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志怪书 > 第182章 你们认识那几位神仙高人吗?

志怪书 第182章 你们认识那几位神仙高人吗?

簡繁轉換
作者:金色茉莉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1:2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山上生活真是短暂,人生也才百年,不能成真得道的话,就算我们修阴阳灵法,大概也就活个一百多岁吧?

“百年之间,不知还能再见几次?

“别的话并不多说,数年相处已说尽了,只先谢过师兄的教诲照顾。

“知晓师兄没有争斗之心,也无伤人之意,只是师兄虽主修医术,有济世救民之心,然而天下百姓多有愚钝之人,不都能认得师兄本领。师弟正好得了一门有趣的法术,并不伤人,和呼风一样,抬手投足之间便可显示道行,使人知晓,师兄乃是真道,而非江湖术士。

“名曰劝君皱眉。

“又有一门传音术,师兄修习过后,若要避着谁询问与告知病情,便方便了许多。

“还有一门化石法,若遇危急,也可保命。

“都附在下面了。

“多多保重。”

城外一棵树下,道人挎着医箱,身旁倚着一根木杖,认真读信。

下面三本书册,字迹密集。

“唉……”

五师兄将之放入医箱底部。

随即杵着木杖站起,举目一看,四方皆是大路小路,这天下之广,民生之艰,便用这双脚去度量了。

……

驴马铃铛响个不停。

小师妹将原先自己买的铃铛挂在了三师兄那匹马儿脖子上,**铃铛则挂在了纸驴脖子上,这个黄铜铃铛虽然看着古老,可摇晃起来声音还要比原先那个更轻灵悦耳一些。

此时她又捡了一根分叉的树枝,将一头杵在地上,当车推着走。

林觉走在她的旁边。

旁边马儿拉着板车,上面除了几人的行李,还装了不少咸肉腌鱼、鸡蛋鸭蛋、鸡鸭和水果,都是出城时翠微百姓赠的,当时场景,当真热闹,怕是这辈子也很难忘得了了。

靠着这些,这几日路上也不必买饭了。

不光不必买饭,甚至不敢买饭,皆因须得快速将这些东西解决掉,否则这天气放不久。

这天气倒也有好处。

便是晚上不冷。

只要不遇到下雨,根本无需找地方借宿,随便哪里躺着就能睡。

因而几人若是恰好遇到村店客栈,便去花钱睡床,若是遇不到,便露宿路旁荒野,只消找个稍高的地方点燃灯盏,连守夜都不用了。

这灯盏还真好用。

只要点燃之时在灯光映照范围,它便仿佛能记住你,灯光映照范围之内,视地形与天气而定,大概几丈到十来丈的距离,但凡有陌生人进入,它便都会爆燃以作提醒。

妖鬼也是一样。

虽说在翠微待了几个月,但收获也是极大的。

这个灯盏只是意外之喜,除它以外,翠微城中富人也患有瘟疫,被治好后,诚心赠银不在少数,食银鬼完全没有挨过饿。

灵元丹得了十来枚,道人的功德也攒了几两。

古书上还多了一页定身术。

可以说收获丰盛了。

一路前行。

见到河池就去洗漱,困意来了就寻树荫歇息。风景好时赏风景,风雨来时避风雨。犯起懒了贪睡半日,心情舒畅多行二十里,星夜亦可赶路。

走走停停闲聊谈笑,长路也短。

“今年是哪一年了?”

“庆瑞三年。”

“说这天下还有十几年……”

“管它的呢,换了新朝不见得比此时更差,也不见得比此时更好,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

三师兄一边走一边说:“道爷只管饮酒快意江湖,好好过这一百多年。”

“若我们师兄弟几个都能成真得道,不是更好些吗?”

“得道成仙谁不想?可哪有那么容易?得不了还不如快些认清的好。”三师兄如是说道,“更何况成真得道之后,虽说寿元漫长,可却有劫,事实上也不见得能撑几劫,又还得为了渡劫苦恼,烦,烦烦烦……”

“有理。”

“前方有个茶摊,看着挺大,你说有没有酒卖?”

