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201章 整净些花里胡哨没什麽鸟用的新

奋斗在洪武元年 第201章 整净些花里胡哨没什麽鸟用的新

簡繁轉換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10:01:39 来源:源1

直到回了县衙後院,杨大知县也没有想出来该怎麽解决“须尽欢”的营销问题。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离小蚕长成蚕蛾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宁阳县这一次养的蚕并不多,哪怕全都长成蚕蛾也弄不出多少药丸,因此也不必急着营销。

只是让杨大知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个儿刚刚回到县衙里准备再一次专心摆烂,刚刚离开宁阳县没多长时间的通事舍人王琼就再一次回到了宁阳县。

一见到杨大知县,王琼就先笑着拱手说道:“杨兄,下官又来叨扰你了。”

杨大知县哈哈大笑两声,同样拱手回礼:“王兄这是说的哪里话,你能来宁阳县,杨某高兴还来不及,哪有什麽叨扰不叨扰的?”

引着王琼来着后衙的堂屋坐下,又让人烧了水,泡了茶,杨少峰才试探着问道:“生员优抚的事情……解决了?”

王琼点了点头,应道:“解决了,而且不仅仅只是生员优抚的事情,连乡间士绅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听到王琼这般说法,杨大知县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问道:“一并解决了?”

尽管早就已经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听到确切的消息之後,杨少峰却还是大吃一惊,毕竟王琼说的不是生员优抚的问题解决了,而是连乡间士绅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说白了吧,乡绅这个群体并不是单纯的由无意出仕的读书人构成,更不是单纯的由乡下的地主们构成。

严格意义上来说,乡绅这个群体包含了致仕退休的官员丶无意出仕的读书人丶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丶拥有大量财富的豪商巨贾,这些人在民间和朝堂的关系盘根错节,涉及到这些人的利益,随便哪个皇帝来了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结果王琼是怎麽说的?

一并解决了!

然而王琼却再一次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全都解决了,自此以後,离开学堂的读书人便不再是儒户而是民户,乡绅们也要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相应的公文,估计再有十天半个月就能发来宁阳县。”

杨大知想了好大一会儿,忽然开口问道:“是因为常平章?”

王琼点了点头,笑道:“杨兄果然厉害——不错,就是因为常平章。实际上,也不仅仅只是因为常平章,因为还有徐相丶汤帅,他们虽然没有像常平章一样带兵回京,可是有常平章的五千铁骑,就算有人心中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下。”

这倒也对。

毕竟常遇春带回京师的是五千铁骑,虽然江南一带并不是十分适合骑兵冲锋,但是做为朱重八朱皇帝的大本营,江南一带还有大量的步卒驻扎,再配合以五千铁骑,也确实没什麽人敢明着提出反对,就是不知道朝堂上又该是怎麽一番动荡?

正当杨大知县胡乱琢磨时,王琼却再一次向着杨大知县拱了拱手,说道:“杨兄,下官这一次来宁阳县,其实是有几件事情要跟杨兄说。”

杨少峰满是好奇的哦了一声,问道:“不知是哪几件事?”

王琼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让随从的小厮把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箱子拿过来,推到杨大知县身前後说道:“这第一件事情嘛,还是宝钞的事情——这个箱子里装着宝钞提举司印出来的第一批宝钞,殿下特意让下官带来给杨兄。”

杨少峰顿时大感好奇,直接伸手打开箱子,拿起王琼所说的宝钞看了起来。

好家夥,宝钞提举司的人也真是够懒的。

或者说,朱重八朱皇帝和大明朝堂上的一众官老爷们都够懒的。

因为箱子里装的宝钞真就是百贯丶十贯丶一贯丶百文丶十文丶五文,基本上就是杨大知县之前跟王琼说过的那几种面值,最後也只多了一个一文面值的。

杨大知县满是好奇的拎着一文的宝钞晃了晃,问道:“造出这一文宝钞的成本,怕不是要比一文钱还多?”

王琼嗯了一声,说道:“是陛下和李相丶青田先生商议之後,最终决定要增加这个一文钱的宝钞。”

见杨大知县依旧是满脸不解的模样,王琼便解释了起来:"陛下说百姓家里哪怕有十贯丶百贯的钱财,他们也未必舍得拿出来花销,用到最多的还是这一文钱,所以这一文钱有可能从张三的手里流通到李四的手里,实际上的作用应该是远远超过一文的。"

杨少峰微微一怔,心道这玩意儿是这麽算的吗?

算了,像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这种事儿,本官勉强知道一些但是知道的不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也不一定就比宁阳县的那几个木匠能强多少,还是不关心这些有的没的。

再说了,原本历史上的大明宝钞之所以被玩废,其实跟面额大小丶造币成本之类的问题几乎是没有半毛钱关系,反倒是跟朱重八那个老登脱不了干系。

比如说过度滥发,又比如说发行完了之後不让百姓拿来缴纳赋税,这些乱七八糟的原因才是大明宝钞疯狂贬值最後几近於废纸的根本原因。

心里暗自吐槽一番后,杨大知县便又望着王琼问道:“不知陛下和朝堂诸公打算怎麽推行宝钞?若是百姓手里有了宝钞,可否拿来缴纳赋税用?”

王琼点了点头,答道:“可以,陛下说凡是可以用铜钱的地方,都可以用宝钞。至於怎麽推行……下官这不是带着宝钞来宁阳县找杨兄了么?”

杨少峰一脸懵逼的望向王琼,“合着宝钞也要先在宁阳县试点推行,然後再覆盖整个大明?不是,王兄有没有想过,其他地方的人拿着宝钞来宁阳县,本官可以认,但是本官拿着宝钞去其他的州县,其他州县也会认么?”

再说了,你朱重八整明白怎麽防伪了吗就急吼吼的开始发行宝钞?

想到这儿,杨大知县乾脆拿起手里的宝钞仔细打量起来。

“洪武二年,大明户部宝钞提举司”

“一文”

“某所某某匠某年某月某日制”

“甲字第多少多少号”

“伪造者诛九族”

整的倒是挺像那麽回事儿,上面有宝钞提举司的印鉴,有面值,有工匠的名字,有制造的日期,有单独手写出来的编号,甚至还有恐吓人用的诛九族宣言,还有一大堆繁杂的花纹,想来应该是做防伪的。

可是那个老登有没有想过,普通老百姓能认识这上面写的是什麽吗?

一天天整净这些花里胡哨没什麽鸟用的新花样!

啧啧,也得亏这老登有眼光,知道先在宁阳县试行——最起码,宁阳县大部分百姓都能够认识上面的面值,接受起来的难度相对要小很多。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