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极限警戒 > 2215节 痴、信

极限警戒 2215节 痴、信

簡繁轉換
作者:墨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0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极限警戒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世俗占据上风,只是因为世俗的规则强大到可以将规则当作是正义,可以将规则定义的事物当作是真实!

世人习惯将大多数人神经反应感知的事物固定下来,当作是真相,将神经病的感知当作是病态。

可当神经病占据世人的多数时,那神经病就会将他们感知的世界当作是正常的,而认为所谓正常人的认知是有问题的。

推而广之,如果出现更多的神经异变,比如说丧尸之流,形成团体的他们同样会有另外一种世界认知,他们或许将正常人当作了妖怪,这才一定要消灭正常人。

那这三种世界,哪种才是真实的?

这似乎像个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不同的人定义不同,产生了全对或者全错的情况。

在修行者看来,无论哪种世人,通过神经反射看到的尽是梦想颠倒,真幻错乱。真正的“看到”,是需要心性来观照的。

张继先强调自己是清醒的,他是在强调一点,他看到的并非障眼法,亦不是神经衰弱下看到的幻觉,而是绝对清醒下看到真实发生的一切。

沉约诸多念头展现人前,张继先见了幽然一叹,“不错,如今我见多了高科技,自然知道那是都子俊施展的一种极为高明的障眼法……我以为看到的是真的,其实仍是幻的。”

琴丝补充道,“或者应该说,都子俊用虚拟现实技术,制造了一个关羽现前的假象。”

沉约恍然。

对于现代人而言,见到虚拟现实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真实的。

可对古代人而言,遇到虚拟现实的正常反应却是——这是神仙显灵或者是妖魔鬼怪。

就和见鬼一事般,对于神经学专家来说,见鬼就是一种神经异常。而对于痴迷的人而言,鬼是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虽然说在影视中,不信鬼的终究会撞鬼,但在现实中,不信鬼见到的不过是人心的丑陋险恶。

现象是同一个现象,不同认识的人,解读不同而已。张继先虽然看过天书,见过不可思议,但当时对末世人的虚拟现实,仍旧无法理解。

琴丝再道,“都子俊是通过纹镜……恩,也就是道长面前的这面镜子,看到了汉末历史的一些真实片段。”

这是极为神奇的事情。

通常来讲,历史不过是各种意志交锋后产生的一种模湖记录。因为权术者会隐瞒一些东西来将自己伪装的英明高大,在野之人又会夸张一些东西,将当权者贬的一文不值,再加上文人的yy,俗人的渲染,村妇蠢夫的口口相传、添泥加尘,历史更像是个荒诞不羁、不通情理的老头子。

现代人都无法知道当下一刻真正发生了什么,若说能知道千百年前发生的事情,未免比玄幻还玄幻。

可纹镜不同。

纹镜是真正的记录过去的空间数据,不是如历史般,将数据变成黑纸白字。从这点而言,纹镜中看到的过去,更接近于真实!

“都子俊看到了真正的关羽。”

琴丝证实了沉约的猜测,“关羽是个奇怪的人物,他不是武圣,他本名叫做关长生。”

夜星沉微微颔首,“不错,他的祖辈是寻求长生不死之人,受到过三香的影响,直到关羽这一代,才放弃了这个……执着。”

“后世将关羽奉若神明,倒更像因为他和某些灵异有关。”

琴丝缓声道,“都子俊曾经认真研究过关羽这个人,是以能将关羽的虚拟形象制造的惟妙惟肖。”

沉约接道,“然后都子俊用这个虚拟的关羽,让张道长相信汴京会有惊变。然后他再用道长的善心,完成他的目的。”

琴丝涩然道,“基本是这样。”

坐在天庆观大殿中张继先望着面前的纹镜,幽幽一叹。

天涯说了句,“世人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达成目的呢?”

都子俊的手段本是已被世人认为是正常的现象,不过在场的诸人究竟均非常人,知道正常的未见得是正确的,感觉天涯的问题不易回答。

不想沉约径直道,“这是因为痴迷形成的一种习惯。习惯为表,痴迷为本。积习难改,而要改变累世的痴迷更是难上加难。”同时想到,哪怕神农那些高维人类利用完美的克隆体进入创世镜实验,都会迷失其中,那世人这般,反倒再正常不过。

“我们已经有了天子基。”沉约随即道,“这是破痴的工具,也是真正破痴的开始。”

张继先默然片刻,终于道,“关羽现身后,京城随即瘟疫出现,贫道依仗习得的医术,将药材熬煮后发给京城的百姓,避免了瘟疫的横行。”

赵佶不由道,“那不是道长以符箓做引,为京城的百姓消解了瘟疫吗?”他倒清楚的记得此事。就是因为关羽和瘟疫的事情,才让赵佶相信张继先是有大神通之人,这才对他极为礼遇。

张继先苦笑道:“有些药材是有病祛病,无病强身,有个预防的作用。但良药苦口,你让一人觉得自己没病喝药是个难题,有时候不得已,还得利用他们的痴信来完成治疗的作用。”

略有感喟,张继先喃喃道,“以往的时候,贫道不觉得此举有什么问题。可如今想来,我虽帮他们去除了瘟疫,可却增加了他们的痴心,不知是对是错呢。”

众人默然。

他们如今探讨的无一不是极为深刻的人生道理。

对世人而言,信心同样是一味药,有些人信药效,哪怕药无效,他吃药后都能治疗疾病,有些人成天想着死,哪怕药可以发挥点儿作用,但他吃了却没有效果。

药医不死病说的本是这个道理。

自古到今,中医的药材都是讲求个扶正祛邪,根本而言,还是靠激发身体的免疫来恢复人体的机能。

直到沉约的那个年代,医学界仍旧存在一种现象——缝合伤口是医生做的事情,愈合伤口却是上帝做的事情。

由此可见,人类对自身的运作几乎可说是一无所知!

张继先又说出了人类的一个极大困惑——有些人一定是要大难临头才想着后悔的,这时候为了救他们,就要利用他们的“信心”,真的药水可治病,但没人去喝,可假的符箓之水却让他们趋之若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