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极限警戒 > 2018节 正修

极限警戒 2018节 正修

簡繁轉換
作者:墨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0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极限警戒 !

世上的太多事情其实是没有结论的。

为什么?

因为定论不清晰。

这就是二元世界的矛盾所在,今日定义的正确行为,明日就可能被扣上投敌卖国的帽子,等到多年后,再因为某种需求给这种行为平反,让世人喜大普奔,却让世人忽略了权术者平反不是目的,收买人心才是权术的真正意义,这不是世间司空见惯的事情?

在世人的精心操作下,无论历史还是任何行为,都可以成为打倒对手的工具。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打倒的不止是别人,还有自己的良心,进而让他们无法发现明亮的心性。

琴丝说出末世人的结论时,很有无奈之感。

“韦一星不是圆寂死亡的。”沉约突然道。

众人诧异,唯独夜星沉微微点头。

琴丝很是意外,“你的依据是?”

沉约沉吟道,“一个能圆寂的人,最少是三毒少聚的人。因为在圆寂一刻,需要的是绝对集中精神,不会被贪嗔痴三毒产生之念带偏,这才能保证自己的神识前往自己想至的地方。”

看着末世人,沉约继续道,“这和证得心性不同,证得心性之人,常驻恒定的精神状态,再不退却,而要圆寂,并不见得要证得心性,一个人能让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很明晰的清醒态,就可以圆寂。但世人多不知道这个诀窍,有心知道这个玄奥的人,才能捕捉到这个机会。”

说到这里,沉约想到了林灵素。

林灵素能圆寂,就是处于他说的这种状态。

以林灵素的修为,他本来是不能圆寂的,可林灵素抓住了沉约对他的当头棒喝、让他绝对清醒的一刻,立即选择离开。

林灵素当然知道这个诀窍。

可只知道这个诀窍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种境界稍纵即逝,若不苦修,穷究一生恐怕再难获得,是以选择离开那一刻必须要绝对的清醒坚定,稍有迟疑,反坠迷途。

“哪怕苦修,但若不能证得的心性,都不能将时刻维持那种清醒境界。”沉约分析道。

夜星沉露出惊奇之意。

他修行有成,可听到沉约所言,仍旧有豁然开朗之感。

沉约再道,“因此世上大多的圆寂者,是通过修行获取那种短暂的恒定,然后选择离世。有少数人能抓住那如白驹过隙的刹那,同样可以圆寂。”

众末世人有恍然之感。

他们研究灵明点多年,可直到今日,才算是真正明白灵明点为何难以恒定的原因。

史密斯略有激动道,“灵明点之所以游离、难以稳定,是因为本人心性难定的缘故?”

沉约点点头,“可以这么说。”

“但这些和韦一星的死因蹊跷有什么关系?”史密斯先生不解道。

沉约缓缓道,“你们若能真正明白我方才说的事情,就会发现韦一星……其实不是个修行者。”

众人多眨眼睛,仍旧迷惘。

琴丝终于道,“他打坐的姿势有问题?真正的修行者,通常是双盘,可他选择了单盘。”

“不止这些。”

沉约沉吟道,“其实对于修行者而言,单盘,双盘都是可行的事情……”

史密斯先生立即道,“的确如此,甚至正襟危坐都可以修行,根据资料记载,孟子那些儒家学者,就是采用正坐修行。”

这本来是极为新颖的理论,儒家也修行?

事实上,这是明确无疑的结论,华夏的儒释道三家没有想象中那么泾渭分明,它们只是侧重点不同,但本质都是劝人向正,不然孟子也不会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为养气?

这难道不是修行的一种理论。

沉约摇头道,“孟子说正修,实则没有正修。”

众人诧异,他们倒是头一次听有人这么评价孟子。

“正修不只正坐,就和念咒本是明心一样。”

沉约清清楚楚道,“若心不解、不明、不行咒语之意,念咒不过是掩耳盗铃,除了痴迷自心,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夜星沉再次点头。

他得单鹏传授九字真言,如今将咒语运用的出神入化,自然明白要发挥九字真言的威力,一定要明白那九字的深刻用意,而且能身行合咒。

“同样的道理……”

沉约关联道,“无论正坐,单盘、双盘,真正的用意都是让自己的精神守中、守正、守明、守静,若不明此理,双盘一生仍坠迷途,若明此理,行走坐卧都可解脱。”

史密斯先生若有所失。

他研究了一辈子科学,对很多细节务求考据无误,可今日听沉约所言,这才发现,自己所为根本是和修行南辕北辙。

他环望诸多同伴,涩然道,“怪不得,怪不得。”

众末世人多露出同样的表情。

他们当然知道修行,甚至掌控着世上最多最繁杂的修行法门,可他们之中,却没有任何修行者,哪怕琴丝都是不行!

为什么?

没时间?没认知?

又都不像。

或许在他们心目中,这些本来是极难做到、或者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此他们选择没有开始就结束了这个念头。

今日听沉约所言,又是那么的清楚明白,看似简单易行,但真的容易实施吗?他们仍不能确定。

沉约见状,知道众人疑念不除,难以生信,信心不生,不要说修行能成,在世上做任何事情,又会有什么成功的希望呢?

轻叹一口气,沉约心中惋惜,却不强求。

天雨虽广,不润无根之草;佛法无边,难渡无缘之人。

何为无缘?不信不认而已。

琴丝除了失落,更懂沉约譬喻之意,“孟子是个暴脾气,自然不是在正修。”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修行的最大障碍就是“贪、嗔、痴”三毒,修行的基础就要去三毒。

若不去此三毒,妄谈修行,无非痴人说梦。

痴人说梦,当然不是修行。

只以此论,就知道世人多在说梦痴行。

嗔为怒,你控制不了怒气,让怒气奴役你的身体,那自然不是在正修。

沉约点头。

琴丝再道,“韦一星也不是正修之人。”

她突然得出这个结论倒让末世人大为奇怪,暗想你通过史书记载,发现孟子暴脾气难称真修行之人倒还有些道理,但你如何得出韦一星不是正修之人?

琴丝终于解释道,“根据资料记载,韦一星有轻微的小儿麻痹,他的右腿有些萎缩,他本无法做到影像中那么端正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