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极限警戒 > 2232节 buff

极限警戒 2232节 buff

簡繁轉換
作者:墨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0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极限警戒 !

坚持一定会有收获吗?

努力定然会成功吗?

世人对此开始嗤之以鼻。

坚持努力当然不一定会有收获,你如果始终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坚持努力,肯定是不会有什么正确的收获的。

聪明的世人认为选择好赛道很重要。

真正的修行者认为清醒很重要。

不同的目标,不停的选择而已。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想证悟,不知言正(证)己心(悟),妄谈证悟无非猴子捞月,空费光阴,误人误己。

有人狠起来连自己都打,有人痴起来连自己都骗。

叶宣儿不痴,她不但见道,还认清了证道的法门。古往今来,并非邪不胜正,而是正不胜邪。

何也?

因为权术玩弄人心,本来就偏离本心。执刀缚手,玩弄和被玩不过一纸之隔。你依靠权术来实现邪不胜正,就和负薪救火般。

暗界却改变了这个看似不变的循环,因为暗界的领袖是一群坚持光明的人。没有天子基助力的时候,他们可说是苦苦支撑,也曾彷徨犹豫,毕竟世俗错误之力的强大,让常人难以对抗。

但有天子基的助力后,他们信心再涨——清醒的意志,正确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有什么正确的目标不能实现呢?

“明界的李雅薇最先找到了我。”

叶宣儿看着沉约道,“在明界众人因为不理解而恐惧时,李雅薇却认为这是个改变的契机,她坚信,她梦到自己是诗盈一事并非只是一个梦,因为她作为诗盈见到的沉约,和她清醒的时候认知的沉约完全一致。”

她说的和沉约预测的相符——诗盈是明界的李雅薇,初月是暗界的李雅薇!

意志若坚,不仅醒梦一如,而且过去、现在、未来无有差别。

沉约无差别,让李雅薇不将遇见当作梦境处理。

“但李雅薇又担心这不过是个梦。”

叶宣儿凝望沉约,缓声道,“你当然明白这种心理。”

沉约默然片刻终于点头。

有些人心存善心,想帮手又怕成为累赘,因此始终默默奉献,这是一种真正的善,因为真正的善不是为了得,而是为了利他。

在修行中,这种行为叫做菩萨行,而和菩萨对应的叫做自了汉,修行的自了汉是说——一心证悟心性径直离开三界,不再理会六道众生,是以对六道轮回的本质并不完全认知。

菩萨行是不仅力求证悟心性,还求了解六道轮回的本质,解脱众生。

在教法中,这就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

小乘度己,大乘度人。

其实要做个自了汉都很不容易,因为这需要坚定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坚持以及对世界决绝的切割之心。

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些品质。

想和这个世界切割并非跳楼就能解决,因为你纵身一跳,不过是在六道中跳来跳去,甚至因此会坠入更糟糕的境况——你当下无法解决的事情,在更增痴迷后能够解决?那更像痴人说梦。因此某些宗教是严禁此举,甚至为此恐吓教徒,自尽的行为会导致下地狱。

这种教义只是对轮回真相一知半解,才用恐吓来阻止,但这就和米国警察成功击毙一个自杀者阻止其自杀般,都是荒谬的操作。

真正的教法,是教人清醒自主了解一切进而博爱伟大走向自由,而不是恐吓威胁,让对方更增痴迷不解,置身永不能走出的迷宫。

跳楼看似自主实不自主。

自了汉径直离开三界,却是自主的行为。

只凭自主判断,跳楼和自了汉两者的高下立判。

因此要做个自了汉绝非容易的事情。

但释迦还是希望那些小乘自了汉进入大乘——不但可自了,还可以利益众生,此为菩萨行为。

沉约未语,可他所想经天涯转出,显现在叶宣儿面前。

叶宣儿见状,“原来你不但明白,而且比别人了解的更加深邃。”嫣然一笑,随即道,“不错,明界李雅薇就是你想的那种人,近乎菩萨心肠了。明界因为天子基的影响而恐惧混乱,琴丝就暂停了天子基对明界的输入,然后那些世人就回归‘正常’了……”

她说“正常”二字的时候多少有些奚落之意,“人实在是个难以改变的人物,哪怕小行星差点将地球毁灭,所有的焦虑都只会为小行星到来前而生,毁灭前,会有无数人或疯狂先行毁灭,或幡然醒悟,寻找自己曾经错失的爱、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可在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过后,不用多久,一天、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大多数人忘记了自己曾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又会回到蝇营狗苟的人生。”

看向沉约,叶宣儿再道,“李雅薇却没有,她认为这或许是某种警示。她找到了暖玉和琴丝,然后她们联系到我,知道暗界仍有奇异往事展现,李雅薇就被暖玉送到了暗界。结果就是……李雅薇到了暗界后,不但回忆起和你一起的经历,甚至连赛月的经历都变得清楚起来。”

沉约微有诧异,他清楚经过,知道这不是容易的事情。

孩童的记忆很玄奇。

大多数孩童,是记不得三岁前的事情,因此引发科学家的诸多猜测,可解释来去,就变成不可解释。

世俗中还流传,大多数孩童,能看到成人看不到的事情。

抛开海尔兄弟变鬼挂墙上的事情不说,沉约知道孩童的确可以见到些奇特的事情。

为什么?

因为根据十二因缘的说法,人生以无明起,你前世很湖涂,湖涂就会化作无明(业迹)伴随你出生,但你如果前生很清醒,出生的时候,无明就会少一些,表现得就比较聪明。

简单来说,就是你此生的状态,会形成你轮转的增减buff,是增是减,是由你的业来决定。

业非飘渺之物,世俗预言形容是习气,更通常来讲,就是习惯。

你如果用习气的角度来看待修行,你就会明白,为何禅定通常都用七支坐——那是一种敛气化气而非运气的操作,根本目的是改变你的习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