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一二六章 遗诏

大明新命记 第一一二六章 遗诏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3 22:19: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多尔衮闻言,先是长出了一口气,然而片刻后,突然问道:

“可信吗?”

“这个——”

硕托一愣,显然是没料到多尔衮会有此一问,但他紧接着就笃定的说:

“这个长随,奴才早认识,他带来的人,也是冷僧机世领的牛录里出来的,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奴才认为,是可信的。”

“立刻让人联络何洛会,让他入宫确认!

多尔衮显然仍有疑虑,但他紧接着就做了万全的安排。

“叫人把消息报给武英郡王,请他从弥陀寺和白塔铺一带移营到浑河铺,移营后马上搭建浮桥。”

“奴才领命!”

“另外叫人送消息大福晋,叫她以探望她皇后姑母的名义,马上入宫去看看虚实。同时叫人联系阿达礼,请他做好在城中随时应变的准备!”

“奴才明白!”

听完多尔衮的一应安排,硕托扭头就要走,不过刚转过身,就又转了回来。

“王爷,里面这位怎么办?”

硕托说这话的同时,眼神看向了金佛殿内。

“你觉得呢?”

“庄妃娘娘会站在王爷这边吗?”

“不好说。”

“那,宫里情况既然需要确认,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王爷干脆将庄妃娘娘带到浑河铺去。”

硕托是唯恐多尔衮不跟黄台吉撕破脸,所以给出的建议直接将多尔衮的后路堵死。

但多尔衮并不是一个冲动的人。

“你先去办其他的,这个事,本王再想一想吧。”

“事情已经发动,此处不宜久留,王爷要尽快拿定主意。”

硕托说了这些话后,立刻告退,转身去做其他那些安排去了。

站在当地的多尔衮,回头看向早已来到门后一旁偷听的布木布泰,说道:

“你都听见了?”

“听见了!”

“你想怎么办?”

“王爷不如放臣妾回去——”

布木布泰嘴上说着话,身子却已经靠了上来,十分自然的挽起了多尔衮的右臂,然后盯着多尔衮的眼睛说道:

“王爷不是想确认宫中实情么?我一回去,自然一切真相大白。还有比这个更简单的事情吗?”

“但是无论真假,你都会有风险!”

显然,多尔衮虽说利用了布木布泰,但是对她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也并非完全不在意。

“是吗?若消息是真的,皇上昏迷了,那谁来处置我?皇后娘娘是臣妾至亲,不会真的处罚我。”

到了关键时刻,布木布泰一个女子,反倒比多尔衮看得透彻,也更能豁得出去。

多尔衮怔怔地看着她,听她继续分析道:

“若是圈套,那么你方才一切布置,就已经暴露了你的虚实。真到那时,就按你今日承诺我的去做吧。”

“也好,那你就回宫去。”

多尔衮倒也干脆利索。

他知道布木布泰必有其他算计,但他看不出有哪一处是不利于他的,于是当即答应了她的要求。

很快,实胜寺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庄妃娘娘的车驾回宫了。

睿亲王多尔衮也带着数百气势骇人的两白旗精选噶布什贤超哈,回浑河铺营地主持大局去了。

崇祯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夜里,也即崇德七年六月二十日夜里,刚入戌时,多尔衮安排的打探盛京皇宫虚实的各条线,都把一条条确切的消息送到了浑河铺营地。

各路消息汇总到一起后,多尔衮、阿济格及其麾下两白旗的大臣、固山额真、梅勒章京们,从中敏锐地觉察到一个令他们更加惊喜的内情。

黄台吉这一次可能不仅仅只是昏厥而已,其从暖炕上栽倒下来的事实,很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如果黄台吉在午后时分就已经没了呼吸,那么他的心跳又能维持多久呢?

最重要的是,已经昏迷在床,没了呼吸的黄台吉,已不能发号施令,这样的黄台吉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尤其是眼下的盛京城,即便仍有两黄旗和正蓝旗的大批人马驻扎,但它实际上已经处于一个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不动手则已,若要动手,最佳时机就是现在。

就这样,在阿济格、硕托、阿达礼、何洛会、冷僧机、扎哈纳、苏克萨哈等等人物的一力建言之下,多尔衮率领两白旗满蒙巴牙喇、阿礼哈超哈、部分乌真超哈共计两万多人,在二十一清晨,通过了搭建好的浮桥,快速向盛京城进军。

二十一日上午辰时左右,多尔衮、阿济格率两白旗大军进抵由正红旗驻防盛京牛录看管的大东门外观望。

此时,消息已经传开。

盛京城内人心浮动,多尔衮、阿济格的大军一到,明里暗里前来通款联络的城内八旗官员络绎不绝。

甚至人人以为对黄台吉忠心耿耿的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都派了心腹长随送来了投效的书信。

此外,同样了解到了内情的内秘书院学士觉罗伊图,内弘文院学士祁充格,以及消息灵通一些的六部承政、参政等满汉文官,听说多尔衮率军到了大东门,也不去上朝当值了,径直来到了大东门内。

