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一三八章 人为

大明新命记 第一一三八章 人为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05 22:38:5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这个结果,取得的战果与付出的代价,杨振基本上是相信的。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主将当中有曹变蛟这个人物。

曹变蛟和他的伯父曹文诏,皆是大明朝末年屈指可数的猛将、良将。

后世很多人或许认为,明朝末年尤其崇祯年间方方面面都烂成了那样,必定是没有好的文臣良将。

然而实际上,明朝末年仍有许许多多相当杰出的文臣武将,只是他们大多没有得到一个好的施展空间而已。

当然了,历史往往都是由胜利的一方书写的。

对于失败的英雄,那些把他们的尸体踩在脚下的胜利者不去抹黑诋毁,就已经算是大度了。

所以曹变蛟和他伯父曹文诏的英名,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中,想来倒也并不令人意外。

但是杨振记得他们,敬佩他们。

如今,曹文诏已经战死沙场多年,但是曹变蛟还在,仍然是大明军中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

有他作为主力参与的作战,杨振毫不怀疑战果的可靠性。

从仇必勇的叙述与自己叔父的信件中,杨振能判断出,发生在老哈河附近的阻击和追击之战,的确是近几年里塞北草原上罕见的一场血战。

从辽西各部官军之中抽调的精骑,损失相当不小,但是他们的收获同样巨大。

喀喇沁各部主力被灭,余部逃散草原,明末以来辽西和蓟镇边外实力最强的北虏部落,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从今而后,喀喇沁几个字就只是一个地名了。

“现在曹总兵他们是什么情况,驻兵在何处?辽西边外其他北虏部落,可有什么动作,可曾来攻辽西?”

“回禀都督,根据夏总兵和宣镇杨大帅他们的说法,眼下曹总兵、白总兵他们应是驻扎在三座塔一带休整,同时也是防着边外北虏部落联合清虏南下进攻义州和松锦。”

面对杨振的询问,经过几年历练的仇必勇显然老练成熟了许多,立刻将自己知道的做了回答。

“督师行辕从锦州派人来松山,也去了大凌河和右屯,知会各部兵马做好回师救援义州城的准备。但是事情并没有发生,听说只有小股敖汉部的骑兵窥探义州。”

“那就好。”

了解了辽西的大概情况,杨振心中踏实了许多。

看来洪承畴他们也不是啥也没干,至少出兵辽西与蓟镇边外,驱逐和消灭威胁辽西后方的北虏部落,就等于砍断了清虏伸出去的另一条触角。

这与杨振北伐灭虏的大战略是基本符合的。

朝鲜半岛和草原部落,有如清虏伸开的两个臂膀,是他们能够立国的重要屏障。

眼下,杨振已经斩断了其中伸向东面的一条,也即半岛上的和宁国。

接下来,只要陆续斩断其伸向西边的那一条,清虏也就丧失了在辽沈立国的屏障。

到那时,一无粮食物资,二无战马仆从,久而久之,除了投降、北迁或者被灭,他们根本没有别的出路。

只是不知道这一世,关内的乱局会演变到什么程度,如果还像历史上那样的话,杨振也没有多少时间等待清虏自己灭亡了。

如果无法阻止历史的宿命,那么他就必须赶在甲申天变之前灭掉清虏。

当然,松山总兵夏成德在写来的信中,还提到了他的长子,即身在金海镇提举盐场事务的夏舒,希望杨振让他儿子回松山任职。

对此,杨振不置可否,只叫仇必勇返回松山之前,抽时间去一趟黄龙尾盐场看望夏舒。

至于批不批准他重回松山,杨振将决定权推给了协理营务处。

因为黄龙尾的盐场,眼下已经是金海镇最大的盐场了。

过去只有三百户的黄龙尾盐场,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其所辖盐户的数量和盐田的规模,跟金海镇其他方方面面一样,都经历了快速的扩张。

隶属协理营务处的盐田所,如今下辖七个盐场哨,编列在籍的盐场工人,也即盐丁,就有两千一百人。

算上他们背后的家眷,口数已经过万了。

承担的任务当然也很重,因为他们是协理营务处下属的为数不多的开源产业。

而且随着移民越来越多,垄断盐场经营、食盐出售的盐田所,收入一直在增长。

张得贵多少次劝说杨振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可是节流的问题是无解的。

因为各种开支根本减省不了一点,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开销只会越来越大。

于是,开源就成了唯一可取的办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振相信张得贵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崇祯十五年八月初七日,一早,昨晚接风宴上惹得杨振等人不欢而散的祖思,心中忐忑不安,独自一人早早来到杨振的征东将军行营大门外求见。

杨振得知,倒也没有继续怠慢他,叫人将他带了进来。

一见面,

“都督大度,祖某昨晚不胜酒力,言语随意,若有不当之处,还望都督宽宥,大人不记小人过,祖某向都督赔礼了!”

说完这些话,祖思俯首躬身,作揖到地。

“呵呵,倒也不至于如此,既然来了,就坐下聊聊吧,说说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祖思起身,抬头,见杨振神色平静,不怒不喜,当下环顾室内,见有人门内有人侍立,便没有说话,而是在右下方一个凳子上坐下。

杨振见状,一挥手,室内轮值侍从人员退了出去。

“说吧。”

“是。”

祖思此行,显然带有祖大寿交办的特殊任务,并不单纯是为陪同洪承撰而来。

若是祖家军方面,真的一切都听蓟辽督师府的安排,那他也就没有前来的必要了。

“敢问都督,将来灭了清虏以后,都督有何打算?”