“有卖酒会挂酒招的,不过也该过去问问路,买些茶水了。”

林觉当先往那方走去。

这个茶摊果然不小,设了十几张桌椅。因为位置好像在通往三县的官道三岔路口,距离也刚好是中间点,许多人都选择在这里停留歇息。

既有商旅行人,也有官差侠客。

看见五个道人走来,还带了一只狐狸一只猫,几只鸡鸭,都不由看他们几眼。

“店家,有酒卖吗?”

“小店卖茶不卖酒倒也卖些吃食。”

“那就来六碗茶再买十斤草料,要加了豆子的好料。”

林觉抬头看了一眼,只见黄沙古路,太阳炽热,路边设有茶棚,可以遮阳,果真是个停下来休息的好地方,便做了决定,顺便问道:

“去明霞县是走哪条路?”

“出门往左手边走左边这条。”

“多谢。”

五个道人便坐了下来。

狐狸也坐在林觉的脚边。

面前人来人往,四周声音嘈杂,旁边传来煮茶声,风沙一起,吹来的满是江湖气。

林觉看着伙计煮茶。

这年头的茶里面什么都加,梅子橘皮薄荷盐糖这些就算了,有的还会加入葱姜桂皮丁香甚至胡椒,这种路边小店没有那么讲究,不过也放盐,这是来往商旅行人不可或缺的东西,另外就是有什么放什么。

夏天多是凉的,冬天多是热的。

虽然听着不怎么样,然而旅途之间,光是一碗干净的水就已经很难得了。

不是所有人都像江湖人一样,体魄强健,也不是所有人都像道人一样,有道行傍身,山泉还好,河溪里的水容易喝坏肚子。

加上若是冬天,还能坐在炉边烤火,加上一个蒸饼烤饼,配上这么一碗加了葱姜盐的热茶下肚,既能补充体力,也算是旅途中难得的享受了。

没有多久,六碗茶就上来了。

看着茶汤是红的,其实这时候还没有红茶,是里头香料染的色。

林觉自带了一个大碗,将碗放在板凳上,倒了一碗茶进去,给狐狸和彩狸喝,便不管它们了,自顾自饮茶歇息。

旁边不少议论之声,伴着风沙传入耳中。

如今这条路上的大事也就那么几样,身为走在路上的人,最关心的自然是路上的危险。

前方闹的瘟疫便是最可怕的危险。

林觉听见几桌都在谈论翠微与流云县的瘟疫之事,可能是因为离得有些远了,不少人都讲得极为玄乎。

“据说在翠微和流云的瘟疫出现之前,有客商走在路上,遇到一群道人,那群道人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不知从哪里来,一路都在询问人,问人前方的县里有没有瘟疫,可那时候瘟疫还没有开始,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未卜先知的。”

这话传自左边桌上的几个商人。

他们拿着几个肉馅馒头,下着茶,大抵是几个人拼的桌,互相闲谈。

“眼下翠微和流云的瘟疫算是过去了,据说啊,治了瘟疫的正是一群道士,他们都说那是神仙下凡,估计就是那群道人。”

林觉默默剥着鸡蛋。

剥完一颗,先递给扶摇,第二颗才是自己的。

这鸡蛋吃着有些噎人,尤其是蛋黄,没有水吞不下去,不过配上这一碗茶,溶了蛋黄后,居然有种奇妙的味道,还挺顺口。

对面的小师妹和他一样,只是她为彩狸剥。

“要说那翠微和流云之事,在下前些天在路上遇见一群镖师,听那群镖师说,就在三个月前,差不多快到翠微和流云的路上,他们见过有穿着道袍的人影在山顶树梢上行走,就像是飞一样。”

“不止呢!那段时间我就在那边,我还见过一个骑马的道人,那马跑得才快!一步就是几丈远,像是天马一样!也是往翠微流云的方向去!”

