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家父唐高祖 > 第八十四章 秦王破阵乐

家父唐高祖 第八十四章 秦王破阵乐

簡繁轉換
作者:今宵初弦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10:04:0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李智云听了,一摆手道:“不用,这种事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张口就来。你们听着,大刀向,敌人的头上砍去,唐军的兄弟们,杀敌的时候到来了,杀敌的时候到来了……”他把《大刀进行曲》胡改了一番,还边唱边做出挥刀劈砍的动作。

刀疤脸一见,笑道:“王爷,我就说您是个神人嘛,啥都会,这歌听上去就带劲。”蔡虎也很兴奋,忙道:“王爷,我去挑选一些会唱歌跳舞的士兵,咱们就排练这首‘楚王大刀曲’。”李智云笑着摇摇头,道:“我不过是开个玩笑,打败刘武周是我二哥的功劳,咱就不抢这个风头了……”

祝捷大会有数千名将士参加,主题就是吃喝。现场摆放着许多从老百姓家借来的桌椅板凳,桌上放着一盆盆大锅菜,一坛坛水酒,将士们围桌而坐,一边大声说笑,一边大快朵颐。

场地最前面留出了一大块空地,作为演出的舞台。二哥上台简单地讲了几句话,接着,演出正式开始。

《秦王破阵乐》是一台管弦乐合奏的歌舞剧,演出声势浩大,参加演出的有一百二十名身穿铠甲的士卒,二百多名乐师,乐器有鼓、锣、笛、箫等,杂以龟兹胡乐。

舞台上,惨白的日光,萧瑟的秋风,给旷野笼罩上一层悲凉苍莽的气氛,唐军和敌军在旷野中列阵相对,听不到人声喧哗,听不到戈矛相拨,只听到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一阵低沉有力的鼓声,打破了战前的寂静,士兵们握紧手中的刀枪,战马开始喷鼻扬蹄。这时,锣钹齐鸣,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大战一触即发。

唢呐和着笛、箫,奏出一段苍凉的旋律,弦乐在远处云锣声的衬托下响起,低回婉转,观众仿佛看到敌军所到之处,村落空虚,满目疮痍,一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荒凉景象。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更是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突然,速度加快,小鼓和钹镲敲击出跳动的节奏,一下子把观众从虚幻的影像中拉回到两军对垒的现实。

吹奏乐响起,大鼓加入,引出乐队齐奏,交战的双方都开始调兵遣将,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

这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木鱼),夹杂着一阵阵战马的嘶鸣,双方开始了短兵相接。乐队奏出一段后半拍起的旋律,为观众勾画出一幅激烈的战争场面。马蹄疾走,锣鼓齐鸣,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秦王亲冒锋镝,深入敌阵,众将士奋勇杀敌,终于将敌军击溃。这时,乐队全奏,奏出一段宽广而雄壮的旋律。唐兵在秦王的率领下,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乐曲的最后,是一段庆祝胜利的欢快锣鼓。

亲身经历过一场场残酷战斗的数千将士,被这场精彩的演出所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目不转睛地紧盯着舞台,聚精会神、如痴如醉。演出结束后,将士们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演出大获成功。

收复了河东,李智云和二哥也该回长安了。祝捷大会之后,二哥任命李仲文为并州总管,并给他留下部分兵马镇守晋阳,自己率领其余人马班师凯旋。李智云也率领新军,跟随二哥的大军一起回长安。

大军离开晋阳城后,李智云骑马逐渐地落在了队伍的最后面,还不时回头张望。跟在他身旁的蔡虎忍不住道:“王爷,别指望了,她不会来了。”李智云瞥了他一眼,没有吱声,但还是收拢马缰,双腿一夹,催马前行。这时,身后倏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扭头一瞅,只见樊书香策马飞奔而来,他连忙拨转马头迎了上去。

樊书香奔到近前,勒停战马,翻身下来。李智云也下了马,站在马旁边。樊书香跑到他跟前,喘着粗气,脸蛋红红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李智云也不吱声,只是瞅着她。两人大眼瞪小眼地看了半响,李智云才道:“跟我去长安吧?”