“祖先生,我很愿意尊重你,但也请你尊重我,不要跟我绕圈子,有话直说!”

祖思企图试探杨振的口风,杨振当然不会给他机会。

“是,确是祖某落了下乘。”

祖思闻言,马上认了错,随后说道:

“此次动身之前,祖某听我家大帅特意提起一件往事,说都督在辽西之时,曾预言清虏伪帝黄台吉在崇祯十五年前后必暴病而亡,如今已然应验,我家大帅对都督非常看重——”

“呵呵,本都督承蒙祖大帅看重,十分感谢,那么对于清虏议和,祖大帅到底什么打算?”

“我家大帅的意思是,和为贵,能和则和,和则两利。”

“和则两利?怎么两利?”

“都督可是担心议和达成之后,多尔衮趁机积蓄力量继续坐大?”

“难道不会吗?”

“那都督有没有考虑过,我们东西联手进攻清虏,万一落个惨胜该如何?”

“惨胜也是胜,只有大军压上灭了清虏,才能永除后患,永享太平!”

“都督公忠体国,祖某甚是钦佩。然则,都督难道只考虑一己之抱负,而不考虑麾下之性命吗?难道都督只考虑要以天下为己任,而不顾及其他身前身后事吗?”

说到这里,祖思直视杨振。

“若能取得大胜,盛京宫室府库,八旗所有财货,若皆为我辈武人所有,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能做到吗?然而一旦是惨胜,我辈关东武人,恐怕转眼间就要落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了!”

杨振沉默不语。

倒不是他认同祖思所说的话,而是他猜到了祖思话语背后整个辽西武将集团的心思。

若是惨胜,祖大寿等辽西武将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轻则解甲归田,然后苟且偷生,眼前的权势富贵以及子孙的权势富贵,都会烟消云散。

重则秋后算账,多少年前的罪过都能给你找出来,然后人头落地。

尤其是以崇祯皇帝对祖大寿的恶感,一旦决战惨胜收场,恐怕转眼祖家就要被灭门。

祖思的担忧,或者说,祖家将们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因为洪承畴及其麾下各路总兵在辽西的存在,就像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黄雀一样。

对祖家以及祖家提携起来的辽西本土将领来说,他们中很多人对自己曾经做过什么是很清楚,并且很忌讳的。

与其说他们畏惧的是清虏的铁骑,还不如说他们更担心自己侧后方的众多友军呢!

一旦他们自己的主力人马在接下的战争中损失过大,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成为蓟辽督师洪承畴嫡系兵马砧板上的鱼肉。

因为洪承畴是一个科举出身的文官,若是朝廷趁机下令清算辽西军伍以往罪行,他绝对会执行得干脆利落。

就像朝廷密令孙传庭清算贺人龙以往的罪行一样,到那时,绝不会有一个文官士大夫会站出来为他们这些人说话。

而祖思刻意强调的“关东武人”,显然也把杨振及其麾下将士包括在内了。

但是杨振并不想讨论这种问题。

“我问你的是,怎么个和则两利,如何两利?”

祖思闻言一愣,杨振根本不接他的话茬子,让他顿感无从着力。

但是面对杨振的再次质问,他却只能正面回应。

“就清虏而言,国小地贫,所产之粮食物资难以自给,都督切断了他们与和宁国的通道之后,他又少了一个粮食物资来源,眼下银贱而诸物腾贵。加上多尔衮新上位,地位不稳,所以他们是愿意议和互市的。

“就都督与我们辽西而言,议和达成,洪督师麾下客军即可回归原来之地,东西两边与清虏接壤者唯有金海与锦义,而我早就听说,都督在金海镇招垦成效显着,最不缺的,就是粮食。朝廷议和开边,利归都督与辽西,岂不是正是和则两利?”

祖思说完这些话,见杨振还是一副面无表情、根本不为所动的神色,想了想,最后继续说道:

“当然,掌控贸易边市贸易所得的钱财之利,还只是末节。真正的关键在于,清虏之存续,已是辽西关、宁、锦、义等处十数万军民百姓衣食之所系,也是金海、登莱二镇数十万军民百姓衣食之所系。

“若非朝廷要抗御清虏,以今日都督在金海镇所扩之土地,焉能不设州府流官而尽归都督麾下各路军堡所掌控。清虏若一朝不在了,辽西与金海镇还能维持今日之声势吗?都督为收复失地移民屯垦所付出的心血,恐怕转眼就付之东流了!”

“还有吗?”

杨振听完祖思这些宏论,随口一句反问,就把祖思弄懵圈了。

就在祖思茫然无语之时,杨振接着说道:

“一旦议和达成,朝廷还不是一样要派设州府流官么?按你所说,那还不如接着打,何必多此一举要停战议和?”

“这个——”

祖思闻言,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不过也就在这个电光火石之间,他认为自己把握到了杨振真正在意的东西。

“都督,祖某可以转达都督辖内不设州府流官之意!”

“你们能说服上面做到这一点?”

“都督放心,事在人为!”

“很好,若能如此,便不存在大的障碍了。接下来,我们谈谈你在清虏方面的消息渠道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