与正红旗留守盛京牛录的实际当家人阿达礼一起,于巳时左右从内打开了大东门,迎接睿亲王多尔衮入城。

多尔衮入城后,率军直奔盛京皇宫,将皇宫团团包围,但在大清门外,遇到了内大臣瓜尔佳图赖以及两黄旗大臣拜尹图、扬善、索尼、塔詹、锡翰、鄂拜等人的阻拦。

双方对峙了一个多时辰,至午时左右,多尔衮终于争得皇后哲哲的同意,兵不血刃地进了大清门,在一帮亲信和内大臣以及内三院大学士陪同下,穿过凤凰楼下的内院大门,一路进了清宁宫。

这个时候,黄台吉已经从清宁宫的西外间,被转移到了东首间暖阁他往日下榻的炕上。

东首间暖阁内,地方小,进不去几个人,同时又是皇后居所,也不便让外人大量进入。

于是又经过了一番争执,最后只有多尔衮在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皇后哲哲陪同下,进入清宁宫东首间的暖阁内。

一群大清国的重臣们,在外间,先是听见了多尔衮在暖阁里的说话声,听不清楚,不知道是对着昏迷的黄台吉自言自语,还是在跟谁对话。

约莫经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东首间的暖阁内,突然传出了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皇后哲哲以及多尔衮的嚎啕大哭之声。

身在西外间等候的一众大臣,闻听哭声,人人脸色骤变,也顾不上什么礼记了,纷纷闯入到了东首间的暖阁之中。

一个不大的地方,一下子挤进来十几个人,顿时显得拥挤不堪。

也是在这个时候,多尔衮收了哭声,从地上站起来,转身面对众大臣,满脸通红,半是抽泣,半是紧张的说道:

“皇上宾天了!有遗诏!”

“不可能!”

多尔衮的话音刚落,就有好几个大臣几乎异口同声地反驳了他的话。

多尔衮闻声一个个看过去,方才出声反驳他的几个人,赫然正是图赖、鲍承先、希福。

多尔衮知道,他们几个人,再加上刚林,恰是昨日在宫中亲眼目睹黄台吉昏厥栽倒的大臣,知道他们不好糊弄。

但是电光火石之间,多尔衮直接选择了鲍承先这个汉人臣子,冷冷质问道:

“什么不可能?鲍承先你来答话!”

原本鲍承先脱口而出不可能后,已经意识到这个场合,都是满蒙权贵,自己一个汉臣,已经失去了最大靠山,实在不该发言。

所以,他已经有意识的往后缩了,但是没想到还是被一眼看见。

当下,只能硬着头皮,吞吞吐吐地答道:

“遗,遗诏,皇上昨日就已,就已——”

“就已什么?!”

对于刚才乍闻有遗诏时脱口而出的三个字,鲍承先真是悔恨不已。

尤其是现在多尔衮问他的这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加致命。

他知道,此时此刻说错一句话,就将万劫不复,不只是他必然人头落地,就连他整个家族都可能被灭族。

他原本想说,皇上昨日就已昏迷,不可能立下遗诏。

但是说话间,他已然瞥见,昨日还是亲密同僚的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某人手中,已经明晃晃的拿着一份往常誊写圣旨的卷轴。

此时此刻,自己怎能否认遗诏?

“奴才记得,皇上昨日就已——,就已对刚大学士密授遗诏!”

鲍承先绝对不敢说黄台吉昨日就已驾崩了,如果他敢说,死的只会更惨。

于是,憋了半天,竟憋出一句,皇上昨日就已有了遗诏,并且点名了遗诏在刚大学士手里。

跪在暖阁内,紧挨着暖炕的刚林,面上毫无波澜,但心里直骂。

鲍承先这个老东西,把一口大黑锅直接甩到了他的头上。

接下来要是他一个应对不好,就是一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好在他已经向多尔衮交上了投名状。

现在他手里拿着的,正是刚才多尔衮与哲哲皇后商议勾兑好的“崇德皇帝遗诏”。

若非有此东西在手,就凭鲍承先刚才那句话,他刚大学士就要倒大霉了。

因为自从鲍承先来了一招祸水东引,将遗诏的事情推到他身上之后,涌入暖阁内的两黄旗大臣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虎视眈眈地他看着他。

“刚大学士,鲍大学士所说的话,可是真的?”

一起进到东首间暖阁里的内弘文院大学士、德高望重的老臣希福,先是看了看愤懑欲言的内大臣瓜尔佳图赖,突然抢先一步,如此问道。

“自然是真的。昨日皇上召内大臣和内三院大学士入宫,原本就有发布遗诏的打算,只是皇上沉疴复发,来不及当众公布而已。”

众人听了这话,都看向希福。

因为希福也是昨日入宫的内三院大学士之一,而且是最年长最德高望重的一位。

“你手上所持,可是皇上遗诏?”

“正是。方才睿亲王入见皇上,已将遗诏读给皇上,皇上曰可,已用制诰之宝。皇后娘娘与睿亲王,皆可为证。”

刚大学士手举所谓遗诏,大大方方同时也义正辞严的说道。

伴随他的话音,整个暖阁内的人,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黄台吉的中宫大福晋皇后哲哲。

皇后哲哲则不说话,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多尔衮。

这时,多尔衮也看着皇后哲哲说道:

“皇上嘱我看顾福临,我已答应皇上,此心天地可鉴,绝不食言!”

听了多尔衮的这番话后,皇后哲哲方才对众人说道:

“刚大学士所言,本宫可为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