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家父唐高祖 > 第一九五章 风云突变

家父唐高祖 第一九五章 风云突变

簡繁轉換
作者:今宵初弦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8 14:16:10 来源:源1

第一九五章风云突变(第1/2页)

蒋涛跪在地上,面色苍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他沉默良久后,终于开口道:“大人,小人愿意认罪。周掌柜之死,确系小人所为。小人认出来了,您就是昨日去小人店中买折扇的那位公子。只是小人不明白,小人计划周密,并没有留下丝毫破绽,大人您究竟是如何找到小人的?还请大人明白告知,否则小人死不瞑目!”

李智云冷笑一声,缓缓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你虽未留下直接证据,但心中有鬼,必然忐忑不安。本王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召集众人问话,又单独留下一名老妪。你不明就里,必然急于打探虚实,结果自投罗网。昨日,本王去你店中,见你鞋上沾有墨迹,心中已有计较。又见你掉落地上的手帕上绣了一只鸟,碰巧的是,本王在陈氏晾晒的衣服上也看到了同样的鸟。那鸟名叫菘节鸟,极为罕见,很少有人知道。况且,本王在询问店中伙计王五时,得知陈氏针线活做得极好。因此,本王猜测,那只手帕就是陈氏送与你的定情之物。本王回到客栈之后,立即带人离开。本王断定,你听到本王离开的消息后,当晚一定会去找陈氏,与她商议对策。所以,本王请吴县令到现场看了一出好戏。”

言罢,李智云站起身,对吴县令道:“吴县令,你是此地父母官,如今嫌犯已然招供,还请你来宣判吧!”

吴县令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走过去坐下来,一拍惊堂木,大声宣判:“蒋涛、陈氏,你们私通并合谋杀害周义,罪大恶极!本县即刻草拟公文,判你们秋后问斩!来人,将人犯押入死牢关押!”两旁的衙役一听,立即一拥而上,将两名犯人押了下去。

客栈凶杀案至此顺利告破,张正得以无罪释放。吴县令亲自带人打开了牢门,命令衙役除去他的手铐脚镣,然后躬身作揖道:“张大人,下官有眼无珠,糊涂致极,冤枉了大人,还请大人海涵。”

张正淡然一笑,摆了摆手道:“罢了,此事已然过去,就不必再提了。”说罢,他走到李智云跟前,抱拳道:“王爷,我没事了。”李智云微笑地点了点头,道:“没事就好,去西凉的路途还很遥远,咱们不能再耽搁了,赶紧上路吧。”张正一听,大声道:“属下遵命!”

阳光透过监狱的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映照出他们坚定的身影。一场惊心动魄的凶案落下了帷幕,而前方还有更长的路等待着他们。

随后,一行人离开了乐蟠县城,历经一个多月风雨兼程的艰苦跋涉,终于踏入了西凉城(今武威)的地界。李智云端坐在马背上,举目远眺,只见一座巍峨雄伟的边塞古城,以苍茫的群山为背景,赫然展现在他的眼前。那青黑色的城墙古朴而厚重,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高大的城楼青砖黛瓦、飞檐斗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透露出一股庄严而不可侵犯的气势。城门上方的石碑上,镌刻着一些神秘的图案,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引人遐想。

城门前,车马拥挤、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李智云轻轻跃下马来,牵着缰绳缓步向前,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凝重与期待。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效仿。张正紧随其侧,牵着马与他并肩而行。一行人来到城门前,只见十几辆骡马大车排成了一字长蛇阵,正等候着进城。那些车上全都装满了石料,堆得如同小山一般,让人不禁感到好奇。

李智云见状,心生疑惑,喃喃道:“奇怪,运这么多石头进城干嘛?莫非城里正在建造什么宏大的建筑?”一旁的张正闻言,随口猜测道:“会不会是哪个大户人家在翻修房屋?”李智云摇了摇头,道:“不像,翻修房屋也用不了这么多石料呀。”

众人站在那儿耐心地等候着,直到大车全部通过城门,他们才迈步向前走去。来到城门口,两名守门的士兵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其中一人眼神锐利地打量着他们,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李智云微笑着回应道:“我们是大唐的使者。”

“使者?”士兵的脸上充满了狐疑,目光在他们身上来回扫视,“你们携刀带剑,会不会是唐国派来的奸细?”

