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开个脑壳儿 > 59、第 59 章

开个脑壳儿 59、第 59 章

簡繁轉換
作者:舒月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1: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宗夏槐苦笑:“你这可是留了个难题给我。”

谭月说:“这不是赶巧嘛!他们之前请会诊的时候还没请内分泌看过,现在就拖到你这里了。不过你也别忧心思,这个人的手术总归是要做的,又不能拒掉,要是真评估了可以做,你到时候就正常排班呗,排到哪个算哪个,总归是工作………………”

谭月压低声音:“又不是菜市场里的大白菜,任他们挑选!”

主麻挑房间挑人的事情,一直都有,但是从前宋主任在,一来宋主任规矩严,二来宋主任能担事肯为自己人出头。现在形势不同了,大家更愿意明哲保身。

谭月肯把话和她直说,宗夏槐心里领这一份情,说:“谢谢。”

谭月见宗夏槐并不怨天尤人,因此又把她叫住:“我觉得你到时可以排......带这个房间,她年资高经验丰富,而且为人谨慎,就是脾气不大好。你最多被她说几句,但她还是会听你安排的。

“至于下面小的......”谭月嘿嘿一笑:“我来做怎么样?这个病人说到底是从我手里留下来的,我也不坑你,给你把这事搞定了!”

谭月是住院医师,刚当完住院总,目前在排队升主治的那一梯队里。她肯做这场手术的辅麻,对宗夏槐来说,实在是意外之喜。

在一场手术中,主麻未必会一直呆着,辅麻才是那个从头跟到尾的麻醉医生。所以对于这个有嗜铬细胞瘤切除史的病人,为安全起见,宗夏槐要安排一个有经验的辅麻。

于是问题又绕回来了,高年资住院医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人家不愿意干,风险高钱又少。麻醉按台次算钱,干一台神经外科的时间可以干好几台骨科或者普外,而且风险还没那么高。

但如果排基地规培医生,他们欠缺经验,宗夏槐也不是很放心。

“两位麻醉老师,你们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些什么呢?”主刀在台上喊:“我们快结束了,还有10分钟,这个病人好不好送pacu?我们衔接得快一点,等会儿直接接下一个病人行不行?”

谭月刚想说话,宗夏槐就回:“行啊,你们接吧。”

宗夏槐对谭月说:“那你去吃饭吧,等会我帮你开场,早点让他们干完,你早点下班。”

谭月说:“你非惯着他们做什么?到饭点了就该吃饭,让他们等等再接病人......”

谭月嘴上这么说,实际还是领情的,毕竟宗夏槐帮她开场,她既吃了饭,又节省了时间。

谭月快速下去吃了个饭就回来了,宗夏槐刚想和她交代病人情况就被她打断。

“你快去换别人吃饭吧,我这边情况我知道的。”

谭月今天做骨科,都是一些没什么基础毛病较为年轻的病人。

宗夏槐离开房间后,骨科主刀开始和谭月打探消息:“这个麻醉美女看着脸生,是你们新人啊?”

谭月说:“宗老师不是新人了,她可是我们科里现任住院总。”

“哎呦,那可得打好关系。”主刀问:“那现在住院总有对象吗?”

大家总是格外关心帅哥美女的感情状态。

谭月说:“你问这个做什么?小心我和你老婆告状。”

主刀的老婆就是手术室的护士。

主刀说:“你瞧瞧你把我想成什么人?我是想给我们科里新来的博士小伙子介绍,就我身边这个,你看长得怎么样?帅气吧?”

谭月认真打量一番,小伙子帅气是帅气,但比起谢宜年还是差了点。

谭月说:“我们住院总已经有对象了,你给介绍迟了。”

主刀以为有对象是有老公的意思,问:“那她老公是做什么的?也是同行吗?”

