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587章 怎麽没人通知本官去开会?

奋斗在洪武元年 第587章 怎麽没人通知本官去开会?

簡繁轉換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18 23:1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杨少峰的心里舒坦了,自然也不介意指点指点愚蠢的小舅子。

“我听一位姓艾的先生说过,所谓太平盛世,首先要满足三个标准。”

“第一,周边无强国。第二,周边无敌国。第三,周边无有敌意的强国。”

“这三条标准,殿下觉得哪条符合?”

朱标忽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要是按照这三个标准来评定,中原自古以来就不存在什麽太平盛世。

或者说,唯有开元年间那一二十年能算做是盛世。

这还是不考虑吐蕃的前提下。

至於现在的大明?

第一,周边无强国,不符合,因为半死不死的胡元依旧称得上是强国。

第二,周边无敌国,不符合,因为胡元跟大明本身就是敌对关系。

第三,周边无有敌意的强国,这个就更不符合了,因为胡元伪帝爱犹识理达腊做梦都想南下灭明。

“洪武二年,胡元伪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迁都应昌府,距北平不过两三天的马上路程,这叫太平盛世吗?”

“洪武四年,胡元新伪帝爱犹识理达腊不断遣兵袭扰边境,有这样儿的太平盛世吗?”

杨少峰说着说着就开了嘲讽地图:“燕云十六州确实是收回来了,可是西域呢?”

“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安南都护府,蒙池都护府,这些地盘呢?”

“得亏李太白没活到现在,要不然回去祭个祖还得办理通关文谍,啧。”

杨少峰说的风轻云淡,朱标却只感觉憋屈。

既是替李太白憋屈。

也是替自己憋屈。

自己究竟是造了多大的孽啊,竟然摊上这样一个毒舌的姐夫!

杨少峰丝毫没有放过朱标的想法。

“即便是退上一万步讲,按照饿不死人就算盛世的标准来判断,殿下觉得现在算盛世吗?”

算个锤子!

特么京城还有我爹以前的同行呢,搁在大都那边还不知道要冻死几个,这踏马算哪门子的太平盛世!

而且黑煤窑案到现在都还没处理乾净,这踏马又算哪门子的盛世!

没等杨少峰继续嘲讽,朱标就先黑着脸道:“我爹已经跟文武百官们说过,以後不许再提什麽盛世。”

被朱标这麽一说,杨少峰倒也不好意思继续开炮。

但是不把“盛世饥馁,何须耕织忙”这句话说出来,这心里又总感觉差了点儿什麽。

转念一想,杨少峰忽然又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

刚刚这个愚蠢的小舅子说什麽?

说老登已经跟文武百官说过,以後不许再提什麽盛世。

那麽问题来了。

本官呢?

怎麽没人通知本官去开会?

貌似这老登也没太把本官这个女婿当回事儿啊?

杨少峰正胡乱琢磨着,朱标又继续说道:“而且刚刚小弟不也说过么,要姐夫帮着我爹把改制的事情弄好,让咱们大明能够迈入真正的盛世。”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被朱标这麽一说,杨少峰也总算是回过味儿来了。

本官就说么,刚刚有哪里不对戏。

原来不是老登没派人喊本官去开会。

而是这个愚蠢的小舅子刚刚还在给本官画大饼。

这老登和小登父子两个,都不是什麽好人!

杨少峰眼珠子一转,忽然嘿嘿乾笑两声。

老登不许提盛世?

那本官偏要提!

不光要提,本官还得让你们父子俩头疼!

杨少峰笑着说道:“其实要看是否能称得上盛世,除了艾先生说的那三个标准之外,微臣这里也有几个不太成熟的标准。”

“比如说是否有充足的生产资料。”

“百姓是否有充足的生活物资。”

“如果遭遇突发情况,失去了生活物资和生产资料,百姓是否还有生活保障?”

“反正看待事情的角度就那麽几个,无非是政治,经济,民生,教育,医疗。”

“再比如说宁阳县,眼下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大批只会简单把脉看舌苔的二把刀大夫。”

“登州府也差不多,眼下最大的优势是拥有登州大学和榷场,光靠大学和榷场,就足以让登州府的百姓富裕起来。”

“微臣还听说过一句话,叫做: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反正宁阳县和登州府的百姓是不太忙的。”

“……”

朱标彻底破防了。

“咱们大明现在不是盛世,以後也不是盛世,大明将长期处於奔向盛世的发展过程。”

朱标满脸痛苦的说道:“改制,现在说的是改制的事儿。”

“这里面有好几个问题,小弟一时半会儿的有些拿不定主意。”

“比如说啊,魏国公马上要去北平主持备边事宜,想要辞去中书省右丞相的职务。”

“如果魏国公辞了右相,中书省就只剩下左相,韩国公那边能愿意?”

“还有就是,一旦跟胡元打起来,这次怎麽着也得弄回几个都护府的地盘,关键是弄回来的这些地盘也需要大量的官老爷,偏偏改制也需要大量的官老爷。”

“而且一旦跟胡元开战,很容易就会影响到改制。”

“……”

朱标开始不断的说着眼下的各种难题,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才试探着说道:“宁阳县学,登州府学,年後有多少生员来参加恩科?”

杨少峰微微皱眉,轻叹一声道:“殿下,第一波种子精耕细作,第二波种子粗放管理,殿下觉得哪一波种子能有个好收成?”

培养宁阳系或䭾说登州系,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宁阳做知县的时候,杨少峰要考虑的事情也就是一个县,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县学里给那些学生们讲课。

而且从一开始,杨少峰就是奔着把这些学生培养成六房书吏的目的来教导他们。

可是等到了登州府,杨少峰要考虑的事情就变成了一座府城再加下属十个县以及榷场,留出来给学生们讲课的时间就会变少。

给他们讲课的先生,也从以培养书吏为目的,转向以培养科举生员为目的。

哪怕有杨少峰不断纠正甚至参与讲课,也终究和第一批宁阳县学的生员们有所不同。

现在小登惦记着宁阳县学和登州府学的生员,只怕要大失所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