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唐奇谭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唐奇谭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簡繁轉換
作者:猫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27 22:03: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上元六年(679年)秋,大唐太子李弘,在东都大内/紫薇城之正殿——乾元殿,受高宗李治禅位;又前往紫薇城正南的则天门,接受满朝文武、臣民百姓的共同朝拜,颁布新朝年号为调露元年;史称孝恭皇帝。同时,又尊退养在上阳宫内的高宗,为天皇大圣大弘孝太上皇帝;尊继续临朝的武后,为玄元神枢大圣天后。其余诸王公主亦厚赐有加、增邑不等,尤以太平公主为最;所有五品以上荫官子弟,亦是加封一等。而随着李弘的登基,原本只是小规模制举的嵩山封岳试,相应的含金量,也随之暴涨了许多。因此,根据宰相裴行俭的提议,增扩新君登基第一次恩科的取士数量和候选范围,将其向后顺延数月以便士人报考。而随着新君的登基,高宗朝的诸位宰相、宰辅,一个都没有调整和变动;只是让形同师长的张文瓘、戴至德,重归朝堂继续辅佐;又加封留守西京/长安的弘文馆大学士张大安,正谏大夫薛元超同中书门下三品。甚至连被殿中侍御史许文思,牵连的前宰相/户部尚书许圉师;也给予了宽免和体面,令其以本官致仕。然后,才开始整顿和清理都亟道境内,那些讨贼、定乱不力,令逆贼乱党惊扰东都的地方官员、诸卫将领。但这时候,就亦然无人敢于提出质疑,或是在这件事情上进行劝谏了;因此,以功勋卓着的宰相刘仁贵,为都亟道查访处置大使,王孝杰为副手,开始对都亟道内的十六卫驻军,以及配属的军府,进行相应清查。但实际上,刘仁贵身为宰相之任,难以长时间的久离东都,因此在初步的巡视之后,清查诸卫及军府的后续,就落到了右金吾卫将军王孝杰、司卫少卿唐休璟的身上。而这两位履任之际,也顺理成章的归附新君。除此之外,在太子李弘回宫当夜,莫名其妙失踪的左羽林将军常元恺;事后也在宫中被人找到,却是昏迷不醒倒在一处桥下,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清。因此,难逃值守有失的他,只能黯然请罪接受罢职外放。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在上阳苑护驾有功的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增食邑三百户,萌一子五品官身;此外,还有参与讨蕃有功的工部尚书刘审礼,被委任为监修山陵、宫苑诸大使,带领诸武宗亲在内的内臣。继续修缮和营建,东都禁苑中的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室,以为退养的上皇日常游览、赏玩去处。而讨蕃得归的另一位功臣娄师德,则以朝散大夫的本官,进位台院侍御史之一,专门负责新选里行的各地查访事。就在新一任的左羽林将军,波斯副都护王方翼即将上任之前;从长安召来的左金吾中郎将程务挺,就先行进宫面圣,被表为左武卫将军,检校屯门飞骑诸营;带着来自长安的一营卫率,入驻皇城最北的玄武门内。随之而来的,还有两位缺少存在感,却在暗中出力不少的当朝驸马,王勖和权毅的新任命。前者就任为右监门卫郎将,当值左右银台门;而后者则官拜右金吾卫翎卫府中郎将;兼知东都金吾左右街使/六街使之一。而相对外朝波澜不惊的权力过渡,和按部就班的少量人事变迁;从属两京的东宫门下,就只能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理所当然的现实来形容。右左右春坊直接选入中书、门下行走,詹事府选入秘书、殿中各省。乃至充任弘文、崇文等六学二馆、北门学士院的学士、直学士、直馆等;敢于在君前据理力争的詹事府右丞、大理寺少卿狄怀英,更是被树立成为某种标杆和榜样;直接除授门下给事中,以大理寺兼河南府少尹。太子家令、更率、仆三寺的宦者、内官,亦选入内侍省,充任六局二十四坊。