“去长安干嘛?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你可以住在楚王府,想干嘛就干嘛。长安有许多好玩的地方,钟鼓楼,大雁塔,未央宫……”他说不下去了,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拐骗少女。

“我不去。”少女摇头道,“我要跟我爹回绛州,我舍不得丢下他。”

李智云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道:“好吧,我能理解。”樊书香突然在他的脸颊上亲了一口,转身跑到马匹旁边,踏蹬上马,一把扯紧马的缰绳,大声道:“过两年,我去长安找你!”说罢掉转马头,急驰而去。

李智云恋恋不舍地站在那儿,直到骑马的樊书香变成一个小黑点,消失在晋阳城的城门之内,他才重新上马,与蔡虎一起去追赶大队。

大军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长安。人马接近长安城时,李智云与二哥骑马走在最前面。远远地,他看见巍峨的城楼下面,黑压压地聚集了数千人,人山人海。到了跟前,李智云才瞧明白,原来是欢迎他们凯旋而归的官员和百姓。人群最前面的那个高个子正是大哥,大哥作为太子,率领文武百官在城门外迎接他们,许多将士的家属也在等候自己的亲人。

李智云一见二哥翻身下马,连忙也跟着下了马。跟在他俩身后的数十位将领,也纷纷下马。李智云将缰绳交给了一名亲兵,跟着二哥一起向前走去。

大哥笑哈哈地迎了上来。到了跟前,李智云和二哥向大哥跪拜行礼。大哥将他俩拉了起来,笑道:“二弟,五弟,不必多礼。此次出征,打败了刘武周,收复了晋、汾,阿爸龙颜大悦,命我率百官在此迎侯。明日,阿爸将举行朝会,给两位贤弟和有功将士封赏。”

二哥拱手道:“有劳太子了。”大哥点了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

二哥向前走去,等侯已久的文武百官纷纷上前参拜秦王,向他表达祝贺之意。趁着这个机会,大哥把李智云拉到一旁,笑道:“五弟,此次表现不错,大哥没有看错你。”李智云笑嘻嘻地:“谢谢大哥夸奖!”

这时,张正突然站到他的面前,笑道:“王爷,我们又见面了。”李智云一见,惊喜地:“张正,怎么,伤好啦?”

“全好了。”张正说着,用拳头在自己胸口捶了两下。

李智云上下打量着他,点头道:“好,气色挺不错。”

进城后,李智云让刀疤脸率领新军回军营,自己和张正、蔡虎回到了楚王府。韦小宝率领阖府上下几百口子在府门外欢迎他,李智云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笑哈哈地接受大伙儿的道贺。

没想到,英姑却噘着嘴走到他面前。上次回长安,三姐将借给他的“娘子军”送给了他,顺带还搭上了英姑,说给他做贴身丫环。英姑埋怨道:“王爷,你去打仗,也不带上我,把我一个人丢在王府里,我都快憋死了。”

“打仗很危险,那还不是为了你的安全嘛。”

“我不管,凡正你去哪,我就要去哪。”

“那好,下次出征一定带上你。”

李智云回到王府后,简单地洗涮了一下,换上一套干净的衣服,立即进宫去拜见阿妈。每次回长安,他都要第一时间去见母亲。

李智云进入后宫,在一名太监的帶领下,来到阿妈的宫中。他走进宽大的宫殿,只见阿妈坐在一张软榻上,对面站着两个人,一个是五姐,另一个男子他没见过。这人大约二十五六岁,面皮白净,颔下一络黑须,看上去很厮文的样子。

阿妈一看见他进来,惊喜地站起身,迎了上来:“智云,你回来啦?”李智云连忙跪拜行礼,阿妈将他拉起来,道:“智云,起来说话,让阿妈好好地看看你。”

“阿妈,我挺好的。”

这时候,五姐走了过来,笑着打招呼:“智云,你回来啦?”李智云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她身边的男子道:“这位是?”那人连忙拱手道:“微臣杨师道拜见楚王殿下,祝贺楚王殿下凯旋而归!”一旁的阿妈笑道:“快叫杨先生,他马上就要当你姐夫了。”

李智云一听,吃了一惊,目光转向五姐:“是吗?”五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点了点头。

阿妈将李智云拉到软榻旁,让他坐在自己旁边,想跟他好好地说说话。五姐道:“阿妈,智云刚回来,你俩有许多话要说,我们先走了。”

“好吧。”

两人道别后,一起走出了宫殿。李智云的目光从门口收了回来,瞧着阿妈道:“这个杨师道是什么人?”

“他是隋朝观德王杨雄的儿子,几个月前刚从洛阳逃到长安来投奔大唐,被你阿爸任命为上仪同。”阿妈道,“你阿爸看他家世不错,就想把你姐嫁给他。赵慈景遇难快两年了,你姐一个人拖着两个孩子,我看着心疼。这下好了,总算去了我一块心病。”

“他为人咋样?会对我姐好吗?”李智云话一出口,又觉得纯属多余。五姐是公主,是金枝玉叶,哪个男子敢对她不好?除非不想要自己的脑袋了。

“这人看上去还不错,挺老实的。”阿妈道,“据说他学问很好,诗写得不错,你姐就喜欢舞文弄墨,这下子两个人可算对上眼了。……十日后就要大婚,你回来的刚好,正好可以参加他们的婚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