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少年幸之旅一牧野大战 > 一百二十一、恩怨

少年幸之旅一牧野大战 一百二十一、恩怨

簡繁轉換
作者:陶林先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26 22:02:1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五章夜宴锋诗

一百二十一、恩怨

“武王伐纣是中原历史上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可惜,关于那场大战,我也只是从后来的传说与典籍之中了解到具体情况,那时候,我被崇侯虎抓着,没有机会参与到战斗中。后人看到的战斗是周武王和商帝辛的战斗,在我看,那却是一次龙伯的战斗!”

航船中的阿幸翁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这浩瀚无垠、碧波万顷的南中国海,据说其水源都来自于八十八眼南海之泉——这当然只是想象与传说,但我在明末浪迹南海之时,似乎真感受那圣泉之水的召唤,不过那是后话了。宋代有个大思想家朱熹写诗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牧野大战,就像是中国源源不断的源头,它貌似以弱胜强,实质上是一种文明心态对另一种文明形态的胜利。商人崇敬鬼神,相信自己是被神鬼庇佑的优秀民族,因此也迷信暴力,对内对外都是强攻为主、交易为辅,单打独斗;周人也尚武,但更相信人的力量、联盟的力量和文治的力量,姬昌公晚年潜心《周易》,就是比殷商人棋高一着的地方,那就是寻求用智慧,而不是用暴力建立一个文明国家的办法。”

阿幸翁抬头看了看天际,海面上星光熠熠,一轮明月共海潮而生,显得格外的宁静。他思考了良久,才缓缓对孩子们说:

“商人和周人的恩怨并非由来已久,仅仅是牧野大战之前百来十年的事情。正式在武乙帝的时代,那时候温暖大地之北方变冷,那些生活在北方的游牧部落为了追逐水草,纷纷南下。这些游牧民族包括土方,犬戎,荤粥,肃慎,还有鬼方。这些部落,就跟以后历史上所有侵扰中原的部落一样,野蛮彪悍,横扫一切,对农耕和商业民族烧杀抢掠——可能也不完全是这样,他们一般都想用牛羊换粮食、青铜和盐巴,可是南边人要价太高了。”

“鬼方是北方游牧部落中实力最强的一支,曾多次跟殷商交战,双方互有胜负,但终究是鬼方败得多一些——商人本来就是东夷北民,对鬼方人的套路十分熟悉,而且战车、弓箭和刀剑、甲胄,无论哪一项殷商都强于鬼方。到了武乙的时候时期,只因为殷商有内乱,武乙帝开始和巫师们争夺王权,无暇顾及鬼方。这样一来,鬼方势力愈发强大,把殷商北部的小属国和部落都吞并了。”

“后来,就是殷商的文丁帝即位了,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遏制鬼方的南下势头,否则殷商会不保。文丁这人比较文弱,但确是殷商朝中少有重视文治,少有的不那么蛮武任性之人。他看到在西域成长起来的周人似乎对付蛮夷很有办法,觉得应该学习,就同周人交好,跟周人结成了同盟。那时候,周人的领袖正是姬昌的父亲——姬历,史书上都叫他‘季历’,季节的季,也就是老三的意思。”

“季历就承担了领导周商联盟抗击蛮夷的大任,协调周商联军,与北方蛮族的频频出击交战,并且屡战屡胜。文丁帝很高兴,就将一个女儿嫁给了他,还封他为‘西伯’,就是世镇西域的侯爵。季历每大胜一场,便亲自到殷都报捷,如此反复几次,联盟之中周人势力急速扩张。季历的声望也不断上涨,不断有人要推举他做华夏联盟的盟主。一向文弱的文丁帝对自己的这个女婿也越发的担忧起来,阻挡了鬼方,却做大了周人,这是他不愿意见到的。因此,季历最后一次到殷都之时,文丁断然将他囚禁,从此再没放他回到周国。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106年的事,也就在这一年,文丁的一个孙子子受出生,他,也就是后来的商纣王。”

“季历被囚是一件大不公平的事情,不仅仅是周人和天下之人为季历鸣不平。甚至商朝内部的一些巫师和贵族都觉得不妥。周人是商人在西方对抗鬼方和诸蛮夷的重要盟友,很多殷商贵族和周人上下有很多的交往。许多商朝贵族就向文丁进言,要求释放季历,否则必有大乱,文丁不为所动,下定决心要囚禁季历到死。商朝贵族为了如何处置季历分为两派,互相攻讦,刚刚稳定下来的国事又开始出现动乱景象“”

“商人如此背信弃义,商周同盟也就立即随之破裂。姬历的儿子,就是我的第一位义父,姬昌公担任了周人的首领。得知商周破裂,鬼方再次南下,联合犬戎、羌人集中了最大力量,攻打弱小的周国,对周国频频发动攻势,意图灭周之后,再攻商国。文丁王不顾联盟旧谊,坐视周国被攻。周国几乎便要亡国。危局中继位的姬昌王具有很大的智慧,及时调整了对蛮夷的办法,他首先与犬戎人交好,互相约为兄弟,并宣称不论大小部落认同周人,即为华夏之胞。这样一来,几十个西域大小部落依附周人,瞬间壮大了他们的力量。犬戎也因此与周人交好,鬼方和犬戎的联盟不攻自破了,便发动不了什么像样的进攻。”

“姬昌更完全抛弃了殷商人对待蛮夷惯有的态度。殷商人崇信鬼神,迷信暴力,也迷信血腥。殷商贵族动不动就杀俘虏。求神问卜,生死出入,都要杀人见血,特别是战胜了那些蛮夷小部落之后,往往成十上百地杀掉对方的精壮和首领祭祀祖先,然后取出他们的颅骨或者肩胛骨以刻下卜辞,纪念胜利,是为‘伐祭’。姬昌则立誓不杀一人,但有战俘,都能教会他们农耕,然后赐予他们土地,同而化之。”

“与年轻的姬昌王这种开明做法相反,殷商之人依然坚持他们的暴力征服。当年,我们的那个白鹿部族当年所遭受的灭顶之灾,不过是周人和殷商人之间断裂的一个缩影。可怜我们那些无辜的同族,很多人在不明不白之中就丢了性命。”

“在文丁帝的时期,除了北方有游牧民族部落频频南下之外,东南方向的淮夷部落也不断向中原侵犯。他们的势力,一直推进到了商族旧地商丘附近,甚至打到了商国的腹心地带。商国不得不依靠东南地区的强大诸侯彭国对抗淮夷人,跟彭国结成同盟。然而,周国的季历突然被囚,彭国人再也不信任殷商了。他们甚至跟淮夷人暗中媾和,借助淮夷之力反攻殷商。文丁一气之下,发兵强攻彭国,将彭国一举灭国。文丁灭掉彭国之后,便生了重病,自此一病不起。公元前1101年,文丁因病而死,临死之前,他杀死了季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