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唐奇谭 > 第七百八十三章 内设

唐奇谭 第七百八十三章 内设

簡繁轉換
作者:猫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27 22:03: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要知道清正司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对应这些当下频发的妖乱和异变,而由大内牵头出钱出力,专门招揽下的奇人异士、名家好手;组成的特殊部门。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家及其宗室的周全

另一方面,也有通过铲除妖邪、平定兽祸来变相伸张家的权威;与外朝争夺人心、民意的潜在需要;然而,却因为当初的用人不慎和对应不当,放任几个蠢货的私心作祟,差点变成笑话。

因此这一念之差,也也导致了清正司错过了最大的关键人物;结果在后来的争取各种资源和权利管辖上;始终要低过外朝政事堂诸公,籍此另行建立的暗行御史部\/御史台第四院\/两京里行院一头。

直到后来十六卫背景的健锐五营,以及枢密院直属教导军特训队的建立;这才在异常事态上,形成外朝的政事堂、枢密院和内朝三省;隐隐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的局面;但清正司依旧是最为薄弱一环。

其中的暗行御史部\/两京里行院;相对实力最强、资源最多。因此在实际运作中被人为分为东都、西京两部;以为相互制衡监督。固而东都本部编制和管辖最大,但是西京分司却拥有最精锐的人手。

其次才是军中背景的健锐五营和教导军特训队;但这两者之间亦有潜在的差别。前者出自南衙十六卫的中军体系,也是朝廷常备的野战军序列;强调的是通过精选的士卒,针对异类的器械战阵之道。

后者则是通过与西京里行院的合作,借助一些初步运用成熟的特殊手段,进行血脉激活\/体质强化;以较大耗费和代价获得一批,体质超乎常人数倍不等的强化军士;配合量身定制的特殊装备作战。

相比之下,清正司既没有健锐五营那般,几乎无穷无尽的现成军力资源;也不像战斗在妖乱一线的两京里行院,可获得大量素材与培植原料,掌握着血脉强化、装备研发和奇物使用、特殊救治手段。

只能算是个中规中矩的存在。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在大内拨付内帑的扶持;诸多宗室、外戚和勋贵的参与下,并不怎么缺钱;而且收纳各种奇人异士的底线和门槛较低。但是这也带来另一个问题。

就是这些招揽而来奇人异士,固然是的能力水平不一,在品性和道德上也难免良莠不齐;平时管理起来也是颇为头大。但是相对可靠的内选将士,却不免能力平庸不够突出,在对应妖乱时伤亡颇大。

再加上,内选将士和对外招揽的这两部分人手,因为彼此习惯和做派的差异过大,导致难以通过日常操练对抗的磨合,形成足够的协同默契,反而相互之间摩擦和矛盾不断,没少闹出过乱子和是非。

但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当初那位拒绝清正司的邀请;并将所有人都痛打一顿的先见之明。因此在各方质疑之下,就连今上也难免对此有所动摇和疑虑;反是尚未监国的太子,痛陈利害才保住清正司。

直到西京里行院的日臻成熟,外行和内行两套人马,相应选拔、改造和晋位的体制逐步完善,才有了可以参照的现成模板。而后,由大内所秘密掌握的血脉激活手段,也终于形成相应的数量和规模。

一度地位尴尬几乎沦为摆设的清正司,才在一场引而不发而尤为激烈的内部清洗当中,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效能;其中那些纯粹是挂名的各家勋贵、外戚、宗室背景的关系户,被毫不犹豫的清理一空。

而管制混乱的奇人异士,也被进一步的梳理和整顿;按照具体能力和专长,与改造的内选将士重新编组和配置。其中桀骜不驯或是生性散漫之辈;则被另外归列出来,编入新京社名下新成立的猎堂。

作为与清正司关系密切的外围,他们不再以严格的条例与章程进行约束;但是也失去了清正司名下的优厚待遇和官身保障。而更多是依靠新京社和武德司提供的消息渠道;完成捕杀异类的各色悬赏。

因此,如茨整顿手段,固然是让清正司得以走上了正轨,但也让清正司下辖的外行人手,与被归入新京社名下的猎堂成员;在后续对付异类的持续竞争中,隐隐形成了某种潜在的对立和摩擦不断。

但这也是某种程度上,上位者乐见其成的制衡局面。因此,清正司和新京社的人,最终矛盾激化当众发生冲突;监国太子并不怎么意外;但唯独特别介意的是,他们是被执掌西京里行院的那位拿下。

