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家父唐高祖 > 第一 一六章 新的使命

家父唐高祖 第一 一六章 新的使命

簡繁轉換
作者:今宵初弦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10:04:0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熊州,宜阳城。宜阳城(今河南宜阳县福昌村)是熊州的州治所在地,刺史衙门的大堂之中,史万宝正在看着一封信。这封信是逃出县城的桃林县令派人送来的,上面详细描述了李密夺占桃林县城,抢劫粮仓的情况。

史万宝看完后,将信笺折好放进信封里,大声道:“来人!”一名衙役闻声走了过来,拱手道:“刺史大人,有何吩咐?”

“去把行军总管盛彦师叫来。”

衙役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

史万宝原本是长安大侠,因被朝廷追捕,逃入鄠县的大山之中躲藏。李渊在晋阳起兵后,李智云的堂叔李神通也遭到了朝廷的追捕,从长安逃到了鄠县的山中。李神通与史万宝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起兵响应李渊。史万宝给李神通当副职,两人一起拉起了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后来,他们又与三姐的“娘子军”会合,一起协助李渊打下了长安城。

义军进入长安城不久,李建成和李世民率军东征洛阳。义军到达东都洛阳后,驻扎在芳华苑。占据东都的皇泰主和隋朝官员们关闭城门,义军派人招谕,城内也不作回应。洛阳城里有不少人想作义军的内应,李世民说:“我们平定关中不久,根基尚不牢固,即使得到东都,也不能守住。”于是就没有同意作内应的那些人的要求。几日后,义军要撒回关中,李世民道:“城里看见咱们撤退,肯定会追来。”他决定在三王陵设下三处埋伏等待追兵。隋朝左骁卫将军段达果然带领一万余人追来,遇到埋伏打了败仗。李世民率军追击败军,直到东都城下,杀了四千多人。于是,李世民设置了新安、宜阳二郡,派行军总管史万宝、副总管盛彦师镇守宜阳。

李渊登基后,撤销了隋朝的郡,改设为州,宜阳郡改为熊州,任命史万宝为刺史,盛彦师为行军总管。

史万宝等了一会儿,只见大门外走进来一个人,他看上去三十岁左右,中等个头,身体强健,粗黑的眉毛,双眼如鹰隼般锐利,此人正是行军总管盛彦师。

盛彦师走到桌前,抱拳行礼。史万宝拿起桌上盖了关防的信封递给他,盛彦师抽出信笺看了一下,笑道:“朝廷下了海捕文书,定了赏格捉拿李密,我正愁找不到他呢,没想到他却自投罗网。”史万宝皱起眉头道:“李密是个骁贼,又有王伯当协助,恐怕不好对付。”盛彦师信心满满地:“大人,请让我率领几千人马,我保证砍下李密的头!”

“哦?”史万宝好奇地瞅着他,“你有什么办法?”

盛彦师笑了笑,道:“天机不可泄露。现在还不能对你讲,以后你就知道了。”史万宝见他故意卖关子,也就不再追问了。

兵贵神速,盛彦师立即率领数千名士卒出了城,直奔熊耳山而去。盛彦师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副将从后面赶了上来,与他并辔而行,道:“大人,我听说李密打算去洛州,咱们要拦截他,必须向北,现在怎么往南走?”盛彦师笑了笑,道:“李密声称要去洛州,不过是掩人耳目,他的真实目的是经过襄城去伊州。从桃林县去襄城,要经过一条山谷,名叫鬼壁谷。如果让叛贼先进了谷口,我们从后面追赶,山路险要,没办法施展力量,他们一个人殿后,我们就拿他们没办法。现在我们抢先进入山谷,埋伏起来,肯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队伍行进了不足五里,就进入了大山之中,开始翻越熊耳山。熊耳山是泰岭东段主要支脉之一,主峰海拔二千多米,因最高的两座山峰向中间倾斜,状似熊耳,故名熊耳山。

队伍经过艰苦跋涉,翻越了大山,来到了山南,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前方出现了一条山谷。这条山谷大约几十里长,两旁的山峰高矮不一,有些地段山坡稍缓,有些地段则山势险峻,路旁的悬崖峭壁如鬼斧神工一般,故名鬼壁谷。

军队进入山谷后,盛彦师选中了一个地方,此处有一条溪流从山谷中穿过,溪水虽然不深,但很宽阔,溪水两旁长满了芦苇。盛彦师让弓弩手埋伏在两旁的高地上,刀盾手躲藏在芦苇丛中。他对士兵们说:“等叛贼过了一半,大家一齐发动攻击。”

