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隋末之大夏龙雀 > 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事情有些不对

隋末之大夏龙雀 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事情有些不对

簡繁轉換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5:19:2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隋末之大夏龙雀 !

李煜冷森森的看着五人,说道:“要么是历年战争以来,大夏死伤无数,导致人口锐减,要么就是这些人在阻拦朕出兵锡兰和星辰群岛?你们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陛下,阻拦陛下出兵?这是为何?臣认为前者居多,毕竟陛下出兵,开疆扩土,我等能跟随陛下身边,日后也必定能留名史书,何人会拒绝?”范谨忍不住说道。

李煜只是冷冷一下,岑文本等人也不说话,范谨到底是至诚君子,不知道这里面的问题,但岑文本等人都是官场上的老狐狸,既然有人反对,那就说明,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肯定是有利益纠葛的,不然的话,也不会有一些御史反对了。

“穷兵黩武?那是汉武帝、隋武帝做的事情,在他们的时候,仗每打一次,将士们就死的多一次,钱粮消耗的越来越多,国家就越来越贫穷,可是这种情况在我大夏发生了吗?我们每打一次打仗,钱粮就越来越多,百姓就越来越富有,这怎么叫穷兵黩武呢?”李煜冷笑道。

“陛下,这几个御史言官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都是经过科举考中的,并非出身世家子弟。”魏徵解释道:“平日里,除掉公事之外,就很少有联系,按照道理,是不会联合在一起的。”

“但是今日,他们都一起上书了,而且上书的内容都差不多,魏徵,你不感觉,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吗?表面上没有什么联系,但私下里呢?私下里有没有联系?事情不能看表面,或许在这里面有许多东西我们并不知道。”李煜瞪了对方一眼。

魏徵还真是天真,有些人私下里联系,岂会放在表面上?看看长孙无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和他身边的人联系多吗?

“陛下,臣回头就让人去查,一定会查出来的。”岑文本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心里面倒是认为这里面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些御史言官们更是不会相互勾结起来,甚至认为这几本上书,不过是言官们邀名而导致的。

言官们不发表点意见,怎么能显示自己的存在呢?这么做,也可以让皇帝记住自己。

“朕认为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哼哼,世上总有人把别人当傻子,却不知道自己实际上就是一个傻子。”李煜冷笑道:“朕从来就不相信,世上有这样巧的事情,就差点指着朕说朕是穷兵黩武,再次兴兵,就会导致天下大乱了。去年征讨漠北时候,怎么没人说了,征讨吐蕃时候,也没有说,现在才开始说了,不是有问题吗?”

岑文本等人被李煜说的不知道如何反驳,仔细想想,李煜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夏每年都在打仗,除掉征讨吐蕃死伤惨重之外,其他的战争死伤很少,只是这么多年来,多年征战,倒是死伤不少,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奏章,的确让人怀疑。

“将这个御史言官籍贯、家庭背景、他们的亲朋好友都给查出来,朕倒要看看,这些家伙是真的关心朝廷,还是另有私心。”李煜双目中迸射出火焰。

世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巧合,若是有一两个人上书此事,李煜还认为是在情理之中,但现在上书的人数太多了,事情就有些不一样了。背后必定有蹊跷。

“陛下,那大军?”高士廉迟疑道。

“钱粮、器械都已经准备好了吗?”李煜询问道。

“陛下一声令下,自然是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岑文本想也不想就说道。

“既然如此,就出征吧!这些家伙认为凭借基本奏折,就能阻挡朕的命令,真是笑话,若朕就这么简简单单更改了决心,我大夏也不会有今日,早就被李世民或者其他势力给灭了。真是太小觑朕了。”李煜不在意的将手中的奏折丢在一边。

岑文本等人见了并没有说话,众人跟在皇帝身边很久了,自然知道皇帝心中所想,只是众人心里面的想法和皇帝的并不一样,只是李煜常年积威之下,无人敢说什么,都认为所谓调查这件事情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御史言官们的身家清白,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利益纠葛。

不像大夏刚刚建国的时候,世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甚是连魏徵都受到了关东世家的影响,现在世家的力量衰弱了许多,不敢与皇权相斗,让那些御史言官们说话可能性比较小。

“诸位认为这件事情的背后有阴谋诡计吗?”众人出了大殿,岑文本忍不住询问道。

“未必没有,毕竟陛下刚刚下了圣旨,就有人上书反对,而且人数还不少,说的有模有样,若真是劝谏,只会说什么仁政,说什么钱粮不足等等,不会将那些战死的人拿出来说事,我们都知道,打仗虽然死人,但实际上,我大夏兵马并没有死多少将士,而且只要能活下来的人,都得到了不少的钱财。”范谨面色凝重。

“这件事情谁知道呢?只有查了才清楚,不是吗?”魏徵却不相信自己的手下,背后会玩什么阴谋,只是这件事情是皇帝下的旨意,无人敢反对而已。

“陛下,就是太敏感了。”魏徵原本是想李煜太霸道了,最后还是改了语句,霸道也好,敏感也好,作为臣子,没有办法改变眼前一切,皇帝既然说要查,那就得起查。哪怕查不出来任何问题,也是要查一遍。

“范大人,其他的倒是很好说,人口普查这件事情是要准备了,大夏的疆域太大,到底有多少人,我们心中没底,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赶紧安排人去查吧!”岑文本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叮嘱道。

“人口盘点虽然耗费的时间多一些,但并非不能完成的,但这里面也要有个说法,第一,仅仅是统计中原和草原人口,还是连殖民地都要统计?还有,在殖民地是允许奴隶存在的,这些人是不是也要统计进去,毕竟,在我大夏这些人实际上并不算大夏人口,还有就是藩国,朱雀、四国两国的人口是不是也要算计进去。”范谨苦笑道。

“既然都是我大夏的领土,自然都是要盘点一番的,无论是朱雀国或者四国都是如此,只要是在我大夏领土上,无论是谁,都是我大夏的子民。”岑文本正容道:“我相信,陛下肯定也是这么想的,陛下在世,难道朱雀国已经分裂出去了?”

