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唐奇谭 > 第二百五十一章 骤现

唐奇谭 第二百五十一章 骤现

簡繁轉換
作者:猫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27 22:03: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当被惊扰未眠了一整夜的守军,终于迎来了天明之后。身为康州硕果仅存的扶桑大藩藩主,实力派土生诸侯名族,领地横跨(陆)奥州、(出)羽州两州,的南路总大将斯波间须,也走上墙头。

可以说,德明王凭借一己之力,将即将卷入大规模内乱的扶桑诸侯,给从南北对立、东西分裂的前沿,给强行拉了回来。但是与此同时的是,作为拉拢这些强力大名/藩主的代价,同样也是不菲。

因此,哪怕是参与了这次跨海之征的扶桑诸侯/藩家,同样也是分作诸多个派系。有的是平城京王家的分支和铁杆附庸、世臣出身;有的则是被王室许诺的巨大利益所劝诱;也有的是被强令征发……

因此到了海东之地后,自然依照与王下大将军府的亲疏远近,有着三六九等的待遇差别。而斯波间须所在的藩邸,乃是地广人稀、野人遍布的远僻之所,统治着吃苦耐劳的陆奥百姓和出羽山民。

因此,他是大唐渡来王室的护从大军面前,抵抗到最后的土生势力残余之一。最后因为地方苦寒、民穷贫瘠,劳师动众却缺乏斩获;这才得以臣服平城京新主为代价,保全了姓氏家门的传承不绝。

所以,哪怕他是与新王室关系疏远,而被视为乡下野人一般的远地藩主;在举扶桑之地掀起的大势所趋之下,也不得不在自己藩邸,七拼八凑出一万人马,亲自率领参与了这一次的跨海大征伐。

但他的运气无疑是受到上天眷顾的;作为安排第二批出发的后援;运载斯波家奥羽藩兵的船队遇到了风暴。包括斯波间须在内的大半数人马,都被吹到了靠近耽罗岛的海岸边,侥幸捡回条姓命。

然而,等他率部从搁浅的海船上登岸后,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海东之国的康州境内,作为五小京之一的南端金海京,赫然就在数十里之外;接下来就是他一鼓作气夺取疏于防备金海京的高光时刻。

作为在扶桑列岛当中,速来苦寒贫瘠著称的北地藩家出身;斯波间须及其麾下,除了偶然上贡和觐见平城京的机会之外,哪里见过这种温暖富饶地区的繁华都邑;因此,占据下就再也不肯吐出来。

哪怕是大将军府也不得不承认既成现实,捏着鼻子授予他南路总大将的官职和名衔;令其统辖沿海之地上岸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中小姓藩家所属;但也等于是变相断绝,其继续征拓地盘的可能性。

但是祖上出自旧王的附庸下臣,却在朝争中十里被贬放出京、远流边疆,而在当地通过征缴和掳掠野人,筚路蓝缕、自成家门的斯波间须;却是已经很满足在这么一座金海京,及附近地盘的收益。

因为,光是这些地方的田土产出和城内所掌握的户口数目,就是他那个号称横跨两州的藩邸数倍还多。因此,作为现成的既得利益派,他已经不在乎扶桑本土的藩邸了,而打算将其让给弟弟接手。

自己则带领主家成员,在这海东之地地扎根下来,好好的经营这么一份天赐的新家业。因此,他不当强纳当地多位大族郡望的女儿为妾侍,还让自己随军的长子,娶了已故金海京大尹的遗孀……

另一边,则是利用金海京的海陆枢纽位置,不断的拉拢和恩结,那些自此过境的藩家势力;大有将大将军府授予的南路总大将名分,就此变成了囊括康州全境的,新土宗藩大势力的趋势。

当海东军反攻入康州之后,他也是抵抗态度最为坚决的,在闻讯后的极短时间内进行扩军和备战。为此不但放下前嫌和隔阂,聚集和收容了那些战败的藩家残余,以期战后变相的兼并和吞下对方。

还在第一时间组织了清野坚壁的果断行动,将附近那些不肯逃走的乡土百姓,给放火杀掠一空;将所能见到的地方青壮全数拉走,这样就算有所幸存者,也只会成为了外来海东军的负担和累赘。

而这一次海东军的大举反攻,固然令康州境内的扶桑各藩惨重损失;但也变相的帮助了,控制区位于沿海,实力相对保全完好的斯波家/奥羽藩;自此拥有了收拾残局/变相吞并各藩的理由和名义。

此时此刻,相对于城头上那些紧张局促,或是惶恐不安,或是如临大敌的各藩守军;他反而要更多笃定的多。因为,斯波间须已经看出来了,城外那些海东军来势虽中,但是明显多方都准备不足。

无论是重新打造器械,还是营造围攻的阵垒,都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城内的扶桑各藩人马,加起来尚有万余;更兼城防完好而器械、粮秣尚足,也不是这些远来疲师,短时间内可以轻易攻打得手。

