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家父唐高祖 > 第一六四章 再征秦国

家父唐高祖 第一六四章 再征秦国

簡繁轉換
作者:今宵初弦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10:04:0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张贵嘴硬,不愿意交待,李智云冷笑一声,走到案桌旁,拿起两根沉甸甸的金条,冷声道:“张贵,这十两黄金是从你家中搜出的赃物。你如果不老实交待,大刑伺候!”张贵一见金条,脸色骤变。他深知再难隐瞒,只好坦白道:“我有一个同乡,名叫施存,他在薜仁杲身边当谋士。几个月前,他来找我,约我在一家酒馆见面。他给了我这十两黄金,要我伪造书信构陷窦琎。我因一时贪恋钱财,就答应了。”

原来,薜仁杲虽然身形魁梧,力大无穷,但并非愚钝之辈,亦善于谋略。他因为窦琎投靠了大唐,早就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再者,窦琎在扶风郡的军民中威望极高,若能将其扳倒,扶风郡必将群龙无首。于是,薜仁杲双管齐下,一边派人陷害窦琎,一边派楚士政诈降,企图劫持常达,以便兵不血刃地占领扶风郡。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李智云的到来,让他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刺史谋反案终于告破,李智云将详情写成奏章,派人星夜兼程地送往长安。数日后,朝廷的诏令下达,命令窦琎官复原职,仍然担任歧州刺史,并令将楚士政、张贵等人押回长安受审。

李智云将一切安排妥当后,命令张正将楚士政、张贵等人押上囚车,便率领众人离开了歧州城。歧州城的官员都到南门外去送行,窦琎一家三口全部到场。窦夫人拉着女儿跪在李智云面前,泣不成声道:“王爷,谢谢您救了我家老爷,您就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李智云连忙作搀扶状,温言道:“夫人和小姐快快请起,本王不过是尽了份内之责,何足挂齿……”言罢,李智云与歧州的官员和百姓依依惜别,便率领着队伍,押解着囚车,踏上了通往长安的归途。

众人一路风尘仆仆,晓行夜宿,穿越山川河流,历经长途跋涉之苦,终于见到长安城那巍峨的城墙与繁华的市井,心中皆是感慨万千。进城之后,李智云即刻吩咐张正,将人犯稳妥地押送至刑部交割,自己则亲自护送刘瑛莲归家。一路上,两人默默无语,却心有灵犀,那份默契与温情,在长安城的喧嚣中显得格外宁静。随后,李智云带着英姑,悄然回到了楚王府,府内一切如故,却又因主人的归来而平添了几分生气。

回到长安的日子里,李智云除了与那些久别的兄弟把酒言欢,共叙旧情外,其余时间皆沉浸于商海沉浮,力图为大唐的繁荣添砖加瓦。时光匆匆,转眼便至元月十五。元宵佳节过后,依照惯例,大朝会的日子如约而至,京城中五品以上的官员皆身着华服,齐聚武德殿,殿内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众人尚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对朝政之事显得有些意兴阑珊。几名大臣上奏了几件无关紧要的琐事,阿爸正欲宣布退朝,忽见二哥李世民从班列中挺身而出,声音坚定:“阿爸,儿臣的身体已康复如初,愿再次领兵出征,讨伐薛仁杲,收复陇西,一雪前耻!”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寂静无声。阿爸并未急于回应,而是将深邃的目光投向众臣,欲探知他们的心意。然而,众大臣面面相觑,竟无人敢率先开口,气氛一时变得微妙而紧张。阿爸见状,轻叹一声,缓缓问道:“秦王欲率军征讨薛仁杲,众卿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宰相裴寂便站了出来,声音沉稳而有力:“皇上,臣以为,此时攻打薛仁杲,并非明智之举。自隋朝覆灭以来,天下纷乱,群雄割据,窦建德、王世充、李轨、萧铣等人皆拥兵自重,势力庞大,小股盗贼更是数不胜数。我大唐虽已占据不少地盘,但与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战事频发,唯有关中地区稍显安宁。况且,我军新败,兵力匮乏,士气低落,而薛仁杲兵强马壮,拥兵三十万,此时出战,胜算渺茫。因此,臣建议,待我大唐国力增强,再行征讨,方为上策。”

裴寂的一番话,条理清晰,句句在理,引得众大臣纷纷点头,赞同之声此起彼伏。阿爸听后眉头紧锁,目光复杂。阿爸这个人,恩怨分明,有恩必赏,有仇必报。浅水原一战,唐军大败,损失了七八万人马,对他而言是难以释怀的耻辱,心中复仇之火从未熄灭。然而,裴寂所言亦非虚妄,加之众臣多持反对意见,让他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沉吟片刻,阿爸将目光转向二哥,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秦王,朕若派你出征,你需多少兵马?”