作为手术室唯一一个知道内幕的人,谭月说:“对的,也是医生。”

不过她记得宗夏槐和她说要保密的事情,没有暴露更多信息。

谭月陷入沉思:“他俩应该还没领证吧。

结婚要办婚礼,要请婚假,到时候肯定是瞒不住的,而且按惯例要发喜糖的。

于是谭月肯定地说:“还没结婚,在谈对象。”

护士开始八卦:“那宗老师的对象长得好看吗?宗老师长得这么漂亮,找的对象不能太磕碜吧。”

主刀说:“大男人要什么漂亮?男人要有实力,有经济基础,那美女都是需要金钱来保养的,男人和美女结婚也要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对不对?”

谭月微笑:“等宗老师结婚给大家发喜糖,你们就知道了。”

谢宜年之前在手术室也是黄金单身汉,有钱有脸。

谭月突然有些期待大家得知这个消息的反应,当时宗夏槐和她说的时候,她简直吓了一跳。

中饭过后,宗夏槐开始坐到住院总电脑前排班,她们有一个排班软件,上面可以看到每天开的房间数量和每个房间里的具体手术。

宗夏槐的主要任务是“填空”,把每个房间塞满人。

然而就在她排到一半的时候,有人来敲门了。

“诶,小夏在忙呢?”进来的是一位主麻老师,自来熟地坐到她旁边,“我明天要早起,你明天给我排几个早一点的房间呗。”

主麻一般带2-3个房间,到点下班,到下午5点时,手上未结束的房间就会转交给夜班老大。

但如果说手上的房间都在下午4点结束了,那么主麻4点就可以走。

总之就是结束得早走得早,结束得晚也不关主麻的事。

宗夏槐面露为难:“李老师,最近换季,感冒生病的人多,人手紧张,我只能尽量安排。”

“知道的,麻烦你了。”

李老师说话还算客气,得了宗夏槐一句保证就走了。

然而还有难缠的,进来就是:“夏总,明天排我做xx号。”

宗夏槐发现了,其实主麻是好说话的,因为对大部分主麻来说,房间做早做晚跟他们没关系,他们最迟也就下午5点下班。

低年资的辅麻也好说话,尤其是基地的学生,刚步入社会,还没有染上成年人世界的世,不懂得为自己争取权利。学医的傻孩子总觉得苦尽甘来,殊不知苦头是吃不尽的,每天在手术室埋头苦干,干到最晚下班。

宗夏槐当年就是这样,师兄说她太实心眼,让她去跟住院总哭,去主任面前哭,恨铁不成钢地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你默默把活都干了,谁知道你辛苦?你要去和住院总说,说老师,我这一周有三天都是九十点钟下班,剩下两天还是因为前

一天下班迟被接班,下周能不能排我稍微轻松一点?‘,你不说没人会为你主动着想,尤其住院总,想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宗夏槐脸皮薄,不肯去别人面前“卖惨”,又觉得住院总应当知道他们的下班情况,毕竟电脑系统里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工作时长。

直到宗夏槐自己当了住院总,她才知道,这中间有许多“无奈”的事情。

主麻的人数是有限的,也就是到点下班的只有那么几个人。剩下的人都要自己干到手术结束。

可是能早结束的“好房间”不多,“烂房间”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好房间”。这就又要提到手术间利用效率的事情了,手术间的手术是护士长排的,原则就一个:用更少的房间排更多的手术。但凡一看能早结束的房间,后面都要再接一台。

排班排来排去,总要有人受委屈。对于那些升了主治但是年资还不够格当主麻的医生来说,人家当然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应该早下班,低年资主治也是主治,凭什么住院医师基地医生下班了,我还没下班?

