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隋末之大夏龙雀 >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海图

隋末之大夏龙雀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海图

簡繁轉換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5:19:2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隋末之大夏龙雀 !

李景睿似笑非笑的望着岑文本,说道:“先生好像有什么要说的?”

“我大夏兵马很是雄壮,只是出征吐蕃,代价太大了。”岑文本摇头说道:“若非知道,吐蕃必须乣征讨,恐怕老臣也会反对陛下征讨吐蕃。但下面的臣子们却不会这么认为。”

“先生是说,大夏虽然得到了吐蕃,但这些人并没有得到利益?”李景睿瞬间就明白这里面的问题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反对,不就是没有得到利益吗?

“殿下圣明。”岑文本一脸的苦笑。

大夏文武基本上都是有钱人,除掉俸禄比较高之外,更多的算计土地,中原的土地是不能买卖,可是大夏却不禁止各大占领区的土地买卖。

从中南半岛开始,到扶桑,甚至天竺、西域等等,只要是大夏占领的地方,都是不禁止土地的买卖,只要你给钱了,向当地的官府或者勋贵交了钱财,都是可以买到土地,而且是不限制的。

尤其是中南半岛,更是如此,那里水稻一年三熟,虽然不好吃,但穷苦那里会管到那么多,当然,种植并非最赚钱的,真正赚钱的是矿,只有你有能耐,就能进行矿产的开采。

“吐蕃是蛮荒之地,不毛之地,也没有多少好处,虽然有铁矿等矿场,可那都是朝廷,发现了也是交给朝廷开采,而且,臣相信,那个地方陛下是不会让出去的。”岑文本摇摇头,现在想日子过的好,买田地只是次等的选择,更多的人还是选择经商。

但经商首先要选择有人才行,吐蕃百里无人人烟,被大夏皇帝杀了不少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般人而言,那里根本就没有任何好处,朝中的大臣们自然也就不想占据那个地方了,皇帝劳师远征,所耗甚多,反对的人也就多了。

“哼哼,这些人眼中只有利益,没有其他,听凤卫说,这些人表面上饱读诗书,背地里多是男盗女娼,在占领区无恶不作,占领区的百姓生活的很困苦,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情的。”李景睿有些担心。

“陛下实际上也没有管占领区的事情,占领区多是官员前往,而这些官员只知道完成自己的考核就就可以了,为朝廷贡献了多少钱粮,这就是他们的任务,只要占领区内的百姓,说汉语,写汉字,能有口饭吃,就已经足够了。到时候,三年一次的考核,就足以让他们去其他的地方了。”岑文本解释道。

“朝廷这些年的一些政策,将这些人养肥了,居然敢议论父皇的决策来了,真是胆大。吐蕃之地十分重要,吐蕃位于高原之上,若是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就能轻松东进,在我大夏漫长的边境线上,肆意侵略,我就不相信,这点道理他们都不知道?”李景睿很生气。他在生气这些家伙自私自利,难道就不知道这是关系到朝廷的大计吗?

“殿下,任何一个王朝都是如此,只是我大夏的疆土实在是太大了。”岑文本面有苦涩。

实际上,有句话没有说出来,在李煜所实行的政策下,主要是重商政策,商人重利,连带着满天下的人都是重利。看见吐蕃没有任何利益,故而就会在暗中议论,试图让大夏的兵马转向其他地方,或是茫茫大海,或者是草原深处。

只是这句话他是不敢说。毕竟他也是既得利益者。只是和其他人不一样,岑文本得到的利益比别人多,而且他现在已经不在乎钱财,他需要的是政治抱负,唯有皇帝才能给予。

“大夏的战争铁骑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父皇未完成的,未来我肯定会继承的。”李景睿捏紧了拳头,他想到自己的亿万疆土,李景睿心中就是一阵兴奋。

“殿下的志向固然远大,但眼下殿下最主要的还是要处理国事,否则的话,殿下的志向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根本就实现不了,眼下三皇子等人都已经长大,甚至有的皇子都已经完成了文武历练,下一步,应该成亲,皇子成亲之后,或是留在燕京,但分封各地的可能性很大,殿下可做好准备了。”岑文本目光闪烁,看着自己的女婿。

“这,当然如何去准备?”李景睿苦笑道:“这件事情并不是你我能将决定,父皇对于分封的事情恐怕早就有了准备,何人分封何地,分封的地盘有多大,肯定也是有所准备的。”

“虽然如此,但也不是不能进言的。比如说,殿下日后的进攻方向,是从大海,还是从陆地,大夏的基本盘还是九州之下,陛下的皇子需要册封,难道殿下的儿子难道就不需要册封吗?日后这些土地是从哪里来,还不是从其他的地方夺取吗?可是殿下不要忘记了,一旦各大王国犬牙交错,这日后大夏夺取来的地盘是殿下的呢?还是其他王国的呢?这些都是要考虑的事情。”岑文本提醒道。

李景睿点点头,自己这一代,就皇帝在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可是自己之后呢?自己的那些儿子也是要裂土封疆的,那个时候土地是从哪里来,这些都是考虑的。

“不仅仅是殿下,就是其他的皇子们也会考虑这个问题,诸位皇子都是野心勃勃之辈,都希望自己的封地很大,比如大皇子,他的朱雀王朝独霸整个天竺故土,臣听说景琮殿下就曾经想率领水师前往支援,可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嘿嘿,这是为什么,朱雀王宁愿慢一些,也不想让天竺故土被其他皇子夺取,他不仅仅是在为考虑,也是为后代考虑,殿下难道不应该为后代考虑一下吗?”岑文本接着说道。

