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唐奇谭 > 第八百五十七章 抉择

唐奇谭 第八百五十七章 抉择

簡繁轉換
作者:猫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27 22:03: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身为沙苑监监牧使的燕敬荣,在自家宅邸里突发急病,神智不省的消息;在长安城内每天层出不穷的逸闻中,只能算是浑水微澜的小插曲;但随后由程务挺率领的突袭搜查,就让许多人笑不出来。

不久前才转任左金吾中郎将的程务挺,直接带领金吾六街使的子弟;查抄了安远门外的牛马市,从中查获数千石还未来得及运走,却无法解释来源的新麦;紧接着也带兵封锁位于北苑中的内马坊。

从中堆满粮食的仓料所内,获得更多的证据和线索,包括没能完全销毁干净的军备粮袋碎片,火漆和押印的残渣;还有好几具被新埋在地下的尸体,从形貌上看赫然是几位常平署失踪的关键人等。

其中还有一位从属和驻守沙苑监,却长期告假的礼泉府旅帅吕山。然后,又因此牵扯出了禁苑副监陈昌楚,以及内官出身的内仆局典事张思;卫尉寺守宫署主簿孙栩和太常寺的郊社署令孙钰兄弟;

随着这些人的逐次落网,至少有十多家京师的富室、大贾,被金吾子弟和东宫卫士一起查抄;从相关的产业当中,又检获新旧不一的米麦三万多石,金帛财货数十万缗;自此河口仓大火似有定论。

然而,在盛夏豪雨如注的隐隐雷鸣声中,身在日常听政的思政殿内,太子李弘的心绪也像是,远处天际的雷声一般起伏不定;“贞王叔,为什么会是贞王叔?父皇不是对他最为亲厚和优待再三?”

他像是扪心自问一般的喃喃自语着:因为他实在没想到,这件火烧河口仓的京中大案;会牵扯到这位在朝野中,颇有贤名和声望的越王李贞。李贞乃是先帝太宗的第八子,四妃之一的燕德妃所出。

李贞自小好武,长于骑射;好学,兼涉文史,还有治理之才。因此在太宗朝时,就先后任安州、徐州、扬州、相州和绛州刺史,封为越王。唐高宗即位后,又历任左卫大将军、绵、相、蔡州刺史。

乃至与另一位皇族兄弟,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齐名;被称为“纪、越”的当代宗室中,品行道德的典范人物。因此他也是高宗即位后,树立起来的优待皇族宗室,某种意义上“兄友弟恭”的典范。

而燕敬荣正是他嫡亲的舅舅;虽然在来不及被烧毁的那几封信笺上,毫无署名和标识、押印;但那一手熟悉的字体,乃是师从贞观书法名家萧翼所练就的风格,只要对照东宫历年的贺表就能验证。

但这也将一个隐藏更深的图谋,给展露在了太子李弘面前。或者说从监牧使燕敬荣身上,所牵扯出来的京中利益网络,也不过是躲在更深层次的幕后之人,长期驱使的马前卒和工具人之一,而已。

光从这些信笺字片语的隐晦交代,就能证明这么多年下来,燕敬荣一直在设法替对方敛财和凑集物资,同时也籍此机会网罗了好些,一起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同党;或是为之遮掩或是打通关窍。

尤其是早些年因为关中大旱,帝后率群臣移驾东都就食;而留下尚且年少的太子李弘在京监国。但太子李弘本身病体缠绵,诸事都委以辅政的宰相;而这些宰相同样也有本职差事。只能定期轮值。

这也给了这些硕鼠之辈,更多居中营私舞弊的空间和余地。因为,他们既不杀人也不放火,只是利用各自的职权和位置,合力挖公中的墙角而已;所以显得相当隐蔽,就算有人不幸被揭举和查获;

看起来也只是具体的个例事件。因此,他们籍此倒卖倒出各种库藏,已经应付过去了至少好几任主官了;但没有想到,近年身体逐渐恢复的太子李弘,居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过问京中政事。

于是,原本依靠卯吃寅粮、春贷秋补或是新旧倒腾置换,来维系的一套复杂体系;就越来越运转困难,乃至不得不陷入蛰伏中。但由此形成实实在在的亏空和欠账,却难以继续遮掩和糊弄下去了,

所以,这次关内道的选士和演武,以及后续新军的大操训;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潜在的转机。籍着各地拨付京中的军备粮草,可以籍此腾挪再三,来填平账面上的巨大亏欠;或许还能籍此赚一笔。

但是,最后源自燕敬荣负责牵头,却私下自作主张的贪婪;却让这件看似十拿九稳的策划和图谋,露出了更多难以弥补的破绽;没有被当场烧毁的大量粮草,必然需要相应的运力、仓储和分流处。

