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志怪书 > 第105章 丹道三鬼

志怪书 第105章 丹道三鬼

簡繁轉換
作者:金色茉莉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1:2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呼!咣!

一阵清风助关门。

狐狸被惊到了,抬起头来,看一眼房门,又看一眼林觉,这才又趴下去。

林觉则是取出古书。

“哗……”

翻到最新一页。

果然有一门:

传音术,留声传声之法。

初学者施展术法,对术言语,用手抓住,可丢向远方。再学可随意言语,声音自然传至远处。高深者随意言语,纵使远处万人,只一人可听。

“似乎是造诣越深,可以传的距离更远,同时控制越发精细?”

林觉思索着说。

“哗……”

射工术,射影之法,以影击人。

上古有怪类,名曰蜮,常在水里含沙射人,中者生疮而死。即使只被射中人影,亦会生病。后有人钻研出“射工术”,能以影击人。

造诣浅薄,击中人影,力道十不存一,利器化为钝击;造诣高深,力道最多能存数成,盖因人影本来虚幻,若有切刺,仍化为钝击。因而修习射工术以暗算人者,多用钝器。

“含沙射影么?”

原来当时那只蜥蜴用的是这个法术。

却不知是自行领悟的,还是从哪里学来的。

当时它用舌头为刺,击穿了地面,不过打在林觉肩膀上只是觉得被一截圆钝的钢柱戳中,不知是因为这门法术本就会将切刺化为钝击,还是因为那只妖怪造诣不高,又或者两者都有。

这倒是一个出其不意的好法门,又很适合和“咒御”搭配使用。

只要抓住机会,把握好时机,出其不意,就算造诣不高,力道不大,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搭配火行灵法,若是晚上,找到角度,还能控制影子的方位。

出门一趟,收获还真丰盛。

林觉学到现在,又有感悟——

术是道的运用和延伸,这些法术之所以能有这么多奇妙玄幻的效用、能够施放并生效,显然是因为它们符合这个世界的规则,是道的延展。因此每一门法术背后都有着一条大道。

师兄们常说,技艺可通神,这里的“神”,指的其实是天和道。

术法也可以通天通道。

借术而悟道、推门而见道,自然也是可能的。

忽见屋中有些异样。

林觉放下古书,往前看去。

自己养的狐狸大概是习惯了自己常常捧着书看,对此毫无反应,此时的它只是简简单单平平无奇的在墙上行走。

仿佛它也在练习刚学会的法术。

就像寺院中那只妖怪一样。

只是它并不像那只妖怪那般可怕——

一是因为它并没有化作人形,二是因为它并没有像那只妖怪那样趴着走,而是保持着狐狸的身形姿态,和在平地上走路一样,却是飞檐走壁。

“……”

林觉不禁陷入了沉思。

不知它是从哪来的这门本领,若从那妖怪那里来,不知何时学会的。

似乎感觉到了他的目光,狐狸站在墙上盯着他看。

“下来。”

“呜~”

狐狸顿时一跳,身体好似没有重量,似飘似飞的落到他的面前,眼神清澈懵懂,与他歪头对视。

林觉伸手轻抚着它。

“还好你只挖洞和捉耗子,要是你会拆家,可是连房顶也留不下来了。”

狐狸趴着不动,也不出声。

林觉撸了会儿狐狸,便推门而出。

径直来到灶屋。

师兄用了一个多月的灶屋,倒是也没有弄得很乱,不过很多东西的摆设都不再是林觉的习惯,他很耐心,将之一一摆回原位,这才查看起来。

面粉是一点没动,米快要见底了,看来这些道士确实不会做面食。酸菜盐菜吃了将近一整坛,咸肉吃得只剩一块,看来他们确实有听他的,不过比三师兄想的要好一点,起码他们知道节省着吃。

这会儿没有春笋,冬笋又还没出来,不过干笋也是差不多的。

小师妹早已经到了灶屋中了,就坐在灶前,抬着头扬着下巴,眼巴巴的把他盯着。

林觉先让她烧了温水,加一点盐,把咸肉与干笋拿去泡一泡。

去年自己做的咸肉,挑的是黟山最冷的时候做的,做咸肉有讲究,温度越低、风越大,盐就可以用得越少,做出来没那么咸,而且更好吃,黟山无疑是一个做咸肉的好地方。

因此简单泡一泡就可以。

随即自己开始揉面,揉好又扯成均匀的面块。

“嗤!”

咸肉照例先煎一煎,在热油中激发出香味,加上干笋炖煮出汤,热气和肉香味便充盈着整间灶屋了。

透过热气,林觉和小师妹对视。

“来吧,扯面吧。”

“哦!”

小师妹答应得无比果断,又往灶里塞了几节木枝,噌一下就站了起来,迫不及待的洗了手,便快步的走过来。

林觉此前已经把面分好了,也扯成了巴掌大小的扁块,此时便是把它扯得更宽、更大、更薄再下锅。

两人一同忙活。

没扯几下,身边就又多了几人。

一群人一起扯。

面块纷纷下锅,煮进汤汁。

如今都不需要用大盆先盛好、再到外面去分了,每个人自觉用自己的碗装上满满一碗,再自己端到外面去吃,吃了不够再去锅里盛就是。

林觉端了两个碗,一手一个,到了外面古松之下,便将其中一个放在板凳边缘,自己坐在旁边。

师父和众多师兄弟也纷纷坐下,捧着一个斗碗,一时松下满是热气和吸溜呼噜声。

大概是今年春天的时候吧,五师兄便给每人都做了一个大斗碗,不知何时,原先的小碗用得是越来越少了,只有做精细的菜时才会有小碗吃。

不知不觉都已经深秋了。

头顶时有松针落下,可是哪怕落到碗里,也无人去在意。

就是林觉和狐狸,也只是抬头看一眼,将松针随便扔掉,就继续吃。

不消片刻,一群道人便将碗中吃得干干净净,硬是一点汤都没剩下,除了小师妹去继续添饭,别的道人都吃饱了。

“嗝~”

“好久没吃过这么舒服的饭了!”