军队在山谷中守候了一夜,次日午后,出派的斥候回来禀报,说发现了叛军。大约一炷香后,只见几千叛军大摇大摆地开了过来。李密和孤独春燕骑马走在队伍中间,两人东张西望,欣赏着山谷两侧的风景,根本没料到他们即将大难临头。

盛彦师等叛军的队伍涉水过了一半,下令开始进攻。于是,两旁高地上的弓弩手万箭齐发,叛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躲藏在苇芦丛中的刀盾手冲杀了出来,将叛军的队伍截成两段,叛军前后不能互相支援,陷入了苦战,许多士兵战死。李密和王伯当被杀,孤独春燕也被乱兵所奸杀。

当初,李密手下右武侯大将军徐世勣占据了原属李密的地盘,没有归附任何人。魏徵乘驿站的传车来到黎阳,拜见徐世勣,对他阐明利害,劝他投降大唐。徐世勣同意了,决定派长史郭孝恪去长安。他并对郭孝恪说:“这里的百姓和土地,都是魏公的,我如果上表献百姓土地,是利用主人的失败,当作自己的功劳求得富贵,我实在以此为耻。现在应当登记郡县的户口、士兵及马匹的数目,上报魏公,由他自己献上。”徐世勣派遣郭孝恪到长安后,又运粮食供给淮安王李神通。

李渊听说徐世勣的使者到了长安,却没有奉表,只有书信给李密,感到非常奇怪,便召见郭孝恪,郭孝恪陈述了徐世勣的意见。李渊感叹道:“徐世勣不违背道德,不希求功劳,真是个好臣子啊!”于是赐徐世勣姓李,任命郭孝恪为宋州刺史,让他和李世勣一起统管虎牢关以东地区,他们打下的州县,可以自行任命官员。

李密被杀后,李渊派使节把李密的首级拿给李世勣看,并向他通报了李密反叛的情况。李世勣将李密的首级供奉在祭台上,朝北伏地行礼,嚎啕恸哭。他上表请求收葬李密,李渊同意了,下诏将李密的尸体送给李世勣。李世勣完全按照君臣的礼节为李密服丧,备办了盛大的仪卫,全军戴孝,把李密埋葬在黎阳城外一座山上的南面。李密平时很得军心,送丧时很多将士哭得吐了血。

长安军民在付出重大牺牲后,终于平息了李密的叛乱。面对满目疮痍,长安城就像一只巨大的野兽,安静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李智云因为坚守楚王府和支援皇城有功,被授予辅国大将军。新军的将士和王府属官侍卫等,也都加官进爵,各有封赏。

七月的晋中大地,骄阳似火,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一条二丈宽的官道像缎带似的向远方延伸,官道两旁的麦田里,已经成熟的麦子在阳光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有许多农人在田中收割着麦子,他们挥舞着镰刀,挥洒着汗水,也许是腰弯得太久了,有些酸疼,不得不直起腰来休息一下,擦一把脸上的汗水,顺便好奇地打量一下正在官道上行军的队伍。

这是一支盔甲鲜明衣着肃整的军队,这支军队与别的军队不太一样,士兵肩上扛的既不是枪戟也不是矛戈,而是像衙役拿的水火棍一样的东西,队伍中间还有几十辆木轮车,车上架着一节像树桩似的东西。这是什么军队?以前怎么没见过?人数好像还不少哩,队伍只见头不见尾,怕是有几千人吧?

没错,这是新军的一个团。李智云骑着一匹金嚼银鞍的黄骠马,威风八面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他的后面,跟着骑着高头大马的张正和蔡虎。河东之战后,李智云跟随二哥从晋阳返回长安。然而,半年时间还不到,他又离开了长安城,带领新军重新奔赴晋阳。

不过,这一次李智云的目的地并不是晋阳,晋阳只是路过,他真正要去的地方是淮西。李智云带着新军去淮西,并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慰问。不知是不是为了酬报他在长安平叛战役中的功劳,阿爸交给了他一个美差――安抚使。

李智云去淮西慰问的人是朱粲。朱粲是隋末唐初十八路反王之一,手下拥有二十万兵马,纵横在汉水、淮河之间,足迹遍布淅州、商州和显州等地。大约两个月前,朱粲派使者去长安,表示愿意归顺大唐。于是,阿爸下诏,任命朱粲为吴王,允许他在自己的辖区内自行任命官员。李智云此行的使命,除了到朱粲的驻地菊潭(今河南内乡县)慰问他外,还要代表阿爸,主持为朱粲册封吴王的大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