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极限警戒 > 2101节 念即现前

极限警戒 2101节 念即现前

簡繁轉換
作者:墨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0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极限警戒 !

智者未见得清醒,只是谙熟了某些规则,习惯用这种规则玩弄世人,却不知道不清醒的自己,在玩弄旁人的时候,不过是红尘傀儡的代言,劳心劳力,终究化为红尘泡影,有人临终醒悟一切成空,有人却是至死还觉得值得。

但下一次轮转,智者亲手制造的规则,就可能成为他自身的桎梏,他处心积虑设下的铡刀,很可能斩下自己的头颅,他将众生当猪狗,自身同样可能成为猪狗。因为只有修行者才能稳定选择自己的道路,而智者掌握了太多规则,唯独不解灵明点转换的规则。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是以愚者取极,圣者守中。

极有正反,中却不变。

智者没有清醒的头脑,和愚人无异,但他有了清醒的头脑,就近圣人。

一念凡夫一念佛说的就是类似的道理。

或者更应该说一念凡夫、一念觉!

愚者念“佛”,求神保佑,只向外寻;慧者念“觉”,观想清明,是为内建。

萧布衣本是智者,若非智者,如何能在魑魅魍魉横行的乱世胜出?乱世中胜出的只有一种——坚信自己信念的人物!

无论善恶!

萧布衣意志坚定,孙思邈正是看清这点,才想借萧布衣创下的世界,做一场人类改变的实验。

已有太多人做过这种实验。

从黄帝、蚩尤等人的寻求改变,到明暗界的李巨人对世人的微调,再至末世人对世人混同动物般的大改特改……

可结果似乎都有很大的问题。

孙思邈也在改,那他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结果?

沉约很是期待。

他期待,因为他发现这是修行者一次主动的改变。

历来的修行者均认为红尘如火坑,寻求解脱为乐、苦苦寻觅跳出火坑的机会。更有甚者,因为修得的意外产物——神通,加入到火坑的混乱中。

孙思邈要改造这个火坑。

空中有文字不停的闪烁。

天涯竟将沉约所思所想捕获,然后显示给众人。

众人尹始不解,等连续看下去,又骇然沉约刹那间的念头竟是如此繁杂错乱,其中偏偏还有条明确的主线。

水轻梦叹道,“佛说动念不染,我一直困惑此事,直到见到沉约你这般人物,才知道佛所言不虚。”

众人各有醒悟。

修行者自然也会动念,可修行者的念头和常人又有区别——常人在偶遇心许的人物,会将这念头延展到一生一世,比如说相恋、婚嫁、生子、柴米油盐、三年之痒、七年之痛,甚至到白头偕老或者反目成仇……

修行者则不然,他同样会见到心许之人,因为修行者也是人,被基因驱动就会产生七情六欲,但他能很快觉醒这些念头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在贪嗔痴的驱动下,这些念头会变成脱缰的野兽,毁坏他自身的根基。

常说的修行三境——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就是类似的道理。

第一层境界中,见山是山是说见山引发各种思春悲秋之感,徒自说愁,自损根基。

山是山,本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你不正确的念头,引发你的自毁,若是无法突破,那一辈子就会困在五蕴之中。

第二层境界中,见山不是山,是说修行禅定后,观察到的世界组成已非眼根色尘所识别的世界。

修行者在禅定中,见到的是微观世界的组成,是以山崩地裂,不复存在。

等到第三层境界中,修行者见山又是山,是说不但在禅定中,修行者能意识到六根起六尘,成五蕴遮挡,让人迷乱其中。而是在任何时刻都明白所见真幻,只是真幻。

真幻不动心性,是为如来!

何为如来?当然就是如同来到这个世界前的状态。

如来之境,就是一切本源那种状态。

沉约对乱局分析极快,却不扰内心正念,听起来简单,可若非有着极为深厚的修行,再有坚定的信念坚持,绝做不到这点。

众人有的想通这点,更增惊叹之意。

天涯缓声道,“你这些想法对清醒的世人极有用处,是以我未经你的允许,就将这些说法展现了出来。”

沉约缓望众人,突然道:“你弄晕了蒋兴等人?”

天眼并不否认,“他们痴迷厚重,太多念头贯注给他们,就如蒙尘之水搅动后更是浑浊,只会增他们的痴迷,是以我让他们昏迷,加以静意,他们醒来或许收获不多,但终究会有些进展。”

聂山突然跪倒在地道,“求沉先生收留指点。”

他数次尘起念动,再被沉约多次洗清剔浊,蓦地感觉自己以往的一切行为有着难言的可笑,知道眼下的机会绝不能错过。

沉约轻声道,“你心渐明,只要勤修正念,自有领悟,已不必我多说什么。”

他并非拒绝,而是点醒。

太多人只以为跟在师父身边,师父证道,自己就能证道,其实大谬不然。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句话不但适合技艺的学习,同样适用于修行。

修行道理、法门,早就被先人圣贤讲的清清楚楚,毫无隐瞒的宣示在你的眼前,可愚者见珠玉如瓦砾,买椟还珠,只寻求那些外门邪道秘术不传,拼命刺激自己六根感官,增尘生痴,陷入地狱中却蠢笨如猪的洋洋自得。

但当世人以正修入道,渐除渐显,如来心性之光逐渐照出,就会助你观清大千。

聂山已见道!

见道之人,勤修不辍,方为正途,若再依靠师父在旁,那更像过岸负舟,反成障碍。

沉约转念间,所思所想再经天涯转出,成文字示现在众人面前。

聂山尽心阅读,眼中已有泪水,“原来如此。弟子蠢笨了。”

沉约虽未说收他为弟子,可他得沉约传法,对沉约实在以弟子侍之。随即感叹道,“可弟子知道越多,就更知沉先生不会长留此间,若是一别,再不见沉先生这般人物,弟子若再蠢笨蒙尘而不自知,又有谁能有佛心点醒?”

沉约微笑道,“你若有正念,念及此时此景,本如觉者在前,是我非我,又有什么区别呢?”

聂山顿悟,双手合十在心前,忍不住念道,“阿弥陀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