甚至连太子妃裴氏的父亲裴居道,也授予检校刑部尚书,京兆尹;而堂兄裴瀜任检校左卫将军,族兄裴绍业授游击将军、左勋卫郞将。事实上,就连天后一手缔造的北门学士体制,也被新君继承和沿袭了下来;并打算进一步扩大编制和加强职能,与外朝的政事堂宰相们,继续维持某种相对动态的平衡。这已不是立场问题,而是基本统治的本能。当然了,其中当初被天后籍故笼络,或是以提携为名,抽调走的那些东宫旧属,自然也顺理成章的回归门下;自然又在北门学士,当中形成了新老两派;而那些老派学士之中,也因为新君的态度,出现隐隐分歧。因此,天后继续临朝的最大凭仗和后手之一;等于是被连消带打的分化掉了一大部分。而太子李弘,不,是新君李弘,只是召对其中孟利贞、郭正一等人,并将当初落选的张柬之,及魏元忠、魏玄同等充入而已。事实上,在新君入主大内的这段时间里,也不是没有零星的东宫下属;因为欢喜过甚而饮酒醉死,或是失足掉池溺毙了;也有个别因骤然得势的忘乎所以,而做出了逾越之举,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惩戒,乃至贬斥。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而在人心纷杂的皇城大内之中,既有人争相祈求告老;令一份还算体面的俸料,到内庄宅使、内园使或内宫苑使,管理下的宫庄、别苑去养老度日;或是自愿去监守前代天子的山陵、陪邑,也有人竭力谋求留任。与此同时,关于荣升太皇太后尊位的大圣天后,短时间内白发增多的传言,也开始出现在底层的宫婢、宦奴之间。这在一贯及其重视保养自身,且御下极严的天后,专断宫中的数十载过往岁月,是不可想象之事。而在地方上,也有零星的州县官员,畏罪自杀在囹圄中;或是在下狱押赴京中的过程中,日夜忧虑而不眠不食、饥渴而死;更有人被突然冒出来的「同党」劫走,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消息。在这一片新老交替的纷纷扰扰、悲喜交加当中;作为太子内坊的重要成员,太子妃的左膀右臂,郑娘子从三司九章之一的掌书,升格为中宫六尚二十四司,宫正司的正六品司正,就仅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了。对了,这个职位就是当初尚在掖廷局时,妄图对她采取私刑拷打的林典正,不折不扣的顶头上司;下领辅佐的女史若干,管理各处殿院阿监、副监等职。但有宫人不称职者,司正以牒取裁,小事决罚,大事奏闻。虽然制度看起来如此,但其实在偌大的宫闱之中,想要弄死一个人,实在太简单了;甚至不需要罗织罪名,或是拷打上刑这般下乘手段。只消对负责日常饮食物料供给的内官、女史打个招呼,就可将其困顿逼死。不过,郑娘子受任为四位司正之一,更多是替入主中宫的储妃裴氏占位;同时获得一个擎制较少、行事方便的身份而已。毕竟,在这位新鲜出炉的裴皇后头上,可还有一位没有退养的大圣天后;依旧保持着影响。作为以皇后之尊临朝和协理政务,把持大内/后宫数十载的太皇太后;在中宫易位后的影响力,也不是那么容易消散。更何况在她身后,除了权势富贵仰赖一身的武氏宗亲外,还有大批往昔提携、附从的朝臣官吏。因此,这并不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束,只是更高层次的开端。只是,这一次的郑娘子母女;只怕不管自愿或是不自愿,都要逐渐将自身存在,展示在那位天后之尊的眼皮底下了。郑娘子为此也婉拒了裴后一番好意。比如由她出面提议,将女孩儿收为养儿,或是授予一个县主的身份。而是由新君李弘,在皇城一角命人开辟一处猫坊,并修了一座狸奴祠;再以内旨敕封之。紧接着授她最初的道逯,成为法号「灵净」的小女冠。这样,既能回避大多数的世俗烦扰和家门是非,又方便以监守、修行为掩护,私下进行一些隐秘事情;还有相应的对等身份,可名正言顺与那位,寄身太平观祈福的小殿下;以修行讨教之故,保持日常往来不断。这样,郑氏母女也彻底脱除了宫籍,成为礼部祠部司管理下的两京道院,一名在品良籍出身的道者。而且,就算日后想要还俗婚嫁,也是毫无妨碍的结果;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时间,就这么一晃来到了年末冬日。喜欢唐奇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