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志怪书 > 第183章 清逸观

志怪书 第183章 清逸观

簡繁轉換
作者:金色茉莉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1:2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山间路旁,竹荫遮了天光。

二师兄和三师兄一人拿着三封文书查看,一人用棍子在地上画着纯由路上商旅行人描述和想象构建出来的路线图,林觉盘坐在旁边看着。

小师妹离得远些,生了堆火,正烤着她和彩狸扶摇从竹林中捉来的竹虫。

大热天生火,热得直冒汗,一边烤一边抬手擦汗。

不见狐狸踪影,只见地上一个洞。

洞里不断往外冒着土。

“秦州就是京城所在的地方,师父留下的几间道观庙宇中,最远的一间道观就在京城之外百里。”三师兄指着地上最上方的一个小点,“这间道观肯定是放在最后才去了,去它之前,进了秦州,倒是可以去那青岩县走一趟,师弟肯定想去那里,见识一下那‘瑶华娘娘’。”

“没错。”

林觉在旁边点头。

“到时候再看吧,我也可以陪着你去。”三师兄说道,“然后咱俩再陪着最后一个师兄弟,一路绕到京城去,正好见识一番京城繁华。”

“同意。”

“现在离得最近的就是明霞县了,估摸着我们今晚就走得到,说那明霞县也很繁华。”三师兄看向旁边,“这道观在明霞县哪里来着?”

“城南二里。”二师兄答道。

“那你们三个看看谁留下。”三师兄说完,指着地上最后一个点,大概在中间些的位置“之后我们再问问路,往这间琅峰县的道观走,走得快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在京城过年。”

二师兄便与七师兄互相对视。

剩下一个人专心烤着竹虫。

这年头只要山间长了竹子,是一点不缺竹虫的。这种东西用火一烤,吃着很香,在这年头除了少数王公贵族,估计没有人没有吃过。

师妹很快递了几串过来。

彩狸翘着尾巴,从竹林中走出,嘴上又衔着两只竹虫。

本是走向小师妹的,奈何从那洞前经过,洞里不断飞出土来,在它身上打了一捧又一捧,它本能的一抖又一抖,又忍不住探头看去。

里头是一只疯狂刨洞的狐狸。

“趁着今天天色还早,再坐会儿,咱们就一鼓作气走到明霞去吧。”林觉说道,“若能直接找到那间道观,自然最好,若是找不到,咱们正好也在明霞城里住一晚,看看这座城如何,两位师兄心中也好有决定,看谁想留下来。”

“有理。”

“听说前面有地在闹饥荒,咱们带的米面吃得差不多了,也好在明霞城里再买一些。”

众人吃着竹虫,商量着道。

林觉将狐狸也叫了出来看着它满手的泥,无奈摇头。又把竹虫递给它吃,毕竟它也辛苦抓了一通。

没有多久,继续启程。

夏末秋初时候,天气仍然燥热,不过走在山中也还凉快,实在闷热时,也可请些清风来助。

加上少了三位师兄,少了三位师兄的行囊,虽说带了最多行囊的二师兄和七师兄仍然在队伍中,却也空出了不少位置,至少林觉已经把自己的书笈放在了马儿拉的板车上,走起来轻快多了。

因为是座不小的城,找起来自然比那石门山容易得多,也都是大路,一路问两句,黄昏时候便接近了明霞县城。

不过那道观也得问问路。

众人正从南方来,四下环顾,并未见到什么道观,恰巧路边有行人。

是一位面容沧桑的中年人,拄着一根竹子当做拐棍,衣服很旧,鞋子也略微有些破了,身上没有看见行囊,像是个本地人。

“这位善信,可否问个路呢?”

“嗯?哦?几位道长?”中年人有些恍惚,反应好几下,随即才说,“道长要问什么路?”

“善信可知这明霞城外有间道观,叫清逸观?”

“道长们要去清逸观?”

“正是。”

林觉几人都看向他,听这口气,他是知道这间道观的。

“清逸观就在前方不远,只是须得走一里的小路,爬几步坡。”中年人说道,“想来几位道长也是听人说了去那里借宿的,正好小人也是,几位道长便跟着小人一起走吧。”

“那便再好不过了。”

几人又对视一眼,跟随着他往前。

中年人走得不快,连带着道人们也要走得慢些,只是听说就在前方不远,他们便也没有催促或是让他指明方向自己前去。

“那清逸观经常有人去借宿吗?”七师兄问了句。

“这自然了,不要钱嘛,不过也是胆大的才敢去借宿。”

中年人边走边说,同时叹气:

“以前那间道观的香火也还旺盛,因为明霞本也不是个小城。逢到新春或是庙会都有很多人来,小人年轻些的时候也会去那里上香。只是后来闹了些事情,道观就没人了。现在也只有像小人这样的、要去城里有事情做又实在连茅店鸡毛店的钱都出不起的,才会去那道观里将就一晚,好歹有个遮风避雨之处。”

“原来是这样。”七师兄关切道,“据说那里曾经闹过邪神?”

“道长们也听说过?”

“听说过。”

“便是那青苗神了。”

“青苗神?”