二哥闻言,略微踌躇,心中盘算了片刻。他深知大唐现状,也不敢狮子大开口,遂斩钉截铁地道:“五万精兵,足矣!”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哗然,五万对阵三十万?众臣纷纷摇头,面露疑虑之色,议论之声不绝于耳。阿爸心中亦是五味杂陈,沉默片刻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李智云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探询:“楚王,你为何沉默不语?”

阿爸深知,自己能登上九五之尊,除了众臣的拥戴,更离不开几个儿子的鼎力相助。而对于这个最小的儿子李智云,他初时并未寄予厚望,但李智云屡建奇功,无论是收复淮西,还是出使莫贺咄设,亦或是破获刺史谋反大案,乃至平定李密叛乱,每一次都让他刮目相看。因此,对于李智云的意见,他总是格外重视。

李智云心中早有计较,他深知此战对于二哥李世民乃至整个大唐的重要性,更知自己若能参与其中,必将立下赫赫战功,为日后大唐一统天下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他一直在等待时机,欲借机请战。见阿爸问及,他从容出列,声音坚定:“阿爸,儿臣赞同二哥的意见。儿臣愿亲率新军,助二哥一臂之力,共克薛仁杲!”

阿爸闻言,精神一振,对于新军的实力,他虽未亲眼见证,但李密叛乱之时,那大炮之威,已让他印象深刻。有了李智云的相助,他信心倍增,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大声道:“好,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有你二人出征,朕心甚慰。朕即刻征调五万精兵,任命你二人为正副统帅,共赴陇西,讨伐薛仁杲,收复失地!”

阿爸一锤定音,众臣虽有异议,却也不敢多言。散朝之后,李智云刚步下玉石台阶,便听身后传来二哥李世民的声音。他转身望去,只见二哥快步走来,眼中满是感激:“五弟,多谢你!今日若非你相助,我恐难领兵出征。”

李智云微微一笑,语气诚恳:“二哥,你我兄弟,何须客气?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自当助你一臂之力。二哥雄心壮志,小弟愿伴你左右,共谋大业!”

李世民闻言,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李智云的手,声音激动:“五弟,有你这句话,二哥便心满意足了!”两人相视一笑,那份深厚的兄弟情谊,在长安城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阿爸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不久便征集了五万精锐之师,李智云也率领新军加入了征讨大军。他本想把新军的两个团都带上,然而,阿爸为求此次征讨必胜,竟将拱卫长安的军队尽数调予二哥麾下。此刻长安城内,除了那两万神策军,如铁壁铜墙般地守护着皇宫,便再无旁的兵力可依。李智云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忧虑,于他而言,阿爸阿妈之安危,重于泰山,不可有丝毫差池。于是,他仅率刀疤脸所部一团出征,而将李铁牛的那个团,留下来与神策军一起守护长安城。

临行之际,李智云目光凝重,对李铁牛叮嘱道:“长安城,本王便托付给你了。我阿爸阿妈,绝不能再有丝毫闪失!”李铁牛闻言,憨笑一声,胸膛拍得震天响,担保道:“王爷但请宽心,俺便是拼了这条性命,也定保皇上与娘娘安然无恙!”

大军在长安城郊外集结完毕,擂鼓点将,杀牲祭旗,随即便浩浩荡荡地开拔了。经多日艰苦跋涉,大军来到了离高墌城约莫四十里的地方。

李智云与二哥引领着大军,并辔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忽听远处马蹄声急,尘土飞扬,一匹骏马如电驰来。行至近前,斥候飞身下马,跪伏于二人马前,抱拳禀报:“启禀二位主帅,薛仁杲听说我大军压境,已经派兴义王宗罗睺率领十三万大军,驻扎在高墌城,准备与我军一决雌雄!”

二哥听罢,面色沉稳,微微颔首,道:“知道了,再探再报!”斥候应声而起,跃上马背,调转马头,瞬间便消失在飞扬的尘土之中。

二哥环顾四周,对李智云道:“五弟,此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很适合军队驻扎,我们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如何?”李智云点了点头,道:“好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