高年资住院医生也有意见,想法和低年资主治差不多,其实有时候这俩也没太大的区别,主要就是有没有文章。

所以让低年级住院医师和基地医生来干最苦最累的活是医院隐形的“规则”。

宗夏槐并不想这么做,可是......她往表格填名字,犹豫了一会又删掉。

宗夏槐就这么一直忙到下午五点,中间有两个请深静脉的会诊,宗夏槐去病房穿好了,但还没来得及写。

她的排班表才排到二分之一,今天的大一值到她手上拿call机,看她还在忙,说:“辛苦辛苦。”

就在这个时候,call机响了,病房有急插管,大一值说:“我去吧,本来这个点就该我了,你忙排班。”

于是宗夏槐又坐回去,继续对着电脑犯难。微信上还在不断冒消息,都是外科医生发给她的。

【明天介入组申请早接早麻,谢谢。】

【明天38手术间第一台,儿童右侧小脑肿瘤切除术,全麻,深静脉,俯卧位,电生理监测,头架半圈,T1增强导航,保温毯已购买,5岁小朋友,多安抚。申请早接早麻,谢谢。】

宗夏槐收到这些消息,需要在排班出来后一一转发到工作群里,并艾特相关麻醉医生。

忙了一天的宗夏槐快忘了自己还有一个男朋友,如果不是谢宜年突然出现在办公室的话。

不过谢宜年这次进来也是和她谈公事的:“我们有个急诊手术,刚才给(一值)call机打了个电话,她说她在病房急插管,让我们先找住院总上麻醉。”

按理说过了下午5点就不是宗夏槐的工作时间,更何况她排班表还没写好。

宗夏槐问:“你们这个病人着急吗?”

应该要么等大一值回来,要么让二值去上麻醉。

谢宜年说:“挺急的,这个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现在人已经昏迷,带插管进来的。

听到这里,宗夏槐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我过去。”

同时她给今天的小一值发消息:【急诊,动脉瘤破裂脑出血,你来帮忙准备物品。】

小一值和宗夏槐是同时到的,病人还没来,宗夏槐看向谢宜年,谢宜年领会到她的意思,说:“他们应该在扫CT,刚才已经上来了。”

宗夏槐和小一值说:“你先准备东西,这个病人带口插管,气管导管不用再准备,等病人来了稍微给点镇静和肌松就可以直接连麻醉机。”

宗夏槐转头问谢宜年:“这个病人现在情况怎么样?你们要拿血吗?”

谢宜年说:“这个人的血型报告可能还没出,能不能先用自体血?”

“可以。我去推自体血机器。”

所谓自体血,就是把病人术中丢失的血液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再输进病人体中。优点是不易发生排斥,缺点是繁琐以及价格昂贵。

宗夏槐推来自体血机器的时候,病人也来了,是个50岁男性病人,签字的家属是他老婆。

宗夏槐匆匆出去和手术室外的家属谈了麻醉风险,签了麻醉知情同意书。等她再返回手术间的时候,便看见手术室的护士小一值以及谢宜年都在摁着病人,以防他躁狂之下把身上的东西都扯下来。

护士朝宗夏槐说:“麻醉老师这个病人动得太厉害了,他手上有个留置针,能不能先用,等他倒了之后我再给他打针。

“好。

宗夏槐也不废话,她端着药盘走到病人旁边,谢宜年把病人的手扯出来,说:“我帮你按着。”

于是宗夏槐开始给药,丙泊酚和罗库溴铵都有注射痛,宗夏槐又少给了一些镇痛药,等到病人完全睡着后才推肌松。然而肌松药的疼痛很明显,推下去的时候,病人开始无意识地挣扎,差点把宗夏槐的药盘打翻。

好在谢宜年一直死死摁着病人,他的视线停留在宗夏槐的身上,直到宗夏槐和他说“好了”,他才放手。

“麻醉老师没事吧?”他低声问。

宗夏槐摇头,还顾不上和他说话,和小一值说:“调一下麻醉机参数,打到机控模式。”

护士重新开放静脉通路,在麻醉状态下,护士挑了根最粗壮的血管,打了一根灰针。

“一根灰针应该够用了吧?”护士说:“那我去叫师傅过床摆体位?”

“等一下。”宗夏槐站在麻醉机面前神色凝重。

小一值也喃喃自语:“怎么没有二氧化碳波形曲线?”