因此,哪怕他用私家豢养的悍勇决死之士,当场灭口了好几位关键节点上的知情人物;却也没能阻止他成为嫌疑名单的一员。因此,他最后的一步举措,就是派人传讯于越王李贞,疑似通风报信。

这也是在燕敬荣的意识崩溃之前,所能够供述出来的大致情形了;但通过江畋之口的转达,也将一个重大的抉择,摆在了太子李弘的面前。须知在他的构想中,李贞同样也是争取对象和潜在盟助。

因为,除去那位纯粹是被构陷的陈王之外,他是在历史上唯一一位起兵反武的李唐宗亲了。且他也是皇族宗亲之中,屈指可数当任过实职的亲民官,历任地方多处,为政经验相当丰富的一位宗室。

为了阻止母后走出,那不可收拾的最后一步,太子李弘这些年在努力搜罗,一切可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此刻正在相州当任刺史的越王李贞,无疑就是诸多李唐宗亲中,一面潜在的旗帜和号召力。

但没有想到,这位八王叔的英武贤明人设背后,居然还有如此蝇营狗苟的晦暗一面;这不由令他大失所望之余,也不免有些踌躇不决起来:自己是否还有必要再继续追索下去,还是就此见好就收。

用一个疯掉的监牧使燕敬荣,当然不足以面对来自东都的追责和佶问;但已基本可以解释和交代,当下这些弊情和是非的根源。然后,利用京中普遍担忧大兴牢狱的情绪,努力将其的敉平下去……

这样,虽有损东宫威名和口碑,在二圣方面也有所评价稍减;但至少可以避免被借题发挥,株连更多的无关人等;乃至变成对西京的清算,或是对宗室的打压抑制?然而,他又所有不甘和违和感?

“狸生,孤有意派人,私下见责于王叔如何?”思量再三,满怀心思的太子李弘,对着为他带来这一切真相和内情的黑狸花猫道:“并籍以他的态度和反应,来决定此事的最终善后章程……”

“看来,在越王之事上,殿下有所心软和犹豫了?”江畋毫无波澜的舔爪道:“却不知道,殿下是以什么立场做这件事情呢?以监国和储君的身份,还是皇族晚辈的角色?又考虑过彼此想法么?”

“正因为,孤还有些地方想不明白,故只能厚颜求诸于狸生,横跨数千年历史长河的眼光和见历了。”太子李弘却是重重叹息着,再度起身拜礼道:“还请狸生教我,能够答疑解惑一二也好……”

“那就以殿下的思维方式,代入一下越王可能会有的反应吧!”江畋放下爪子点点头道:“倘若越王对此问心无愧,是会觉得殿下多事呢?还是为此感谢再三,并自行查遗补漏的几率更多一些?”

“倘若越王深陷其中,对此是惶恐亦然,连夜派人求助于殿下,以身家性命和前程想托付?还是就此疑神疑鬼,揣测殿下究竟掌握了多少内情和真相;籍此要挟和控制?还是就此决意铤而走险?”

“到时,一旦殿下的私问大白于天下;却有多少体面和眼色,面对饱受其害的将吏士民;面对那些抱有至君尧舜之念,而追随东宫下的才俊、志士呢?天家无情,皇家却有亲缘,就看如何抉择!”

“殿下想要成全一些私情和亲缘,那就必须要为此舍弃掉一些,日常所秉持的公义和正信;若想要坚持追逐宏图景愿,那区区一个越王的生死又算得什么,就连大部分皇族宗室,都大可献祭……”

“多谢狸生的剖析入里,孤便觉得心中也越发明朗了。”太子李弘听完这一番话,却沉思了半响才展颜道:“只是孤还略有不明,王叔亦为天下宗亲至贵,尊荣诸王之首;而屡得二圣优遇有加。”

“再尊荣,还能比得上身为储君和监国的殿下么?还能贵的过,高居明堂垂拱天下的二圣么?”江畋却毫不犹豫点破,他一直忽略或难以接受的关键:“越王,也是太宗之子,贵为燕德妃所出!”

“也许在未来的那个历史上,在面对武后窃国之际,他固然可团结诸多李唐宗室,为国祚所系决死一搏;但在当今之世,越王眼中的大唐天下,与殿下眼中的大唐天下;就未必是完全一回事了!”

“原来,却是孤陷入了知见障了。”太子李弘听完几乎脸色变了数变,最后只剩下复杂而深沉的叹息,慢慢的回应道:“但无论如何,孤想要竭尽所能保全宗亲,却是毋庸置疑的。还请狸生襄助?”

“那就需要更多的乐子,更多的改变。”江畋意味深长的回答道:“毕竟,世上绝大多数事物的变化,都是尤其相应的代价,只是有的代价微不足道,有的无可察觉;有的则是惊天动地、翻江倒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