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 第323章 有意分包者,两百里起步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魏武大概也能猜到他们在想什麽,不过他并不在意。

不止不在意,甚至他还专门将这些人心中的想法点了出来。

“各位,我猜你们心中正在疑惑,就算能收取过路费,再加上服务区又能赚多少钱呢?”

“毕竟大明律有规定,若军丶民出百里之外不给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度关津论。”

“就算有了更好更方便的道路,能够流动的人也不多,就算有五十年也赚不回本钱对吧!”

听到魏武说的话,在座的商会成员没有隐瞒,全都点头表示自己是这样想的。

但就在这个时候,魏武却再次开口说道:

“各位,这段时间朝廷的各项举措,你们也都看在眼中,那麽有人看出端倪了吗?”

说完魏武在众人脸上环顾了一圈,然後不等他们开口就继续说道:

“我可以告诉你们,路引制度很快就会消失,并且朝廷接下来会非常重视商业发展。”

“当然,大力扶持商业的同时,商税肯定也会上调,但这对你们来说是件好事。”

“商税增加就代表朝廷认可,以後朝廷不会再压制商人,你们的生意会更好做。”

看到眼前这些商会成员脸上的错愕神情,魏武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在朝廷的支持下,以後农民不再限於只能种地,将来大明经商做买卖的人会越来越多。”

“毕竟这个世界除了犯法,最快赚到钱的方法就是经商,未来的商业环境会越来越好。”

“没有的路引的限制,换做你们,会愿意继续走那种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破路吗?”

“就是傻子也知道应该走更方便,也能节省时间,让货物更快抵达目的地的水泥路吧!”

在座的这些人都不是傻子,如果魏武说的是真的,那麽修建水泥路确实能赚钱。

他们本身就是商人,对於货物的运输问题,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

就像魏武说的一样,如今的行商者都是走的那种下雨就变泥泞的破路。

甚至魏武说的都还算是委婉了,如今的土路遇到雨天不是泥泞,而是寸步难行。

马车在这种路面根本连动都动不了,只能停下休息等雨停,平白浪费大量时间。

这都还算是好的,真正麻烦的是,在荒郊野外不仅有野兽,而且还会遇到劫匪。

血本无归都只能说是最好的结果,搞不好连小命都要丢在路上。

但是,如果是走的水泥路,那就根本不需要担心下雨不能上路的问题。

当时他们可是都在科技院参观过的,水泥铺设的路面有多好,他们心里清楚的很。

不仅能够大大缩短运输时间,同时还能节省不少在路上的成本。

换做是他们也一定会走水泥路,即便是要交过路费也是值得的。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魏武这番话中最让他们在意的是路引制度消失。

既然魏武都这麽说了,那麽就一定是将来会发生,这点他们非常相信。

但如果真的没有路引制度,那麽他们完全能想象以後行商的人会有多少。

要知道这次招标修路的位置可是南直隶,本就是大明最繁华最富裕,也是商人最多的区域。

一旦水泥路修建完成,那麽绝大部分的商人恐怕都会选择从这里走。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就在所有人心中计算的同时,魏武也再次开口说道:

“我以四海商会的名义将招标拿下,你们这些商会成员,只要有钱就能参与进来。”

“不过有些话我要说在前面,如果想要参与分包,那麽最少也要两百里起步。”

“而且如果想承包更长路段,那麽在两百里的基础上,每六十里为一个单位。”

听到魏武一开口就两百里,在场的商会成员全都愣住了。

这麽长的距离,那要垫进去多少银子才能把路全部修完?多少是有些为难人了。

看到这些人脸上的表情,魏武也猜到他们在想什麽,於是便开口解释了一句。

“这不是我为难,而是为了你们的收益着想,两百里是最快能回本的长度。”

魏武说完后,商会成员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後其中一人站起身来。

“侯爷,我们不是担心收益问题,而是担心,拿不出那麽多钱来修路啊!”

早就猜到肯定会有人说这个,所以这人刚说完,魏武把话茬接了过来。

“关於投入的问题我已经算过了,算上材料和人工的支出,大概需要两万五千两银子。”

“以你们的身家,基本都能拿出来这些钱,更何况这段时间水泥也赚了不少吧!”

这些人都是当初参加过科技展的人,能够参加科技展,身家就低不到哪里去。

拿个两万五千两银子出来不难,更何况魏武还是以自己的成本来计算的。

要知道这些人全都有自己的水泥工坊,他们使用水泥的成本比魏武低得多。

至於这两万五千两银子是怎麽来的,其实也很简单。

根据魏武的计算,加上人工和材料,修建一平方米水泥路的价格大概是八十文钱。

那麽修建一公里的成本就是八十两银子,当然这是现代的长度三维。

换算一下,现代一百公里等於古代两百里,那麽总体费用就是八千两银子。

但这只是长度,魏武对於水泥路的设想宽度是三米,八千两乘三就是两万四。

只是别忘了,这是魏武根据自己计算出来的,实际上这些商人的水泥成本比他低。

就这,魏武都还多说了一千两预算,用於防范计划之外的事情发生。

在魏武说话的时候,商人们其实也在心中计算大概的成本。

最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魏武说的没错,甚至他们计算的数目比魏武说的还要少不少。

原因很简单,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工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大明普通百姓一天的工钱大概是二十五到三十文钱,算下来一个月不到一两银子。

就算他们雇佣两百个人修路,一个月下来也只用拿出不到二百两银子发工钱。

就算工期的时间长达一年,也不过才拿出两千四百两银子而已。

但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两百个人修出来的路,绝对对得起付出的这个钱。

这个时代百姓大多是在土里刨了一辈子的老实人,体力好做事踏实效率也高。

心中得出结论之後,他们对这件事就有些意动了。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