梦之中忧心妖怪夜袭,有了这份忧心,便又给了它一个可趁之机,而且刚好吻合它的幻术。

“这天下间的妖怪啊……”

林觉不禁感叹一句,收起古书。

随即也靠墙闭上了眼。

这时心中几乎完全放松了。

这份放松实在难得,便越发衬托得这盏守夜灯合乎心意、显得自己选得好了。

后半夜无事发生,风都停了。

一觉睡至次日清早。

狐狸一大早就去叫二师兄和三师兄了,大概上午才到。

林觉怕他们过于担忧,便将头上裹的布取了下来,这时真如他所说,血痕已经快好了。

“师弟师妹好本事!师叔都没除掉的青苗神竟真被你们给除了!”三师兄牵着马走到庙宇前,看着地上一团臭皮囊,“就这个东西?”

“都是师兄的本领!”师妹说道。

“这皮囊很结实,我们的灵火烧不烂,只是闻着有些臭,它活着的时候剑斩上去也没用,能把这皮斩破,但马上就会复原。”林觉说道,“不知有没有别的用处,没有就请二师兄将它烧掉吧。”

“谁要这恶心东西?”

二师兄还没说话,三师兄便已露出了嫌弃表情。

二师兄也只是沉默的放火——

伸手一指,一道细细火线射出,持续不断,花了好一会儿,才将这团破皮囊烧个干净。

此时庙宇中全是臭味。

“好臭!”

几人连连挥袖,呼来清风除臭。

待得庙里清明了些,三师兄又捡了一根枯枝,想了想在壁上题写:“邪神已除,除妖者,黟山道人是也!”

字迹一般,却也有几分潇洒不羁。

小师妹则趁此时候,跳上神台,一掌拍下去,将剩下半个神像也拍成了齑粉。

林觉看着墙上的字,倒是眼中闪过思索之色,随后说道:

“三师兄……”

“怎么?”

“不妨改改?”

“改什么?”

“改个名字。”

“怎么?”三师兄笑了,“你除了妖,还不愿留名?”

“不是不愿留名,而是此时若将墙上的字换成某位神仙,或许对此地灾民更好一些。”

“什么意思?”

三师兄疑惑不解。

二师兄倒是有些意外,朝他看来,也想了想,这才说道:“师弟是想借神灵除邪神之名,警戒此地县官,使他们花费更多力气救灾吧?”

“正是。”

“咦?”三师兄也想了想,觉得有道理,“那你说,改成谁?天翁可不行!”

“青帝如何?”林觉征询道,“这青苗神颇为赖皮,火烧不死它,剑砍不死它,多亏我用开花之术,才将它生机抽尽。而这门术法,正是我们下山时青帝赠我一场造化,我才学会的,说是他帮了忙,也不是不可以。”

“青帝……”

三师兄思考着这位帝君。

这是一位帝君,名头十分唬人,却又不是当前争权夺利的几位帝君。

还有比这更适合的了吗?

三师兄眼睛一亮,立马上前。

挥袖擦掉墙上字迹,稍稍一想,重新写道:

“善恶功德,自有定数!邪神作乱,祸害一方!今已除之,警醒后人!行事做人,心中需有杆秤!”

后又写下青帝二字。

收起树枝,又回头看向师妹。

师妹神情严肃,看似呆板,却是立刻会意,走上前去。

只伸出一根纤白手指,在石壁上一戳,就是一个洞,随即沿着三师兄的字迹随手滑动,墙粉倏倏之下,便在墙上刻下字来。

入壁又何止三分啊!

“行了!走吧!”

三师兄当先走出庙宇:“这几天我和老二找到了他那间道观,不过还没打理,尽炼救荒丹了。”

林觉便也跟着走出庙宇。

一边走一边回头看。

其实抛开别的不谈,这间石窟庙宇倒确实修得好,雕梁画栋,壁龛佛像,看着很漂亮。

林觉记忆中也有这类石窟,只是在他的记忆里,这类石窟都没有门窗,也没有瓦檐与梁柱,只有墙上一些不知道干什么的洞。现在想来,这些洞应该便是原先支撑房檐门窗的梁柱所在的位置,后来时间一长,这些木瓦便都消失了,只剩下石窟。

而并非原先没有。

这种庙用来装邪神,倒是可惜了。

二人跟随两位师兄往前,逐渐偏离官道。

一路穿过几个村落,路旁不少大树都没了树皮,在等待枯死。

村落中偶有人看见三师兄和二师兄,哪怕身体再虚弱,也立马驻足站定,纷纷行礼,称呼神仙。

不知林觉和小师妹在庙里蹲守青苗神的这几天中,二师兄和三师兄练了多少救荒丹,赠了多少百姓。

不过很快就知晓了——

“这几天可把道爷我累坏了,你们二师兄彻夜不休就算了,连带着我也不能休息。丹方中除了那一点灵韵他自己采集,别的都要我去给他找。

“好不容易有点空闲,还要去给他看火。

“看完火又要出去分丹!