这间道观也是一位师叔帮忙找到的。

这类事也不奇怪。

像是学医术的五师兄这样的,才刚下山,流云县的庙宇还未去住,翠微县就又给他起了一间新道观,一个人哪住得过来?过个几十年,说不定他也会选定一间乃至几间道观,与城中县官约好,又递信回浮丘峰。

等大师兄的徒弟们下山之后,便有了暂且安身之处,也好护佑一方百姓。

只是师叔的书信中只说这间道观闹了邪神,被他驱离,留下道观,却并没有详细讲述,大概也只是个寻常小神。

便听中年人说道:

“就是以前我们这儿自己供奉的一位田神,就管田里的青苗生长,后来因为香火很盛,就把它搬到了道观里,和土地爷爷住在一起。

“然而时间一长,这青苗神便不对了,不仅索要更多的香火祭祀,还让很多人辛辛苦苦种下的青苗长不大就枯了,当时也在这儿闹起了灾荒。

“听说是有个神仙路过,不知把它打跑还是打死了,反正留下这间道观。里头原先的道士也在灾荒中饿死了,没人再敢来这里。就只有一些胆大不怕死的人路过,会去观里住宿。”

说着话时,正巧走到岔路口。

旁边一条小路,没有多长,伸向一座长满竹林与大树的小山,山下隐约可见一间道观。

“几位道长不怕?”

“当然不怕。”

几人将板车停在了这里。

那中年人虽然体弱,却也热心,甚至帮着他们卸了下板车上的东西,又站在旁边等他们,等他们将行囊都扛上,这才带着他们往前方走。

果真是一段小路,又爬几步小坡,离官道和城池有一点距离,但也都不远。等到太阳落山之时,天边满是红霞之际,众人便已上了小坡,带着行囊来到了这间山下道观面前。

中年人气喘吁吁,却又不禁转头,见到几名道人都脸不红气不喘,不禁意外。

又见那只白狐,心里有所猜想。

这群道人怕是有修行的。

不过这与他无关,他只踩着院墙旁边堆出的一堆石头,翻上院墙,回头看向他们:“这道观虽然空了,却锁着门,道长们须得翻墙进入。然而来往的前人进出都已搭出了石堆,也好爬。”

几名道人四下打量。

这间道观稍显老旧,不过从外观看不算破败,身处竹林之中,配上若有若无的泉水潺潺声,也算幽静。

他们本想走正门进去,不过却见门上贴了两张饱经风雨的封条。

封条虽然破旧,却也并未完全损坏,众人对视一眼,觉得最好还是明日再拿着地契文书去城中请官府来揭,正好也报备。

于是几名道人要么背着书笈,要么扛着行囊,还有的拿着木偶、有的抱着沉重的炼丹炉,却都只是在石堆上一踩,便轻松的翻上了院墙。

倒让那中年人看得一愣。

没来得及惊异这群道人,低头一看,见那狐狸更是令他惊奇,竟然踩着墙壁往上行走,仿佛妖怪一般,将他吓了一跳。

连着几声轻响,几人先后落地。

林觉四下打量,细细思索。

毕竟地处城外,这间道观比六师兄那间养心观要稍大些。也是三进式的院落,进门仪门,里头大殿院落,左右是偏殿,后方还有两三间袇房。

客堂也有两三间。

里头有些杂乱,堆满枯枝落叶。

这地方倒是清净,又离市井不远,不过相对于二师兄还是更适合七师兄些。

二师兄喜静,炼丹需要清静,这地方离官道太近,若是开门,会有不少香客与求宿的商旅行人,而他练一炉丹少则数日,多则十天半月,期间虽说不见得要时刻盯着丹炉,却也不会出门。

这地方的清静还不够。

而对于七师兄来说,也没得选了,后方还有两间道观,却都更偏僻清净,更不适合他。

与此同时,他们也已经讨论起来。

“二师兄觉得如何?”

“我无所谓,师弟你问小师妹吧。”

“师妹呢?可要留在这里?”

“我不要!”

“那就只好我留下了,正巧这里离城也就二里,一小会儿的路。”七师兄说道,“进城潇洒也方便,晚上饮酒夜醉,早晨还能走回来睡觉。”

身后的中年人却听得痴傻:

“道长这是……这是……难道道长们是原先这间清逸观的传人?”

“非也非也,我们是黟山浮丘观来的,当年在此驱离邪神的乃是我家师叔,因为这间道观空了,所以让我们来此住修。”

“原来是这样,那小人以后……”中年人悄悄瞄着他,“怕是不便再来这里借宿了。”

“哪里有不便的呢?贫道正喜欢热闹一些啊!”七师兄说道,“今后善信再路过此地,尽管前来借宿,分文不收,若能与贫道谈笑几句,那贫道不仅不收善信银钱,荷包充裕之时,还可为善信管顿酒饭。”

“怎、怎敢打扰!”

“哪是打扰!反正贫道孤身一人,在此无聊,哪怕选间客堂,修个通铺,专门给来往的商旅行人借宿,每日留宿五人,也不是不可以。”

七师兄随意说道。

几个师兄弟已开始收拾起来了。

……

最后一天,求临期双倍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