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唐奇谭 > 第八百二十八章 世情

唐奇谭 第八百二十八章 世情

簡繁轉換
作者:猫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27 22:03: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话说,这一路过来,婉儿你都看见了什么?”徐徐行进的马车上,在女孩儿脑袋上蜷缩成一团的江畋,突然提问道:

“嗯……”女孩儿不由侧头道:“长安城内的官属将吏,三教九流之辈,诸行百业之属。”“这满大街其实只有两个人。”江畋故作深沉道:“一个叫做名,一个叫做利而已。”

“当然,这其实是佛门的揶揄,对你这种未喑世情的小女,未免太过精深了。”看着目瞪口呆的女孩儿,江畋又笑着改口道:“其实你可以先从认识社会开始,也就是无数天下人构成的聚合体。”

“上自高高在上的明堂天子、朝堂臣公,下至最为卑微的小民、奴婢,都是这个名为社会体系当中的一员;虽然,他们彼此之间看似毫不相关,但却通过社会这个聚合体的无形纽带,产生关连。”

“这事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羁,但又切切实时的存在着互动和联系;哪怕有些人终其一生也素未谋面。”看着女孩儿疑惑的眼神,江畋继续说道道:“但彼此间生活起居所产生的结果却息息相关。”

“最好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历代的民变,乃至是改朝换代的群雄了;底层的官吏肆意妄为,令地方小民百姓的不得活,自然就会激起民变;天子治理无方,海内鼎沸,自然有野心家起于草莽间。”

“前朝的炀帝,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范例;但着对你还是未免谈过抽象和艰深了;”江畋又继续道:“所以,我们先从社会的本质和存在规则,开始说好了;社会的诞生,是源自生产生活的需要。”

“比如,远古时期的人类,刚刚脱离了蛮荒,学会用火取暖和制作熟食;为了抵御野兽横行与变幻莫测的天候,自然而然聚集在一起报团取暖,互助求活,这就成了最初的部落,也称氏族结社。”

“这就是社会的雏形,然后更多的氏族/部落,为了生存和生产所需,以地域为区分聚集在一起,或是相互争抢山林水源的资源产出,就构成最早的大型聚落/城邦;诞生了统领部落联盟的共主。”

“史书中尧舜禹汤的传说莫过于此;待到夏启杀防风氏立威,以家国天下传续;这就是夏商周三代之治起源;然后在征战和抄掠中,造就贵族、国人和奴隶的贵贱之别,有了国人和野人的区分;”

“此为春秋战国之始,然后最终七国一统与祖龙,才有了天下这个最大的社会体系;此后,无论如何历朝历代如何演化,都始终是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帝王将相,但也不过是最顶端的管理者尔。”

“但他们为了世代维系的家国天下,才以各种方式塑造了天命之说,以儒学为本,缔造了天人感应的理论,天地君亲师的伦常体系;以为千秋万代的维系下去,但是世间万物总是在发展中前进。”

“一旦王朝自上而下积重难变,不能再顺应天下演变和发展的大势。那就自然会有忍无可忍,走投无路的底层大众,在有识之士或是野心之辈的引领下,争相如抱薪投火一般,迅速摧毁旧秩序。”

“然后,在天下板荡的无序混沌中,用无数人的血肉尸骸为铺垫,竞相逐鹿天下要冲,重造出一个让大多数人认可的新秩序来;因此旧朝的终末崩灭,也孕育着新朝的奠基之初;如此治乱循环。”

“因此,作为无数人构成的社会体系,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天然的秩序性,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有人扎堆的地方都存在秩序,哪怕这是一种暴君、恶政之下的秩序,同样也是诸多秩序的一部分。”

“一旦失去人群相互依靠和制约的秩序,社会体系马上就会崩解,变成弱肉强食和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的蛮荒混沌状态;这也是许多饥荒、天灾中,官府维系不力,造成的流民潮和动荡的视源。”

“除此之外,社会的另一大特性,就是始终在向前发展;也就是持续更新换代的需求。从远古的茹毛饮血,到现今的衣冠伦理;就是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的结果;虽有过短暂倒退但终不可逆转。”

“所以啊,婉儿,”说到这里江畋顿了顿,低头喝口她奉上的茶汤道:“如果有人宣称要克己复礼,那可以敬他或是个洁身自好的君子,但若想要鼓吹王政复古,那就要警惕其中的野心家之流。”

“因为,这世上就算是最为卑微的斗升小民,也没有人希望回归到成百上千年前,那种刀耕火种、兽衣穴居的古典时代中去了。但凡如此宣扬,要么是读书不求甚解,直接读成教条刻板的傻子。”

“要么就是想要籍此掀起纷争和动乱,然后,从中为自己牟利的苟且小人,或是暗藏祸心的野心家;要么敬而远之,要么就尽快狠手弄死之;千万不要与之纠缠,不然反就遂了彼辈的盗名欺世。”

“好吧,看来没有亲身的经历,你也理解不了太多,”江畋又看着表情越发茫然,隐隐变成蚊香眼的女孩儿,好笑道:“接下来,就该说到社会阶层和阶级性了;社会中只要有分工就会有阶层。”

