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极限警戒 > 1735节 忠奸顺逆

极限警戒 1735节 忠奸顺逆

簡繁轉換
作者:墨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0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极限警戒 !

世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多不是处理问题,而是处理提出问题的人。

沈约对这种解决方式了如指掌,一听蔡京所言,就知蔡京的用意有几个——攻击王黼、铲除异己,同时附和赵佶的想法。

蔡京四起四落,并不是因为忠逆,而是奸顺。

顺着赵佶的意思,这才是蔡京在朝廷长盛不衰的原因。

蔡京不过是赵佶的一个传声筒罢了,很多时候,赵佶碍于脸面不能干的事情,蔡京会替赵佶去做。

历代所谓的明君,却多有佞臣在侧,无非是所谓的明君在借佞臣完成自己阴暗一面的想法。

如今金人出兵,蔡京解决的方式很复杂,但也很简单,将惹事的人除去,再恢复往日的纸醉金迷。

以往始终是这么处理的!

这次如何能够例外?

当习惯变成惯例时,人心早就麻木,也就丧失清明的时刻。

沈约径直替蔡京说出想法,蔡京诧异沈约的了然直接,默然不语,群臣却凛然沈约的手段狠辣!

杀了王黼和王安中?

甩锅二人,是很多人的想法,但杀了这二人,众人倒未想过!

原因在于,大宋自太祖以来,就有祖宗家法刻在太庙夹室石碑传下,让嗣君即位后跪读之,遵行不违。

祖训的内容大致是——保全柴氏子孙,不杀文臣,若违背此誓,天必殛之。

当然了,因为只有嗣君才能看到祖训,石碑上真正刻着什么,庙堂间只有传闻。

传闻多少有真相的影子,哪怕古怪陆离。

赵匡胤对柴氏子孙的礼遇来源自他的江山本取自柴家的孤儿寡母,他礼遇柴氏的作为,很多人暗自觉得,赵匡胤内心有愧。

有愧的内心,终究会寻求宽恕的光辉。

虽说很多君王对前朝皇族都采取斩草除根的手段,赵匡胤终究保全了自己的誓言。

不杀文臣是极为奇特的祖宗家训,无人明白赵匡胤为何要立下这条规矩,可自太祖以来,宋皇帝对文臣的优待是有目共睹。

就因为这般,群臣才对沈约的建议感觉惊悚。

王安中、王黼都是文臣。

沈约要斩了他们?!

这是赵佶的意思?

众人忐忑,因为轩内并无王黼!

圣上不找王黼议事,是不是早有处理王黼的心思?

有一人出列道,“沈公子此言不妥,想王太傅、王安中所为均为大宋考虑,受降张觉一事,虽说经抚房所为,但传遍庙堂后,也无人反对。如今金人未谈条件,我等冒然处死二人,岂不是做着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众人神色各异。

每个人发言,都代表着某个利益集团的看法,但这人开口,却将所有人绑在一条船上——对金决议其实是所有人做的,难道不应该是所有人承担这个责任?

沈约望向说话那人,“阁下哪位?”

说话那人正当壮年,尖嘴猴腮,脸颊少肉,听沈约问及,犹豫了下还是拱手道:“不才张邦昌。”

沈约在朝中是个异数,并无官职,群臣对他自称卑职、下官都很别扭,可以官位自称又显不敬,张邦昌犹豫片刻,还是决定不用官场称谓。

沈约记得张邦昌这个人物。

当年金人破了汴京,知道宋人不服,于是硬要立张邦昌当个傀儡皇帝用来告诉宋人,你们的皇帝还在,你们最好老实一些的听从君命。张邦昌坐上傀儡皇帝没多久,在金人撤退后,随即还帝位于宋廷。

有人说张邦昌忍辱负重,为救百姓无奈称帝,但最终的张邦昌,似乎仍旧落得个自尽的结局。

沈约缓缓道,“那依阁下所言,如今轩内的所有人,都要担起这个责任?”

群臣微哗。

同享福都喜欢,但共患难如何可以?

张邦昌犹豫片刻,“不才的意思是——大敌当前,我等当尽心思索对敌之计,追问责任一事,大可缓缓再谈。”

沈约再问道,“那依你所言,以往犯下的过错,无需惩戒?”

张邦昌额头见汗,不能再答。

沈约轻叹一声,喃喃道:“可惜。”

众人不知道沈约所言的意思,可有耿南仲、张邦昌等人的前车之覆,此刻多是不想主动搭话。

沈约的问题,直接的让他们很难直接回答。

沈约却注目远方最末的一个老者身上,那老者头发半白,站立的却如标枪般挺直,见沈约望来,那老者微有激动之意,突然道,“你可惜什么?”

众人回头望去,见到那老者,倒是多数皱眉,可见这老者对沈约没有什么尊重之意,有人又暗有喜意。

沈约缓缓道,“我只可惜有人有济世之心,却无救世之勇。”

张邦昌内心茫然,忍不住想到,这沈约是在说谁,是在说我吗?

那老者反问道,“那你呢,可有济世之心,会有救世之勇?”

赵佶目光微亮。

这些日子来,他其实很期望沈约能承担眼下的重担,可沈约不说,他不敢勉强,只能用各种方法拖住沈约,盼望沈约能真正拉他出坑。

他还在坑中!

上京十年的屈辱孤苦,罗卜沙漠的风霜迷离,反倒让他有了清醒的认知,这一切,只怕仍在梦里。

梦醒时分,等待他的会不会仍是那不堪面对的结局?

沈约始终没有表态,那老者却在逼沈约表态。

沈约笑笑,“我不知是否还有时间。”

他说的自有深意,那老者却扬声道,“老夫如今六十有五,仍觉得老骥伏枥,你年纪轻轻,正当回报天下的年纪,如何会没有时间?”

沈约盯着那老骥伏枥、志仍千里的老者,终于道,“阁下姓宗吗?”

那老者微有异样,仍旧宏亮答道,“不错,老夫宗泽。”

——神算子认识宗泽大人?

沈约听闻那老者之名,随即想到第一次到达这个年代时,曾在长江上,见到满船百姓听到这个名字时的慕仰之意。

能让这多百姓敬仰的名字,本有与众不同的光辉。

光辉并非外在赋予的光环,而是内在心性的闪亮。

微微一笑,沈约平静道,“那依宗大人的意思,我等应该如何面对金人?”

宗泽摇头道,“老夫一介草民,可不是什么大人。”

李斌一旁低声道,“圣上找宗……泽入朝,本想封他为宗正少卿,只是他今早才入京到了这里,旨意未等颁行。”

沈约暗想赵佶想必知道宗泽才有救世之勇,这才急急将其找来,可宗正少卿是什么职位?赵佶为何要封宗泽这个官职?

脑海中疑惑微闪,沈约淡然道,“你想当什么官?”

宗泽大为意外,错愕道:“老夫想有什么用?”潜在的意思是,你说也没什么用。

沈约轻淡道:“以往无用,如今却是有用的。只要你敢想,我就可以替你向皇上请要这个官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