“那先生的意思是?”李景睿点点头,事情的确如此。

“海路,在陆地上无论怎么分封,都是犬牙交错,都会和其他皇子纠缠在一起,唯有海路才有无限可能。”岑文本十分得意的说道。

“看来先生早有准备?”李景睿看了分明,显然岑文本早有准备,否则的话,不会说出这样的言语来。

“实际上,别看陛下的兵马都是向西方杀去,可陛下的目光一直都没有变过,,都是在海洋上,陛下在泉州、广州等南海区域,陛下一直都是在让人打造海船,用料越来越大,大量的凤卫都跟随船只出海,寻找合适的航线,描绘海图,刺探沿岸周边的国家。”岑文本十分得意的从手袖中抽出一副卷轴。

李景睿接了过来,只见上面描绘了不少的地方,一条黑线从泉州而出,基本上都实际沿着海岸线行驶的,一块块陆地都给标了出来,他能清晰的看见中南半岛、天竺故土等地,在上面都有体现,甚至还有更远的地方,都能标注的出来。

“殿下,这也是因为我大夏的强盛,占据了中南半岛等地,才能给予这些船队补给。否则的话,想要描绘如此完善的海图可是一件十分苦难的事情。”岑文本长叹道。

在大夏如日中天的背后,在皇帝英明神武的背后,是许多人的付出,描绘海图的人,不仅仅有凤卫,还有许多敢死队,毕竟出海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每一条航线,背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都葬送海底,魂魄不能返回家乡。

“先生是说,父皇的心思实际上是在大海之上?”李景睿看着眼前的海图,脸上露出兴奋之色,和陆地相比,大海虽然很危险,但也是有无限可能,若是可以,选择在大海之上开拓疆土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我大夏雄踞万里,人口众多,将士们出征在外,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血脉,十多年后,我大夏的血脉将会绵延万万里,大地之上,迟早都会说汉语,写汉字,殿下,但那又能如何,那都是陛下的功劳,殿下的功绩在哪里?”岑文本声音很响亮。

李景睿被他说的俊脸上了露出一丝兴奋之色,双目中有了一丝跃跃而试,大夏皇帝征战疆土,都是从陆地上出发的,建立了赫赫功勋,不用想,他都知道,自己的那些弟兄们将会分封在陆地上,但这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既然在大海之上有扶桑存在,那肯定还有其他的岛屿存在,只要我们有能力,有时间,未必不能找到更多的岛屿,更多的陆地。”李景睿十分兴奋。

“殿下若是有机会,可以去巡视广备攻城作,去巡视海船。”岑文本建议道:“一方面可以向陛下表明自己的态度,另外一方面,也能显示朝廷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先生所言甚是有理,景睿知道该怎么做了。”李景睿心中生出一丝念想,他常年生活在李煜的阴影之中,就算日后即位之后,也只是一个文皇帝,是一个守成之君,这对于一个有野心和抱负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郁闷的事情,但现在岑文本的一席话给他打开了新的方向。

“不过,殿下,这件事情也不是没有对手,殿下还是有对手的。”岑文本略带深意的望着李景睿一眼。

“你说的是景琮?”李景睿瞬间就明白了岑文本言语中的意思,李景琮背后有水师的支持,而这件事情能瞒得过别人,未必能瞒得过水师。

“正是景琮殿下。”岑文本点头说道:“和其他的皇子相比,景琮皇子很有优势,当年的巨鲲水师为我大夏培养了不少的水师人才,这些年,这些人遍布水师各处,陛下为了军中的稳定,将来氏兄弟和巨鲲水师相互之间掺沙子,使得这些人更加的分散,但越是如此,这些人的耳目就多,陛下重视水师,让人搜索海图,打造新式战船,这些事情都是避不开水师的。”

“景琮可不简单,他的心思很大,未必不会按照这个想法走下去。”李景睿明白其中的含义,李景琮出身比较低微,可是心思却是不小。

“殿下现在只需要求稳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却不用放在心上,陛下会帮助殿下解决一切的。”岑文本安慰道。

只要李景睿不出错,只要杨若曦仍然是皇后,李景睿的储君之位就不会有问题,皇帝陛下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李景睿的才能也是很不错,在几位皇子之中,与之比拟的很少,只要求稳,未来的天下肯定是他的。

两人商定了次日巡视广备攻城作的时间之后,岑文本才退了下去。

而此刻燕京城中,杨师道坐在自家的小亭中,看着对面的假山,儒雅的面容上多了几分萧瑟,他已经得到了军报,柴绍已经战死,皇帝陛下已经返回巴蜀平原看,今年将会在成都过年,也就意味着明年,大夏仍然会对吐蕃发起战争。

世人都认为吐蕃还有一战之力,都认为皇帝兵分三路,却是劳而无功,耗费不少的粮草,还损失第了不少的兵马,最后更是没有占据多少地盘,好不容易攻打到逻些城下,却因为天气的原因退兵。没有任何的战绩,等到明年的时候,或许还是这样的,仍然是劳师远征。

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杨师道却知道吐蕃损失惨重,今年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才能保存下来,可是等到明年的时候吐蕃肯定是抵挡不住的,第一年吐蕃不仅仅失去了大量的土地,还损失了大量的士兵,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钱粮来源,虽然征召了不少兵马,但这些兵马能上战场吗?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群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如何是大夏的对手。

这和当年的高句丽又有什么区别呢?杨广固然损失惨重,可中原家大业大,等到了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高句丽很痛快的投降了,因为高句丽是支撑不下去了。

吐蕃也是如此。明年年底吐蕃恐怕就非常的危险。

只是大夏不是前朝,吐蕃想投降的可能性很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