“太舒服了!”

“还得是师弟啊……”

“跟你讲,你们走了半个月,七师弟自恃有点厨艺,忍不住也煮了一锅铺盖面。”六师兄说道,“你猜怎么了?”

“一锅糊糊?”

“对鸟~”

几人又聊着扶摇的毛是何时变色的,讨论着这算白还是灰白,又聊到几人借宿寺院遇到的事,在几个师兄起哄下,终于又清了桌上的碗,又取来了沙盘放在桌面上,铁笔则用细绳吊在松枝上。

不过扶乩的却不是六师兄。

而是师父,云鹤道人。

“为师交好的乩仙正是老六那位乩仙的师长,他们见识广博的程度、推测占卜的本领相差不多,不过为师这位老友应该会更敢说一些。”

云鹤道人一边说着,一边将落下来的松针全部挥走,随即叹一口气:

“说来贫道也好久没请过这位老友了。”

“啪!”

云鹤道人点燃线香,双手合掌。

“老友,请来。”

呼的一下,院中吹过清风。

“老友,好久不见。”

“……”

“还有两三年吧。”

“……”

“哈哈哈,自然是有事情要问了。”

云鹤道人对着沙盘和铁笔说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听到了什么回应,说到最后停顿了下,他摇头笑了笑,便直接开问了:

“此前我家徒儿下山除妖,在黟县中遇到过一些窃银的妖,后来被九天仙境玉鉴帝君麾下的意离神君荡除了,可前些日子从鸣啁山回来,又在安林县遇到一些窃取白银的妖僧,背后似乎也有妖怪,不知两件事是否有联系?如果有的话,乩仙可知是什么原因?”

铁笔停顿了很久,风一直吹。

许久后,线与笔才动起来:

“老仙开炉在长安,先取江水再取山。几分烟霞与玉色,半是人间半是丹。”

“啪!”

细绳直接断了,笔落沙盘。

明显又有一阵风,呼啸而去。

“走了?”

众多道人都看向外面。

虽然不知这位乩仙为何走得如此仓促,却也知晓多半事关重大,人家既然肯说,定然是念着情谊的,连忙行礼。

随即才再看这首乩诗。

乩仙若是推测卜算,一来不确定自己的推测卜算是否正确,二来也怕说得详尽招来祸端,因此大多以诗画的方式模糊作答。

“这首乩诗说的是古代一位已经陨落的古仙炼丹的典故。据说当时那位古仙在京城炼丹,既是为了炼丹成仙,也是为给人间带来太平。”

云鹤道人看着乩诗,解释着道:

“传闻那位古仙炼丹之时,取了天地日月的精华,又取了江山与龙脉的灵韵,耗时整整二十年,终于炼成丹。成丹之时,除了烟霞紫气,还能在氤氲之中看到万里江山,天下人间,而他服下丹药,立成人间仙,荡涤妖魔,也开辟了一段太平岁月。”

众人听了,自然都知道,这只是引用,至于具体的答案,还在诗中。

“与京城有关?”

“还是与天下有关?”

“难道是有人知道天下将乱,所以用这些妖怪收集银钱,用来做军饷开支,打天下用?”大师兄沉稳的开口说。

“那‘半是人间半是丹’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用这些白银来炼丹?”三师兄问道。

随即众人都看向二师兄。

“金银铅玉,丹砂水银,确实都是常用来炼丹的原料,可再是好的丹药也用不到这么多白银吧?除非他要炼很多用到白银的丹。我倒是听说过别地有炼丹方士以炼丹为由骗取白银,不过也只是骗钱罢了。”

主修炼丹的二师兄说着,忽然又是一顿,眉头一皱:“除了炼很多需要用到白银的丹,倒是还有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

“你们可曾听过丹道三鬼?吞金、食银、嚼玉。”

“这是什么?”

“这是上古丹道鼎盛之时,炼丹的大能造就的妖物:三者并不一样,也不出自同一位大能之手,但是因为金银玉并列,故常被放在一起说。”

二师兄给他们解释道:

“吞金鬼吞食黄金,每吞十两,吐出驻颜丹,食之青春永驻,到死也不白头;

“食银鬼吞食白银,每吞十两,吐出灵元丹,可增长道行修行;

“嚼玉鬼吞食宝玉,每吞一斗,吐出自在丹,食之乘风而行,仿佛神仙,天地自在遨游!”

“真的假的?”

“大概是真的吧?小元丹不就要用到白银吗?只是传闻肯定有夸大的成分,要么是功效没有这么好,要么便是需要一直吃。”二师兄说,“二十年前先帝宠幸贵妃,沉迷女色,无法自拔,就曾派出聚仙府的奇人异士,前往四海,去找过吞金鬼。”

“找到了吗?”

“这谁知道呢?找到也不会说吧?毕竟帝王虽然执掌天下,可是朝廷已经腐朽,而且修灵法的高人前辈中也有女子,若是不懂炼丹之道,就算道行接近真仙也难逃衰老,也许也会有为之心动的。”

二师兄说着,又停顿了一下:

“不过倒是有些传闻。”

“什么传闻?”

“便是当今皇帝继位之后,同样沉迷女色,并且霸占了先帝那位贵妃,这一直是本朝的丑闻,文武不齿……那位贵妃应该也四五十岁了吧?”

众人一听,顿时若有所思。

看来多半是真的了。

这世间竟有如此奇妙的鬼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