“我还说去那间庙子旁边挖个地洞,躲起来守着,等你们蹲到那东西,好出来帮你们呢。”

三师兄开始给他们叙说。

狐狸听见挖洞,抬头看他一眼。

“师兄还好没去那青苗神警惕得很,我估计在它对我们下手之前,已经将四周都找了一遍。”林觉说着一顿,又和师妹对视一眼,“何况那青苗神的本领也很阴险诡异,师兄若是在,又被它发现了,不见得是好事。”

“这不是没去成嘛!

“尽受累了!

“按我说这都是笨方法,只有老二这种傻道士才会做,要换了老七,肯定想办法去城里大户人家或者官仓里偷银盗粮!

“或者干脆就按我说的,去城里将那些狗大户劫了算了!道爷来背这个因果!

“不过还是师弟聪明!”

二人一边走着,一边听着,同时也与他们讲述那青苗神的手段和昨夜的惊险。

反正赶路也是无聊。

慢慢越走越偏,见不到人烟了,再走一段,前方出现一片大山。

终于见到了有树皮的树。

山下有间古老而破旧的道观。

“就这了。”

三师兄牵马停在这里。

林觉和小师妹也停下来,四下打量。

道观杂乱,院中一棵枯树,不知枯死多久,里面什么枯枝烂叶都没有清扫。

而这里与官道的距离果然堪比四师兄的石门山,不过与四师兄的石门山不同的是,石门山下好歹有几个村落,可这座道观却是背靠深山,山下起码几十里路都见不到人家。倒有些像是丹鼎派避世炼丹的住所了。

林觉光是看着这间道观,心中便闪过一个想法——

别的道观往往是有什么原因,要么是哪位师叔或者师父曾在此除妖,当地百姓心中感激,因此替他修建道观,或是除了妖道妖怪,留下道观,而眼下这间道观怕是离人间太远,原先的道士都跑掉了。

不过他也不为二师兄担忧。

二师兄本就喜静,喜欢炼丹、钻研丹道,哪怕真的与世隔绝,他也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且自得其乐。

相比起其他几位师兄,他们帮山下百姓除妖也好,展示神通法术也罢,都能让自己今后过得轻松些,唯独二师兄不需要。

此次他之所以赶着炼制并分发救荒丹,完全是有颗善心,抱着能救一人救一人的心态。

哪怕他不这么做,也不影响他此后在此生活。甚至这么做了,名气传播出去,今后若有人走几十里路也愿来上香,反倒会打扰到他炼丹。

林觉没说什么,放下行囊。

小师妹比他动作快很多,已经手脚麻利的开始收拾起道观来了。

林觉并不和她抢,而是走到前方,仰头面朝院中枯树,深吸一大口气,运转法术,换着方向缓缓吐出。

院中枯枝顿时开出半树梨花。

“嘶……”

又是一大口气,忽如一夜春风来。

这棵枯树便也似逢了春。

院中哪怕杂乱,也顿时多了不少生气。

清扫这间道观,从此开始。

……

这几日里,山下百姓隐有传闻,说最近附近来了几位神仙高人。

几位高人四处行走,若遇饥荒人家,实在吃不起饭的,便赠一些仙丹,吃下一粒,竟能保人一日也不饿,而且还有力气。

据说神仙是从黟山来。

又有百姓说,神仙应是念及此地灾荒,特地从天上下凡来助。

此事甚至传到了县官那里。

大家都对这类神仙事情感兴趣,可若真有神仙,又都不愿自己成为神仙故事中的反面,于是在这几天里,县里官吏施粥放粮都积极了些。

直到这日上午。

城中百姓照常来到青苗神的庙中,推门一看,只见庙中青苗神像之上,竟然长满了各色的鲜花。

有杜鹃花,桃花李花,梨花杏花,还有许多山间常见的野花,从头到尾长了个遍。

城中和另一间庙宇附近的百姓起初不知其意,还以为是青苗神又显灵了,直到有人来到琅山下的石窟,看见那破碎的神像和墙上的字,这才大惊。

大惊之下,又庆幸喜悦。

这几行字再度传到县衙。

见到真有帝君下凡,施法铲除邪神,又留下这么一行字,县衙官吏细细品味,全都一激灵。

这几行字虽未点名指姓可每个人都觉得是在提醒自己。

……

请假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