众人听了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尴尬之色,这些人的背后或多或少的都是有一些支持的皇子,都在为这些皇子们效力,那些封地上的子民,在他们看来,迟早都是大夏之外的,根本不要应该在考核之中。现在经过岑文本这么一说,才知道这件事情还是自己理解错了。

“诸位,我看不如这样,这军民本册按照两部分来,中原子民多少,那些归顺大夏的子民有多少,左右后都是要得到数字的。这样陛下心里面也是有本账的,诸位认为呢?”凌敬建议道。

“不错,凌大人所言甚是,等到陛下询问起来,我们也能做到心里有数。”魏徵也赞同道:“这样在统计的过程中,我们还能节省一些时间。”

“那就这样吧!”岑文本走了两步,忽然说道:“我突然觉得陛下所言甚是,这件事情的背后弄不好真的有人在闹事。只是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诸位可能猜到一些?”

众人听了脸色不好看了,大家原本认为皇帝这么认为,是因为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反对天子,所以天子才会潜意识的认为这里面有问题,可是现在经过岑文本这么一提醒,顿时让这些人有了其他的想法,莫非这里面真的有什么异样不成?

“应该不会吧!朝廷有钱,有粮,每次征兵的时候都有很多人踊跃参军,谁还会反对朝廷征讨土着呢?”魏徵忍不住说道。

“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既然你我都没有发现,那就说明,我等肯定有什么地方没有注意到,但陛下肯定是注意到了,他站的高,看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岑文本摇摇头。

皇帝超然于外,群臣在斗争的之后,皇帝高高在上,看的很分明,所以看到的东西和臣子们是不一样的,李煜是一个多疑的人,自己刚刚决定出征,就有人反对自己,而且反对敌人还很多,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他第一个就怀疑有人在算计自己。

“哼,立刻让人去查,我倒要看看,这些人到底想干什么。”魏徵干瘦的面容更差了,大家若仅仅只是一颗公心,魏徵绝对不会说什么的,但若是有其他的目的,魏徵就不能接受了。

众人心中有些不好受,能够操纵御史言官,可不是简单的人,这次能够上书建议天子,下一次看自己不顺眼,是不是也能联手弹劾自己。

众人一开始还没想那么多,现在岑文本和魏徵这么一说,众人就显得不澹定了。

官场上自然是有官场上规矩,就算是言官也是如此,大家都是秉公办事,但你若是被人收买了,那事情就不一样了,你今天能弹劾别人,明日也能弹劾自己,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

“那就查。但要私下里悄悄去查。”岑文本脸色也不好,他感觉到现在的朝堂已经不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所以潜意识的认为皇帝说的话有道理,有人在背后捣乱。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岑文本认为悄悄的去查。

南锣巷,巡城御史蒋赞就是住在这里,不过是一个二进小院,这也附和他的身份,院子并不是他的,而是朝廷统一安排,这是符合他的官位标准。

深夜之中蒋赞披衣坐了起来,径自来到书房内,看着手中的奏折,脸上露出一丝迟疑来,好半响都没有做出任何动作。

“夫君,你怎么了?”外面传来一个亲切柔和的声音,接着书房房门一声轻响,一个女子身上披着一件大氅,手上拎着一个灯笼走了进来。

他见状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蒋赞是一个寒门学子,虽然得益于朝廷的政策,让他有几乎读书,但最终让蒋赞获得成功的并不仅仅是朝廷,而是靠的是岳家。他的岳家姓潘。是一个有钱人,不仅仅帮助了自己,让自己能够安心读书,甚是在自己通过县试之后,还将潘氏女嫁给自己,让自己成家立业。

“岳丈昨天让我写一封奏折,我并没有上奏天子,下午回来的时候,岳丈倒是派人询问了。”蒋赞忽然说道:“若是一般的奏折也就算了,可是这封奏折,我总感觉不对劲。”

“怎么了?这个奏折莫非有问题?”潘氏女虽然出身商贾家族,但也是受了一些教育,知书达理,听了蒋赞的一番话后,有些好奇。

“陛下准备征讨南洋土着,岳丈认为,朝廷每年都征战,百姓们早就忍受不了了,大夏百姓死伤无数,对于朝廷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还说现在外面,不少百姓家或是失去了丈夫、儿子和父亲,家家悬挂着白幡,所以认为出征南洋并非好事。”蒋赞苦笑道。

“夫君认为事情并非如此?”潘氏顿时明白自己丈夫心中所想。

“是啊!朝廷虽然每年都在打仗,但与前朝不一样,国力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增加了许多,老百姓也能得到不少好处,若是出征南洋,老百姓或许能得到更多,我可是知道,南洋不少地方都是适合耕种的,陛下一旦迁徙百姓,百姓不但能得到土地,还能得到不少的奴隶,这明明是好事,可是岳丈为何让我上书陛下呢?”蒋赞苦笑道:“不仅仅是我,就是刘兄和吕兄他们都上书了。”

潘氏听了,想了想,最后低声说道:“既然夫君认为不合适,不如再等等,父亲虽然帮助了我们不少,可是夫君却不能拿自己的前途来开玩笑,而且,父亲只是一个商贾,哪里知道朝中大事的。夫君不必放在心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