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543章 真是父慈子孝的典范!

奋斗在洪武元年 第543章 真是父慈子孝的典范!

簡繁轉換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3 22:57: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忠敬且为百姓考虑?

小惩大戒?

朱标很想问问刘伯温,这几个词到底是怎麽连在一起的。

尤其是忠敬这两个字,你诚意伯到底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哪个好人家的知县会跟个土匪一样带着衙役去府城抢人?

哪个好人家的知县会在奏本里阴阳怪气?

还有,刚刚看你诚意伯的脸色,只怕恨不得把那几个知县生吃活剥的心思都有了,结果孤等了半天就等来一个小惩大戒?

这可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正当朱标暗自吐槽时,李善长却皱眉说道:“殿下,这几个知县不对劲啊。”

朱标微微一怔,李善长又继续说道:“按照常理来说,他们几个是同乡,又师出同门,还是同年进士,有这些情谊在,他们几个怎麽会因为抢人而互相弹劾?”

“虽说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说法,可是这歪的也太多了些。”

“总不能真是因为要抢人吧?”

略微顿了顿,李善长又补充道:“还有这四个知县,终究还是年轻了些,行事难免有所冲动,臣也以为,小惩大戒即可。”

朱标没有理会小征大戒的说法。

毕竟李善长刚刚也说了,上梁不正下梁歪。

自家姐夫就不是什麽好东西,难道还能指望他教出来的学生有多乖巧懂事?

朱标比较好奇的是,这四个货为什麽会直接带着衙役抢人。

难道北平和永平很缺人?

李善长捋着胡须说道:“臣以为,应该不止是工坊那麽简单。”

“如果真是因为工坊缺少人手,恐怕他们四个要兴办的工坊也绝不是什麽小工坊。”

工坊当中既然有个坊字,就足以说明规模不会很大。

而且知县带着衙役去抢人,这种事情究竟是好说不好听,轻易也没人会拉下脸皮去干这种事情。

既然能让四个县的知县都扔掉脸皮不要,说明这背後的利益已经不止是丢不丢脸那麽简单。

朱标嗯了一声,仔细琢磨一番后却对身边的随侍太监吩咐道:“去一趟通政司,让人把静海县丶滦县丶乐亭和遵化四个县的奏本都拿过来。”

等随侍太监领命而去后,朱标又继续着说道:“不管怎麽样,他们四个这次抢人的事情都有失体统,该罚的还是得罚。”

“这样儿吧,他们四个罚俸三月,回头等弄清楚抢人的原因,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

随着朱标的话音落下,李善长不禁和刘伯温互相对视一眼。

如果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罚俸三个月肯定是要罚的,但是东宫也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再给他们一些赏赐。

如果这四个混球单纯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治下的百姓多一些,那这三个月的俸禄也算是给他们长长教训。

见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都点头同意,朱标忽然话锋一转,“对了,我爹和我娘派人传信说已经动身回京,估计小年之前就能赶回京城。”

“韩国公和诚意伯不妨整理整理最近的公务,到时候让我爹处理。”

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顿时就愣住了。

这天家……

当爹的把朝政扔给儿子,自己带着老婆跑去登州找女婿。

当儿子的给他爹留下一堆的公务等着处理,还暗示臣子们要多给他爹准备些公务。

还真是父慈子孝的典范!

想到这儿,李善长又眯起眼睛,不自觉的捋了捋胡须。

这跟老夫有什麽关系?

他朱重八不当人,拿着老夫当驴使唤,现在他儿子有样学样的使唤他,岂不是报应不爽?

刘伯温更是翘起嘴角。

话说,你朱重八有没有想过赶让位给太子殿下,然後再返聘回来?

可惜那个杨癫疯实在太年轻了些,离着告老还乡再返聘的时间还太早。

要不然老夫非得想办法劝他先告老还乡,然後再把他给返聘回来。

可惜啊可惜,老夫多半是看不到他杨癫疯被返聘的那天了。

……

就在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个人或是心中暗笑,或是暗自神伤的时候,朱标的随侍太监已经带着通政司的人,把漷县丶滦县丶乐亭和遵化四个县的奏本都拿了过来。

而朱标只是随意翻看了几页,眼睛就瞪得像牛蛋一般。

“这四个家伙不能罚了。”

朱标先让人把奏本递给李善长,随後便沉声说道:“不仅不能罚,这次还得好好的赏赐一番才行。”

李善长满脸懵逼的接过奏本,翻看一遍后又递给了刘伯温,附和道:“而且不光要赏,还得继续想办法从江南迁移百姓过去才行。”

随着李善长的话音落下,旁边刚刚接过奏本的刘伯温当即就懵了。

太子殿下护着那四个知县可以理解,毕竟那四个混球是某个大号混球带出来的学生,严格说起来,这四个混球甚至可以说是太子嫡系当中的嫡系。

这麽说吧,这四个混账的江湖地位也就比常升常茂和徐辉祖丶汤鼎他们这样儿的核心勋贵二代们差一些。

而且这四个混球是同乡,又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还是同一年的进士,这种条件可太他娘的难得了,一般的勋贵二代们还真比不上他们四个。

但是李善长这个老匹夫也护着他们四个,就多少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儿,刘伯温乾脆打开奏本看了起来。

“臣滦县知县周良玉,谨奏为兴建煤矿与大型冶铁工坊事……伏惟谨奏。”

“臣遵化知县耿兴明,谨奏为请修马兰峪长城事……伏惟谨奏。”

“臣静海知县周成仁,谨奏为修整运河事……伏惟谨奏。”

“臣乐亭知县王兆虎,谨奏为修建大型冶铁工坊事……伏惟谨奏。”

等把这四份奏本看完,刘伯温也只能无奈的叹息一息。

罚?

这他娘的怎麽罚。

前脚刚罚完这四个知县,後脚就会有人替他们出头。

而且都不用等到某个经常发癫的杨癫疯出面,徐达和常遇春他们那些军头就能先站出来骂街。

开采煤矿丶兴办大型冶铁工坊丶修建长城丶修整运河,这些事情不仅仅只是利国利民,更重要的对北伐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谁敢耽误徐达他们北伐,大都督府的那些兵痞们不得闹翻天?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