二氧化碳波形曲线是麻醉机上一项重要的参数,不仅可以帮助麻醉医生监测通气判断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还可以反映患者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自主呼吸是否恢复,麻醉机参数设置是否合理等等。

“插管位置不对!”宗夏槐脸色大变,“再去准备一根气管导管!”

监护仪开始报警,患者氧饱和度迅速下降,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气管导管并不在气管里。

宗夏槐迅速拔掉了患者的插管,双手扣面罩给他吸氧,宗夏槐抬高患者下颚的时候,病人的气道呈打开状态,可以使麻醉机打出的氧气更充分地进入他的肺里。

宗夏槐这样做是因为这个病人之前一直没得到有效通气,氧储备不够,需要给他快速吸氧。

不过这种做法仅限于病人空腹,病人在麻醉状态下,胃和食管没有阻止胃内容物返流的保护机制,如果胃里有东西,这样做会让胃内容物呛到肺里,引发生命危险。

但是这还不够!

宗夏槐喊谢宜年:“谢宜年,你帮我打手控模式,快速捏几下。”

情急之下,她直接喊了他的名字。

麻醉机打得太慢了,而这个病人的氧饱和度已经处于很危险的状态。

好在谢宜年立刻领会了她的意思,在迅速捏了几下“皮球”之后,病人的氧饱和度终于到了90。

“先插吧。”宗夏槐用喉镜挑起悬雍垂,在看到声门之后,迅速地把气管导管插入,打气囊,连麻醉机。

这次麻醉机上出现了二氧化碳波形,数值在56(正常35-45),提示病人之前一直处在缺氧状态。

“先过度通气一会儿吧。”宗夏槐长舒一口气,问:“谁给他插的管?急诊吗?”

很明显,之前的气管导管在胃里,这会儿病人的肚子已经隆起,说明胃里全是气体。

宗夏槐说:“放根胃管吧,把胃里的气抽出来一点。”

护士也惊讶地问:“怎么插到胃里了?现在不都有可视喉镜吗?”

谢宜年说:“不是急诊插的,好像是救护车上插的,当时病人清醒的。”

也正因为病人清醒,自己的肺勉强能用,否则这气管导管要是插到胃里,病人一直没有有效通气,这么长时间,人早就没了。

其实病人送进来的时候就有端倪,那会儿的氧饱和度只有85左右,但对于急诊脑出血的病人来说,这个氧饱和度说低也不算低得特别过分,所以大家就没有想到是气管导管的问题。

宗夏槐重新拿听诊器听了一下,确保这回气管导管在正确的位置。

这时,夜班老大也赶过来,刚才宗夏槐发现出事的时候,就让护士去外面叫人了。

夜班老大(二值)见宗夏槐已经把病人搞定,向她竖起了大拇指:“优秀。”

宗夏槐把情况和二值交代仔细,尤其是救护车插管插到胃里的事。

二值听了直叹气:“什么水平?还好人还活着。”

二值和小一值说:“你单子上都记清楚,免得后面出事说不清楚。”

宗夏槐还有事要忙:“那我先走了。”

宗夏槐走的时候没看谢宜年,她心里还记挂着排班的事情,也没顾得吃晚饭,又坐进麻醉办公室一搞搞到9点。

宗夏槐又检查了一遍排班表,确认无误后才发到了工作群里:【明日排班,请各位老师查收。@所有人】

有人敲她的门。

宗夏槐说:“请进。”

宗夏槐本来以为是自己科的人,一般这个点,手术基本结束了,最多剩一两间,她抬头一看,发现是谢宜年。

谢宜年进来的时候顺手带上了门,好像是有话和她说。

她想站起来,却脑袋一晕,宗夏槐下意识地去抓能够扶手的东西,被谢宜年带到了怀里。

“小心。”

偏偏流年不利,又有人推门进来:“师妹,我结束了......”

徐同和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