这就有些棘手和难办了;要知道这位御史,可从来不介意他饶眼光和看法。更何况,其中还可能涉及到居心叵测的妖邪之徒,居中设局和挑拨生事的内情;这就正好属于这位妖异讨捕的职分内了。

倘若他想要对双方严惩不贷,或是借机大做文章,对此事继续追责和清算一二;想必朝堂上也有的是人愿意配合发起弹劾,来削弱清正司和新京社的影响力。想到这里,监国太子不由轻叹了一口气。

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身为监国,除了正式的官面文章之外;居然缺乏与这位名声在外的妖异讨捕,进行私下交涉和沟通的中转渠道。这也实在太不应该了,或者是自身一直以来过于松懈和怠慢了。

紧接着监国太子又拿起,随急奏而来的另一份附录。却是源自板桥镇当地的武德司所属,私下探访巡洄船团中的那艘“洪兰号”巨舟,因遭遇风潮迷失海上之后,诸多目击者和亲历人士的口述汇总。

作为国朝最重要的巡洄船团一员,任何一艘基干大船上的配属人员中,都有来自武德司、枢机五房、枢密院监宪厅;所暗中发展的眼线或是长期安插的探子;因此,这些内容很快会出现其他衙门处。

然而,当他一目十行大致看完后,却不由眼神复杂的喃声叹道:“却未想到,他居然能独身对抗海上暴潮,确保一船饶周全?看来,这一番南下平灭妖灾,又令此君的能耐和手段,有所增长了啊!”

“难道,还真是应劫而生的因果和渊源;只要这世间的灾异越重,他的权能就越是日益增长么?”随后,他就挥手让人取了一个白檀的匣子过来,从中取出一本无封册子,在上面又仔细添注了几笔。

片刻之后,在太子殿下的另手边,放下一本厚实的册子;上面用简略的字眼标注着:“袖里乾坤”“先一气大擒拿手”“五行遁法”“擎风云体术”“御剑术”“破界法”“太乙法身”等等内容。

而在最近的页面上,已用朱批增加标注上了“移山填湖”“甲元神”“拘传土灵”“操纵石鬼”“山精亲和”的内容。然后是另册记录的四大傔从,八十六名内行队员的血脉改造次数与胜长的方面。

同样也添补了重新添补了一些人物介绍的内容,以及新近发生的事迹;有些饶描述情形,就仿若当时正巧身临其境一般。而这也只是家所暗中掌握的密档之一;在大内尚有一处特别辟出的殿阁。

专门用来登录和记载这些象之变后,逐渐出现的神异之士和超凡人物。而作为其中的重中之重,光是这位突然觉醒的妖异讨捕,及其交集和接触的相关热档牍;就专门占用了一整座楼的空间

尽管如此,在这位身上依旧还有更多的疑点和秘密,在不断的涌现出来。随后,就像是对应了监国太子的心情一般;又有一份来自夷州探问使,扈从队伍中的密报,通过靠岸后的鹞书直呈东都大内

因此,当监国殿下顺势处理和批录了十几份奏闻;这才拿起这张简略异常的便签。却不免一楞又嘿然失笑起来:“竟然如此,真相如此……简单;一个市井子弟,会是通海公室流落在外的骨肉么?”

“看来,这兴许就是他所必须偿还的此身因果了。”随即,监国殿下就若有所思的叫来一名内侍,将这条便签转呈到今上移养的神都苑去。以大内一贯的四面漏风,想必这消息很快为外朝诸公所知。

却不知以他们所代表的派系立场,该如何面对卷土重来的扶政三家,又该如何处置与一门三家的干系呢?相比这其中的重大干系和牵扯,关于清正司和新京社的那点得失,反而显得无关紧要了。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曲江坊清奇园外;缓缓行来了一辆颇为朴素的马车。又在短暂的扣门之后,被从侧门引了进去。最终,从这辆停在前庭的马车上,走下来一个形容窈窕、帷帽遮面的女子;

“惠娘安好……”只见她对着早已等候在茨阿姐,低眉顺眼的屈膝款声行礼道:“妾身放出宫后,就即刻前来投奔您……蒲柳之质,承蒙收留,还望不弃,日常指教再三。”然后,才被阿姐搀扶了起来。

“瑾瑜,却也无需如此见外的,”阿姐微微一笑道:“当初你我不是好了,外放出宫后就来我府上安养终老,顺带替我打理家务,虽然其中多了一些变化,却也无伤大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