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家父唐高祖 > 第一九九章 诡计多端

家父唐高祖 第一九九章 诡计多端

簡繁轉換
作者:今宵初弦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8 14:16:10 来源:源1

第一九九章诡计多端(第1/2页)

李轨一听谢统师有要事启奏,不禁眉头紧锁,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又有何事?”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耐烦与烦躁。

“皇上,梁硕半月前私调陇右军粮。”谢统师的声音如同淬了毒的箭簇,“那批军粮被他不知运往何处。”

李仲琰的瞳孔猛地收缩,他知道,父亲最忌军粮之事。当年天兴皇帝刘武周就因为粮道被断而全军覆没,这一直是李轨心中的一根刺。

果然,李轨听罢怒目圆睁,声音沙哑地喝问道:“此事当真?”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与愤怒。谢统师从衣袖中取出帐本呈上:“有帐册为证!”

李轨接过帐本,匆匆地翻看了几页,随即愤怒地将帐本扔到了地上。他站了起来,高举双手,声嘶力竭地喊道:“反啦!真是反啦!”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内殿中回荡,如同野兽的咆哮。

此刻,窗外惊雷炸响,仿佛在为李轨的愤怒助威一般。李轨案头的《阴符经》被风掀到“杀机”篇,那一页纸在狂风中翻飞着,如同命运的预兆。

李轨的脸因愤怒而显得扭曲狰狞,他转身对站立一旁的内侍命令道:“快去,将西域进贡的那坛酒赐给梁硕。”内侍闻言,心中一惊,迟疑道:“皇上……”他的话语未尽,便被李轨猛然瞪圆的眼睛打断。

“快去!”李轨厉声道。

内侍不敢抗命,只好转身离开了。李仲琰跟谢统师偷偷地交换了一下眼色,两人的嘴角都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

而在驿馆里,李智云整日无所事事,除了跟英姑聊天外,就是看看闲书。这日上午,他正在客房里手不释卷地阅读着,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安兴贵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神色紧张地说道:“王爷,大事不好,梁硕死了!”

李智云一听,惊得几乎跳了起来,手中的书卷也掉落在地上。他忙问道:“怎么回事?”安兴贵茫然地摇了摇头:“下官也不知道,只听人说,梁硕昨晚暴毙。”

李智云冷静下来,沉思片刻,道:“咱们去梁府看看吧。”说罢,他叫上张正和蔡虎,与安兴贵一起走出驿馆,直奔梁府而去。

一行人来到梁府,刚跨进大门,就听到卧室里传来了女人凄厉的哭泣声。他们快步走进房间,只见梁硕身穿白色内衣,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双目紧闭,脸色苍白如纸,嘴角渗出一丝血迹,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床榻旁边站着两个女人,一个是丫环打扮的年轻姑娘,正低声啜泣;另一个中年女子大概就是女主人了,她正抽抽嗒嗒地用手绢擦着眼泪,神情悲戚。

安兴贵看了一下床上的尸体,转身对女主人道:“梁夫人,究竟是怎么回事?”

梁夫人啜泣着说:“我也不知道。昨晚老爷喝了皇上派人送来的御酒,就成这样了。”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助与绝望。

李智云坐到床边,拿过梁硕的一只手查看着,只见五根手指的指甲全部发黑。显然,梁硕是被鸩酒毒死的。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寒意,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笼罩。

几个人走出卧室后,皆脸色阴沉,沉默不语。李智云的心情异常沉重,他不知道李轨为什么要毒死梁硕,但他知道,梁硕是凉国朝堂争斗的牺牲品。此刻,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梁硕之死的震惊与悲痛,又有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梁硕一死,令他失去了一大依靠,他还能完成阿爸赋予他的使命吗?李智云感到十分迷茫,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雾海之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凉州城的东南隅,矗立着一座古朴庄严的罗什寺,它是为了纪念西域圣僧鸠摩罗什而建的。鸠摩罗什出生于龟兹国,父亲鸠摩罗炎是印度人,出身名门望族,放弃当国相的机会,出家为僧,成为龟兹国师。他的母亲名叫耆婆,是龟兹国的公主。鸠摩罗什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原度过,东晋十六国时期曾驻留凉州十七年,寺中高耸的罗什塔下埋藏着圣僧舌舍利。每逢佛诞日,塔顶祥云常聚,引得四方信众顶礼膜拜。此刻虽非节庆日,但九重宝殿前仍是游人如织,香烟缭绕,诵经声与檐角铜铃和鸣,惊起栖在古柏上的灰鸽。

