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极限警戒 > 2234节 记忆的关键

极限警戒 2234节 记忆的关键

簡繁轉換
作者:墨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0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极限警戒 !

在孔子看来,这世人的智商有几个层次,最高明的就是生而知之!

生而知之的下一个层次,才是学而知之。但学而知之也是个了不起的层次,最少这类人是主动的求索这个世界的真相。等到处于窘境,再想着学习改变现状的人,在孔子眼中,那属于第三梯队的人。

当然,在孔子看来,最糟糕的一种情况就是处于困境,仍旧不想着学习的人,那基本不可救药了。

在后人眼中,孔子是个圣人,不过孔子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认为自己非生而知之,仅是好学而已。

可孔子人认为这世上的确有生而知之的人。

但世上还有知其生之的人物!

沉约思想再出,张继先见状讶然片刻,缓缓点头叹道:“世间玄奇,不可思议。”

叶宣儿同时道,“不错,李雅薇、赛月做到了知其生之的情况。暖玉,你还不将结果转给沉约看看吗?”

暖玉微有沉吟,终于道,“李雅薇曾经建议我,弄懂一切再话于沉约知晓的。”她不是隐瞒,只是遵守约定。

“但沉约可以加快这个明白的过程,难道不是吗?”叶宣儿坦诚道,“我想李雅薇知道目前的情况,肯定会同意我的看法。”

暖玉点点头,她的实验室有影像出现在众人面前,赫然就是宋皇宫内,吕才人产子的情况。

一面镜子,赫然将吕才人噼成两半。

张继先饶是镇定,见状仍旧惊起道,“正是这般。”他做梦都没想到过,昔日往事竟会清楚的再现他的眼前。

吕才人因为被镜子剖成两半,是以从众人的角度来看,吕才人是呈对称形状,这种情况就和某些半月桥美景般,本是桥是半月形状,但在水中出影后,桥和倒影合成满月之景。

只是吕才人旁边的宫女、稳婆等人所显然没发现这个异状,仍旧忙忙碌碌。

沉约见状,“这是赛月的记忆?”

叶宣儿立即道,“是的,这是她记忆中的景象,她显然看到了常人没有看到的事情。但很显然,那些宫女是看不到这种情形的,不然早就吓跑了。”

影像微转角度,显出屏风后的张继先。那时的张继先闭目养神,可眉心在轻微跳动,叶宣儿又道,“这时候的张继先,显然也察觉到异常了。”

张继先连连点头。

禅定会让人察觉到不可思议的世界。

那个世界,和用六根看到的截然不同。

但并非七支坐的人才可进入禅定,事实是,真正练熟四禅八定的人,任意时刻,任何状态都可以入定出定的快捷转换。

当初沉约在明界力战杀手之王戈林,就是靠瞬间入定来破局。

而释迦弟子优波离是在给释迦理发的时候,得释迦指点,站立进入四禅八定。

进入四禅八定靠的不是七支坐的持久,而是绝对清醒的意志。

很多僧人以能打坐能坐一天、数天为荣,这其实不是正确的禅定,而是陷入禅定过程中、痴迷某种安逸的获得。

有得必失!

当这些人用辛苦积累的清醒换取那一刻、一天、数天的安逸时,实则又将他们的清醒转为了痴迷,是以徒劳一生。

磨砖不成镜,坐禅不成佛。

此举说的是若没有质变,量变有增有减,一味打坐却缺乏智慧的思考,终究还是会陷入昏沉痴迷之中。

可那时的赛月是清醒,清醒的甚至可以记住她生时的情况……

沉约想到这里的时候想到了一个关键——这绝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这时候的清醒本来是最难保持的!

赛月之前是什么人物?她如何能保持这般清醒?

沉约暗自奇怪。

奇怪的是,天涯这一次,并没有将沉约的思想转现。

叶宣儿继续道,“我们都知道,人的记忆是极为奇怪的事情,事实上,根据现代科学的理论,一人在看到事物的第一眼,就已经事物的表征全部记入脑海,只是有的人可以完全的描述原样,有些人还原的支离破碎,有些人根本转瞬就忘。”

暖玉一旁终道,“根据现代科学,这是长期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区别。”

“但我们都知道,现代科学没有那么科学的。”

叶宣儿直言不讳道,“到现在,现代科学的确可以将人体拆解的支离破碎,可不要说对人体精气神的运作一无所知,甚至对人体内部精微的操作都是茫然不知。人类对于自身身体的了解,就像一个原始人拿到一个笔记本电脑般,只会开机关机,偶尔的发现一些应用程序的功能,但对电脑的系统架构、内存空间,cpu等精微的运作全然无知。”

沉约不能不说叶宣儿的比喻极为贴切。

对人体自认为极为了解的现代人,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控制,痴痴呆呆的进入别人预设的引诱中,怎么能说对自己有所了解呢?

叶宣儿再道,“记忆是极为复杂的意识维系过程,而世人对自身的意识,同样处于茫然的状态。”

沉约再度点头。

数千年来的人类史,其实对人类的意识有过太多的研究,可很多时候,并非你研究的多,你就了解的多。

西方的哲学陷入虚无主义,越研究让自己就越绝望,而西方研究到自杀的哲学家,绝不是少数。

这是研究明白了?

这就和信佛遁入佛门,不理世间事一般的境况。

你不懂因缘果报,不能了解世事变化,何谈觉悟?

虚无、执空并非真知,而是妄想。

释迦明言,世人皆有佛性,只因妄想而不能证得。

世人对自身意识的运行可说的一无所知,记忆又是意识维系的载体,由此可知,世人对记忆的了解也是肤浅的可怜。

“世人只当记忆是个容器。”

叶宣儿一针见血道,“他们能做的一件事就是试图扩大这个容器装载更多的东西,但就像一个房间不够装东西,世人再用更多的房间装载般,最终东西废弃,房屋同样废弃。”

始终少出声的琴丝突然说了句,“因此,在你看来,记忆的关键是什么?”

叶宣儿对这个问题显然早有研究,“记忆关键不在多,而在于整理产生质变。没有质变的记忆,属于无效记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