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家父唐高祖 > 第一八七章 远走高飞

家父唐高祖 第一八七章 远走高飞

簡繁轉換
作者:今宵初弦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8 14:16:10 来源:源1

第一八七章远走高飞(第1/2页)

听了裴寂的一番话,李渊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道:“看来,刘文静命不该绝,也许这是天意吧。罢了,这件事就让它过去吧,休要再提起,免得闹得人心惶惶。”裴寂一听,如释重负,连忙跪下磕头道:“微臣遵旨!”

裴寂从皇宫里面出来,脚步似乎轻快了许多。他转念一想,刘文静被“神兵”劫走了,这或许并非一件坏事。只要刘文静远离长安,不再在朝中与自己作对,他是死是活,又与自己何干?这么一想,他的心情竟渐渐地愉快起来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仿佛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在眼前展开。

夜幕如一位沉默的画家,悄然降临,将天际涂抹成幽深的蓝黑,其上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宛如镶嵌于天幕之上的明珠,倾洒下如霜似雪的清辉,将一座孤寂的庭院笼罩在一片银纱之下。秋风萧瑟,无情地扫过枯枝败叶,发出阵阵“沙沙”的声响,宛如低沉的叹息,在这偌大的庭院中回荡,更添了几分寂寞与凄凉。

庭院深处,一扇雕花窗棂上,微弱的烛火影子轻轻摇曳,仿佛是夜的精灵在舞动。屋内,李世民端坐于古朴的案桌之前,面色凝重如铁,目光呆滞地望着眼前空无一物的桌面,心中却波涛汹涌,难以平息。半晌,他缓缓地伸出手,于桌上铺开了一张宣纸,随后,轻轻地往砚台里添了些清水,一边缓缓地砚墨,一边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终于,李世民拈起一只狼毫笔,手臂微抬,笔尖轻触纸面,随即如龙腾蛇走,挥洒自如。墨香四溢间,一行行诗句跃然纸上:“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字如其人,刚劲有力,又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哀愁。

写完之后,他再次默读了一遍,眼眶中不禁蓄满了晶莹的泪水,那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友人深深的痛惜。片刻之后,几颗泪珠顺着脸颊缓缓滑落,“噼噼啪啪”地滴落在纸上,晕开了墨迹,也晕开了他心中的愁绪。这些泪水,既是为失去的友人而流,也是为自己在这乱世中的无奈与挣扎而流。

李世民轻轻地将狼毫搁在笔架上,随后掏出一方洁白的绢帕,拭去脸上的泪痕,又小心翼翼地擦去纸上的水渍,仿佛要将所有的悲伤都抹去。然而,心中的那份沉重,却如何也挥之不去。他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声音在这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沉重。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近侍焦急的呼唤声:“王爷,王爷!”李世民闻声而起,走出了书房,目光如炬地落在近侍身上,问道:“何事如此慌张?”侍卫抱拳道:“王爷,属下刚才外出打探消息,街上的百姓纷纷传言,说刘文静大人并未身死,而是被天兵天将给救走了。”

李世民一听,不禁愕然地:“天兵天将?这怎么可能?这世上哪有什么天兵天将?”侍卫一听,连忙解释道:“王爷,属下起初也不相信,但酒肆中、茶铺里的百姓议论纷纷,说得有模有样,属下也摸不清虚实。”

李世民双眉紧锁,陷入沉思。片刻之后,他语气坚决地说道:“速去打听清楚,再来禀报!”侍卫一听,连忙抱拳应道:“属下遵令!”随即转身离去。

侍卫离开后,李世民并未回到书房,而是缓步走到庭院之中。月光洒满庭院,银辉闪烁,却照不亮他心中的阴霾。自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被调走后,秦王府便显得格外冷清,仿佛连风都失去了往日的喧嚣。李世民面对着空荡荡的院落,心中充满了怅然与孤独。

正当他发呆之际,耳旁忽然传来一声亲切的呼唤:“二哥。”他猛地抬头一看,只见李智云微笑着朝他走来,那笑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温暖。李世民惊讶地问道:“五弟,你怎么来了?”