“就好比有的人种田,有的人做工,有的人经商,有的人当官,还有的人领军打战;虽然社会体系中分工不同,但是长年累月自然形成三六九等的阶层,由此自上而下压迫和榨取,又构成阶级。”

“宛如一座上尖下宽的巨塔,最上层被称为统治阶层;最下面是压迫最重的小民。这也是绝大多数封建王朝,尤其是中央集权的国度,最常见的一种统治形态;所以,这就说到本朝的五民之分。”

“官士农工商,官者最贵,因为它是维系王朝统治的,官僚体系和军队构成的主要成分;算是身为天下之主的帝王,将权威与意志伸入地方的代行者;士者其次,广义上包括广大将士和读书人。”

“狭义上则是读书有成的学子、士家,也是广大官僚机构的潜在候补和新血的来源。然后是农,也是占据了亿万百姓中绝大多数的存在;因为他们承当的徭役赋税,才支撑起王朝内外一应所需。”

“因为他们数量之多,足以成为国家的基石;且极为坚忍,只要微薄所需就能满足;但他们的小门小户,同样也是最为脆弱,很容易受到天灾**的影响;卖儿卖女、破家流离、乃至易子相食。”

“因此朝廷一旦忽略和慢待之,连最后一点勉强苟活的机会,都求之不得,那也自然会遭到最为惨烈的反噬,自此进入不可逆的改朝换代、治乱循环。就连最高贵、最为显赫的门第也不得保全。”

“所以农民阶层,从古至今都是上位者,需要谨慎再三对待的群体;而位列五民第三;而代表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后两者,则是从这些农民中,自然分化出来的社会阶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手工业者,能够将田土矿山所产的原料,加工成更加适合和方便使用的,日常衣食起居器物工具所需;因此,大内有内府局,东宫有内造院,地方上有铁监、钱监;有民家的酒酱、织染作坊。”

“而商人者位居其末,实因为他既不事田土生产,也不能通过加工增值,只是低改高卖的往来贩售取利;虽然也变相的促进了物产流通,活跃了社会商品经济。但价值在现今社会体系中最低微。”

“也是被其他阶层所歧视的末端和底层。所以,倘若一个商人以贩售发家了之后,该如何在这个世上改变自己家世的阶层呢?”江畋又举例道:“答案就是设法在乡土以外买田,然后传给子孙。”

“等到第二、第三代人,就可以以田土为依仗,设法改籍为农户,成为一名耕读起家的田主;然后,就可以参加科举的乡试;就算考不上也没有关系,可籍此结交和赞助一些由此相识的读书人。”

“以祖传的田地为依仗,只要没有大灾荒,就可以持续供养更多的子弟读书;然后,其中只要偶然有人中举;哪怕是最末微九品下小官,也由此可以自称官宦之家,进入另一个乡土缙绅圈子里。”

“然后,在相互扶持和联姻之下,让人终究忘却了祖上的卑微出身;而通过与没落的郡望联宗攀亲,成为乡土的显望之一;进而再有人考中科举,遴选为京官乃至朝臣,自此新的京华门第诞生。”

“这般流程听起来,怎么就像是阿母,让奴奴背诵的上官家历代谱系呢?”女孩儿不由反问道:“难道时间大多数的门第,都是如此造就的么?”江畋却笑而不语反问道:“你觉得还有遗漏么?”

“呜呼……”女孩儿再度别起细细的眉梢,双手握拳撑颌盯着外间的街景,冥思苦想了好一阵子才突然展颜道:“奴奴想到了,先生一直没有提及到的,只怕是那些五民之外的奴婢仆役之属吧!”

“没错!婉儿又有长进了。”江畋奖赏式的踩爪揉头道:“就是那些长期被忽略的奴婢之属;毕竟曾几何时,你和阿母也是其中之一;只是你们幸运的是,属于因为遭难被罚没大内的宫掖之奴。”

“名义上专属天子的奴婢,但这世间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各色奴婢。既有地位权益最为卑下,世代生养不由己只能任人买卖的,律比畜产的卑下贱奴;也有依照契书服侍主家,形同平民的雇奴。”

“也因为你们母女,终究是宰相家门的眷属,又有在位的郑太常为接济;所以才没有直接充入云韶府(教坊司前身),而是进入宫掖。虽然在这里同样免不了,被势利之人逢高踩低,驱使劳役。”

“但以你阿母之能,还是与之周旋和对应了下来,不但没有在繁重役使中,劳形脱神、丧失心气,还好好地教养你长大;她唯一的指望,就是希望打磨出你的良才美质,有机会出脱上位者眼中。”

“不然的话,以你天生的形貌底子,或许将来可以免于被役使的劳顿之苦;但是也免不了在内教院的歌舞班子里,辗转于声色娱人的内外会宴上;乃至年长后转入云韶府教习歌舞配以同属贱籍。”

“阿母这些年的艰难和凶险,奴奴自然是看在眼中的。”女孩儿闻之,却也隐见泪眼婆娑道:“现在想起来犹自忏愧,只恨自个儿无力帮协一二,反而还要使性子惹出些是非来;若不是先生……”

“你有这个自觉就好。”江畋觉得气氛太过沉重,火候也差不多;再度换了相对轻松的语气道:“接下来,我们就做个辨识身份的游戏好了;就在这街市上随机抽取,以为验证你的演绎法好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