转过两条街巷,喧嚣陡然沉寂。一条青苔斑驳的窄巷如蛇行般隐在罗什寺北墙后,三尺宽的巷道被岁月磨得发亮的青石板,此刻正映着韦士政匆忙的身影。这位太府卿在谢府乌木大门前驻足时,惊飞了檐下避雨的麻雀,铜环叩击声在空巷里荡起回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九九章诡计多端(第2/2页)

片刻之后,门轴轻响,大门缓缓地开启,韦士政迈步而入,穿过那雕梁画栋的庭院,径直向屋内行去。他与谢统师同为隋朝旧官,情谊深厚,两人狼狈为奸,经常在一起密谋排挤李轨的旧部下。

韦士政熟门熟路,穿过厅堂,来到后院的书房。他轻轻地推开门,只见谢统师正端坐在书案前,手握狼毫,笔走龙蛇,墨香四溢。谢统师听见脚步声,扭头望了一眼,微笑着说道:“韦大人,请稍等片刻,我这便收笔。”

韦士政也不客气,自行找了张椅子。他撩袍落座时,注意到案头铜兽香炉腾起的青烟,在谢统师鬓角染出几缕银丝。仆人进来奉上香茗,韦士政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茶香袅袅,绕于唇边。过了一会儿,谢统师将狼毫笔搁在笔架上,小心地将信笺折好放入缂丝信封,然后起身走了过来,在韦士政的对面坐了下来。

韦士政啜了一口茶水,随口问道:“谢大人,方才在写些什么呢?”谢统师笑了笑,说道:“我给突厥的颉利可汗写了一封信,稍后便派人送给他。”韦士政一听,放下茶盏,疑惑地问道:“你为何要给颉利可汗写信?”

谢统师微笑着解释道:“李轨登基称帝后,与突厥和吐谷浑交恶。如今,这两家都成了他的死敌。我给颉利可汗写信,是希望他能助我们一臂之力。”韦士政听了,嘴角勾起一抹不屑,说道:“突厥人奸猾无比,毫无信义,你怎么能指望他们呢?”

谢统师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不懂,我手上有筹码。”韦士政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什么筹码?”谢统师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突厥人经常沿着祁连山北麓南下劫掠中原,而河西就是他们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我告诉颉利可汗,如果他愿意帮助我们,以后他们前往中原抢劫,就不会受到阻拦。”韦士政一听,称赞道:“这个办法倒是巧妙!”

谢统师摆了摆手,说道:“先不谈这个了。今天叫你来,是想商量一下如何阻止李轨归顺唐国的事情。”韦士政闻言,皱起眉头问道:“谢大人,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阻止李轨归顺唐国?难道是想让他永远当这个土皇帝吗?”

谢统师摇了摇头,道:“非也。李轨与李渊一样,都是大隋的叛逆。我们首先要阻止他俩结盟,然后才能寻找机会除掉李轨,占据河西,进而夺取天下,恢复大隋的江山社稷,以不负先皇对我等的厚恩。”

谢统师的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然而,韦士政却不为所动。他的嘴角泛起一抹嘲讽,直言不讳地说道:“谢大人,恢复大隋江山就算了吧,你是不是想自己当皇帝?你买通胡巫,说什么玉女下凡的鬼话,也是这个目的吧?”见对方一语道破自己的心思,谢统师有些尴尬。他愣了一下,反问道:“韦大人,你难道愿意李轨这帮人骑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吗?”

韦士政一听,正色道:“当然不愿意!不过,梁硕已死,你还担心什么呢?”谢统师闻言,皱眉道:“梁硕虽然死了,但朝中主张归附唐国的还大有人在。安修仁就是一个,他与梁硕简直是一个鼻孔出气。况且,他的兄长还是唐国使团的副使。”

韦士政目露凶光,说道:“那还不简单?像对待梁硕一样,想办法把他除掉!”谢统师一听,摇了摇头,说道:“安修仁与梁硕不同。梁硕孤立无援,除了得到李轨的信任外,一无所有。而安修仁不同,安家乃凉州豪族,根深叶茂,有十几名子弟在朝中担任要职,势力盘根错节。所以,对待安修仁,不能斩草除根,而应分化拉拢。”

韦士政眉头紧锁,问道:“你说的即便有理,可如何分化拉拢呢?”谢统师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说道:“这个我早就想好了。明日早朝,由韦大人出面上奏李轨,推荐安修仁的兄长安兴贵为左右卫大将军,用高官厚禄拉拢他们。我就不信,在权势和利益的诱惑下,他们会不为所动。”韦士政听了,点头道:“行,那就按你说的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