反而他们可以据城慢慢拖得的对方疲敝和颓势。这样就算其他各路的藩军,没能及时赶来支援和接应,光靠他们这些守军,也可以支撑上很长一段时间。唯一需要防备,反是来自城内的里应外合。

因此,在昨天这些海东军开始围城的同时,他已经下令抓捕和羁押,城内那些有可能成为内应之嫌,本地豪姓大族、贵家宦门的男性成员;只要城坊当中有所丝毫异动和风声,就将他们就地处决。

一身沉重而华丽大铠的斯波间须,几乎是一边思量着,一边行走在城台上;用并不算老练的平京腔大声鼓舞着,眼前所能见到的一切士兵、组头和旗本;或承诺予地头身份,或是许之以田土奴婢。

当他来到了正对着海东军围营,中军标识所在的西门楼处时,这里早已经站满了披挂齐整的大小藩主、备将,以及端举琳琅满目旗标的扈卫军士,对着他大声呼唤和行礼道:“总大将样……”

然而,斯波间须却注意到,大多数人表情有些奇怪和微妙。随即,就有一名前备大将上前,对着他举手示意道:“主上,请看那边……”

金海京北面的遮挡视野的一座突兀山头,连同一些亭台建筑,突然像是在这一夜之间不见了。而露出了原本被遮挡在山后,却明显发生了大规模改道的黄山河,以及一个正在汇满积水的奇形大坑。

下一刻,在那些从十分仓促而简陋的围城营地,争相涌上前来的众多海东军,声嘶力竭的呼喝和鼓噪之下;有人看见了天空中一个黑点,正在顺着初阳升起方向而来,随即不由有些错愕张嘴抹眼。

因为,已有眼力好的人隐约看出来了,那仿佛是个正在日中行走的人形一般。在一片惊呼乱叫声中,当即又有人跪下大声祈祷起来:

“日光菩萨显灵了!”

“大日如来,法界无量。”

“是天照命大尊,显圣东海了。”

“混账!”然而斯波间须却是不由勃然大怒,亲自上前将这些曲身下拜的人等,不论任何身份和地位,都狠狠的一脚踹到在地:“敌势当前……”。然而他的声音很快湮没在一片哗然中。因为太阳似乎变色了。

轰然一声凌空翻滚的震响,无数硕大嶙峋的土石,径直从他们所在城楼的上空,如同九天飞瀑一般的倒卷而下;铺天盖地的土石洪流,瞬间就在一片凄绝凌厉的哀呼惊叫声中,充斥和填充了绝大多数人的视野。

虽然这只是几个呼吸之间的事情,但所有的人都不由为之惊骇失声了。当飞流滚卷烟尘终于逐渐淡薄、消散去后,原本门楼位置只剩一个高大土堆,环绕城池的黄山河支流,也被彻底壅塞了起来。

而在这几处凭空造就的低缓土坡下,已经持械以待的海东军,士气如潮的轰然拥上。转眼之间就越过并且淹没了,只剩下寥寥残存守军的墙头,一鼓作气长驱直入的杀入城内深处,掀起烟火道道。

更糟糕的是,为了应敌和观阵,足足数十家的大小藩主和上百名的扶桑军将,连同他们身边最精锐的扈卫、近习和旗头、使番、军目、物见,大都被掩埋在了天崩地裂一般的,土石击坠如雨之下。

因此,就算城内尚有为数不菲的扶桑藩兵;却也在群龙无首之下,迅速被冲散、分割开来,逐一的各个击破。而在其他城墙上得以逃过一劫的守军,更是被这场移山填海般的剧变,吓的失心丧胆。

几乎不用海东军顺着城墙,冲杀到他们的面前,就已然是连声怪叫着,丢盔弃甲的成群开门出逃城外,或是干脆一头从城墙上跳落而下。仅仅是半天时间,城高墙厚的金海京就再度易主。

最终从西门楼的填土现场下,花了两天一夜的功夫挖掘出来,整整九百八十三具尸体;以及十多个已经被吓傻了,只会疯疯癫癫颂念神佛尊号,仿若是泥人一般的幸存者。

而城内能够找出来,用来游街之后跪在小圆脸面前,举行献俘仪式的残兵败将中;最高身份的也不过是一位,因为新到不久的水土不服,而只能在城内修养,也因此逃过一劫的年轻能登藩藩主。

更关键的是,海东军从几乎完好无损的金海京中,得到了足供当下作战数年有余的粮草;以及被扶桑军强行征集起来,因此家破人亡怨气冲天,又目睹天谴,迅速转变成狂热拥护者的数万青壮年。

除此之外,因金海京地处南部沿海水陆枢纽;如今也是扶桑联军的海路输运两大口岸之一。因此当地不但囤积了大批,在此等候转运的物资军需;甚至还有万余已经滞留在此的扶桑各藩亲族家眷。

因此这一次,就不只是各路扶桑藩联军震动(其中部分人隔岸观火/坐观成败),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而是整个位于西南部的扶桑联军,都有可能后援和补给断绝的巨大存亡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