“你们说……”

这是右边桌上的几个江湖人。

这些话语,随便写下几段,记入那些志怪书中,怕是也一点不违和。

“唉,天降瘟疫,人管不了,得神仙来管,这世道啊,怕是不长久了。”

“有人说啊,这瘟疫就是上天的预兆……”

“谁说不是呢?就上个月,有人曾在秦州就此事问过瑶华娘娘,瑶华娘娘给出的答复是,‘且看穿衣’,这已经很明显了。”

林觉本来是默默的听,冷不丁听见“瑶华娘娘”四个字,瞬间就转过了头,看向身后一桌。

几乎同时,几个师兄也都转头看去。

唯有彩狸专心啃着蛋黄,狐狸不知什么他们意思,只是见林觉转头,便也跟着转头,一脸疑惑的随着林觉看去。

身后却是一桌文人打扮的人。

“王兄什么意思?”

“姬兄想来是不常解这类神灵预兆,须知啊,如今衣服的形制是上衣长,下衣短,同时遇到寒冷时,上衣穿五六件,而下衣只穿一两件,这正是上面富饶奢侈而下面贫穷拮据,上面财富有余,下面财富不足的征兆啊,你说在这年头,谁能过得好呢?”

“有理有理……”

这些文人真是忧国忧民,竟能将瘟疫之事扯得这么远,又能凭着一身衣裳而判断世道民生。

不过林觉关注点始终在那“瑶华娘娘”四个字上,听他们谈话声音渐止,趁他们唉声叹气之时,忍不住出声问道:

“这位善信,在下黟山道人,不知方才善信说的‘瑶华娘娘’是怎么回事?”

那名文人听见他的问话,见是一位道长,刚才正谈论过在翠微流云除疫的道长,心中自然对道人很有好感,第一时间便站起来行礼。

林觉也连忙回礼。

文人这才说道:

“道长有所不知,在秦州青岩县,有个山洞,据说是曾经瑶华娘娘修行的洞府,如今她老人家也住在里面,常有人去参拜,十分灵验。”

“可否细说?”

“也没多少好说的。”那文人对他说道,“若道长也想去见识见识,只去青岩县找就是了,到了洞府面前,诚心点香祭拜,然后取一张纸,写下自己的问题扔进洞中,无论你问什么,片刻之后,瑶华娘娘都会给出解答。灵验就灵验在这里了。”

“……”

林觉皱起眉头,既觉惊讶,又觉疑惑。

瑶华娘娘定然还活着。

瑶华娘娘虽然道场在徽州及其周边,不过她老人家这么高的道行,那么长的寿命,就是说她在西域在天边修行过都不奇怪。

可是此时的瑶华娘娘哪怕不在自己原先的道场内,在别处清修,也不会随便给世人算命答疑吧?

难道她就这么无聊?

林觉稍作思索,问了一句:“可有人见过那瑶华娘娘?”

“问仙不可入洞,自然没人见过。”

“那斗胆问一句,善信可知瑶华娘娘是谁?”

“古时候的一位神仙呗!都是古时候的事了,谁还知道她的来历不成?反正那洞前就有石碑,写着瑶华二字。”

“原来如此。”

林觉思索了下,连忙道谢:“多谢解答。”

“萍水相逢,凭着缘分闲聊几句,消解旅途愁闷罢了,何必道谢。”文人说着一顿,“在下还想问问几位道长,可知众人口中那几位在翠微、流云县解了瘟疫的神仙高人呢!”

“……”

林觉陷入思索。

不知这文人口中秦州青岩县的瑶华娘娘是真是假,不过他也记住了,好歹是个能替人答疑解惑的,哪怕是假的,也可去问问,见识一下。

至于这文人后半句话,倒使他犯起了难。

林觉修道之人,自然不想说谎,也不愿在此地承认,惹来一番解释。

思虑片刻,他看向身旁:“小师妹,三师兄,你们知晓那几位神仙高人吗?”

“?”

“?”

三师兄与小师妹皆愕然的看向他。

……

求临期双倍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