李智云微笑着走到他面前,说道:“二哥,你跟我走吧,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李世民疑惑地问道:“这么晚了,你要带我去哪里?”李智云颇为神秘地笑了笑,道:“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说罢,他拉着二哥的手走出了大门,只见门前停着一辆古朴的马车,车夫正在静静地等候着。

兄弟二人上了马车,车夫一挥皮鞭,马车便沿着黑暗的街道疾驰而去。车轮轧在石板路上,发出“吱吱喳喳”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段深夜的旅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八七章远走高飞(第2/2页)

李世民坐在车窗旁边,掀开窗帘朝外面看去,只见马车驶出了城门,守门士兵的身影在夜色中一闪而过。黑夜之中,城门宛如一只张开巨口的怪兽,被马车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夜色深沉,如泼墨般浓郁,覆盖了广袤的原野。万籁俱寂之中,唯有路旁幽深的树林间,偶尔传来一两声夜枭凄厉的尖啸,划破了这死寂的夜幕。马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颠簸前行,行驶了约莫二三十里地,最终缓缓地停驻在一座古朴宅院之前。

宅院依官道而建,大门上高悬着一盏灯笼,昏黄的灯光在夜风中摇曳,其上“客栈”二字依稀可辨。周遭暗影重重,侍卫们的身影在夜幕下若隐若现,他们手中的刀剑犹如暗夜中的冷月,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芒。显然,这家客栈被一层无形的铁壁紧紧包裹,守护着其中的秘密。

二哥抬头仰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转头看向身旁的李智云。李智云微笑如初,温暖的手掌轻轻伸出,道:“二哥,请进吧!”二哥微微颔首,步伐沉稳地跨过门槛,踏入了这座充满未知与隐秘的宅院。

刚入院中,忽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一人“扑嗵”一声跪倒在二哥面前,嗓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王爷……”

二哥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低头细看,不禁惊呼道:“文静,怎么是你?你还活着?”刘文静闻言,泪水夺眶而出,哽咽道:“活着,活着……”二哥连忙俯身,将他扶起,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道:“文静,快起来,让我好好地看看你!”

刘文静已换下囚服,手铐脚镣尽除,身着平民衣裳,面容虽平静,但脸颊上的泪珠在夜色中闪烁,宛如点点星光。二哥仔细打量着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此时,李智云站在一旁,轻声说道:“二哥,你与刘大人进屋叙谈吧。”言罢,他招手唤来一名侍卫,吩咐其引领二人前往客房。

二人离去后,李智云正欲转身,忽见韦小宝领着一人匆匆而来,禀报道:“王爷,柴先生来了。”李智云转身望去,只见韦小宝身旁站着一位年轻公子,身着精致绸袍,头戴瓜皮帽,举止温文尔雅。他面带微笑,拱手道:“柴胡拜见楚王殿下。”李智云连忙还礼,客气道:“柴先生,有劳了,请随我来。”

三人来到一间客房前,李智云轻轻叩响门扉,喊道:“树义,开门,是我。”片刻之后,房门吱呀一声开启,刘树义出现在门口。李智云将柴胡引入屋内,介绍道:“树义,这位是柴先生。柴先生乃南洋客商,亦是我生意上的挚友。他将带你们去他的家乡,我已在当地购下一座府邸与农庄,你们大可安心住下。”

刘树义与柴胡见礼后,转身看向李智云,眼中带着一丝不舍,道:“智云,那我们何时能回长安?”李智云闻言,心中一凛,一时竟语塞。他虽为穿越者,但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并不深刻,只知道二哥将在玄武门事变后登基,但对于事变的具体时间却模糊不清。

沉吟片刻,李智云道:“这样吧,十年之后,你们可回长安。”他心中暗自盘算,十年之后,二哥应已稳坐龙椅,届时刘文静归来,自无性命之忧。

次日清晨,朝阳如金,洒满大地。客栈前的官道上,几辆马车一字排开,刘府的管家与仆人恭敬地站在一旁,他们自愿随主人远赴南洋,故而李智云特地派人将他们从长安城里接来。

李智云与二哥陪着****走出客栈,其他人尾随其后,众人面色凝重,沉默不语。行至马车旁,刘文静忽然转身,跪倒在二哥面前,声音颤抖地:“王爷,臣不能继续侍奉您了,请您务必多保重!”二哥连忙将他扶起,深情地说:“文静,快起来,你也要多保重,希望我们还能再见。”刘文静边擦眼泪边点头,场面令人动容。

李智云将刘树义拉到一旁,从侍卫手中接过一只沉甸甸的楠木箱子,递给他道:“树义,这里面有二百两黄金,你们到了南洋,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捐官,应该都够了。”刘树义接过箱子,交给一旁的仆人,然后感激地看着李智云,道:“智云,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李智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树义,咱俩是好兄弟,不要说这样见外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