张正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提高嗓门道:“不是已经告诉你了,我们是使者吗?”这时候,一名军官走了过来,大声问道:“怎么回事?”士兵连忙转身禀报道:“长官,他们自称是唐国派来的使者。”军官审视着李智云等人,眉头紧锁,问道:“有文书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九五章风云突变(第2/2页)

李智云一听,连忙点头道:“有,有。”他刚欲伸手从挂在马上的招文袋里取出文书,却见安兴贵已经从后面的马车上下来了,正大步流星地朝这边走来。

安兴贵一眼便看到了军官,连忙喊道:“安铭。”军官闻声扭头一看,惊喜地喊道:“大伯,您回来了?”说罢,迎上前去,恭敬地跪拜磕头。安兴贵笑哈哈地将他扶了起来,拉到李智云跟前,介绍道:“王爷,这是我的堂侄安铭。”接着,又对安铭道:“这位是大唐的楚王。”

安铭一听,连忙抱拳施礼。李智云微笑着还礼后,打趣道:“还要检查文书吗?”安铭一听,连忙笑着摆手道:“不必了,诸位请进城吧。”

一行人顺利地通过城门后,沿着街道朝前走去。安兴贵跟堂侄聊了几句后,便追了上来,与李智云并肩而行。李智云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只见这西凉城虽然比不上长安那般繁华,但也是店铺鳞次栉比,行人络绎不绝,别有一番风味。

安兴贵边走边向李智云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最后诚挚地邀请道:“王爷,下官的家就在附近,不如诸位就去寒舍下榻吧,这样也能住得舒服些。”李智云略一思索,便婉言谢绝了:“不必了,我们这么多人去府上打扰,恐怕多有不便,还是去驿馆比较好。”安兴贵闻言,也不勉强,道:“这样也好。王爷,下官先回家去看看,回头再去驿馆见您。”李智云点了点头,道:“安大人,你请自便。”

安兴贵在岔路口与众人分手后,便独自回家去了。李智云他们继续往前走,经过一番打听,终于找到了驿馆,然后办好了手续住了下来。

午饭后,李智云在客房里小憩了一会儿。这时候,一名侍卫走了进来,禀报道:“王爷,安大人来了,还带来了一位客人。”李智云一听,连忙道:“快请!”

侍卫离开后,不一会儿,安兴贵便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名男子。那人看上去三十多岁,中等身材,与安兴贵一样,长着深邃的眼眸和高挺的鼻梁,面皮白皙,充满了异域风情。

安兴贵介绍道:“王爷,这是下官的弟弟安修仁。”安修仁上前躬身行礼道:“在下安修仁,拜见楚王殿下。”李智云连忙还礼道:“安大人,幸会幸会,请坐!”

三人落座后,侍卫奉上香茗。李智云一摆手道:“两位大人,请用茶。”安兴贵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放下茶盏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道:“王爷,情况有变,事情恐怕出乎我们的预料。”

李智云闻言,心中一惊,连忙追问:“怎么回事?”安兴贵将目光投向弟弟,道:“修仁,还是你来说吧。”安修仁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望着李智云:“楚王,两个月前,李轨已经登基称帝了。”

李智云一听,惊讶万分。两个月前,不正是他们刚离开长安的时候吗?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他眉头紧锁,道:“李轨派人送信,说愿意称臣,所以,我阿爸才封他为凉王兼凉州总管,我们也是为此事而来。如今,他出尔反尔,竟然登基称帝,那他还会接受大唐的官爵吗?我们岂不是白跑了一趟?”

安兴贵见李智云脸上阴云密布,心事重重,连忙宽慰道:“王爷,您莫着急。下官与修仁在路上已经商议了此事,觉得事情或许还有转机。”李智云一听,连忙追问道:“此话怎讲?”

安修仁道:“王爷,目前凉国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归唐,一派主张自立。两派的势力旗鼓相当,因此斗争得很激烈。所以,在下建议您去见一个人。”李智云一听,连忙追问道:“谁?”

“梁硕。”安修仁缓缓地吐出这个名字,“他是吏部尚书,人很机智,颇有才华,深得李轨信任,乃李轨倚重的肱股之臣。”

李智云自然明白安修仁的用意。他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道:“那好,本王就去拜见这位梁大人。不过,还要烦请安大人帮忙引见。”安修仁连忙点头应允:“那是自然。明日一早,在下就陪楚王去见梁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